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东周列国》,不明白介子推这个人为什么一心寻死?

介子推一心求死的根本原因就是对重耳有种莫可名状的失望,本身他又是和忠孝之人。也许只有死才能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吧。这种性格的人往往都是极大的隐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就两个字概括:性格


看错了吧,哪有一心寻死。

只是看不管身边的谗佞小人,以及君王对这些人的偏爱。所以选择山隐。


我一开始,觉得他死得很可惜,我认为生命可贵,这人怎么这么固执,甚至还有些迂,这样不值得。

后来我想,如果介子推也这么想,后人谁还知道介子推?陪晋文公的流亡19年的人多了去,怎么只有介子推流芳百世?

假如晋文公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干脆把他忘了,倒也成全他退隐山居,颐享天年的意愿。偏偏晋文公是个明君,他也很执着,他以为介子推生他的气,躲在山里不出来,他一定要见到他,用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感谢他,没想到最后竟活活把他烧死。

孰不知,人家介子推是一片忠心向晋国。不计较你这国君是否报答我的割股食君之恩。

介子推绵山守志,文公悲痛不已。文公又用他认为最好的方式纪念他,原文上说:环山一境之田,皆做祠田。足见其志。

介子推的死,是晋文公一手造成的,无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不过也正是晋文公,成就了介子推流芳百世的英名。

我们姑且认为晋文公是无意烧死介子推的,他知恩图报,心存仁义礼智信,他认为介子推孝义当先,一定会背着老母亲出来。多单纯美好的想法。

可是我觉得你放了火,他就是想出来也出不来啊,这分明就是想杀他。

有人说孔子对晋文公的评价是诡而不正——表面上彬彬有礼,实际上是个奸诈之人。我看也是。

文公已然称王,他的立场自然就不一样了,他忘了封赏介子推,是有人提醒他才想起。于是他认为介子推肯定是生他气了,介子推也是一国贵族,看我这么对他,万一负气去了别的国家,那肯定是要回来报仇的。所以我要杀了你,哪怕厚葬,哪怕供万世敬仰,都是我一句话的事,你就是不能活着。

这样的事情在那个时代多的是,如果一个人才不愿意孝忠我国,那么我就要杀掉他,否则他去了别国,对我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晋文公一定是俱怕介子推为他国所用,于是放火烧他,一方面让天下人觉得我重耳知恩图报,另一方面我也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然我睡不着觉。

一代明君,其虚伪之处也是昭然若揭,但介子推的一片赤诚却是不言而喻的。

他不是商鞅,不是吴起,他们的心里没有国家之说,他们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为理想,谁对我好我就给谁出力。所以他们哪个国家都去。

而介子推只爱晋国,所以他以死明志。


历史中的介子推可能不是我们想想中的那样我来说说介子推被大家所熟知的几件事:1.割股奉君诈一听觉的没有什么不对,但仔细想想又感觉哪不对,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从一个人的腿上割一块肉;能做一碗肉汤,那么就不是很少的肉。从身上割下来的肉,一小片都会血流不止,而且还是腿上。即便是存在这件事,包扎好了也要很久才能走上逃亡的路。可是腿上那么大一块伤,想正常走路显然是不可能了。当然,重耳的随从中也许有人可以帮助介子推,比如背着他走。可是大伙都吃不上饭,谁也没有多余的体力。如果说介子推的割肉举动最终却增加了整个重耳团队的负担,那就是得不偿失,帮了倒忙。而历史记载他们很快便从卫国去了齐国。可并没有介子推跟不上的事情出现。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想想,介子推是割过肉吗?他割的是自己的肉吗?会不是是动物的或者是人的?如果是人他会不会杀人呢?所以这个事件可信度不高。2.抱树而死晋文公为什么要把介子推烧死呢?一般都是说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被死。我觉的这是晋文公故意而为,为啥了?介子推抱树而死说明他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躲避,如果一个人被烧不可能一动不动的被烧,抱树恰恰说明当时的地形及火势没有其他选择,抱树只是让自己释放痛苦,跟我们咬着纱布疗伤是一个道理。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晋文公其实找到了介子推在一个小地方把他烧死了,并不是烧山三天。3.寒食节其实寒食节在夏商时期就有了。那时候,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综上所述个人认为,介子推割股奉君,抱树而死,晋文公纪念介子推搞了个寒食节,只不过是晋文公为塑造自己的形像所弄的一些手段而以。


他和张国荣的想法一样,结果人死了,钱没花完。


春秋无义战多义士。

心中无义之人是不会明白的。

喷子都说日本有武士精神,中国有什么?

