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棒棒》纪录片背后反映的是什么,你怎么看?

刚刚看完,意犹未尽。我觉得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是通过片子中几个主人公的故事折射出了我们每一个人和身边的人所要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人生。或许我们没有那么落魄,但有时我们也会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但又要为了利益去做的的事;有时会像河南一样什么也不想做而去做一些以为投巧就可以成功的事;有时又会像老金一样自己想改变那些其实根本改变不了,最后不得已又得妥协卑微的去生活的事等等。虽然圈子不同,但我们所经历的就是他们的人生。

最让人感动和欣慰的是每一个人都是善良的人,内心的善,也许会有些坏发生,但每一个人都有坚持。


追了13集看完了《最后的棒棒》,导演何苦在这里没有用旁观者的身份去介绍这群社会底层劳动者在当今社会的挣扎和生存。而是自己融入棒棒这个角色,和棒棒们同心同德,展现棒棒们在命运面前的争取和妥协。这种非教科书式的纪录片方式,给我们有新鲜感也能让我们有角色代入感,我们何尝不是老黄,大石,老甘和河南,他们没有造作也没有掩饰,而我们却都是带着面具在生活。


重庆读研三年,棒棒见过很多,一次搬寝室,新旧寝室相差二十米,电脑找棒棒搬下,意向价格10元,为了表示诚意,还敬上玉溪烟,,谁知那棒棒说,这样的活三十也接过五十也做过,听后随让其走人自己搬过去


老黄犯错病了。钱又压在了废墟底下。加何苦两人身上才二十多块钱,这还是几天前别人接济的,打了一个出租车,到小诊所,发现已经关门了。何苦想送他去大医院,老黄说,没钱,况且挂号住院太贵了,治不起。于是侧躺在诊所的屋檐下说不去了,要死也就死在这里。最后何苦个他各退一步,陪老黄去了医院拿了药坐到了天亮。后面,老甘一手血的从废墟里刨出了衣服及东西,大石夫妇捡出了煤球,老黄也拿出了钱,交了新找的房子的房租,终于可以不露宿街头。生活开始回归,老甘后面用掉了一百元假币却丢了尊严。


我今晚观看后大脑里不断在警告自己,一定要给自己一个体面的后路,千万不能被历史的轮轴碾压吸净被社会抛弃,致敬:棒棒群体、导演何苦,我希望重庆市应该在城市中心广场树立一座“棒棒形象”雕塑以此铭记为重庆市改革开放以来棒棒为重庆服务民生做出的巨大贡献,更是重庆文化符号代表重庆最底层的外来务工者为美好生活努力拼搏不屈不饶的精神!


其实是很早之前的一部纪录片了,特别喜欢,也在很早之前就收藏在硬盘里了,最近上网一搜,竟然还需要办理某网站的会员才能观看。本着好片共享的原则,我已经将全部13集的高清完整版上传到我的号里,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号后观看、收藏。


美女和棒棒都是重庆的名片,但二者没有过多的交集。就如当下的我,没有爱的权力。我爱的人她那么美,我怎么忍心她和我一样尝受苦涩。况且,生活的艰辛会消磨美丽的颜色。她的美,她的善,她的一切好,她就应该灿烂过一生。

多年以后,我也许明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爱她,不打扰,唯祝福。风雨兼程,珍惜前行。我不配你的美,你不该我的苦。


反映了底层百姓的生活,真实,有几个感人的地方,一个是老黄去理疗,他拿的钱人家一看就没要给他免费,老杭偷换一百块钱那女的不追究他就说算了就当我给你,可老杭虽然说假钱换了但是心里也不好受`,还有就是大石两夫妻晚上班一个小时,主动扣一个小时工资,这些是底层劳动者虽然没钱但人善良心底好。


我没有看过,但是在上面也看到许多视频,它反映的现实很真实,导演亲自体验的精神也是很不错的,我之后一定会完全去看一遍,社会在发展,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在这样的一个群体里,他们有他们的闪光之处,这可能会对我的认知,价值观,消费观都有很多的影响。


最近一直在看这部纪录片,看着看着就想起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在一个城市的城中村,租住最廉价的房间,做着最低工资的工作。我们是幸运的,还年轻,还可以凭借一纸文凭,工作经验慢慢的往上走。但愿城市的发展能让我们的生活有那么一点尊严!


