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被列为外感首药,它的副作用是什么?

麻黄中含有麻黄碱,提纯后就是病毒!所以在熬住麻黄的过程中才需要撇去浮沫,就是为了避免引起精神亢奋!对于药理药效的研究,中药完全不是看上去的那么肤浅简陋!


麻黄的副作用,简而言之的说:它是制造毒品“冰毒”的天然原材料


八症九禁,辩证准确即可!


中药性偏,是以偏纠偏,以致阴阳和合。配伍得当,不会有副作用。有副作用是用错了


正常经方,只要对症,不会有副作用


年轻时因为咳嗽,吃过主要成份含麻黄的药,不知是过敏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心脏胡乱的跳,手抖的想喝水都端不起杯子,水都抖洒一地。当时心律一百四十。知道了麻黄副作用大,也许我对麻黄过敏,几十年过去了再也沒敢用过麻黄。


这个问题直接找本草经和伤寒论看,几千年前都解决问题还在啰嗦,不会又说科学发展了,中草药不与时俱进。


它因为发汗作用较强,会造成发汗太过,而出现津液大伤,引起口渴,亡阳的副作用。还有它里面所含有的麻黄碱,伪麻黄碱,会有造成血压升高,血流加快的副作用。


“一碗麻黄汤,大汗浸衣湿”。麻黄是少有能使人发出汗液的药材,为什麻黄能让人流出汗液,它能加速血液循环吗?

麻黄

麻黄自古以来是非常好的药材,然而随着不法分子用麻黄制成毒品,含麻黄的制剂在我国管控非常严格。去购买含有麻黄碱之类的中成药,需要像曲马多等镇痛药,登记身份证才能购买。

麻黄在《本经》中又叫做龙沙,目前用于药用的麻黄来源于麻黄科小灌木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的草质茎。这三种麻黄主要是以它们的草质茎节节的鳞叶来分辨鉴别,眼睛要利,心要细,才可能分辨出来。

麻黄的茎呈圆柱,一节接着一节,表皮淡绿色。麻黄是属于解表药材中一种,麻黄药效强劲,有很多禁忌症,使用要小心。

麻黄

麻黄具有发汗力强的特点

麻黄的功效简单专一,都与利湿有关。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的功效。麻黄是风寒表实证中常用的一味药材,人体遭受外寒入侵时,肌表就会启动抵御风寒的作用。

肌肉密闭,毛孔收缩,抵御外寒的入侵的同时,也使邪气停留在肌表里,病情加重,人越发的怕冷,无汗而出,这也是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的体现。对于一般受到风寒之后,出现头身疼痛,无汗,发热等症,《伤寒论》中用麻黄汤,麻黄,桂枝,甘草等药材配伍使用。

麻黄入肺、膀胱经,肺部方面以疾病有咳嗽气喘,咳喘症是由肺气壅遏所致的咳喘,这是因为皮毛郁闭,使之肺气宣泄不畅,上升与肃降肺气交替不平衡所致。

麻黄具有利水消肿之功,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之证。麻黄的发汗作用,可使肌肤上的水是从毛孔外散,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助利尿之功。

麻黄的应用广,那它有什么样的禁忌症呢?

现在药理学对麻黄的研究发现麻黄中的麻黄碱有镇痛的作用,还能兴奋中枢神经。本来是件好事,有不法狂徒,通过提取麻黄中的有效成分,将其制成毒品,危害社会。

麻黄具有发汗之功,对于阴虚盗汗者,或者是表虚自汗者慎用麻黄,因为身体虚症所致的肌表卫气不固,体内汗液不由控制的流出体外,要是使用麻黄加重出汗的程度。《医学入门》中就说到“伤风,有汗及阴虚伤食者禁用。”可见使用麻黄一定要辨证论治。

