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复习时间只有一个月, 来得及吗?

您好,树树认为3-4个月左右,是大家认可比较合适的备考周期!

像您的情况,一个月的备考时间有点短了。可能效果不是很理想!

树树给你一套备考的流程参考:

一阶段:基础夯实阶段: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系统学习理论知识,配备适当的练习来巩固

二阶段:强化提升阶段: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模块的刷题训练,主要确保知识点消化吸收,尽可能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在不限时的情况下,当正确率达到80%左右,算是完成一轮基础的目标了,有些同学可能在这个阶段的时间会偏长一些。

三阶段:查缺补漏阶段:这时候要开始对自己做题的速度有所要求了,开始可以进行模块的限时训练,待每个模块的时间足以完成相应的题量以后,有必要进行套题的训练。不论是模块还是套题,着重是解决前面两个模块没能解决的疑难知识点和内容,不要浮于表面。切记要深挖实质,形成自己的解题思维和逻辑。这个阶段预计时间在20-30天左右可以完成。

四阶段:考前冲刺阶段:对于多数的同学来说,这时候往往已经很疲惫了,这时不用每天刷很多题,保持好每天做题的状态,复习一下之前的笔记和错题本,保持良好的心态!


相对来说公务员考试要比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这些考试都要难很多,涉及面也广泛,有不少同学都是好不容易笔试过了,最后面试没能通过。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放弃坚持下去,坚持的过程中我们也该反省自己,备考方式是否妥当?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这里图图给您几点建议希望对您的公考之路会有所帮助:

一、为什么很多人学了很久,最后在考试中没啥变化,原因就是你还不了解行测的本质是什么!行测到底考查我们什么?举个例子来讲:看到一道数学题你还在想,这道题属于行程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属于相遇问题中的二次相遇问题,二次相遇问题有两个公式,等等,你就注定考不上。记住,一个题目只有50秒时间(去掉涂卡时间),而你这一系列的思想波动就花掉2分钟,学得越多岂不是成绩越差?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行测最终想考好,必须把答题变成本能!不止是会,更要快、快、快!举个例子来讲:当你在饭店吃饭时,发现旁边着火了,你肯定扭头往外跑,绝不会这样想:这是火,是木头燃烧的火,火会发热发光,而且没人管会越来越大,至少有500度,我的身体正常体温是37度,洗澡时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42度,所以火碰到我身上会把我点着,所以我得快点跑。这么个思考速度,估计你也不用跑了!!!这就跟考试一样,速度是第一位的,而获得速度的唯一方式就是把方法学会,然后练成本能。

以上小伙伴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答案就是,你学会了一点,但是没有变成本能。小伙伴们的水平最多就是懂了,不管是听懂了,看懂了,还是学懂了。听我一讲都明白,自己一做都不会,从懂到本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的。就像开车,搞懂咋开然后能开走只需要2分钟,但是到你能正常上路,一切操作都变成本能可能得几年。有很多假司机开了几年车,见到突发情况还会不知所措呢!都没有把应急处理变成本能。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你如何使用两个月的时间把学习与做题变成你的本能呢?

一个方案,四个步骤

两个月备战公考需要四个步骤(以60天为例):

第一步:学会基础考点;

第二步:精做近年例题(10套);

第三步:大量做题(至少1000道);

第四步:全真模拟(5套)。

希望图图的这篇文章对大家会有所启发,记得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加油!


首先要看你哪里的公务员,公务员上岸难度和地区是挂钩的,比如深圳,比如北京,上岸难度是一定高于三四线小城市的;

其次,要看你这1个月是怎么备考呢?同样时间备考,但备考投入不同,收获自然不同,1个月用来备考时间的确很短,但如果你1个月内能赶上人家3个月的进度,能投入别人3个月用来备考的经历,进面也并非没有机会。

总之就是,备考别计算时间长短,要计算自己投入在备考中真正的时间。学习最忌自我欺骗,能在这1个月内把握多少东西,学透多少东西才是实质。

换而言之,即使你竭尽全力备考1个月,没能上岸,明年的省考还等着你呢,怕什么呢?


时间是不够的,一个月时间有点赶,国考范围广难度大,不如先参加一场,感受国考的氛围和题目大致方向,最后系统性的学习,为明年备考。


感谢邀请:

这样说吧相对来说国考在各类考试里面是非常难的,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积累的东西多,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国考,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你自己来说不算晚,只要已经开始学习,已经报名去参加考试就还有上岸的机会,每年都有第一年备考就上岸的同学,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少,幸运的成分比较大,所以第一年对于你来说可以先备考,到现场参加考试,感受下国考的难易程度对于以后的备考也是有帮助的。那么我想备考怎样来合理安排时间呢?

实际上很多人在备考的时候都喜欢去每天固定几个小时或者一个时间段下来完整地看一下书、做一下题,剩下的时间要么在工作,要么在上课,要么在玩,要么在休息,这样子一算每天的时间实在是不多,那该如何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呢?很多人都会说熬夜,拉长夜晚的时间专专心心地看书做题,这是不可取的,身体才是本钱,熬夜十分伤害身体,请大家一定不要晚上拼命,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一定要准时入睡。

既然晚上不能拉长了,那只能在白天的时间上下功夫了,那就涉及到如何挤出白天的时间的问题了。这里想举在职的考生如何备考的例子来说,有工作的考生相对来说考试的难度要大一点,毕竟要兼顾工作和复习。碎片时间指的是可以自己支配的较短的时间,对于有工作的人来说,就是中午休息的时间、一个人出差路途中较长的放空时间、上下班坐公交或地铁的时间、节假日睡懒觉的时间等等,其实不是说要牺牲好不容易的喘气和休息的时间,而是分一点点出来,加深一下对考点的理解,比长时间地看书做题其实印象要更深一点。再提一下,对于在校生来说时间要相对充裕一点,希望在校生能够抓住不上课的休息时间,认认真真地把每一个考点落到实处。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您有所帮助


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日期确定在11月24日。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或离职备考,以我的经验来说(第一次参加公考,全职复习1个月,最后申论、行测双70+),时间足够了,如果是在职准备考试,时间确实很紧张,有一定困难。

重点说说全职怎么利用一个月时间上岸

行测

我建议:第一步,马上购买一本行测辅导书,结合讲授和例题,用最快时间熟悉基本考察类型和知识点,掌握到考察的主要思路和类型。第二步,主要靠刷题,一定要刷题、一定要刷题、一定要刷题(重要的事强调三遍),用考试APP或者各省真题试卷,每天用绝大多数时间不断刷题、总结错题,再对错题进行归纳、梳理,对照书本找清楚解题思路,稳步提高分数。

申论

这段时间以行测复习为主申论为辅,但也要每天抽少量时间准备,最重要是要知道:申论不是公文写作、是考阅读理解。主要考察的是对申论材料的理解分析。

准备期间建议:一是每天阅读人民日报、半月谈等评论员文章,一方面掌握官方最新的政策依据、规范提法,另一方面熟悉各类社会热点。二是可以每隔几天做一篇考试真题,题后对照答案解析逐点分析,或者请朋友对照答案帮助打分,能够感知出题人的考察方向。一定记住:申论不是公文写作、不是公文写作、不是公文写作,更多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原始地址:/zhishi/3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