老一辈没文化的底层各色人的普通生活,有心酸,有和谐,有苦中作乐,有卑微,有算计,有得过且过的各色老人。他们的生活观念是多数普通人的体现。我们老了,会不会和他们一样,在没有养老金的支撑下,自然得为减轻子女负担而拼命,直到干不动,直到疾病缠身,那种茫然的希望是多么渺茫而又无助。我们现在很多80后不也为套房子碌碌无为,直到老去病了,是否会像他们一样心酸的苦撑着。看了他们,总觉得是我们以后的印子。谁都在为生活而努力,谁都在生活中挣扎。希望我们会更好


一面是破败的待拆迁危房,一面是繁华的大都市流光溢彩的形象。在城市的繁华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这个城市谋生活,为这个城市的发展流下了自己的汗水。他们也许穿的不够光鲜亮丽,但是没有他们的存在,许多苦力的活儿谁干呢!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在城市里寻找自己一丝生存的机会。

导演和他的摄像朋友一起,花了一年的时间用镜头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这一群人的生活状态。为了拍好片子,导演和他们一起同吃同住一年,感受他们生活的辛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不懈努力。

导演跟着师傅老黄学徒,他们两个人,一个月的时间,有活干活,没活等待,一个月的时间,两个人只挣了一千多块,原本说好何苦第一个月学徒工资归老黄,可是老黄还是坚持把钱分了,分给了他。

一个月,辛苦下来,因为活不是每时都有的,活不多,才挣了五百多块钱,扣除几十块钱的房租,吃饭的钱,能剩下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了。

包括二房东大石,都是和他们一样,从乡下来到城里,从棒棒做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租房子分成隔间出租的二手房生意,这在城市监管的灰色地带的小生意,也有着极大的风险的,小区里分租房造成的安全隐患,让从事这一生意的大石,受到了一定的损失。没有小生意的时候,大石就选择了和何苦他们一起到工地上做工。

在那个地方没有拆迁前,老黄一直住在那里,帮着大石修补破旧的房子,他担心,要是大石不接手这个生意,他再也租不到这么便宜的房子了,也因为他热心的帮忙,大石免去了他几十块的房租。

镜头下的小房间,里面只能乱乱地放上一张床,导演的那间是最大的呢?也是很破败的样子,在繁华的城市的边缘,这些破败的地方就是这些棒棒栖身的处所,只能能够睡觉就行了。

同住在一起的河南,少时流浪,连身份证都没有,一度走上歧途,想要在牌桌上致富。他有一个朋友,一直帮助他,原来那朋友在建筑工地做活,一月有几千的收入,可是一次意外事故,让他受了伤,雪上加霜。好在,河南迷途知返,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在很久没有住旧小房子里,那房子外面长满了爬山虎,可是那对河南来说,却是一个幸福的住所,好心的老板还把一只小狗给他作伴。因为没有身份的原因,河南只好离开,后来,去了大排档打工。哇,因为两只鸡蛋和河南起了冲突的老板,给河南做了一大桌子菜,那么大的碗米饭,那么大碗的汤,河南真的很能吃啊!一般人都吃不下那么多的饭菜,可是这背后也是因为,干活重的人,当然吃的多了。

里面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有一个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一个人对于生的努力和挣扎。

片中的老H,曾经非常愤怒于一个人的夺妻之恨,而天意让他在愤怒中有足够的时间去放下仇恨,那一把把的刀,记录了曾经刻骨仇恨的岁月,而时光终究抚平了一个人心上的伤痕,他终于放下了。一个人呆在农村里,没有什么事,为了挣点医药费,又回到城里当棒棒了。

