你从多大年龄开始发现在精神上依靠不了父母,与父母之间有人生格局上的巨大差异,是什么感受?

抱歉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


不提那伤害心情的过去,反正那都是过去的事情,而且自己现在也因为之前的“锻炼”而得到了所谓的收获,所以还是好好的走好自己的眼前的路,活好自己平静的生活吧!


精神不依靠父母,我认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大概十岁的时候就负责自己所有事情的安排,包括房间布置,个人卫生,学校选择等等,因为我爸爸在我十岁那年跟我说:你自己的人生都需要我自己选择,我最多只能给你一些建议。但是,在以后的成长中,爸爸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这些建议也给了我巨大的影响。

与父母真正产生精神上的分离,应该是我大学毕业之后,经济上开始独立的时候开始的。从十岁开始萌芽,到二十几岁真正独立,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至于与父母之间有人生格局上的巨大差异,我还没有感受到。如果说有,那就是两代人对人生的态度不一样。我的父辈们对人生的理解,更多的是讲究奉献,奉养父母要孝顺,抚养孩子要尽职尽责,自我生命价值和梦想的实现不重要,甚至说他们认为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赡养老人,为孩子拥有更好的生活而奋斗终身。而我们这一代,则更关注自我的成长,对自我的生命状态更加在乎,一切以我为中心。


没依靠过


从十三四岁开始,我就想特别争脱父母的束缚,离开家越远越好。


从20岁吧,2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突然发现我不能在精神上依靠长辈了,母亲的思维还没有我成熟,在看父亲的时候,是一种仰视,但是在看母亲的时候,确有一点俯视,当你突然发现这些时,你的思维还能依赖谁?只能依赖自己了


提问题者不要与父母过不去

人生就是新存代谢

做人要懂求同存异

你身上的基因来自于父母,尊敬父母就是尊敬自已!


谢邀!女生多大年龄开始发现在精神上依靠不了父母。与父母之间有人生格局上的巨大差距。是什么感受?

不同意这个观点。父母是每一个人一生的精神倚赖。精神的寄托。有一个完整家的象征。假如父母都不在了,精神上依靠不了父母了。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仍然是自己精神支柱的一部分。时时刻刻在提醒着自己,启迪自己的心灵。另外,与父母之间有人生格局上的巨大差距。不认同这个观点。什么叫做人生格局?无非就是人格品行品质和道德的问题。父母老一辈为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更加体现了纯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的道德情操更高尚。如果有差距的话,儿女的思想境界往往没有老一辈搞。为人处事上。做人的风格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不能用人生格局差距上。来衡量父子之间的关系。衡量人生格局应该衡量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或者是敌我之间的矛盾交叉点。


原始地址:/changshi/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