以上就是大顺的分享,感谢您的阅读,觉得有用的话,不妨分享给更多的人。


麻黄为宣肺平喘之要药,其发汗力较强,故发汗解表常用,若与桂枝同用,则发汗力更强,如麻黄汤。但麻黄也有一定的用药禁忌,通常以下几种情况应慎用。

1、平时汗多的人应慎用。无论表虚自汗或阴虚盗汗者再用麻黄可能导致出汗太过,耗伤津液,进一步导致亡阴亡阳。即使没有汗多的情况,在使用麻黄时也应该控制用量,中病即止。

2、虚喘病人不宜用。麻黄宣散肺气,可用于邪实壅闭,肺气不宣的咳嗽、痰哮、气喘等,但因其发散,若用于虚证反而会伤正,加重虚喘症状。

3、麻黄能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故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4、麻黄能兴奋呼吸及循环中枢,服用不当可致心悸、烦躁等,故心机能不全者应慎用。

另外在使用麻黄时应根据季节变化调节用量。夏天气候炎热,腠理疏松,容易出汗,用量宜轻;冬天寒冷,肌肤致密,不易出汗,用量宜重。


麻黄作为中药使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积聚”。历代本草也均有记载。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具有发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胸闷喘咳和支气管哮喘等。

国内外对麻黄的研究较为全面,发现其化学成分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抑制、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镇咳平喘等多种药理作用。

随着麻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副作用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其副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心律失常

生麻黄过量使用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支气管平滑肌强直收缩,支气管水肿,导致呼吸困难,从而引发哮喘和心脏病等疾病,所以在对心源性哮喘和心脏病患者用药麻黄时应慎重,注意观察其呼吸和心电图等指标是否异常

2.肝毒性

在近些年里麻黄在国外常被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减肥药的生产,导致许多不良反应,有报道一位63岁的妇女在服用麻黄方剂后出现肝功能衰竭,切除其肝脏后发现肝小叶中央坏死,汇管区四周胆小管的增生和炎症清晰可见,肝脏严重萎缩。

3.心血管毒性

从1996年起,在美国麻黄被用于减肥药和体能强壮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则引起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在减肥药引起的健康问题中有将近50%是引发了心血管疾病,表现为高血压、心肌梗死、休克和窦性心动过速等;

4.引起视物扩大

一中老年男性咳嗽伴吐黄痰两周,又复感外邪,咳嗽加重、声音嘶哑。在服用麻黄方剂后出现视物扩大、眩晕、头痛等症状,持续约五分钟后自动消除。除去该方剂中麻黄在服用则未出现相应症状

此外,临床上常出现与西药不合理合用应引起重视

1与降压类西药合用麻黄中的麻黄碱具有拟肾上腺素样作用,可以使动脉和静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麻黄与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利血平等合用则会产生拮抗作用,使降血压的药效大大减弱。

2与镇静催眠类西药合用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如地西泮、佐匹克隆、酒石酸唑吡坦,具有抗焦虑、松弛中枢神经肌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两者药理作用相互拮抗,不可联合使用。

3.与咖啡因合用麻黄碱和咖啡因都可以兴奋神经中枢系统,两种药物合用时会加强其兴奋作用,以致产生呼吸加快、头晕耳鸣、肌肉痉挛等症状。

4.与强心药合用麻黄碱可以对心肌细胞产生兴奋作用,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产生类似于强心类药物的作用。对心功能不齐全的患者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时,虽然可以起到强心作用,但同时也会引发甚至增强其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尤其以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为代表的强心药作用显著。

麻黄是我国较为珍贵的药用植物,近百年来人类对麻黄也进行了相当广阔和深入的研究,现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其日益出现的的毒副作用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提醒我们在开发使用中药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其毒理学的研究,进行相应的研究来指导安全用药


