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选研究型还是做项目的导师?有名但弟子带的导师与普通的谁好?

随着本科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考取硕士研究生学位,而本科生与研究生学习的不同点就在于本科生为大班教学,同一专业授课老师大多相同;而研究生研究方向更加细化,因此需要选择不同的导师。

如何选择导师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得。

对于研究生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发表小论文,这些小论文不仅关系到在校时期奖学金等各类奖项的评定,更加关系到自身是否能够毕业。因此你需要首先保证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毕业。

如果能够顺利毕业,那么对于选择研究型导师的学生将有机会发表更多的论文,学习到更多的实验技能,这不仅使自己能够有机会评优,评先进,评奖学金,而且对于那些想要读博的同学会有莫大的帮助。如果选择做项目导师的话,你将更加了解工业界的运转,能够经常接触到企业人员,这样对于毕业后找工作的帮助是很大的。

关于是选择大牛导师,还是选择普通老师。个人认为相对来说选择大牛导师会更好,在大牛导师的实验室,你身边的同学们相对更加优秀,实验室的设备更加完善,你将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选导师遇到的情况也不近相同,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多联系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听听他们的建议。最后祝愿每位同学都能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涯。


额,作为一名毕业11年多的老硕士生,我来谈下自己有些失落的经历,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我是湖南大学2015级应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当时我有保送本校的资格,湖南大学当时的应用数学还可以(全国排名第七),我就选择了留在本校。

我选择的是本科做毕业论文的导师,导师对我很好也很认真负责,心存感激!导师虽是无权的普通教授,但是是研究型的,学问做得很不错

首先,谈下研究方向问题。现在回头想想,我当年在选择专业方向时存在很大问题:我对自己未来要走的路不明确。如果是将来读博士搞研究,选择我导师这样的研究型是没问题的,但我后来选择出来工作,而数学理论型的当年出来是很难找到好工作的(恰逢08金融危机)!因此,在读研时一定闭上眼睛好好想想,自己将来是要做科研呢,还是要出来工作!如果是要读博做科研,选择理论研究型的方向,而如果是想出来工作,选择应用型方向!

再者,在选择研究方向后,还存在选择导师的名气问题。这里面确实存在利弊得失:有名气的导师带了很多研究生,他可能根本抽不出空来指导你,你自己可能要自主的选择研究课题和独立做研究,但如果你的能力强也会因此得到项目而得到导师赏识,在深造读博上会有很大帮助!而普通导师的话,在指导时间和管理上肯定会好很多,但是他的资源不太够,项目较少,在未来继续深造上机会要少很多!因此,我觉得选择导师也要看自己的能力,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强,选择有名望的导师;但如果独立研究能力弱希望得到导师更多指导的,选择缺少指导的名师会很痛苦,此时选择名气不大但很有实力认真负责的导师会更合适些!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的选择能有些帮助[微笑]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很多研究生同学比较关心的问题,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既要重视科研创新,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当前的专硕培养方式就是要解决传统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重科研轻实践”的问题,而实践能力往往也是行业企业非常关注的。

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端应用型人才为主,在读研的过程中,理论知识学习和场景实践是不分家的,而且在参与课题项目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个较好的交流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读研期间应该重视项目实践。对于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打算参加就业的同学来说,多参加一些项目实践对于就业的影响还是非常积极的。

对于硕士研究生同学来说,在做项目和做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规划,如果能够做到二者的结合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做不到很好的结合,一定要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为科研创新留出相应的时间。实际上当前有很多同学都是白天做项目晚上做科研,这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在做科研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一下项目组的资源。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三件事,其一是要重视新技术的运用,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三大类技术,这对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其二是要重视工具的运用,工具对于提升开发效率的影响同样非常明显,其三是重视行业知识的积累和总结。IT互联网行业对于新技术是非常敏感的,掌握新技术也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读研选研究型的导师还是做项目的导师?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哪个好或哪个不好?从概率的角度思考,研究型导师和项目型导师都能带出优秀的学生,这里面除了导师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生自己。

首先,研究型导师主要以做学术为主,在学术方面的造诣很深,往往在学术方面的资源也很广。所以,如果你喜欢做学术,并且以后想读博的话,建议还是选研究型的导师。他能让你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有机会充分利用导师的人脉资源为自己铺路。如何判断学术性导师及其课题组是否适合自己呢?

查阅官网相关资料,了解导师最近几年的论文发表情况以及导师获得的资助情况,这通常能说明导师的学术水平。这也代表着你进入课题组后大概率发表的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日后奖学金的评定以及毕业后的学术之路。

导师的管理风格。有的导师对学生非常严厉,有的则不管不顾。严厉的导师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学生的压力也会大些,但是对学生的指导能及时落实到实处,比较适合学霸或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大的学生。对学生不管不顾的导师只会在大的方向上给出指导意见,通过定期开组会或邮件电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课题落实情况并提出意见,比较适合学霸及自制力较强的学生。

课题组的氛围也非常重要。有的课题组学生之间勾心斗角,缺乏学术碰撞;有的课题组开放包容,互相帮助。后者对于你以后的学术生涯大有裨益。

其次,项目型导师主要以项目为主,在学术上能给你的帮助不大。但是能学到实用的工作技能,可以接触到各类企业管理人员及同行,可以免费到很多城市旅游,导师也会给一定的金钱补助,比较适合读完研就工作的学生。

第三,谈谈学生自己。学生自己是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研究生复试是双向选择,有的时候是导师选择了你,而不是你选择了导师,而二战考研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经历。所以,不管是研究型导师,还是项目型导师,你自己想想你需要什么?导师能给你提供什么条件?和导师好好沟通。因为研究型导师也可能有项目,项目型导师也会有研究。

最后,谈谈名导师和普通导师哪一种好?各有千秋。

名导师的人脉关系广,但是这类导师一般不自己带学生,都是指定组内的其他老师带,要是学生多的话他可能只记得你的名字,但是不认识你的脸,他们更关注的是你的科研成绩,所以更适合学霸。

普通的导师资源人脉没有那么广,但是沟通起来比较方便,他们对科研更富创造力,精力更为旺盛,对你的科研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适合不是学霸又很有上进心的学生。

如上,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原始地址:/zhishi/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