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混的怎么样?

妈妈定格在我们心里的影像

妈妈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但她留给我们的记忆,没有因时间的久远而淡漠,有很多事情反而愈加清晰地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回想在我们的脑海里。

佐龙渡口是老安岚公路上岚皋下安康的必经之路,佐龙渡口在佐龙街的上街,也是我们回家、离开家上下车的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兄弟姐妹们都陆续离家外出工作了,只有当时身体已经不太好的妈妈还留在家里。妈妈是家的根,妈妈在,家就在;妈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们飘泊得再远,飞得再高,在外滞留的时间再长,犹如牵引风筝的线,我们的心被妈妈巨大的磁铁所吸引。

每年的探亲,一路的风尘,这是我们陪伴妈妈生命历程最后不多的时间,也是妈妈和我们在一起最愉快、最幸福的时刻。

难忘的是我们每次回家,大轿车从晏家堡一路下坡到佐龙渡口的码头上,车未停稳,从车窗隔河相望,在对岸等车的人群中,总能看见妈妈微微抬起右手,像是打招呼,又像是手搭凉篷在寻找车上的儿子。妈妈消瘦的脸庞,单薄的身影,灰色的齐耳短发不时地被风撩起。知道儿子就在河对面的车上,还是显得有些焦急的神态。我赶紧下车,站在渡口的岸边,向河对面的妈妈打个招呼。

相聚的时间是幸福愉快的,但也是十分短暂的。感觉没有多长时间,假期就到了,就要离开家、离开妈妈回单位了。妈妈总是说,你们要以工作为重,不要太牵挂我这个老婆子。但真正要离家的前几天,我的心老是慌慌不安,我也能感觉得到妈妈的万般不舍。只不过妈妈的军人出身,坚毅的性格,不轻易外露自己的情绪。我们母子都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感,装出轻松的样子。我一边希望这临走的几天过的慢一点,多跟妈妈呆几天,一边又希望这几天过得能更快些,这压在心里都不明示的感觉很难受。

要走的那一天终于到来,早早地吃完饭,拿上行李,妈妈陪着我们,从中街走到上街,走到佐龙渡口。像回来的时候一样,与街坊邻居打着招呼,但与回家时不一样的是,这一段不长的路程突然显得有点漫长,行走的脚步也没有了来时的轻松。等车时,我未成家时,妈妈说的最多的是好好干;成家有孩子了,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要顾家。如果你听懂了妈妈的絮叨,那里面的每个字、每句话都饱含着母亲的深情和伟大的母爱。

我们上车了,女儿伸出小手,甜甜的嗓音在向奶奶告别,妈妈踉跄着脚步,下意识地跟随了轿车几步。我挥手让妈妈回家,妈妈就一直站在迎接我们回家的渡口岸边。车回程的路是绕山的上坡,拐一个弯,妈妈站在那里,又拐一个弯,妈妈还站在那里。车终于老牛喘息似的爬上了晏家堡,妈妈仍然站在那里,目送着远去的汽车和车上的儿子。妈妈消瘦的脸庞,单薄的身影,双手背后的姿式,灰色的齐耳短发不时地被风撩起,像一幅剪影定格在了我的脑袋里。

妈妈就以这样的方式和这样的姿态,每年迎来送往着她众多的子孙。见面时的惊喜,过不了几天又要离开,情绪的突然低落。这种情感的大起大落,是否会像一把大锯啃啮着妈妈的神经,造成了对妈妈的伤害?

新建的安岚公路基本上避开了上山下坡的路段,佐龙渡口也被横跨山谷的大桥所取代,妈妈离开我们也已经三十多年了,但妈妈在很多年前接送我们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妈妈消瘦的脸庞,单薄的身影,双手背后的姿式,灰色的齐耳短发不时地被风撩起,永远定格在她的子孙们的心中。


我现在混的咋样?按上海人的说法是“一涕世界”、“一塌糊涂”、“肮里肮三”、“蹩脚”、“呒没一点腔调”。

想当年,年青的我,曾风流倜傥,豪气冲天,驰骋国企,混了个头。也因此,吆五喝六,前呼后拥,不知天高。继而,脑一热,脚一滑,贸然下海,纵横私营。起始,尚可。未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与朋友合伙在深圳投资办实业,老眼昏花,项目未看准,投资失败,资金断链,举债度日,从此进入不覆境地。

天苍苍,地茫茫,往后的日子在何方?

