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克服迷茫四年?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2020届大学生,我用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如何不荒度四年的时光。

我是学经济的,刚入学的时候特别自卑,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从一个特别差的高中考上的,考得不好,是个三本,不过刚好2016年所有三本都取消了,就成了所谓的二本学生。我们这个学校也不怎么好,但是唯一庆幸的是遇到了一群好老师。

我大一第一个学期跟大多数刚入学的学生一样,我也很不适应。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抱着手机玩。结果这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班很多同学期末考试都挂科了。我非常幸运没有挂科。然后我第一次知道了大学里面的奖学金这么多。

虽然上课的时候大多数没有听课,但是我对于容易挂科的学科还是仔细的听了,作业也是自己写的。然后因为听说大学有很多社团,抱着好玩的心态,我也加入了一个,不过我基本上没去。因为我报名了学生会,在里面混了一个学期,得了不少奖状。然后第一个学期才总体情况比较好,还得了4000块钱的奖学金。

第二个学期因为学习委员辞职,然后我又尝到了奖学金的甜头,想要争取更多的奖状,于是就向老师申请做学习委员。其实在班级里面担任班干部和在院系里面担任干部很不一样,更辛苦。我咬牙熬了下来,我还受到老师的鼓舞参加了很多比赛。听说大学里最好申请党员,对以后工作也有好处,我也跟风申请了,最终也成为了一名积极分子。

其实当了班干部之后才发现。很多活动都不是自己想不参加就不参加的,只要老师说建议你去参加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参加,因为要为同学做榜样。因为参加了一些比赛,又当了学习委员,给我加了很多分,所以这一学期我又拿到了奖学金。

到了大二的时候我就一心为着奖学金而努力,也不出所料,确实也都拿到了。为了以后好找工作,我也选择考证,会计、证券、计算机二级我全部都考了,可最终只有计算机通过了。

等到大三的时候,我开始变得很焦虑。因为大三过后大四就要实习了。一方面想要做一个漂亮的简历,另一方面我又在考虑考研。可是老师希望我继续学习,争取入党。然后为了这三件事情我忙的焦头烂额,甚至开始整晚整晚的失眠。后来我也想通了,做出了最后的抉择,放弃入党。我的大三就在各种比赛和纠结到底考不考研中度过。

到了大四,我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当初一直想的是要多考证,多个证多条出路,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证都好用。计算机二级肯定是要考的,但是会计和证券二选一其实就可以了,当初就是太贪心。现在面临找工作才发现,对于我而言做会计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工资低,另一方面工作不好找。

越想越觉得后悔,当初其实应该不考证,应该选择考研的。因为学历高一些更好找工作,起点更高。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安心找工作

想要不荒废大学时光,首先还是要想好以后到底想要从事什么工作,也就是所谓的职业规划。以前不懂,但是现在才发现有一个职业规划非常重要。如果一开始我就选择考研的话,就不必浪费那么多时间去考证、参加比赛。

当然,如果是没有准备考研的同学,就应该多多的参加比赛,多实习,一个漂亮的简历太重要了。

以上是我对我大学四年经历的一个简述,由于篇幅限制可能说的不那么详细,但是也可以大致的给同学们做一个参考。


大学生四年的迷茫,我觉得是没有目标的,没有人生方向,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即将结束,完全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应该怎么做,怎么面对社会。

这是我们教育的缺失。我们从小到大的目标就是考试100分,考个好大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我们大学的时候,目标实现后,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了。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不能抱怨父母和教育体系没交给我们,因为抱怨了也没用。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迅速给自己找个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时间迷茫。

那大学生应该怎么找目标呢。建议回想小时候的理想,记忆中越小越早的越好,那是你内心的声音。

相信你和小朋友过家家时候爱扮演的角色,相信你第一个快乐是怎么获得的。找到让你快乐的事情,然后对比现在的大学生活,能不能学到持续快乐的技能。如果能,那么恭喜你,你真的很幸运。如果不是,也不必沮丧,大学是很开发的,你可以转专业,或者双专业,还可以读研转专业。你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一辈子的目标。

