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今师资待遇,你认为教师职业的前景如何?

提问人,你认为师资待遇怎么样?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面对这增长的数字,即便国家从政策层面已经最大限度地采取提供保障、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但是想必大家也还是感受到了毕业生大军的竞争压力!到底什么职业,什么岗位可以同时兼顾稳定的收入、优厚的福利待遇、良好的工作氛围、可观的职业前景以及让人羡慕不已的寒暑假呢?YES!教师!

1.政策保障——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列为政府必保支出

官宣了!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省(市、区)发出提醒函,要求各地切实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简称“不低于”)落实工作,在发放2021年年终奖励性补贴及安排2022年度财政预算时,确保“不低于”持续落实落地——消息一出,奋斗在各地的一线教师们“喜上眉梢”!正在备考之路的各位“准教师”们也“喜笑颜开”!还没有决定2022年何去何从的各位家人们,你们还在等待什么?

2.全方位有效提升——教招、特岗、事业单位D类

不管是哪种考试形式,都是以提升教师待遇,全方位保障教师福利为主。

教师招聘考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特岗考试

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以中央为主。对于特岗教师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聘用合同书中明确,特设岗位教师在聘任期间,其教师工资总额按人均2.7万元/年的标准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高于2.7万元/年的,高出部分由县级政府承担。2019年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已由中部地区年人均3.16万元、西部地区3.46万元分别提高到3.52万元、3.82万元。

事业编考试

第一,教师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但实际操作中,因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同,有些地方教育系统在缴交社保方面只缴交部分,不缴交生育保险和养老保险。

第二,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组成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也增加。无编制人员工资固定,在职称晋升和工龄方面,一般无法保证。虽然在改革,但实际操作中仍然与在编老师存在很大差异。

第三,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可以调动,退休后享有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

3.政策灵活——没有教师资格证可以先上岗,再考试

相信其实大家对教师相关福利待遇的政策都很了解,只不过会为教师资格证而发愁:目前暂时没有教师资格证,能不能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呢?——可以!

按道理来说,没有教师资格证是不可以报考教师的。在各个省份及地区的教师招聘公告中,都明确报考教师招聘的条件需要具备对应学科学段的教师资格证。符合“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暂不取得教师资格证。其他的考生需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后,才能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报考普通小学、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报考普通初中和高中(含职业高中)教师应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除此之外,根据《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规定招收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的高等学校从2021年起,可参加免试认定改革。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高等学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分类对本校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考核合格的2021届及以后年份毕业生可凭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结果,免考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部分或全部科目。

相信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不管是从待遇还是考试政策等方面,国家都在大力支持教师行业的人才纳新!快停止你犹豫不决的脚步,抛掉何去何从的摇摆,加入2022教师备考大军!


能解决温饱问题。


发展空间太大,待遇过高,假期太长,地位太高,所以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当老师的


本文的观点将会围绕教育改革、网络教育及人工智能进行理性分析,教师行业的前景最终会是一片光明。但假如教师行业一直保持当前的状况,我感觉前景一片黑暗。具体分析如下,优势:

1、职业稳定,且非常稳定,除非出现重大问题,否则一般不会被解聘。

2、获得相应职称后收入可观,高级职称与初级职称的每月待遇还是能相差个1000到2000元,甚至还不止。

3、兼职班主任,500到1000元。

4、有过节费,500元到1000元。

5、双休、寒暑假、科任教师没课的时候可以选择性坐班,假期多且带薪,上班时间有一定自由度。

6、除了有偿补课或犯罪,其他副业都能做。

7、五险一金买得很高。

8、来自家长的红包礼品少不了。

劣势:

1、社会对教师差评不断升高,很多情况被社会认为是腐败,但确实又如此,例如普遍存在的红包问题,如不赛点红包或礼品,教师会心甘情愿“照顾”好学生吗?社会地位从一定程度上理性降低,原因是以前教师的地位被抬得太高的同时不断出现舆论差评。现在还行的社会地位不是因为品德高尚,而是上述优势还是挺令打工一族羡慕的。

2、一个班50到60多人,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正常学好,学生的成绩差,领导和家长都会找你麻烦。

3、难晋升、职称评聘难,待遇提升难,调动不花钱是不可能的,在仕途上发展好离不开金钱和关系。

4、如果想收入高,需要不断进行职称评聘、评比和竞赛、当班主任、升职务,但这是不务正业的行为,教师本身的职责是提升学生的成绩,而学生的成绩没上来又会出现第2点的问题。

