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最喜欢看的电影,也是笔记本电脑里唯一存储的电影。虽然不能像马小军那样出身干部家庭,但还是能找到太多自己的影子。这是一部王朔和姜文敢于剖析人性的弱点的作品,少年内心的孱弱和虚张声势,动物般的残忍,对性的原始懵懂和罪恶感的矛盾...


实至名归

从这一部电影开始喜欢上了这个导演!


总觉得《阳光灿烂的日子》被过分高估了。

姜文的电影,通常都被高估。

这部电影肯定是沾了王朔太多的光。1995年,王朔还是如日中天的地位。只要是他作品改编的电影,必然被广泛追捧。这是其一。

其二是里面有一些被删节的内容,引起舆论的广泛炒作,其实,今天网上完整版已经可以看到了,并没有什么。但在当年环境之下,就是最大的卖点之一。

宁静的演技很高吗?银幕形象的确很让人过目难忘。

随后,宁静主演了《红河谷》和《黄河绝恋》,说实话演技平平。女演员如果仅凭天生丽质,是很难成为一线的。结果,后来宁静一直在准一线徘徊多年,始终冲不过去那道坎。甚至不敌陶虹和里面纯打酱油的左小青。

男主角夏雨,也是取得影帝后,迅速就复归平淡,这么多年来似乎一直在吃老本,始终不温不火。

这就是姜文戏的特点,他导演的光环太强大了,演员都在他的光环照耀下;甚至观众的欣赏自由,都被姜文强大的气场所左右,失去了独立判断能力,人云亦云:

哦,中国第一部青春片,好看呀!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看马小军的成长

影片最开始,是幼年时期的马小军和母亲送别前去作战的父亲。这时的马小军,他幻想着能像父亲一样在战争爆发中冲锋陷阵,做一个英雄。

随着年龄增长,马小军从儿童成长为少年,那一年他十六岁。他的成长是伴随着“文革”的混乱发生的,逃课和无所事事的同龄孩子抽烟、打闹。在那个空荡的北京,他和那群同伴一样,叛逆疯狂、自以为是,本能的寻找生命发泄的渠道。

在对世界以及周围事务充满好奇的年纪,他在抽屉里窥探了父亲的秘密,用一把钥匙为自己打开了寻找刺激和消磨时间的方式。他在开锁中感受到一种对陌生环境的新奇和惊喜。

也正是开锁,让他遇见了米兰。他在事实和幻觉的交织中,内心涌动着对米兰迷恋和冲动。那个夏天,他常常和米兰单独相处的时光,总是带有烧荒草的味道。然而夏天又怎会有烧荒草呢?是成年的马小军对当时自己的孤独胆小富于了悲壮的幻想。在那个夏天,裸露总会有对异性产生渴望。他毫无结果的苦闷的爱恋也随着那个夏天慢慢飘散,他和米兰闹掰,也被孤立。在最后游泳池里那一段镜头,展现了马小军的挣扎和无助,青春也在忧伤中结束。


94年,看到了15岁的我想看到的宁静


这部电影把青春的荷尔蒙具象的呈现出来了。


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时,很难不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作为青春物语,两者有着太多的相似元素:

一个精力旺盛,内心宇宙丰富,却又不知如何燃烧荷尔蒙的小少年;

一帮熊孩子组成的无所事事,四处惹事生非的“帮派”;

火并,互殴,流血。

一个若即若离,周旋于各方,暧昧不清的女孩;

因为痴恋这个女孩,兄弟阋墙,小少年最终疯狂爆发。

甚至在镜头方面,第一次拍长片的姜文,和他在“北洋三部曲”中招牌式“哐哐哐哐——咚~”的快速剪辑各部位特写,后接中景中长镜头的影像风格几乎判若两人,悠长的固定镜头和以人物为中心缓缓的跟拍镜头,徐徐推进的节奏都与《牯岭街》颇为神似。

然而少年们都有着差不多的筋络皮相,若是再多看一眼,就能发现内里乾坤的迥异。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一个是“阳光灿烂”,一个是“杀人事件”,第一印象开始,就岔走了。