找到目标,然后努力。迷茫自己会离开。


唯一的方式就是:谈恋爱


我一直这样觉得,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是极有可能过不好这一生的。

但是仅有目标也是不足以成功的,自律的人真的可怕。强大到可怕。

我们学校是这样,大一有早晚自习,但是大二开始就没了,所以自由安排的时间真的很多很多。如果说大一几乎满课的时光累却充实,那大二伊始我却真的感觉无比的迷茫,这种迷茫不是因为无事可做,因为真的有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准备和学习,或许只是看到别人都放松的很,所以有了自己的事情也不用着急的错觉。

我是有事要做的,但迟迟迈不出第一步的原因就是我的定性还不够,当我自己在自习室学习的时候,我极有可能在想着别人的狂欢而急于逃走。

是的,不自律的人之所以抵不住诱惑不过是其延迟享受能力过差。

所以,首先,你需要有一个目标,然后你需要自律,当你在努力学习的时候可能想要玩,没关系,人之常情,但是你要想办法推迟这种欲望,告诉自己坚持学习完这一小时玩的时候会更舒心哒。


把精力用到学业上,获得真枪实弹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为后面的工作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的四年生活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迷茫是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方向。大学四年,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明确知道自己的优劣势,给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大学四年没有完成这件事,你将在毕业之后接着完成这件事,不论你是工作还是读研。如果一边工作一遍找寻定位,于是就出现了迷茫这个词。这就会比较艰难一些,所谓的走弯路就是这段时期。明确自己的定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知识、阅历、经验等等,除非有高人指路,所以很多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我就属于没有高人指路,自己摸索探路,需要自己不断思考。所以在大学的时候,很多人问我“曾哥,你为什么不考研呀?”我说的最多的回复是:我想用三年读研时间去社会这所大学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哪。现在看来,我在毕业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自认为找到了。下面就克服迷茫应该做的几件事做个分析:

1.社会实践

为了可以更快更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大学期间尽量在不同行业里面去兼职锻炼。时间不在于长,在于不同行业,一学期换一个甚至可以更多,去发现自己的可能性。

2.多读书

每所大学都有一座不错的图书馆,都有一群读书爱好者,这或许是你此生最后遇到这样好的读书氛围。所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看它个一两百本书,拓宽自己的视野,内化知识为自己的思考、判断、解决问题能力。校园里也会时常举办各种讲座,多去参加,尤其是有些知名度的学者大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度,和他们交流会让你受益匪浅。

3.多旅行

有机会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愉悦身心、增长见识、开阔心胸。这和你的兴趣爱好在日后可以成为你和别人交流沟通的话题,很多情况下还是破冰话题。错过了学生证半价的机会,日后你就可能得花双倍价钱去弥补。

4.考证书

除专业证书之外,再考几个比较有含量的资格证书。推荐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普通话证书,驾驶证也在大学期间考了,可以的话就入个党。

5.锻炼身体

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尤其是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千万不能辜负啦。跑步、打球,你会发现这样每天的精神状态会很好。

6.培养爱好

四年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兴趣爱好,乐器、美术、摄影、书法、外语口语都可以。

7.集体活动

尽量不要缺席班集体的活动,珍惜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并且多合影留念,不知道是不是本人爱好摄影的缘故,我觉得啥都拍照的人很有意思有价值。在集体中学会合作、交流、包容。珍惜每一次可以站起来说的的机会,上一次学校最大舞台表演一次节目,不要太害羞,大胆展示自己。

8.谈一场恋爱

校园的爱情很美好,单纯简单,即使最后各奔东西,这也是你人生的一场“练爱”,不至于步入社会之后你发现自己原来不会谈恋爱。疯狂的爱一场,让你的人生不留遗憾。

这就是大学四年克服迷茫应该做的事情,希望每个大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和分享,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相信自己!!!


