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成年人也想过六一的心理?

童年过得不充分


一年365天,12个月,月月都有节不好吗?

1月:元旦节

2月:春节或元宵节

3月:37女生节,38女王节

4月:愚人节(表白节)、清明节

5月:劳动节,54青年节

6月:儿童节,端午节

7月:没什么节,躺着

8月:七夕节

9月:中秋节

10月:国庆节

11月:光棍节、双十一

12月:双十二、平安夜、圣诞节、跨年夜

所以你看,全年除了7月可以稍微消停一下,其它的月份基本上都能闹。

成年人嘛,平常压力那么大,总得找个口释放一下吧?

这是好事,大家消费,商家赚钱,国家经济繁荣,互利共赢。

对于男同胞来说,又多了一次给伴侣表忠心的机会。

六一当天,能不能让你的另一半拿着礼物

在朋友圈里发文配图:“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这点很重要!因为可以帮你证明“爱是不会消失的。”

什么?你也想当个宝宝?

什么?想每个月多200块钱零花钱?

什么?还想来个PS4?

你个大老爷们真不害臊!


每个成年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孩,利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自己内心的小孩子出来过节,偶尔放松一下也挺好的。

毕竟,生日需要仪式感。


人可以长大,童心却可以不老,每个人都有过六一的权力。她们无非是想短暂的回归自我,毕竟童年是最美好的。

感谢您的邀请,谢谢


远方的游子谁不怀念生过养过自己的故乡?身处越远就越是思念。从童年一路过来的成年人,又有谁不留恋过去的时光并且羡慕着现在的儿童?人之常情。


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宝宝。那是过去的自己。借别人的节日了自己的心思。有用就行。


过六一儿童节是成年人的奢望,小时候快乐是简单的事,长大了简单是快乐的事!

我们就是想短暂的逃离压抑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自认为还年轻,需要这样的仪式感,哪怕只是想想都觉得快乐!面对各种烦恼和压力,现在的我们特别怀念无忧无虑的生活,怀念天真烂漫的年纪,怀念老师同学们的笑脸,怀念被父母呵护的感觉!

每年的六一节,一下就把我们带入了童年的回忆,那时候丢沙包,跳房子,玩玻璃球,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看电影,化妆演出,这些东西总是那么的美好,深深的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现在的我们一直试图去寻找这样的快乐,可也只有每年的六一节才能名正言顺的给自己一个理由,沉浸在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中!

这样的节日里我们想要什么?

1、释放生活的压力和紧张感

小时候我总想快点长大,觉得长大了可以做好多事,现在长大了,却觉得那些事不堪重负。生活教会了我们责任,教会了我们复杂,这样天真烂漫的节日氛围里,偶尔允许自己卸下肩上的重担,也是一件令我们回味无穷的事!

2、想要找回简单的快乐

孩童时代的我们,眼睛一睁除了吃喝玩乐,除了上学,一年365天,无忧无虑,每天都有一群小伙伴陪伴左右,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们结伴去郊游,结伴做作业,一起憧憬未来,一起仰望星空,不知道啥叫孤独和失落!

3、怀念被当作孩子宠爱的感觉

儿时的我们承欢在父母的膝下,我们撒娇卖萌,我们闯祸犯错,都被一笑置之,不知道什么叫责任,也不需要承担责任!一根冰棍,一颗糖,都能让我们开心一整天,那时候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4、想要一份纯真的祝福和美丽的心情

现在的我们越来越注重节日的仪式感,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享受节日带来的快乐心情!我们互相鼓舞打气,我们需要永葆童心,我们永远积极向上!当然如果还能被当孩子看待,还能有礼物收,那是很幸福的事!

小时候,我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长大后,我们勇敢坚定,面向未来。

六一儿童节,希望我们这些大朋友找回儿时的勇气!祝愿我们一生像孩提时一样时刻有人相伴呵护左右,愿我们永远单纯美好善良,愿我们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平时太累,啥节日都想参加,找找乐子


成年人虽然已经成年,但想过六一,不过是怀念儿童时期的无忧和无虑。

当孩子长到成年后,便会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最基本的生存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成家后的家庭压力,教育子女压力,赡养父母压力等等。

成年人的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积极向上的解压方式,比如个体心理学创造人阿德勒一百多年以前,就提出,人健康的正确方式是,工作,交友与家庭之前的相互平衡,在这样的平衡下,人才能保持相对的身心健康,便如同三角形的三个支点,少一个支点,都会出现倾斜或倒下,所以人也是一样的。

人只有相对健康和满意当下,才不会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想要逃避,而去怀念和追忆过往的一切。


成年人过儿童节,无外乎就是:抽烟、喝酒,胡说八道,不在天真……

如果是自个儿一个人,他(她)肯定不会吵吵过儿童节。


不想长大,还希望自己是小孩!