片中,他们为了省钱,一直舍不得搬出那待拆的危害,一个清晨,起了早的他们,被一根红丝带拦在了外面,里面只准出,不准进,老黄的证件,钱都在里边,没给拿出来,而到街道去办各种手续,又比较的麻烦。

好在当时是夏季,在大石的帮助下,他们解决了吃的问题,可是住的问题,两个人连同摄像朋友,三个人,过了几天在外面露宿街头的日子,在城市的流光溢彩的时候,有钱有闲的人,在跳着广场舞轻舞飞扬,而他们却只能到处跑,去寻找能够栖身之所。在我们看到的秩序之外,他们的生活圈子也如某社会似的出现地盘效应,好的地方,根本早就有人抢去了,无家可归的人,找个好点的屋檐睡一觉都是那么奢侈。

尽然有点喜欢起夏天来了,对于无家可归者来说,至少露宿街头不会冻死,在旧社会的小说里,有很多冬天冻死饿死人的悲剧,《现代青年》里,男主人公的父亲去北京找他,在深夜里做小生意时,冻死在街头。

流离失所的岁月,在老黄和朋友一起趁着夜色扒开拆迁房子里的行李,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证和攒的2300元钱结束的。趁着夜色,他们扒属于自己的东西,弄得手破了,鲜血直流!

导演也没有钱,借了老黄的一千块钱,安顿了自己和摄像的朋友。

年轻有头脑的人,总是会遇到更好的路子,比如,导演在和各个工地接触的过程中,找到了好的赚钱方法,做小包工头,接小的工程,这样子的收入双份多。他的老板当初也是从棒棒起家的。

告别单纯的体力劳动,还是要靠头脑的,特别是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年轻的时候,可以卖力气挣钱,年纪大了,想买力气,若是身体不好,也没有老板用,没人敢用了,只能靠劳力赚钱了。

一个人一个命运!

怎么说呢?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人生就是这样!

唯有期望年轻的我们,能够努力,从这种命运中走出来。

身边混的好的人,不相信世间尽然有过如此艰苦生活的人。

每个人的生活圈子不一样,看到的人生是不一样的。

推荐他们看这样的片子,他们毫不在意的,也只有在底层生活过的人,才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吧。

这也许是导演下定决心,自己去作这样的工,体验会更加深刻!


昨晚熬夜看完了何苦导演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首先很难想象在如今这个社会,还有如此卑微,或者说廉价的劳动力。我相信每个有良心的人看完这个纪录片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感触的。

这部纪录片是由一名正团级退伍军人何苦导演拍摄的,他为了拍摄了这部纪录片,亲自(或许这个词不合适)和这群棒棒共同生活和劳动了一年,我觉得这才是导演,真正的导演。

纪录片是以一名叫老黄的棒棒的故事为主线,然后以他们这个棒棒圈子的其他人为支线叙述的。

老黄是一名棒龄数十年的棒棒,他因为生于一个国民党教书匠的家庭,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像他这种有与生俱来的阶级烙印的人,是受人唾弃的,这也注定了他后来的命运。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适婚年龄的他,没有一个姑娘愿意嫁给他。直到村里的一个女人丈夫去世,他才有了自己的“家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国人的传统观念,老黄也不例外。但是这个女人和亡夫有三个子女,而当时却在执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没有办法,老黄只能把女人送去外地,后来女人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但是这一行为在当时是不可饶恕的,巨额的超生罚款让老黄不得不远走他乡去挣钱,整整三年都没回家,直到这个女人和别人走了。

老黄来不及伤心,因为他还要养这个三岁的女儿。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棒棒生涯。老黄和其他棒棒一起住在离解放碑只有三百米的自力巷53号。这个自力巷53号虽然离重庆最著名的解放碑商圈直线距离只有300米,但是这里和解放碑仿佛就是两个世界,狭窄的过道,阴暗潮湿的房间,透风的墙壁,还要那摇摇欲坠的屋顶构成了老黄和其他棒棒在重庆的“家”。老黄住这里,原因有二。一是房租便宜,每月仅需60元,二是解放碑这边是老黄“棒棒业务”的服务区域,他在这边已经呆了数十年了。