我觉得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要好好珍惜

在大学里有两件事一定要去做

第一件事:想清楚四年后想做什么?然后认认真真的去学习。该学什么技能学什么技能,该考什么资格证书就考什么资格证书,想出国的学好英语,想考研的提前做准备,不要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很多大学生因为没有想清楚毕业后想做什么,然后每天都在迷茫中度过,一转眼浑浑噩噩的过了四年,临近大学毕业时才发现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学到懊恼不已!导致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烦恼,找工作困难。

第二件事:有空的时候和同学们开开心心地去玩,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该玩的时候也要放开来玩。跟同学们玩耍的这段时光以后会成为你人生中的一段美好的回忆,跟同学们多交流有助于提高你的社交能力!对你以后的职业生涯是有帮助的。

如果这两件事你都没做毕业后只会留给你两个字——遗憾,学没学好,玩也没玩好!


制定一个计划,需要完成的,和想要完成的。

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计划就好了呢。

每个时期都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

有爱好就要多培养,坚持下去,你的进步会更大。

大学空闲时间比较多,合理运用就好。


确实,大学四年很容易迷茫。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曾经高中数学老师这样说过:你的大学四年完全可以用醉生梦死形容。四年后,我以为的的确确理解了这几个字的意义。

醉大一刚进入校园,对一切新事物充满了好奇,身边又多了一些值得深交的异性,不再是当初高中时候的压抑学习状态了,没有那么多的要求限制你,可以说完全是沉醉于大一的校园生活里。

生很快进去了大二,发现大学还是要生活,经过一年的努力,该有女朋友的也已经有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闲余时间想着赚点小钱,当然也还是的学习。

梦大学说来也怪大三是最没印象的,可能混着混着日子就没了吧,幻想着以后干嘛干嘛,毕竟有人会告诉你还有一年,你学习啥,着啥急。

死紧接着而来的就是我们马上毕业,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毕设,个别的挂科同学补考,相对应学习好的选择考研,以及像我这种更普遍的是以后的工作单位,所有的事情全都堆积到了你的身上,压迫这你的最后一丝精力,我是完全在学校完成的毕业设计,前期还是很悠哉悠哉的玩着设计着,直到临近毕业答辩的时候才发现,好像真的做不完了,于是变在附近的网吧开启了包宿的日子(宿舍晚上断电),想想那几天真的不知道咋挺过来的,连续在网吧包夜了七天,没有一天晚上睡觉的,白天睡到中午过点,接着整毕业设计,真的可以用死形容了,差点猝死的感觉,那几天完全没有了食欲,真后怕。//看到这篇文章的在校同学们,毕设能早点做就尽量早点做吧,别像哥们我这样糟蹋自己了。

其实看我的这四年完全可以看出来,没有一点目标和方向,就是迷茫的,要想不迷茫,只有找到你的初衷,或者是你的奋斗目标,才能不被拖拽到乱世、红尘中。如若没有。可以自己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也好。看到这个的男同胞们,你们四年给自己找了个媳妇也是有所成就的。附赠一张我的母校一角。


我借用我以前看到的一些经验来回答,大学四年,虽然有很多种生活方式,但总结起来其实也就四种:

第一种,荒废型的,这个不需要多解释,把一半的大学时间花费在宿舍里,基本就是荒废掉了。

第二种,学习刻苦型的,这个就是典型的学霸养成模式,但据我观察,除了在一些氛围比较好的大学里,其他情况下,大部分的大学生不适合这种类型。

第三种,社交型,典型代表就是在大学里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在班里当一个干部之类的,这种类型比较适合大学生,未来简历上写着也能加分,但缺点就是可能会和自己的兴趣不符合,容易厌倦和累,尤其是加入一些学生组织,你可能忙活一年也不会得到什么。

第四种就是工作型,大学四年里会经常做一些兼职活动、创业活动、社会实践,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工作考虑,学习分数只求能过,这种类型对个人能力和毅力都有一定考量。

个人推荐还是综合全面的认识一下自我,想想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如果性格内向,还是第二张和第四种比较适合,如果有理想,可以试试第三种。

总之,大学里多蹲蹲图书馆自习室,把游戏戒了,你的大学生活就会变得忙碌起来,人嘛,一旦忙碌了,哪还会管什么迷茫呢?