想放假


如果是打趣游戏玩笑的心态,那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很认真的想,那在心理学上是一种退行。简单说是遇到压力或者社会化不适应,出现心理行为的倒退和变化。可能需要管理情绪,疏解压力,严重的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


我们都曾是孩子,都是从曾经的嗷嗷待哺到现在成年人。

这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态度。

其实成年人也想过六一儿童节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不是矫情,而且每一个成年人心中深处对于曾经拥有小孩子般的童心而感到眷恋,感到怀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的,六一儿童节是小孩子的节日,那我们曾经不也是一个小孩子吗?其实成年人有着想像小孩子一样过六一儿童节的这种思想并不难理解。

这个从心理上讲很容易理解,由于成年人的生活环境(世界观)和儿童的生活环境(世界观)有着本质的区别,成年人在生活中需要时刻保持身为一个大人的成熟稳重,他们的世界是复杂而又深沉的,而儿童看待生活却很简单纯粹,因为他们的三观还未定型、还在发展阶段,这就使得他们生活得很单纯。这正是成年人久经风霜后所遗失的美好,而刚好又一个六一儿童节让他们去怀念,他们怎会错过呢?

我们都曾是孩子,想过六一儿童节只是因为我们童心未泯罢了,无关其他,仅仅是对自己幼时天真烂漫的怀念。

【祝每个小孩子六一儿童节快乐!也祝我们这些“过期”的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同乐!!】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心理。因为,生活需要仪式感。

六一儿童节,他不仅仅是孩子的节日,也是父母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面,一家人可以其乐融融的在一起,一起来过这个节,享受家庭的温馨。

其实,父母成人也都是从孩子转走过来的,有这么一个节日,来告诉自己,我也是曾经的小孩,这是一个很快乐的事情。那么,在这节日里面,犒赏自己一番,这也是一个让全家人都可以很开心很欣慰的事情。

生活中本来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压力,有着一个快乐的日子,大家一起来分享一起度过,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事情。

节日,不在于它什么节日,而在而在于,你快乐我快乐,大家一起都快乐。这就是节日真谛,这就是生活的真谛。让我们一起高高兴兴的来过,这个节让我们一起高高兴兴的拥有着快乐,让我们保持孩子的童真,让我们一起去成长,一起拥有生活的美好!


今天是6月1日儿童节,首先祝所有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节日快乐!随着慢慢长大和经历的丰富,人们往往不自觉的回忆一些往事,思念一些故人。叫嚣着“本宝宝要再过一次儿童节”的我们,在朋友圈里吹起了一阵怀旧风。在这种对过往一去不返的珍视和留恋中,貌似隐含着人类与生俱来的某种情感需要。我们常常把这种不言而喻的感觉叫做“怀旧”。

对于成年人也想过六一的心理,我个人觉着:

1、小时候大家都渴望长大,长大后才知道童年才是最快乐的,所以,大家又都羡慕小朋友们那无忧无虑的状态。小时候我们不用担心衣食住行,要吃的有父母给买,要穿的父母会准备好,不用工作,那点学习的压力与成年以后为挣饭吃到处奔波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无论男女在职场上,在情场上,在激烈竞争的科技时代,无处不在的压力,使人想逃避,想回到过去,回到童年,但是谁也办不到,时间不能停滞,岁月催人老。

2、正因为大家都有这个心理,再加上这个也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大家有这样的想法反而觉得很有趣,多了一些调侃的话题,多了一些送礼物的理由等等。

3.最主要的心理原因当然是留恋童年时代,希望过上童年的生活,喜欢和孩子一起过节,恢复童真。这其实是很多成年人都希望的,时间不倒流,而儿童时期并不能体会到童年的快乐,当孩子长成大人的时候才知道,童年的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是多么美好。

所以很多成年人因为无法回到童年,闹着过一天儿童节,让自己满足一下小小的心理安慰,因为毕竟童年是回不去了,过一天节,离开工作的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生活轻松一点,找回自己的音真。


那怎么啦?没碍别人事。


成年人也想过六一,有的是缅怀童年,彰显自己童心未泯;有的是趁着节日撒个娇,讨个红包。

现在的年轻人,只要是个节日,不管是国内的节日还是国外的节日,都想过一过,平时的学习和工作压力太大,趁节日偶尔放松一下,无可厚非。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每年儿童节,都有不是儿童的人抢着过。

何以如此呢?卖萌,扮嫩,凑热闹?可能兼而有之。

但这么想,有点简单了。

多少有一些,欢腾底下藏着的后悔。譬如猪八戒一口吃了人参果,没尝出滋味来,请大师兄再去弄一个,好细嚼慢咽,说吃了一个已是大有福缘,哪里有第二个?