呵呵,中国有什么你看不到?

中国有的时候,日本还是个原始人晃荡的荒岛呢。


这得从故事的本原讲起,不愿做官是有多方原因的。

春秋时战乱,为躲避杀身之祸,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漂泊了十九年,晋国忠胜奸败,迎他回去做国君.在回国的途中,马车快要到国都的时候,重耳望着那条和他流亡做伴的破破烂烂的席子,感到很不称心,信手用剑挑下车去.车后的介之推拾起那条烂席,沉思了一阵,悄悄地回家去了。这里就是一个导火索,因为介之推就像这张破席一样,他见证了晋公的狼狈时期,一个皇帝是不愿意别人还记得的。如果他继续留在朝廷做官,以后的命运就是这张破席。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很多人都是这样的结局,之推先看到了,所以不愿做官。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生性自由,清廉,不愿到朝廷里去受限制,去同流合污


《东周列国》里的介子推舍己为人、尽忠报国,介子推这个人最让我欣赏、敬佩,“晋惠公怒杀庆郑介子推割股啖君”这个故事中的表现使我对他念念不忘。

“介子推割股啖君”这个故事表面上有些血腥,但却是一个忠君为民、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他一心寻死是以死明志,通过死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为了舍己救人,尽忠报国,这是我国志士为了让自己的意见让君主介受的一种可悲的方法。


想不开


1,介子推拒绝受封。受封也不见得是好事,看另外一个就知道了。2,那个时代的道德标准和现代有区别。3,恩大为仇,恩情太大无法回报,位高权重之人更为在意,这就有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两人关系有问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对大丈夫所做的定义,不为眼前的利益多动,不因为身处困境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也不向任何人屈服,”穷且益坚“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在介子推的身上,我们无疑看到了这种精神的发扬。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我国的节日,只有两个是由于某个人而设立的。其中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屈原,因为他我们有个端午节。另一个就是这个介子推,这个失传的节日叫”寒食节“,准确的讲是后来演变成了”清明节“。”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对于他的出身我们不甚了解。

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幸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于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狄。介子推就是当时跟随重耳流亡的人员之一,关于他的身份说法很多,根据《史记》晋世家的记载:”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余不名者数十人,至狄。“从中判断,介子推应该是其余不名者数十人中的一个,是重耳的家奴或者家臣的身份。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这19年介之推是尝尽了辛酸,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所幸,最后介之推还是能够帮助公子重耳回到晋国,立为晋君,作为人臣,他的使命就算完成了。

关于介子推,他的故事倒是一直都为人所津津乐道,印象最深的是介子推割股充饥。当时介子推随着重耳四处逃亡,面对兄弟晋惠公的追杀,他们一行人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次逃到卫国,随身带的粮食本就不多,还被手下一名随从给偷走了,这无疑为他们的逃亡之路雪上加霜,丢掉粮食的重耳,无奈只得向农人乞讨,没有讨到饭还被羞辱一番,又气又饿的重耳都快晕过去了。介子推见此情形,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故事的真假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一个人能从自己健康的大腿上生生割下一块肉,然后如无其事的煮熟端给人吃,而不被人看出来,介子推倒是个壮士,剧痛之下丝毫不改容颜啊。很奇怪的是在《史记》晋世家的记载中,非但没有关于介子推割股奉君的历史记载,整个逃亡过程都没有出现关于他的事迹。因此,介子推割肉给重耳吃的故事,很可能是编出来的,就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样。在那个时候,没有很好的治疗措施,一个人用一把刀子割出一块大腿肉来,可以想象需要流多少血,伤口有多严重,以介子推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是无法恢复的。

寒食是清明前一天。寒食节与介子推有关。介子推自焚是大家熟悉的典故,因为他的死,才有了寒食节,甚至是清明节的来源。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曾在文公流亡时,为饥饿中的文公割股献食。但文公归国后封赏群臣,却偏偏忘了这个为自己割肉的介子推。介子推心灰意冷,辞官归隐山林,文公幡然醒悟,于是到山林中求介子推出来受封。但介子推已然被晋文公伤害,不愿接受文公的弥补。文公以烧山逼迫其出山,介子推仍然不出,最终烧死在山中。但是,《史记》里也没有记载文公为了把介子推逼出来,派人放火烧山,结果把他给烧死了。最后,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晋文公把烧死介子推的这天定为寒食节。