麻黄,是收录在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中的第一味药,经常翻开中药学的书籍,第一个药就是麻黄,可见其十分经典,历史悠久。中医认为,麻黄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可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风寒痹证,阴疽,痰核等,多入汤剂煎服,也有入丸散的用法。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麻黄有效成分为麻黄碱等生物碱,是一种作用于交感神经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能显著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麻黄碱有支气管扩张作用,用于治疗哮喘,花粉症,支气管炎,肺气肿,百日咳等,还用于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麻黄与麻黄碱在临床已应用多年,但还是要注意其副作用。

麻黄常见的副作用又头痛,心悸,多汗,口渴,眩晕,排尿困难,肌无力,震颤,烦躁焦虑,失眠等,这些表现往往是由于剂量过大引起的。

在十几年前美国人曾用麻黄提取物加入食物中,希望达到减肥的效果,后来这种减肥产品被禁止销售,就是因为麻黄中的麻黄碱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比如会引起心肌梗死,异常博动,心肌乏力,诱发精神病的发作,头晕,意识丧失等。这些副作用都比较严重,而且没有明确的药理学解释。

麻黄,是祖国医学的一位大将,中药的应用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所以,除非专业医生开具的处方,麻黄平时自己不要乱用。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麻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中医认为,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治疗因外感风寒导致的感冒以及哮喘等疾病,别列为外感首药。

麻黄发挥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和挥发油,生物碱中以L-麻黄碱、D-伪麻黄碱为主。麻黄碱是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可以刺激肾上腺素受体(α、β),主要药理作用是兴奋心脏、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

麻黄碱由于能扩张肺部气管作用,所以是治疗感冒和哮喘药物。同时这种成分可以作为兴奋剂使用,能增加心率和血压。另外,麻黄碱还有提神或降低食欲作用,成为了减肥保健品的常见成分。随着麻黄应用的广泛,其副作用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与心脏有关

麻黄碱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并加快心跳,会导致心悸,心脏发炎,胸闷和心脏病发作等问题。所以对于有心脏病的患者更加危险,麻黄经常与咖啡因结合应用获得减肥效果,但刺激兴奋很容易诱发心脏并发症。

2、对肝脏和肾脏的负面影响

患糖尿病和甲状腺病的人容易因为服用麻黄诱发严重并发症。服用麻黄保健品的人在炎热天气运动很容易中暑,因为它增加新陈代谢,损害人体的散热能力。麻黄碱用于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有时可引起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此外,麻黄碱是拟肾上腺素类药物,还会导致癫痫和中风,甚至休克,昏迷,死亡。

3、心理副作用

服用过量麻黄时,容易发生包括焦虑,谵语,兴奋和烦躁不安等中枢兴奋症状。因此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心理患者应避免使用麻黄类药物。长期服用本品可成瘾。

因此,虽说麻黄治疗外感的首药,我们使用麻黄时一定要谨慎,听从医生的嘱咐,避免发生副作用。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伦俊杰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我们打开中药学,第一味药就是麻黄;方剂学第一个方就是麻黄汤。麻黄是所有中医人都绕不开的一味药。麻黄的发汗力量在所有药物中,可谓是首屈一指的。麻黄公认的三个公认的功效就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可以治疗因为外感风寒引起的身体疼痛,怕冷,咳喘,水肿等疾病。

麻黄功效强,副作用也大,因此可以掌控好麻黄的适应症,是至关重要的。麻黄的作用也就是副作用产生的来源。麻黄因为发汗力量强,所以就容易导致汗出过多,汗是人体的津液所化生,《黄帝内经》称之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过多既会伤到人体的津液,同样也会伤到人体的阳气。在《伤寒论》中由于误汗导致的疾病比比皆是,因此有人说《伤寒论》是一本救治错误的书,这也是一家之言。