我来简单说说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吧。一是导演何苦和老黄一起上街揽活,老黄看到一个残疾乞讨者,主动上前施舍,你要知道老黄和何苦两个人,一个月通过当棒棒的收入也只有1034块,可是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乞讨者看到他是棒棒居然拒绝了他的施舍,可是老黄还是把钱扔到了他的的纸箱里。老黄说,自己一般看到这种残疾人,都会上前表示的。二是客人因为把漏勺掉厕所坑里了,厕所堵了,无法使用,然后给老黄二十块钱,老黄徒手从坑里掏出那个还沾着米田共的漏勺。这件事只有看了视频,你才真正的有那种无法言语的感受。三是因为自力巷53号拆迁了,老黄的所有家当都被埋在里面了,身无分文,连一件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只有流落街头。他每天都会来到废墟前守着,就怕别人把他这些家当拿走,在这过程中老病复发,可是没钱就是不愿意去,何苦表示钱的方面自己想办法,他也不愿意去,就是像之前他生病了,医生强烈要求他住院,但是因为这一年没交医保,所以他要拖到下一年。钱,有时候真的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四是老黄和老杭的友谊。老杭也是一个棒棒,和老黄并肩作战很多年,之前有一段时间,因为生病回家了,把自己在自力巷的所有家当都卖给了老黄,大家都以为他一去不复返了。可是第二年他又回来了,让他回来的主要原因是看病的钱消耗的太多太快了,自己没有办法,拖着这一瘸一拐的腿回来继续当棒棒。老黄知道老杭的经历,就把之前老杭的家当又还给了他,而且没有要钱。五是老黄的节俭。我们坐车如果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我们肯定会选择最快的交通方式。老黄回家过年本来可以花两个小时32块钱,但是居然花了一天的时间换乘多次,仅仅是为了节省那六块钱的车费,因为六块钱够让他吃一顿午饭了。这就是老黄。

因为篇幅的关系,我就不在一一细说自力巷53号其他棒棒的故事了。在看这个纪录片之前,我对棒棒的印象就是《山城棒棒军》里的那样,苦中作乐,其乐无穷。看完这部14年的纪录片之后,让我很吃惊。“山城棒棒军”那个年代,给棒棒的劳务费就是那么多,几十年过去了,劳务费居然还是这么多。这是我意料之外的,很难想象,在重庆解放碑这个地区,两个人一个月挣1034块,还要存钱这是如何生活的。或许看到这里,有人会说,这就是低端劳动力和高端劳动力的差距。是的,这就是低端劳动力和高端劳动力的差别。让我感动的不是他们如何如何卑微地从事卑微的工作,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尊严和骨气。他们虽然没文化,没技能,但是他们也是靠着自己的劳动吃饭。虽然这个尊严和骨气也显得的很卑微,但是他们毕竟有。而且当我看到他们日常生活花销时的节俭,我内心的罪恶感油然而生。当看到老黄给乞讨者施舍,看到他徒手掏粪坑,看到他讲起女儿时满脸的泪水,看到他因为没挣到钱而内疚的眼神,我想这个时候任何落泪都是正常的。

同时,自力巷53号每个人都是这样,他们来到这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他们为的不是别的,仅仅是温饱,或者说生存。就像老甘煮着捡来的剩饭说的那句话“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仓里有粮,心里不慌”。有口吃的,就饿不死。饿不死,就得活下去,即使再苦,也得活。最后看着老黄那佝偻的身子和街边围板上的中国梦,心中的思绪更是万千,其实身边这样的老人也有很多,他们佝偻着身子穿梭在大街小巷,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们中很多人甚至不光是为了自己,而且为了子女。本人才疏学浅,只是发表一下自己对《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的一点点拙见,没有其他意思。


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一根木棒,一捆麻绳”,记录了重庆解放碑自立巷一群棒棒们的酸甜苦辣和真实生活。是普通影片,但是最近获奖。说明真实具有生命力!