5、很多学生的问题都会归咎于教师责任问题,如学生打架、成绩差、作业太多、学生压力太大,甚至是学生自杀(当今已不常见)等。是不是顿时觉得教师很无奈,家长领导又要成绩,又不想太多作业。

假如教师行业进行深入的改革,那么前景将很理想,而这种改革随着社会的进度必定会发生:

1、上线全国统一“教育信息系统”,目前从技术的角度完全可以实现,可以参考当前的医疗系统、保险系统、金融系统。有了这套系统,将会整顿整个教师行业,再靠关系办事、收取家长红包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教师一生的绩效、评价都可以完全体现在这套系统上。

2、班里学生的人数会进行合理的调整,理想是10到20人一个班,这样无论是教师的管理还是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3、教师的社会地位跟普通行业一样。

4、学生进步率、班级平均成绩基于在全国、省内、市内的表现及360度评估(上级、同级、学生、家长)决定教师的绩效,将来公务员等国家单位都会强调绩效。假若绩效连续不达标,将会被解聘,即没有当前那么的稳定。

5、收入与能力成正比,所以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获得高收入。

6、教师将不再担当班主任或其他管理性质的角色,更加注重传业授道,而不是人生导师。学生管理及心理辅导工作将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最终分工明确。

7、职称评定,主要根据绩效而定。

8、出现教学问题时,教师不那么容易背锅,将会进行多方的调查,无论是社会的舆论还是法律都将会公平公正处理问题。

9、依然有双休、寒暑假、任课教师可以选择性坐班,而寒暑假也会带薪,其他行业都可能发展到有长假期。

我认为教育行业的改革在社会舆论和教育部的推动下必然会发生。但教育行业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改革或调整,始终离不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否则,因社会理性意识的崛起,将会不断地对当前的教育制度进行否定,整个教育部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同时国家不重视教育的问题,那么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就会下降,在全球的地位只会降低,这是国家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而教师团体也会不断理性地争取自己的权益,所以最终会达到教育质量和教师福利之间平衡点。

有些网友也会提出教师的这个职业份额会因网络教育或人工智能而降低。我觉得这是错误的理解,对于全日制教育,未成年人占大多数,他们的性格特别是自我控制力不成熟,因教师也无法很好地与他们互动,所以网络教育对于他们的学习效率来说非常的低,也无法接触和结识更多的人而影响心身发展。而人工智能假如发展到能代替教师的程度,那么很多行业甚至连程序员也会被替代,所以不用过于杞人忧天。

不管教育行业改革还是不改革,不管是教师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只有在不断强化自己能力的情况下,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使自己走得更远。

加油!


看不见未来!未来与今日,重复的昨日而已!无期待!已麻木!但必竟还有农民工对我们羡慕,嫉妒恨吧!呵呵呵


你好,其实关键在于老师的职业规划,到底是做校内的编制老师、职业培训的培训师还是企业培训的内训师,由于定位不同带来的职业发展也不一样。

第一种校内有编制的老师相对稳定,但可能个人的职业成长基本可以预知,如果有好的资源结合自我能力可能会有一番作为。当然对于没有编制的老师可能境遇就要差很多了。

第二种职业高校的职业课程老师,一般由于具有职业的应用性,他们不仅可以在校内担任教学工作,也可以作为企业职业培训的培训师,或者还可以寻求职业的创业机会。

第三种企业培训的内训师,这类老师相对专业性和素质要求较高,主要面对残酷的企业培训竞争和更加精细的企业培训需求,但一旦稳定年收入30-50万还是可以保证的,只是目前企业培训市场不规范同时业界口碑不好。


前景?不好意思,没前景


优秀教师,去私立学校,待遇很好。公立学校,体制内的,人员众多,提高很困难。又退休待遇并轨后,这个职业更没了吸引力。留人也会不容易,将来前景不乐观。


教师职业未来还是不错的,国家大力支持,国务院也发了文件,关于面向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明确了教师法律地位,明确了待遇保障,各级政府保障的机制,应该是可以的职业。360行,行行出状元,选择一个行业,首先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有没有发展潜质,应该读师范大学之前,师范读书期间都应该有个规划,然后努力干下去。坚持一辈子。不求飞黄腾达,但求桃李满天下。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踏实幸福。