——童年就是人参果,过去了,知道是好的了,却没法子细嚼慢咽了。

想想小时候,其实过儿童节,也没什么好。

我小时候,儿童节与日常也无甚区别:学校不会放假,校长会做个演讲。因为天气已经入夏,演讲很长,有小同学会被晒到流鼻血。入了六月改夏时制,小学有时会强制睡午觉。下午如果课不多,会有一个乱糟糟的联欢会。大家在联欢会上时常分心旁骛,因为担心放学晚,而且还有作业。六一节,有些用心的爸爸妈妈会在家里安排一桌好吃的,或者买些水果和小礼物。大概是我贪心了点,但我所知道的,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么多虚话,还是放假实惠一点……

如果把2017年的我扔回到那时,我会觉得上课不那么麻烦,有午觉睡真是舒服,那个联欢会也乱糟糟得可爱。能被爸妈宠溺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诚哉是好。但这自然不可能:任何事都是回头看,才觉得美好。

我一直说,长大了其实比孩童时期好,好得多。

小时候可以过儿童节时,希望自己长大。现在想,不再是儿童了,意味着:身体机能增长。思维能力强化。有可能去做更多的事了。许多事不成年是无法体验的。比如开车、饮酒、看限制级电影、性爱。也包括扛起小时候扛不动的椅子,一口气上六楼。

可以工作。可以经济独立。可以脱离父母的监护。可以四处遨游。可以选择做任何事来刺激多巴胺分泌以获取快感。人是只有长大成熟后,才能体验许多完整的快感的,包括各种权利,也包括上面提到的性爱。

当然也有不好处。比如,不再是儿童了,人会面临一些直白的竞争,一些不让人愉快的真相。但那跟长大成人无关。那些玩意一直存在,只是此前,父母和社会对孩子的共同认知,在保护着你,或者因为你懵懂未知。

很少人乐意真的回去过两三岁时的生活——被父母禁锢在摇篮或床上,吃口味单调的饮食,按时被哄睡觉。这种日子,成年人是过不惯的。

许多人觉得儿童时好,一是父母保护得好,没让他们直接接触这世界。二是世界给面子,不为难小孩。三是——说直白一点——懵懂天真。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里一句话:世上没有哪一种幸福,不是靠天真无知而来的。

残忍了点,但是事实。

罗大佑著名的《童年》出专辑时,他28岁了。那句著名的歌词:“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歌词清越动人,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身处那个教室,岂止不开心,还很焦心哩!——“怎么还不下课?又拖堂!”

记忆如大海,走远了回头看,怎么都美丽动人。身处其中惊涛骇浪,就未必了。儿童时期的烦恼少,但乐趣也少,自由也并不多。最重要的是,哪怕身处幸福之中,通常也感受不到。

所以想回去过童年,包括着一点愧悔(小时候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一点记忆美化(人只会记得童年最美好的部分,比如玩具、五彩的糖果、周末看的动画片、其乐融融的关爱、野外郊游时把玩各色虫子与植物、躺在草地上看天、第一次学会骑车、世上一切的新鲜事,而忘掉争执、疼痛、无休无止的作业、没买到的玩具、没看到结尾终身遗憾的连环画,之类),一点什么都想要的贪:以成年人的认知,回去重新过自己有点遗憾的童年,“这一次,我一定会过好一点……”

还有一种心思,是这样的。

成年生活意味着更多权利但更多责任。儿童生活意味着更少权利(连晚睡都不许),但更少责任(比如许多孩子只要考虑学习就好)。想回去过儿童节,想回去儿童时代,也就是,愿意让渡一点权利,但是,别让自己那么累了。

如上所述,童年并不比成年更快乐,只是更少烦忧。

不是儿童节有多美好,只是成年生活太累人了。

而时间与童年又如人参果,一次性过去不会让你尝滋味,少年时,却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

于是,大家都是,通过类似于“我也要过儿童节”的话,跟时间和成年生活撒个无能为力的娇而已——在成年生活里志得意满,童年也毫无遗憾的人,并不太会想回去过儿童节呢。多少是有烦恼,有什么未尽的遗憾,才想回去补一下的。

只是生在这世上,每个人都不容易——儿童许多不知道这一点,这才是成年人真羡慕他们的地方。

那,所以大家儿童节快乐吧。:)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童心迎春春不老

韵意纳福福无边


原始地址:/paihang/2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