山不转水转。六年前遇到动迁,被拆房,得了款,还了债,并办了退休手续,总算心死眼闭,过上了平稳生活。

如今我,老邦瓜一只。天天买菜烧饭;有空帮忙带带孙辈;闲了,打打牌、搓搓小麻将;有伴了,不时农家乐;实在无事了,写写随笔。

岁月如梭,日月如隙。回忆一生,现在的我,混的最没有“腔调”,但不知怎么,我现在感觉,如今的平淡生活,才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生活。


混得变成了别人的老婆,三个孩子的妈!天天带着娃,一日三餐,吃喝玩乐。就这样了,还想怎样。哈哈


我也快四十好几了,前半生的奋斗快结束了。不能说混的太好,也就一般般,比普通强一点。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小时候虽然没有受过多大的苦,几个姐姐经常照顾我这个小弟弟,我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生机勃勃,想起我的父亲抱着幼小的我到处炫耀自己有儿子了,也许在父辈眼中的我就是家里的希望,虽然这个观念有点守旧,但是在中国农村的传宗接代观念还是根深蒂固。

我的小时候很调皮,估计和我父母宠爱有关系,几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含在嘴里都怕化了。父母养了我三十年还没有脱手,能说明一直把我当宝贝疙瘩来养。

再后来成家了也是父母包办,我不用操任何事情的心,我爷爷上五代都是农民出身,就我父亲学习好本来想上大学的,爷爷不让去就去当兵了,这才从农村走向城市生活。

在城市生活的不易一直笼罩着一家六口人,当时我的父亲一个月工资才拿38块4,不足以养家糊口,这个工资水平一直持续了好几年。我母亲为了补贴家用去附近生产队种树,父亲则利用休息时间上山割草卖给畜牧场,很心酸的童年生活。

后来我进工厂当了工人几年才结婚生子,一直由父母帮衬着把两个孩子养大,后来又换工作,一直从事邮政快递员工作到如今。工作在苦再累我都一直坚持着,虽然工资不是很高毕竟一家四口糊口够了。两孩子也很争气在过几年就要上大学,我的负担也要到头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从零到现在的小康生活,我是很自足啦。

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们,你的儿子没有让你们失望,虽然没有事业有成,毕竟现在还在坚持中。感谢我的丈母娘老丈人把自己辛苦养大的女儿嫁给我这个外乡人,我没有让你们的女儿受苦。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在同村同龄人中算是最好的吧。

小时候因为我是长孙,我爷爷三兄弟就传了我爸一个男丁,所以长辈们视我如宝贝。不愿读书整天到处玩,打架。不过我专打横行霸道的那种。我爸没有兄弟经常被兄弟多的欺负。后来我一个个收拾了一下帮父亲出了气。

成家立业之后,人也成熟了不少,因为二姐出嫁杭州的缘故到杭州打工,后来到宁波开了几年店,那时候我儿子才几个月大因为那里靠海边近,风大儿子经常感冒发烧。只好回老家发展。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女儿读在延边大学下半年大四了。儿子读高二了。儿女遗传我夫妻二人好基因吧都比较出众,如今我父母年事已高,身体还不错我作为长子只有经常陪伴她们。让父母开心地快乐地安度晚年。


感谢邀请!我现在混的不好。之前和老公做生意亏本了。到现在还没有翻过身来。在一个偏远的西北小城市生活,只有一辆二手车,没有自己的房子,租了一个房子住,十几万的债。目前有一个女儿,不打算再生二胎了,经济压力很大。

我承认混的不好是自己的问题。首先是那时候没有好好读书。高考考了502分,我把26的二本分数线。老师让我复读,我没有去。现在觉得挺遗憾的。确实自己的知识不够,所以能做的事情比较少,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再给自己充电。我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学到脑袋里面的东西,别人是拿不走的。

刚好奔三的年纪。我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继续加油吧!梅子。


原始地址:/paihang/4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