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待现当今高中阶段的普高教育与职业教育?

普高是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为进入高校打基础,实际上是精英教育;职高是职业技能教育,为学生就业打基础。


国家目前正在梳理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一般初中生毕业以后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够升入普通高中,剩下的只能走职业中学或者辍学。这已经不是学生想不想学的问题,而是学籍根本录不进去系统。

整个国家政策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肯定是有自己实际的一个情况的。目前整个社会风气特别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但是忽视了对学生自己职业技能的一个发展。给人家感觉只要没上普通高中就没前途,只有最烂的学生只能上职业高中。但是在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中可能正好相反。企业更多的缺的是高技能的人才,而不是学历高的本科生。国际的整个导向也是为了扭转这个风气。

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升学去学习高深的文化课理论知识。从社会上实际就业来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个人的性格特质不一样,兴趣也不一样。从霍兰德兴趣这方面来看,每个人都可以从这六个维度找到自己对应的点:艺术型,常规性,企业型,社会型,现实型,研究型。研究型的同学更适合升学去做研究,学历越高越好,研究的越深越好。现实型的同学更适合上职业高中,这类同学,动手能力更强,相对于与人打交道更愿意与物打交道。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适合的永远是最好的。


社会上还是认可统考的!尽量不要走职高!


可以这么说,不论是普高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没搞好,短时间内也很难搞好,因为我们有职业歧视观念,需要很长时间转变。


个人观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三个个很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非常重视职业教育。那时候初中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生,中考的第一选择是中专,其次才是重点高中,然后是普通高中。所谓中专,就是中等专业学校,就属于职业教育。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前十年,随着大学扩招,完全忽视了职业教育。自从中专毕业不分配工作后,职业教育就成为太阳照不到的阴暗角落,社会对职业教育不屑一顾,家长认为上职高、职业学院就是低人一等。第三个阶段就是近十年来,普高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阶段。虽然职高不受人待见,但是在许多家长眼里,已经慢慢接受了,关键是工矿企业,忽然发现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不见得比一个职高生好用后,用人单位的观念转变,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以下文字参考了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和网上的一些资料,进行了整理。不到之处,请见谅。

目前我们的高中教育,通常是说的普通高中教育,也就是初中毕业后进入学校,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三年后参加普通高考,进入大专院校学习。

而高中阶段教育除了普通高中教育外,还包含职业高中教育,主要包括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也是初中毕业后入学,但是普通高中不同的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可以参加夏季的普通高考和专门的对口高考进入大学学习。高中阶段教育,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教育,都是高中学历。

我们所说的高中普及,应该是指普通高中,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从高中阶段就要发展职业教育,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所以说,不可能普及普通高中教育,而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中专也在发展之列。

实际上,国家已经有了发展规划,将在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注意是高中阶段教育,不是高中教育。在普及高中阶段阶段教育中,下一步要重点发展的是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这主要的原因是我国普通教育体系比较完整,而职业教育的发展时间还较短。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良好技能和熟练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这种人才还相当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发展。

当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误区,认为职业教育没有发展前途。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高级技能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前景和优厚的待遇。我国也有专门针对高级技能人才的政策,可以评聘高级技术职称等。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备,随着发展,必将形成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发展潜力巨大,前途光明。职业中专不会消失,在将来职业中专将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有吸引力。

因为我们不仅仅要懂专业知识的学者,也需要拥有专门技能的特殊性人才。我们不能把所有人都赶上高等教育这条路上来,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不适合高中教育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有一部分人不适合高中教育,他们本身对于学习缺乏兴趣也缺乏相应的天赋。

在很多地区排名较后的高中里面大量充斥着这样的学生,无事生非打架惹事,没有一点学习氛围,每年高考能上二本线的人寥寥无几。

这是学生的错吗?我觉得不是,更多的是被传统的观念绑架了,觉得读书就是最正确唯一的选择,其他的选择都是不务正业。不仅家长这样想,学生也这样想。到了最后只是白白浪费了三年的青春。

其实我一直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若将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面他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而职业教育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有很多学生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利用他的这个优点,他就可以成为一个技术型人才。

我们村一个孩子,原来读书的时候一塌糊涂,后来我再见他的时候,给我大谈机床的操作,说他如何如何利用机床能够打造多么精细的物件,在班里也是遥遥领先。他满眼都是自豪,像个技术很强的老师傅一样。

比起在他并不专长的学习来说,职业教育更适合这样的学生。

职业教育要赶快摆脱自己目前的形象。

现在人提起职业教育印象都不太好。这里面有人们的偏见,也有现实存在的问题,有一部分职业教育学校的管理往往相当混乱,我们这里的一些本地的职业化学校学校里面的管理不到位,导致学校像菜市场。

职业化学校是人们迫不得已的选择,而不是兴趣的选择,相比于重点高中,职业学校像是低了一个档次。社会的评价也不高,当然也就没有优秀的学生去报考。导致学校学生整体素质较低。这也是学校较难管理的原因所在。

解决办法只能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成为人们选择的另外一条路。

目前这一点我们正在做,而且西方尤其是欧洲在这一点上面起点要比我们早,做的也比我们好,我们要迎头赶上。

职业化教育在本质上面是与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一种教育,不存在一个取代另外一个。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两方面,第一、加强职业化教育的发展,第二、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之适应当前的这个时代。

无论是普通高中,都是职业中专,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任何时候谁也无替代谁,正因为有这样的教育模式,才为各种更样的人才提供了可能性。这样对于人才的培养才是有利的。


普通高中的教育重知识的传授,轻实验、轻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今的普通高中,社会、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围绕一个目标:大学本科。而实验、创新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却没有办法体现出来。学生刷题刷题再刷题,把应试教育体现到极致。而科学研究的结果许许多多是从实验中来的。高中许多学生不是做实验,而是背诵实验报告。这样的学生将来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有限。

职业高中对实训操作重视,轻理论知识的传授。职业高中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学习成绩不好,许多学生听到老师讲课,就头皮发麻。但是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起指导作用,这一点学生往往无视。这样的毕业生,往往走不到高端。


原始地址:/shijie/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