回忆里的马小军大多时候总是一副嬉皮笑脸,无法无天,到哪里都是一副贫嘴。

小四则是木讷少言,倔强刚直,除了后段在医务室里集中的一段表露出少年心性,似乎连笑容都很少。

这也让两个故事,气质上先分出了明暗。

故事结构上,《阳光灿烂的日子》以马小军的第一视角回忆展开,他就是剧情的主轴,无可争议的核心。虽然我们可以从他的回忆缝隙拼凑出其他人物的侧影,但是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马小军的叙述服务。

与之相比,开启全知视角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更像是一个网状结构,小四是网中的重要一环,但是以他为起点,延展出的父亲,朋友,女生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也因此增加了整个电影的厚重感。

不过也难言《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多么的轻盈洒脱,虽然它的情节简单,线条清晰,但是刺破马小军的回忆,我们知道诸多的美好只是长大后所幻想的,回望时的迷离梦境。由此正可以反推出,当时的少年是多么的怯懦而孤独。

年代的阴影也增添了对“阳光灿烂”的怀疑和疏离。无论那时候的马小军过得的飞扬洒脱,还是唯唯诺诺,境遇都应该算是极好。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青春的确有资格“阳光灿烂,白云朵朵”。

但是对于马小军的同龄人,恐怕很多也并没有能力享受和他同样的回忆。

我的父亲便是如此,他给我们讲述的少年时期,是翻越十几公里去上学,是散学回家帮助父母忙里忙外,是一刻不歇的劳劳碌碌。

而对于马小军的大部分晚辈们而言,这种放纵同样的不可思议。现在的学校,即便一直退让,但约束仍在,而家长更是不断的对你施压。像我的小时候整天被耳提面命的便是:“好好读书,否则长大没有出息。”

换而言之,无论什么年代,绝大部分人的青春,甚至是一生,都在不断鞭策向前中疲于奔命,而在明媚的阳光中忧伤的马小军,是不属于绝大部分的那一小撮人。

这层隔阂并不会阻碍我们对这个简单的青春期故事表象的理解,那份懵懂和悸动还能引起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们的共鸣。

但是似乎虚化的背景更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就像对于青春的时候心仪的女孩一样,离得越远越想向前,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故作不经意接近,一颦一笑,都在心里转好几个个儿来琢磨。

多年之后,我们可能也猜不到到底她是什么意思,到底是谁在自作多情。就像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样,剩下的记忆只有天很蓝,阳光灿烂。


一部浪漫的荷尔蒙小品。

姜文是个非常喜欢通过历史来讲故事的导演,纵观其所有导演作品,明确的时代背景从来都是叙事的重点,然而私认为这正是其作品美中不足的地方。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的大部分生活细节都在强调文革背景、《鬼子来了》干脆用黑白画面来呈现历史感、《让子弹飞》讲主席的发家史、《一步之遥》讲历史的野心更是让人目瞪口呆……相比之下,在讲故事方面,《太阳照常升起》是其所有作品中最纯粹的一部,然而也只是相对而言,除了疯妈和摸屁股两段,其余也尽给人厚重的历史感。

历史叙事应该是在所有叙述类型中最难讨巧的,因为它有一个非常严肃的评判标准,客观性。若是忽略了客观性,这个被叙述的历史就只能称得上是虚构的或作者自圆其说的段子(刻薄一点来讲,姜文其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段子手,而并非什么伟大的历史记述者)。当然并不是要求一部电影像历史记录片一般陈述事实,只是因为其作品时时刻刻总在给人一种强调其所处的年代的感觉,难免会给人强烈的代入感,而部分有些历史经验的观众在惊叹其故事的精彩过后又会多少感觉到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至于说其作品的历史方面为什么不具客观性,我在《鬼子来了》的一篇里提到过,‘错位的年代意淫’,一帮六十年代人虚构的四十年代的国人形象,其历史客观性的槽点非常值得注意。其余作品的历史问题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里由于不合题意就不展开了。

之所以提这个只是想表达其美中不足而已,抛开这个问题,姜文的每部作品都值得一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应该是最纯真浪漫的一部。