《黄帝内经》中还有一句话:“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出汗过多者不要再伤及血,人体素血虚者不要再发汗。麻黄不适合汗出的患者,也不适合平素出血、血虚的患者,用上以后,必然更伤及血液,引起多种出血,或者是亡阳。因此仲景先师谆谆告诫“无汗、恶风者,麻黄汤主之”、“尺脉迟者,不可发汗……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麻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副作用,就是容易引起心慌。因此在麻黄汤中配伍桂枝,桂枝既可以辅助麻黄发汗,二是桂枝配合甘草可以缓解心脏的跳动,在《伤寒论》中有桂枝甘草汤一方,治疗“心下悸,欲得按”,制约了麻黄可能导致的心慌。

因此麻黄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只要是按照麻黄的适应症使用,就可以充分发挥麻黄的强大作用,而不会产生副作用,正如《黄帝内经》所讲的“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只要是出现了麻黄的适应症,麻黄就是有用的。


感谢邀请!麻黄是外感首药,没错。是药三分毒,说的基本就是副作用。使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这里强调的是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比如用于治疗感冒鼻塞症状,那么除此以外引起的例如血压升高等症状都属于副作用的范围。随着对麻黄、麻黄碱以及伪麻黄碱的深入研究,他们的副作用已经相对比较明确了。

麻黄

作为治疗外感风寒导致的感冒以及哮喘疾病的使用的,针对实证有效,用于胸闷喘咳,风湿痹痛等症的治疗。中药很怕用错了药,不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麻黄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和阴虚盗汗等情况下禁用。而且麻黄含有麻黄碱,能兴奋心脏,升高血压,所以失眠、多汗、高血压患者慎用。

麻黄碱

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可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α、β),主要药理作用是兴奋心脏、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滴鼻后可以收缩粘膜血管,减轻鼻粘膜充血。

如果通过减轻鼻粘膜充血治疗感冒引起的鼻塞,则效果不错。但治疗目的以外的,比如同时兴奋了心脏,升高了血压,这就是它的副作用了。所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等患者禁用含麻黄碱的药物。而且,如果连续使用含麻黄碱的药物时间过长,可出现“反跳”现象,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

伪麻黄碱和麻黄碱只有立体异构的区别。上述中枢兴奋作用相对较弱一些。

还要注意,服用含麻黄碱的药物时,避免与其他药品同时应用的问题。或可导致血管收缩,导致严重高血压或外围组织缺血。

成瘾性

麻黄碱类物质本身成瘾性很弱,正常使用含有麻黄碱的感冒药则不会担心成瘾或不良反应的问题,因为产生的症状停药后即可缓解,无需其他处理。

麻黄碱类物质通过简单的化学加工,就可以制成毒品甲基苯丙胺,即俗称的冰毒。2013年国家药监局发文,要求对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在内的6类含麻黄碱超过30mg的药品进行说明书修订,并转为处方药管理。

【不药不药】简介

清华大学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麻黄药性温热,是中医解表发汗的第一药,它作用力量强,起效迅速,可以深入到血脉之中发散凝滞气血的风寒,医学家邹润安曾说“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气血之偏盛”,主要的含义是药性的寒热属性,可以改善和纠正人体气血的盛衰,例如受寒时使用药性温热的药物驱散寒邪。麻黄性温热,偏性极大,使用不当极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我在这里提示您,非专业中医人士不可随意的使用药性猛烈的麻黄。

★张仲景外感之首药——麻黄

人体感受了风寒邪气后,由于寒性凝滞血脉内的气血,患者常有周身酸痛乏力不适的症状,寒邪收引毛孔,毛孔闭塞,体表的保卫人体的气与之抗争,引起发热无汗的表现,此时,按照现代医学的诊断来说患者可能是存在呼吸道感染问题,而早在东汉末年时期医圣张仲景则以外感风寒证确立病机,选择药性温热发散解表的麻黄类中药驱散风寒。清代医学家柯琴注解《伤寒论》时曾提到麻黄“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峻剂的意思是发汗力量强,作用迅速,犹如行军打仗的一员猛将,药性刚烈需要恰当应用。