看完何苦的这部巨作之后,内心的感触挺多的,但是自己是理工男,靠自己的言语表达不出自己内心的波澜。首先说老黄,老黄一早就看出何苦不是普通人,在自己的地盘(家棒棒)上收何苦为徒,第一个月还坚持分了一半的收入给何苦,老黄真的是一个精明到骨子里的老江湖,如果不是何苦带着录像设备跟着他去镇里办房产证,那个所长能一改往日拖拖拉拉的办事风格亲自给他办房产证?最后还叫一个女公务员亲自送到重庆,不得不说老黄很精明,但是后来却因为一辆破车讹了何苦100元,与之前侠肝义胆的老黄判若两人,看不懂。河南,年轻时被两个混混挑断了脚筋,迷恋赌博,这种人本不会有人同情,但何苦还是展示了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的人性的一面。老杭,家境还算可以,完全用不着出来做棒棒,因为夺妻之恨出来做棒棒,最后也释怀了。老石并不是棒棒,是个资产殷实的业主,靠自己的双手在重庆山城创造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甘和老金,两个流浪者。这些老人住在自力巷我们想象不到的破房子里,其实也是第一代农民工的缩影,他们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求,赚不了多少钱却能攒下钱,能吃我们想象不到的苦,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他们也是最后一代廉价劳动力,做了一辈子棒棒,到老了没有其它的技能,没有退休金,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还要靠力气吃饭,在这个作品之前我本不知道社会最底层还有这样的人存在,我本以为中国早就已经老有所养了,给自己提个醒,没有生存技能的下场可能赶不上最后的棒棒,趁着年轻多学点东西吧


谢谢邀请。说起“棒棒”,还记得当年的《山城棒棒军》吧。其实他们背后反映的是一样的。作为何苦放弃正团级军官选择转业自择职业,为了《最后的棒棒》他当了一年的“棒棒”,可以说是真实的纪录了这个特殊群体为了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及衣、食、住、行的轨迹。

棒棒军,最强的BBC纪录片摄像制作团队,在《美丽中国》就有纪录这独有的“风景”。那么,他背后的深层意思,通过剧情来了解。

重庆这个大都市,因他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重庆附近巴渝地区这些我国第一代打工者的缩影。年纪大了,文化相对低些,为了生活,面对找工作的难度,而形成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在重庆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这个群体也加速了重庆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当然也是给他们自己及家庭的生活挣得了价值。当然也尽显了人生百态。

这个纪录片中,大石是一个有头脑,不怕吃苦,为人善良,也是干得最好的。

老黄是一个因历史原因自己认命,生病都不去医院。他们在自力巷被拆迁之后流落街头,老黄身体不适,最后快要晕倒,仍旧喊着不去医院,死也要在外面。

老杭是一个一心想报夺妻之仇,又因时间冲淡一切仇恨的人。

老甘是一个有热衷看影碟机播放老旧影片想挣到一万回家风光庆祝六十大寿的人。

老金是一个与老甘搭伙但时常有摩擦捡垃圾卖钱捡食剩菜剩饭的人。

河南是一个轻视棒棒职业一心想靠赌博致富每天坚持看报追求精神生活的人。

还有身体力行当棒棒的导演蛮牛。除了河南,这些人多数都是出生于丘陵密布算不上贫瘠但也绝对算不上富饶的巴渝农村,原本赖以生存的农村,其产出无法应付日益高涨的生活物价,他们来到了本地区最大的城市谋生,但是文化程度低亦无可以谋生的技术,于是他们选择了体力劳动强度较高的“棒棒这一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老了,而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实现工业化也进入了尾声,这些靠简单出卖体力谋生的人却陷入了尴尬和困境。

这部影片记录的就是中国社会最底层人们的工作生活现状。


最后的棒棒虽然刻画的是,棒棒这一行业在时代更迭里的逐渐落寞,同时也反应了,大部分70-60后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小时候没有受到长期的教育,缺乏文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当下这个时代逐渐老去的他们无法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只能在城市最底层里挣扎着,希望国家农村养老政策更加健全,让农村老人活的体面一些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与其说“反映的是什么?”,不如说“记录的是什么?”