就目前的高考志愿填报就能看出,师范和医学都成为非优秀生源的不二选择,这是制度的悲哀,这是社会舆论的悲哀。


就目前的状况会有所改善,但不会有大的变化,国家从根本上就不重视教育,确切的说不重视教师,社会舆论也是跟风,把教育的问题一股脑全推给教师,仿佛教师就是十恶不赦的罪人,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改变的可能微乎其微。


这是话题不要在发在上!这个事情~是国家教育部及专家们,应该考虑的事情。你们何必操心,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心中有理想,脚下有方向

一:要正确定位教师这个工作。

教师这个工作,现阶段工资一般,责任大。特别是班主任平常在校陪伴学生时间较多,处理的杂事多。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但是教师这个工作相对来说,非常稳定,社会环境也比较简单。经常和孩子打交道,个人的心态也比较年轻。而且当别人在为休几天假苦恼时,还有寒暑假期。

工作可以和兴趣相关,教师要热爱教育这份事业。但是工作也不能完全靠兴趣,不能有压力有挫折就放弃。每一种工作都不会养闲人,要不断努力。看着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这种成就感足以让人欣慰。工作中确实有压力,要听课要备课,同组内要比较教学成绩,要帮助政府机构宣传各种事项。为了评优名额,而不断磨练自己.......不必要抱怨,每一种工作都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在压力下更快更好的成长。

二: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有目标才能在前进的路上不偏移方向。

第一阶段:作为一名新教师,首先要做的事熟悉所有的业务。能够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主要包括:

a上好课,带好班级,管理好学生拿出好成绩。

b为自己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要好的同事可以相互扶持;有经验老道的导师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有支持和欣赏自己的领导,为自己保驾护航。

c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先从班主任做起。主动承担责任,有活动有任务认真完成。

第二阶段:一段时间后,大概3-5年,了解到教育这一行业的行为标准和事情规则。尝试思考并归纳自己的工作背后是什么意义,有什么改进的方法。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可以组建团队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完自己的想法。甚至改变行业的标准。

a树立自己的品牌,有拿的出的课或者论文。当有机会需要表现时大家能想到你。

b在熟悉了教育教学工作后,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并有较明确的目标和改进方法。

c组建团队,做好中层干部,带领团队,抓好学校管理。有自己的远景和目标,知道队伍前进的方向。带领团队奋进。

三:跳槽是在挑选生活方式。

如果你不喜欢教师,教育这一行业,那么请尽早跳槽。跳槽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每一种工作的选择,其实是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跳槽前想清楚自己需要的生活方式。


不可否认,如果从全国教师队伍来看的话,当今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还真的不是很高,也可以说是有点太低了,年初国家开始重视要求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政策决定,就足以证明当今教师工资待遇确实有待提高。虽然当今教师的工资待遇比较低,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职业魅力已经消失殆尽,或者说教师的职业前景也已经变得暗淡无光。如果会有对教师职业的前景持否定意见的话,笔者还是认为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的。

教育永远是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但是如果想保证教育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显然是离不开教师的。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职业的魅力,也是对教育发展质量的一种彰显。只要有国家和民族的存在,就必须有教育的发展,要想促进教育快速发展,就必须有教师的无私奉献、辛勤劳作。因此,尊师重教必然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师作为职业的存在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从教师本身来讲,虽然整体工资待遇不高,但在有些地区工资待遇已经不错,至少可以在本地中等偏上收入水平,而且有些地区已经执行了收入水平高于当地公务员的政策规定,国家也已经承诺将该项政策必须在全国教师队伍中贯彻落实到底。同时,教师身份为事业编制,而且是国家公职人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铁饭碗”,这种心理的满足也是很多人期盼已久的。

笔者不否认当前教师的职业发展遇到了困难,但这种困难是可以解决的,而其中的矛盾并不是完全不可调和的,通过国家的各种政策与财力的支持,相信教师的各种福利待遇会有所提高,工作积极性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师本身的职业魅力也将会大幅提高。


感谢邀请!教师的职业前景会怎么样呢?我个人从事教学30年经验来说,教师职业的前景不会很糟糕,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中国人口太多,所需要的教师的数量也很庞大,国家不可能把每个老师的工资都提高的很高,这也不符合现实。如今教师的工作量太大,除了本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工作,因此,很多优秀的人才不会进入教师队伍,只有那些不得已的人才会当老师。


原始地址:/yule/1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