麻黄最大的副作用是发汗太多,引起的过汗亡阳,亡阴。我解释一下其中的含义,人体气血相互依附,互不分离,血液津液经常阳气的蒸腾就会形成滋润人体的汗液,所以,一旦汗液过多的排出,就会导致气血津液的大量消亡,脏腑失去了气血的滋养,轻者就会出现口干,心悸,头晕,手足拘挛,喘粗,严重者可危急生命。即是《内经》所说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的提示到气血津液不足,内寒重,或内热亢盛时,不可使用麻黄,并确立了麻黄九禁,如咽喉肿痛,小便频数疼痛,疮疡初期,出血,血虚等禁用发汗之药,同时,因风邪侵袭体表,并没有寒邪参与的情况下,也不可滥用麻黄,风邪侵袭多开泄毛孔,形成汗出表现,此时如果使用过多的发汗解表药,必将引起津液亡失,出现误治后的病理改变。如《伤寒论》大青龙证中的禁用麻黄类的提示“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麻黄)。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肌肉拘挛跳动),此为逆也。”

★麻黄的作用原理

麻黄是麻黄科植物,常见的有草麻黄和木贼麻黄,主产于我国的河北张家口,内蒙等省份,以内蒙所产的麻黄质量最好,根据麻黄的气味形质可以判断麻黄的基本作用原理,麻黄形似木贼草,外形纤细节节升发,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认为麻黄气味清淡,质地轻清,清则浮升,作用力量自下而上,自内而外。浮升属阳,阳主温热,它的药性温热使然。阳表阴里,作用的部位是体表肌肉和毛孔。《本草崇原》中说:“麻黄空细如毛,开发毛窍,散其风寒”。

它外皮色青黄,内部色红,青色入肝犹如筋脉,黄色入脾犹如肌肉,红色入心犹如血脉。麻黄质地清轻,中空直上,发散之力可以深入到血脉之中表散风寒。清代医学家唐容川曾提到“麻黄茎细丛生,中空直上,气味轻清,故能透达膀胱寒水之阳气,以出于皮毛,为伤寒要药”。

风寒束表,肺主皮毛,风寒内闭于肺常导致咳嗽喘粗,肺具有调节水道通行的作用,风寒邪气侵犯,水道闭塞常引起浮肿,鼻塞的表现,开发毛孔的麻黄同时亦可宣肺利水。

由此可见,麻黄是解表散寒的第一药,可以深入肝经血脉,顺肝气升发之势而驱散风寒,犹如一只穿云箭,猛烈而迅速。

★总结

麻黄中医表证的首选药材,起效迅速,对证使用效如桴鼓,它似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救急挽危,使用不当可导致口渴心悸,头晕,内火亢盛等副作用。《洄溪医案》曾记录一位平时就有咳血病史的患者,她是上海人,感冒后出现发热无汗,咳喘,平卧困难,情况比较紧急,由于平时咳血。多数医生认为是阴虚火旺,应该按照降火的方式使用苦寒药,但经过治疗后毫无效果,徐灵胎先生对患者诊断后,确定为外感风寒不解,痰饮凝聚于肺,首选麻,桂解表,病人按照徐先生的治法病人很快就痊愈恢复了。

松江王孝贤夫人,素有血证,时发时止,发则微嗽,又因感冒变成痰喘,不能著枕,日夜俯几而坐——清•徐灵胎《洄溪医案》

同样,清代医学家吴鞠通的表哥,平时爱饮酒,出现咳嗽发热后,误用了麻黄,实际上,他的问题是内火亢盛,误用了药性温热的麻黄导致内热亢盛加重,热盛肉腐形成肺痈。由此可知,麻黄不可滥用,滥用易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堂伯兄饮火酒,坐热炕,昼夜不寐,喜出汗。误服枇杷叶麻黄等利肺药,致伤津液,遂成肺痈——清•《吴鞠通医案》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始地址:/wenda/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