据说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为介子推被火烧死,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严禁烟火。严禁烟火的结果就是只能吃生冷食物。于是名之为寒食节。


小时候总不明白,那时的古人怎么能这样刚烈,说死就死。现在渐渐理解了,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死实在是一种解脱。其实道亡了,人也就亡了。看不惯身边的谗佞小人,以及君王对这些人的偏爱,所以选择山隐。像春秋时代的人那么有气节的活一回也真不枉此生!


介子推寻一心寻死得从一个传统节日谈起:

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位名人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一个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爱国诗人屈原。传说他五月初五那天投汨罗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

另一个就是你说的介子推了。当时晋文公做了国君,大臣们论功行赏,唯独不见介子推。因为他说过一段话:主公有八个兄弟,只有主公(重耳)最贤德,是上天把国家赐给主公的,大臣们一天到晚的抢功,介子推很是瞧不起,自己宁可做草鞋,也不敢贪天之功据为己有。于是就陪母亲隐于深山过起清闲恬淡的生活去了。

此事被文公知道了,这哪成呀!自己的重臣去隐居了!于是在山里到处打听,也没有音讯。最后,文公想起介子推是一个大孝子,心想要是把整个绵山都点燃了,他肯定会现身的。遗憾的是,当整个山燃尽过后,在一个枯树下,发现了被烧的面目全非的两人,紧紧相拥!

悲痛欲绝的文公,让士兵把介子推与母亲合葬与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烧山那天是三月初五,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东周列国》中介子推就是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山入仕。介子推随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在最困苦的时候割大腿肉给重耳吃,把腿上肉割了熬成菜汤给重耳喝。这些都是重耳自觉自愿悄悄做的,从不把这件事做为赏功,并且也不说给他人听。

狐偃咎犯是重耳的亲舅舅,是跟随重耳出亡的五士之一,重耳回国即位时,秦国送重耳一行至黄河边,这时咎犯死活不走了,他说,我跟随君主随行于天下,肯定犯了不少过错,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是君王您,我还是现在就走吧,免得将来您哪天想起来了,秋后算帐,岂不遭殃。重耳当时把身上的玉璧扔在河里,并举起手来发誓。

当时,介子推就与他们在同一条船上,他说重耳即位是上天的眷顾,而咎犯却认为是他的功劳,并以此向君主讨好,我都替你害臊,本不愿意和你在一起,其实咎犯也确实劳苦功高,他这样做也不完全是要市于君。他深知伴君如伴虎,再怎么提条件,介子推就是不理会他。

重耳即位就后就开始修法规,施惠于老百姓。开始行赏有功之臣,大小封官进嚼,为什么没有封介子推,而是在封赏的时候,他隐藏起来了,周王室有难,晋文公忙于勤王没来得及封赏打理他。晋文公未赏介子推爵禄,介子推也不提,他认为晋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就剩重耳了,老天有眼,重耳为主,这是上天对他的安排,不是几个人的功劳,后与母亲商量归隐,至死不再与君王相见。

确实在介子推的心里,国家是第一位的,天不绝晋就是老天开眼,让重耳为王,封官赏财都是身外之物,不得一提,况且作为一个有用的人就要说话办事讲诚信。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介子推要一心寻死: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在外逃往,在逃往途中又累又饿,站不起来,快要死了,一点吃的也找不着,情急之下,随从介子推来到一个没人的地方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肉汤。

重耳喝下汤、吃了肉、重新恢复了精神,到后来知道肉是介子推大腿上割下来的、并救了自己的命,非常感动。并决心在功成名就后,好好赏赐他,果然,在外流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即位,成为赫赫有名的晋文公。

回国当上国君后,大赏有功之臣、维独忘赏介子推,就四处打听介子推的下落,但介子推是个清高子人不会求人,他也深知自己功劳不大,没必要屈尊自己的人格去求赏。而晋文公并未忘记他的功劳和恩德。

晋文公派人四处打探介子推的下落,当得知介子推已经躲进深山老林,过起了隐居生活、晋文公想逼介子推出来、就下令放火烧山,可是介子推就始终一直也没出来,后来传说介子推母子被活活烧死了。