-----------------------------------剧透分割线---------------------------------------------------

若能真正捕捉到影片的精髓,你会发现原著《动物凶猛》的名字似乎更为传神——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荷尔蒙电影。

先来做一道选择题:影片中宁静所饰演的究竟是谁?()

A.余北蓓

B.余北蓓的朋友(米兰)

C.照片上的人

D.以上都对

私以为姜文在本片里处处强调时代背景的作用无他,只是为了描述在一个较为单调和原始的社会关系中,一个处处骚动着雄性荷尔蒙的少年是如何受到基因以及环境影响而成长的。影片非常成功的描绘了一个少年的种种诉求与现实环境的激烈冲突,高明的地方在于作者对这种诉求欲遮还羞式的表达以及对这种激烈冲突的艺术化处理——以一种迷幻或者说戏谑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

part1.

马小军的诉求

从生理角度来讲,一个十几岁的学龄少年在生活中的关注重心应该是性别认同,对异性的态度还多处在观察阶段。也就是说影片中马小军所处的年龄对异性的关注度实际上是经过艺术处理的,作者这种高明的处理方式可以叫做诉求嫁接。简而言之就是:马小军对余北蓓、米兰(女性)的迷恋实际上是对刘忆苦所代表的男权的向往。

他叫刘忆苦,是刘思甜同父异母的哥哥,刚当兵复员回来,人长得精神,打起架来手特黑,我们都很佩服他,因为他经常带些外院的女孩来玩。

这是马小军在介绍自己的偶像,全篇对其偶像崇拜的表达也就简单的仅此一句。对于周围感觉可以企及的崇拜对象,一些自尊心较强的男性并不屑于表达崇拜。多少了解男性心理的观众应该都能理解这一点。然而就是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交代了马小军的所有诉求——

①‘刚当兵复员回来’:在马小军出生的军区大院,当兵才是一个男子汉真正的归宿——刘忆苦是当过兵的,马小军也想成为这样的男子汉。

我最大的幻想便是中苏开战,因为我坚信,在新的一场世界大战中,我军的铁拳定会把苏美两军的战争机器砸得粉碎。一名举世瞩目的战争英雄将由此诞生,那就是我。

②‘人长得精神’:马小军在朋友圈中被戏称为‘马猴’,一听就不是什么好的形象,与漂亮的长相也就毫无联系了——刘忆苦长得好看,这也是马小军所向往的。

③‘打起架来手特黑’:由于生性懦弱,马小军在一些场合中往往以怂示人,这与其所向往成为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刘忆苦是有血性的,马小军也想成为那样的人。

影片关于这一点通过一场小团体斗殴中马小军的“勇敢之举”、被警察羞辱后对着镜子的“试演”以及片尾“打垮并成为偶像”的幻想等等段落来表达马小军对于勇敢的诉求——

④‘他经常带些外院的女孩子来玩’:由于缺乏以上几点在当时看来很有魅力的因素,马小军几乎得不到女孩子的注意——刘忆苦有一个像余北蓓这样人见人爱的女朋友,这在马小军看来是最具有诱惑力的男权象征。

这一点几乎可以称作是整部影片的逻辑线索:马小军渴望成为刘忆苦那样的人物,但由于在受到自尊心和其他现实因素的进一步影响后,这种对性别认同(男权)的诉求逐渐简化成了对异性的追求。这是一个前因后果的联系,所以作者对马小军情感经历描绘得如此暧昧是有原因的——虽然在青春期对异性的迷恋是很常见的,可影片所表达的分明是一个少年对于男权的浪漫向往,而非对于男女情爱的懵懂经历。

part2.