当我们评论一篇小说,一部电影时,常常会听到/看到这么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纪录片往往具有纪实性,而《最后的棒棒》又是一部高度纪实的纪录片。所以,在我看来,《最后的棒棒》不太算是艺术的创作或再创作,它是“来源于生活,又小于或等于生活”。

说它“等于生活”

是因为它在记录生活,生活是几月几日,拍摄进程也只能是几月几日。

它跟文章/小说/画画等不同,灵感来了,奋笔疾书,思如泉涌,不吃不眠,有可能短时间内就能创作完成,但是《最后的棒棒》不能。

就比如:如果是小说,自力巷的拆除时间,完全由作者假设,可是在这部纪录片里,自力巷的拆除时间具体会是在几月几日,何苦不知道,甚至连房东大石也是心里没底。

说它“小于生活”

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拍摄了一年,就如我在问答,另一个关于《最后的棒棒》的相关问题中所提到的——一年有365天,可是这部纪录片只有13集,一集只有30分钟,13集总共也才390分钟。

如果去掉片头片尾(主题曲),那这部纪录片实际好像只有360分钟,它并不是365天的全记录,如果是全纪录那就变成了——你不是在看一部纪录片,你是在看“视频监控”,如果不能快进,你需要看365天,才能把这部纪录片看完。

那这个观看过程,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疯掉,所以说它虽在记录生活,但又“小于生活”。

记录了什么?

1、如果没有《最后的棒棒》

那么重庆将会少一份珍贵的“城市影像”,将出现一段“城市记忆的真空”。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源远流长,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有“史书的记载”,一部部的史书就如“国家记忆”、“民族记忆”,炎黄子孙,以及炎黄子子孙孙们,才会有“集体记忆”,才会因国家强盛时,感受到集体荣誉感,因国家衰败时,会有一种强烈的民族危机感。

跟国家记忆、民族记忆类似,一个城市也需要“城市记忆”。

《最后的棒棒》虽不说是完美,但如果没有《最后的棒棒》,会有多少人知道,繁华的解放碑附近,竟然还有这么一片“羞于展示的城市区域”,就如何苦在片中所言,就像是“美丽渝中一个正在流脓的伤疤”。

虽然还没有去过重庆,但是学了这么多年的历史、地理,看了很多关于重庆的影视剧《山城棒棒军》、《疯狂的石头》等,都没有让我对重庆有如此直接、直观、深刻的认识。

如果没有《最后的棒棒》,会有多少人知道/记得重庆的城市街道体系中,还有几条名叫——自力巷、五一路、正阳街......的街巷。

也许,会因为这部纪录片,重庆本地人,会想亲自去这几条街看看,就如香港电影《岁月神偷》播出后,唤起了很多港人的“童年记忆”、“城市记忆”,会去现场看看。

2、如果没有《最后的棒棒》

那么,大多数人,都只知道重庆有一个群体叫“棒棒”,有一种职业叫“棒棒”,有一部电视剧叫《山城棒棒军》,但却可能没几个人能叫出几个“姓谁名谁”的棒棒名字,哪怕只是绰号或称呼,就如——老黄、老杭、老甘、老金、河南、大石、老杨头......