认清自己,知道自己人生方向

培养思考能力,多锻炼口才

提高情商,处理好人际关系

闲暇时间不如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专研精透,就算是打游戏,你手速也要练上去不是,以后做个游戏主播,你也得有情商和智商,能养活自己


你好,这里是蠢萌大梦子,目前是一名本科在读的大二学生,希望自己的想法可以帮助到你。

大一:抓住基础,不断拓展

大一是大学四年中最为轻松的阶段,对于刚刚离开高中的新生来说,大部分学生还是会留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在面对一个新的专业时,是有能力及时把基础知识牢牢抓到手,在学习上不会太紧张。所以我们在把握基础的同时,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多参加一些社团组织或者学生会。加入某项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追求。

如果你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可以尝试相关的社团;如果是想要表现自我,提升人际关系,可以尝试学生会。因为我个人喜欢写作,所以我在大一的时候就加入了学校的校报记者团,成为一名编辑记者,虽然有时候会很累,但是乐在其中,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还有稿费。

大二:稳中求优,适当抉择

相比于大一新生刚入学的迷茫和憧憬,大二的学生有着更具体的规划和冷静的选择。升到大二,专业课会突然间的增多,学习任务也会更加重。所以在这种时候,可以将精力多一点放在学习上。

如果想要继续参加社团学生会,一定要保证个人精力的合理分配,不要顾此失彼,因为到了大二继续留部,一般就是担任的正副部长。如果放弃其他的组织,我们可以将精力放在考证上面,提升个人能力。

大三:不断进步,懂得取舍

大三是开始冲刺的阶段,对于大三学生而言,面临的不仅仅是考证的问题,考研、考编还是考公终究会是我们需要经历的一个坎,很多时候往往会因为没有做好正确的选择影响到未来,所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显得是尤为重要。根据我自身的采访记录来说,很多学长学姐,会主动放弃部门竞选,将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学习、考证上面。尤其是对于考研、考公的学生来说,大三是最重要的阶段。

大四:脚踏实地,不断拼搏

大四处在大学的尾巴,没有了选择的忧虑,有的只是脚踏实地地朝着已经明确的目标前进着。如果是考研、考公成功,可以安心准备未来的方向;如果双双失利,可以多向老师寻求帮助:是就业还是再来一年?

以上是我对大学四年的一个简单分析与建议,但是如果想要在大学过的丰富有意义,还可以从一下几点入手:

养成阅读的习惯

进入大学,很多专业是没有设有语文课的,但是根据我这两年的学习生活情况来看,不论是论文写作,还是系里的思想汇报等都是需要一定的语言积累。不仅如此,经常读书的人身上会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这种气质无论是求学、求业都是很好的“一把钥匙”。当然,经常读书还会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多运动,强身健体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我们往往由于忙于应对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其它一些事情而忽视了体育锻炼,我们更需要体育锻炼来强健我们的身体。经常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还可以强化我们的心理素质。

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一个兴趣爱好的养成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未来有可能还会发展成自己的职业。比如:PS-Pr技术、绘画、写作、设计等,都是值得我们培养的方向。

智商情商都很重要

智商如果说是先天的,那情商完全可以通过后期学习培养出来的。一个人再聪明,但却满嘴谎话,不懂得变通,不会有很多人喜欢与其相处;相反,一个人就算资质平庸,但人缘很好、懂得说话做事,固然她会拥有很好的人际关系。而正是这种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她在学校的路走的更顺。所以,不断培养自己的情商,学会说话做事。

在我看来大学是个很丰富,有无限可能的地方,我们在进入后,无论起点怎么样,都要做好每一个选择。祝大家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


原始地址:/wangluo/3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