马小军的残酷现实

NO.1性格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马小军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自己那怎么也改不掉的懦弱性格。影片集中了不少篇幅来描绘一个渴望勇敢的懦弱形象,作者运用了算是比较常见的理想和现实的对比来表达,更厉害的是将理想和现实混杂在一起——

我从来就没有这么勇敢过、这样壮烈过,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我,背叛我,把我搞得头脑混乱真伪难辨。

看起来作者是想用一种诙谐的方式来叙事,其实不然,这种手法在效果上强化了马小军的人物性格:一颗被低估的自尊心。

在面对不如意的时候,一些自尊心较强人往往会以拒绝接受现实的方式欺骗自己,通过主动改造记忆或者被动损毁记忆从而实现自我防御,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应激现象。

NO.2能力

这是另一个让马小军束手无策的个人问题。影片通过马小军逞能爬烟囱后大难不死、搭讪陌生姑娘后又被警察抓走、假装勇敢后肇事了一场更大的武斗等等篇幅,都交代了这一点。更明显的,是那个他永远都望尘莫及的余北蓓(米兰)。

NO.3刘忆苦

一座看似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山。这个人拥有这马小军所向往的一切,是马小军所有求之不得的化身。

澡堂里羊搞在看到余北蓓勃起后被刘忆苦胖揍一顿,这一出细节是马小军之所以将余北蓓幻想成米兰的重要线索:马小军暗恋人见人爱的余北蓓,可是余北蓓是刘忆苦的,所以羊搞被揍这种事对于马小军来说就是绝对的打击——余北蓓对于懦弱的马小军来说是痛苦的禁忌,越喜欢就越心虚、越迷恋就越痛苦。也就是在此种心理压力之下,国片中最复杂的人物米兰出场了。

看到最后观众会发现,马小军所爱恋的米兰,其实是被记忆改造过的余北蓓,然而这个被改造记忆的最终归咎则是刘忆苦,所以可以说刘忆苦就是马小军所面对的最残酷的现实。马小军在最后猥亵了米兰,实际上应该是余北蓓,所以他才会被大家孤立起来。

对于片尾古伦木的那句“傻逼”,私以为这是作者对马小军的“刘忆苦被炮弹炸傻、马小军开豪车喝洋酒”这种更为夸张的记忆改造的暗讽——马小军想得可真是美啊……

NO.4照片中的人

我现在怀疑和米兰的第一次相识就是伪造的,其实我根本就没在马路上遇见过她。那天下午我和大蚂蚁受刘忆苦的委派,在门口等米兰,才是我们第一次认识。这也说明为什么我和大蚂蚁去玩什么瓦西里而没有参加谈话,因为我和米兰根本就不熟,我和米兰从来就没熟过。天啊,米兰是照片上的那个女孩吗?还有于北蓓怎么就突然消失了呢?或许,或许她们俩原本就是同一个人。

片末这段让人忍俊不禁的旁白揭示了马小军幻想的真相,然而观众若是仔细想想则会发现宁静所饰演的米兰的真实身份应该要更复杂一点:简单说来,米兰这个人物应该是没有出场的,宁静所饰演的应该是照片上的人和余北蓓,可是余北蓓和米兰又应该是经常在一起出现的两个人,所以说这就应该是集三人于一身的形象。也就是说,宁静所饰演的,其实是长着照片上人的模样、却拥有于北蓓和米兰双重性格的这么一个人物才对……上文那道选择题的答案确实应该是全选。

之所以说看到照片上的人是马小军所遇到的残酷现实的原因在于这个照片上的人对于一种跨越时代的美好事物的指代。在任何时候,对于美好事物的发现总是和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常人面对现实、观望着美好的事物。而马小军却将这种美好的事物与自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中消解掉了部分现实的残酷。

我猜这应该就是姜文教给我们的浪漫法则吧。


中国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国少年性启蒙必看电影。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记得当初我是在初中时CCTV6电影频道看的一部经典老电影,也是姜文导演的第一步作品,由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而成。

这部电影我认为姜文并没有暗示或者抒怀什么心情,这就是一种对每个人在青年时回忆的展现,最美的时光总是永远停留在回忆里,现象一下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一副一副的画面或场景——夏天的正午我和奶奶在院子里看着飞机从天上飞过,是不是好像我们都经历过好像都发生在我们身上,我很多次以为那是现实确实发生过;我躺在打麦场太阳炙烤的麦草堆中央,沉沉睡去;2008年夏天我拿着上面印着李小鹏体操夺冠的报纸在街上跑着回家,能够回忆起的一切,都和炙热的太阳有关。在回忆之时一束阳光顺势摄入,笼罩着过去的日子。