我想人都倾向于轻易记住形象、直观的人或事,对抽象的概念、词汇容易忘记,甚至费解。

老黄、老杭、老甘、老金、河南......这些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果没有《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的“加持”下,在没有看这部纪录片之前,也许“你我他”在重庆街头,看到片中这几个真实的人物时,很多人恐怕也会“嗤之以鼻”的看待或对待他们。

毕竟,“网民从来都热血,路人从来都冷漠”。

只是,在看了《最后的棒棒》之后,当你在重庆街头,再次看到棒棒时,也许会多一份亲近和尊重。


这部纪录片,我不知道回答的人里面,是不是真的都看过,但我是真的看过的,但没有看完,只看了其中的一到两集和一些零碎的片段。但我觉得已经够了。

这样一部纪录片,我们甚至根本不需要知道作者是谁,他是什么背景,纪录片本身,那些人和场景,还有那些事,已经足够打动你了。

我看的有一集是讲老黄病了,回到女儿家里治疗。

女儿在厂里上班,本身就非常辛苦,收入微薄,但回到家还要照顾父亲,带他去做物理治疗。

有一个细节,老黄在里面治疗,坐在诊室外面椅子上的女儿,睡着了。

隔着镜头,都能看得出女儿是一张苍白的脸,没有血色,她真的太累了。

在西北打工的女婿回来了,一回来就开了好几十公里的摩托车去给岳父找偏方。

女婿是请的一个星期的假,在返回工地的那个晚上,两夫妻坐在一起聊天,老黄的女儿,情绪崩溃了,开始各种抱怨。而女婿一直在试图解释什么。

这一切,在房间床上趟着还没睡的老黄,都听到了。镜头对准了他的脸,看到的是一脸的茫然,无奈,还有心疼。

另外一集是讲河南的,河南是一个人,一个境遇比老黄要差得多的棒棒,他连身份证都没有。

河南交不起房租,大年三十,房东上门催租。男房东看得出是不忍心的,但女房东并不这样看,叫唤着“再不交租就搬走”。

面对这种催促,当镜头对准河南时,你能看到他笑容里的手足无措。

河南饭量很大,他曾受雇于一个大排档,老板每顿都要给他准备一大盘白饭和一大盘菜。纪录片拍下了他整个吃饭的过程,两大盘的量,最后真的给他吃干吃净。对于河南的饭量,老板觉得是好事,说他在档口里吃,客人看到,这也是一种宣传。

然后就是一些零碎的片段了。

老黄身体稍有好转,就重新回到那条巷子了,自力巷。看片子的时候,当我看到这条巷子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它给了我一种很强的宿命感。

这次回来,为了多赚点钱,老黄打起了“歪主意”,这个“歪主意”,不过是将原本要运到一个特定地点的废品杂物,他和另外一个棒友将它们运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仓库”。说是仓库,其实是一个潮湿肮脏的废弃楼梯间。

就是这么点“歪主意”,他们干起来也不顺利,可能是因为太过于紧张,也可能是没有经验,过程中,老黄还跌倒碰损了手脚,得不偿失。

对于这次“歪主意”,老黄总结了一句话:像我们这样的人就是没有做“坏事”的天赋。

这句话给我的震动好大,它跟“自力巷”这个名字一样,充满了宿命感,充满了一种对生命的呐喊和无奈。

同样的,与老黄干“歪主意”的那个棒友。他收到了一张假100。我看的有关他的那个片段里,记录了他“骗”客人的整个过程。

一个“骗”字,好像把他放在了一个强者的位置。而事实上,在这个过程里,他还是被教训和施舍的那一方。

好不容易接了一个活。帮客人把东西担到了门口。客人给了他一张100。他拿住了。然后把那张假的拿了出来,跟客人说,她给的100是假的,要换一张。

客人是个女的,看样子和穿着生活条件应该不错,而且看上去人也精明。

女客人不承认,一开始情绪很激动,一味地说,怎么可能,不可能的。

老黄的棒友就这样站在那,杵着,歪着头,一眼都不敢与女客人对视,脚是光着的,看上去,就像一个受了惊的小朋友,像一只惊弓之鸟。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这个状态,女客人语气和态度逐渐缓和了下来,她依然不承认自己给出去的是假币,但她还是给了老黄的棒友另外一张100。

老黄的棒友,顺利换掉了那张假100,但他一点都不开心,并吞吞吐吐地对着镜头说出“骗人家不好,唉”。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的底色,没有刻意的丑化,也没有刻意的美化。它真的只是在记录。

《最后的棒棒》,让我们看到了棒棒这个群体的生活,心酸,无奈,唏嘘。

给我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因为看的时候,我会一直在想,如果,导演把镜头对准我们和我们的生活,看起来,跟这些棒棒的会有不同吗?