后来晋文公为表章介子推的功德悲叹之余,晋文公将此山改为介山,以纪念介子推,警示自己过错。


晋献公宠骊姬,骊姬欲废申生而立己子,晋国内乱,重耳带家臣出逃,一路艰难险阻,缺粮至及介子推割股以饷重耳,后重耳复国是为文公,遂大赏跟随诸人,独忘介之推,介之推本就淡泊名利,屡谏文公清正廉明,文公不听,介子推遂揹其母隐入绵山,后文公醒悟,遍寻介之推不见,遂火焚绵山逼其出山,介之推宁死不出山,和其母抱一柳树被焚而亡,文公悔恨不已,遂封其山为介山,取柳树一截做履,足下之称由此而来,规定是日不许举火,为寒食,后合并为清明节,清明节,端午节都是人们对忠臣烈士的敬仰,可见人们对于忠义永远是崇拜的谢谢。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后面返国即位,既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亲,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但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下令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所以介子推一心求死和重耳是有很大关系的。

晋文公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初为公子,也非常的谦虚好学,善于结交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后在秦穆公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介子推当年追随无依无靠的重耳,并对其忠心不二,不得不说,介子推是个很有政治眼光的人,他的目光很长远,他知道这个年轻的公子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因而忠心追随他,也知道这逃亡的路上杀机四伏,但是自然选择了重耳芥子推就毫无犹豫的将一片赤诚献给了重耳。他的一生主要有三件事追随重耳、割股充饥、辞官不言禄。前两件事是发生在流亡途中的,而后一件事发生在晋文公重耳继位之后的事情。

晋文公当上晋国的国君封赏的时候,当初追随进公子的人都主动请功,晋公子重耳也加封了很多人,唯独没有加封介子推。介子推放弃了功名利禄。可见他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对于高官厚禄,有的人是做过眼云烟,金钱酒色,在其眼里也不过就是粪土。这些人占功名与人生追求放在最高的位置,作为自己的一生的最高理想,并为之不懈的奋斗,这种人注定会谱写不凡的篇章。

在中国只有两个是由于每个人而设立的节日。其中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屈原投江而有了端午节。还有另一个就是这个介子推,这个失传的节日叫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节之后,后来两个节日逐渐重合变成了一个节日。传说还是这些是晋文公为了纪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设定的节日。

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黄坚庭《清明》)。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缪举的愤懑,正是中华民族正大爱国传统美德的体现。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观点:介子推不是一心寻死,而是被他人间接害死。分析如下:

事件始末

重耳公子在未成为晋文公前,一次逃亡时差点饿死,幸好有介子推割肉喂食,重耳公子当时特别感动,也许愿说他日后当上国君,必赐予荣华富贵。

然而事情却恰恰相反,多年后已变成晋文公的重耳对当年助他逃亡的老臣旧部一一封赏,却唯独忘记封赏介子推,直到他人提醒才想起。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的很奇怪,古人对于恩情看的比较重,而晋文公却能忘记介子推,这非常不合常理,不去想为什么,我们接着往下分析。

将计就计

话说,晋文公当上国君时,国内上下一片大乱,为了稳定人心,晋文公首先做的是树立高大形象,大肆封赏有功之臣;其次是宽厚待人、不计前嫌。

这让他积攒了很高的名誉,但也像我之前说的那样,古人重视恩情,如果忘记封赏介子推事件流传出去,很有可能让好不容易稳定的局势和计划功亏一篑,使整个晋国再次混乱并最终灭亡。想及此处,晋文公当即派人去请介子推,我想他是真心实意的

可是心灰意冷、自视清高的介子推不但拒绝还逃到山里隐居,这让他国君的面子彻底挂不住了。晋文公是什么人?那可是名号“春秋五霸”,城府极深的枭雄。

自古就说无情帝王家。虽说打着封赏名义,使用身边谋士献计的“三面放火烧山”方法逼介子推出来,结果阴差阳错烧死了介子推,可谁又能知道这是不是晋文公将计就计,用“四面放火烧山”的方法以绝后患呢?如果晋文公真的是将计就计,那后面失声痛哭、设立寒衣节,可真就是让人不寒而栗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介子推之死的个人见解,不妥之处请指正!


原始地址:/paihang/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