就如同电影中马小军最后的自白,有些事情他分不清是现实发生过的还是他想象的,总之一切都在那束阳光之下。

姜文是营造氛围的大师,从色调和光影布置都很符合的渲染着青春呼之欲出的荷尔蒙和大汗淋漓的酣畅感。电影叙事性并不强,因为它无需讲什么故事,只要有姜文营造的氛围在,放任何青春元素进去都可以。姜文对待记忆无疑是诚实的,所以打动了我们,以及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关于青春的回忆。

回忆是人存在的方式,这部电影真正高明之处是吸引许多人唤醒我们的回忆。


一则有点忧伤又不失快乐的青春故事。

七十年代中期,人们已被各类运动折腾得疲惫不堪,不过人们的觉悟普遍较高,工作、革命还是按部就班。除了十五、六岁的孩子——心理的稚嫩与生理的成熟在一具具肉体中产生矛盾冲突。

马小军即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执迷于虚无的英雄主义:戴着老爸的军功章、军衔,在镜子前耀武扬威;冒着生命危险爬上烟囱顶端,从高台纵身一跃,只是为了引起米兰的注意。他怀有虚幻的感情:我们从他在米兰的床上捡起一根长发时专注而幸福的表情,从他将米兰悬挂在床边的照片想象成穿着泳装等细节,可见一斑。

他的生活方式极其虚浮,整日游手好闲,时不时地聚众滋事,以配万能钥匙开百家锁为乐事。当时,马小军们的梦想像升上高空的气球,濒临破灭的危险;他们的行为像疯狂旋转的陀螺,疯狂之后是什么?盎然生活还是悄然死去?他们的信仰如同热铁皮上的猫,无法停留,无处驻足,难免产生绝望之情。

片中有一个镜头深深地嵌入我的脑袋。马小军想从水中爬到岸上,每每接近岸边,就有一条腿将他踹回水里,优雅的音乐“配合”下,一次次徒劳的努力……这才是现实生活的象征。

姜文给我们讲述了一则有点忧伤又不失快乐的青春故事。我的情绪为影片左右,作为男性,我理解马小军的所作所为,有一些我们十五岁的时候不正是这样做的吗?——放学扎破恶言相向的老师的气胎;课间议论女生半成熟的性特征;暗恋葡萄的同时,不忘狐狸一般卑鄙地贬低葡萄的质量。

也许不能说我们卑鄙,这样不客观,只能说我们渺小,渺小得仿佛一抹阳光,唯有被阴影证明了,才能被别人意识到。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的处女作,是一部制作于1994年的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部明确地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有一定位置的国产名片。

《阳光灿烂的日子》就讲述了这样一群孩子的故事。自认为这是姜文在自己的导演历程中拍的最好的一部片子,也是王朔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中改编的最好的一部,艺术、文艺、青春,三者完美的结合,不仅把姜文顺利推上第五代导演的宝座,为还没出道的夏雨早早赢来影帝的称号,将宁静的标志性微笑永远地刻印在观众心里,也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留下一座瑰丽的丰碑。

这部影片百看不厌,每次观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或许和它片中的青春和爱情有关,毕竟青春和爱情本身就是看不厌说不厌的话题。一群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特殊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的青春格外不同,没有农村孩子生存的压力,没有普通城市孩子父母的管束,整天游荡在城市的街巷中,处处透着一股残酷、荒诞和无聊。马小军是最典型的一个,他像一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懵懂中打量着世界,处处看看,处处瞧瞧,对什么都新鲜,又对什么都没劲。是米兰的出现唤醒了他,让他开始了一段真正的青春旅程,米兰就像他的青春启蒙者,一点点打开他的心灵,唤醒他体内的血液,将青春这把火燃烧之尽。

姜文在片中对米兰的刻画是反常规的,首先他没有选纤细的女孩作为主角,他选了浑身滚圆的宁静,其次在拍摄过程中,他客观地呈现着宁静的肥硕和健壮,尤其是她粗壮的小腿,裸露在马小军面前,不停晃动着,像摇晃一个睡着了的孩子。在姜文把米兰真实地推在荧幕前时,大家毫无意外地接受了她,甚至被她纯净放肆的微笑打动,让片中的五个孩子心甘情愿围着她转,青春的大戏终于开幕。

马小军对米兰的迷恋大概每个人都有过,痴迷地等待着,跟随着,寻找着,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但就是想和她在一起。这种青春的孤独感和依赖感源自青春本身的那份恐慌和失落。说白了,虽然很多人盼着长大,但其实我们害怕成长,害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那份寂寞。所以马小军们成群结伙,所以他们整天混在一起。他们恣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仿佛那是多余的东西,像一截没用的阑尾,盼望着早点切掉。世界在他们眼中是复杂的、无聊的,镜头一再用他们的眼中像观众呈现故事画面,比如偷偷溜进电影院和首长们一起观看“有毒”的电影,被老师毫无逻辑的责骂,被家长劈头盖脸的打,被警察抓去训话。他们的眼睛像一个凹凸镜,世界再返回他们的瞳孔内,就变成颠倒的,好是坏,美是丑,伟大是渺小,正义是邪恶。他们看待战争,看待爱情,看待学习,看待亲情,都显得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可能这就是青春。

米兰和部队大院的环境是片中的两个极端表现,一个代表着真实的美,代表着马小军们愿意为之追求和奋斗的朦胧的爱情;一个代表着乏味的现实,代表着捆绑着他们的绳索和牢笼。电影不能随便看,学不能好好上,音乐会不能随便听,时间又多又无聊。姜文在米兰刚出现的两个场景里,竭尽全力地展现着米兰的美。一个是她走进屋子,马小军害怕地躲在床底下,米兰当着马小军的面换衣服,米兰展现出来的是另一种青春,已经经历了马小军现在正在经历的兵荒马乱,稍稍成熟了一些的青春。第二次是她洗头,马小军提着水壶帮她冲头发,水珠滋在米兰白皙的脖颈上,阳光暖暖地照着,黝黑的头发像一块黑绸的缎子,又亮又滑顺。可以说,姜文只选取了宁静的小腿肚和脖颈,就成功俘获了马小军的心。如果这是爱的迷茫,谁的青春又不迷茫呢?

马小军和刘忆苦处处争夺米兰的醋味,他刻意讨好米兰、接近米兰的小谄媚,这些不都是青春期特有的小伎俩么。没有谁能够逃脱青春的枷锁,它就是人生一段必须经历的路程,或许青涩,或许困惑,或许狼狈不堪。正如片尾部分,马小军他们再次团聚在一起,开着大奔徐徐走过天安门,遇到部队大院曾经和他们一起长大的天天骑着棍子的傻子,他们喊他,傻子回头看见他们,只说了两个字——傻逼。这是对他们青春的总结,也是对他们曾经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定义。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青春的残酷和荒诞,但也蕴含着青春的美好和真诚。马小军对米兰最后的那场搏斗,我觉得并不是源于早熟的荷尔蒙,而是他内心想要征服整个世界的愿望。米兰在他心里,就代表了外在的世界。刘忆苦更现实一些,他对米兰就是普通的青年对女青年的吸引和追求,他通过一段又一段的不能称之为严肃的爱情的爱情,来完成自己人生的蜕变。于北蓓和米兰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女孩,一个梦幻,一个真实,因此结尾部分,马小军才说可能自己记错了,从来就没有于北蓓,一切都是他的想象。青春又何尝不是一次漫长的想象和梦境,只有在梦里,我们青春的日子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只有在想象里,我们的青春才没有淋过雨。


在我看起来,这部电影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电影史或者中国文化史当中的第一部青春片。

青春不再仅仅是青春年华,青春也不再仅仅是花季雨季,也许身体业已成熟,而心灵仍然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去展开美好的岁月。


原始地址:/wangluo/3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