我觉得不会比他们好到哪去。为什么《最后的棒棒》看哭了这么多人?大概原因就在这里,我们都在这个片子里看到了自己。

《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它好的地方,并不只在于记录了“棒棒”的这个群体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对社会底层的展现。它的镜头非常深刻而且细节,它的画面是冷峻甚至于冷血的。只有那些插进去的旁白,还能让你感受到一点点的温度。这大概就是导演的良心吧。

像今年网上开始出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说,想不明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开那么远的摩托回去过年,还大人小孩的,这么冷,这么累,这么危险,何必要受这个苦,遭这个罪呢?或许,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可以看一看这部《最后的棒棒》,也许,他们也会重新拥有导演这样的良心吧。

很多这样的记录片,其实很多到最后都会拍成或者剪辑成“散文”,在一个主题下探讨某个话题,自己把自己框住了。但《最后的棒棒》没有,如果它是一幅画,这幅画是没有收笔的,这个与这片土地当下的状态其实就很吻合,因为,时至今日,我们这片土地虽然看到了幸福在前面向我们招手,但其实我们是没有退路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觉得这部纪录片配得上很高的赞誉。

撒贝宁和乐嘉他们有一档综艺节目曾拿棒棒做过一期主题,事实上,真实的棒棒远没有乐嘉这张照片里展现的那种幸福感:


曾几何时,那被视为“重庆名片”、数以十万计的棒棒,在我们还没有足够关注的时候,就如潮水般褪去了。他们,或转行、买房、置业,成为了新的城里人,或回到了故土,回到了家乡,终是“泯然众人矣”。只剩下一天天老去的老黄老杭们,如同那一天天破旧的,自力巷53号……

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我是先读的何苦的书,再看的纪录片。书,是何苦拍摄的心路历程,纪录片,是何苦拍摄的细微点滴,两者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形成补充。

重庆棒棒为人所熟知,更多是因为一部风靡山城的方言剧《山城棒棒军》,那时,我正在读初中,英语老师在课上会语重心长的说:“不好好学习,以后你们就只能去当stickarmy。”那时,正是棒棒兴盛的时候,就像那时的老黄才40出头,老杭、老甘30多,河南20多岁,都正值青壮年。

作为一个重庆人,我们以为自己对棒棒了解很多,但其实,关注,很少,是真的很少。就好像有人问你:你知道你公司保洁阿姨的姓名,知道她从哪里来?知道她的家庭与生活吗?抱歉,我不知道。是的,这些曾经天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我们,不知道。

细数自己不短的人生记忆,能够记起对棒棒的专门关注,只有书店偶然翻到过的重师一位女教授从社会学角度对棒棒群体分析的专著,以及重庆电视台播放有关一位老年棒棒的记录短片(还记得里面老人住五块钱一晚的棒棒旅社,端着海碗吃饭,还对记者说能吃就能干)。

事实上,棒棒在川话中向来不是什么好词,不管是张献忠“敲棒棒”(敲竹杠)的典故,还是“棒老二”(土匪)的土话。但棒棒这个职业,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久远,比如我所知的,民国在河边去挑水来卖的挑夫,不知道这算不算棒棒的雏形之一。而这些挑夫,往往是最困苦的人。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或许是我所知关于棒棒的全部。说这些,是为了更好回答这个问题。《最后的棒棒》反映了什么?

曾几何时,那被视为“重庆名片”、数以十万计的棒棒,在我们还没有足够关注的时候,就如潮水般褪去了。他们,或转行、买房、置业,成为了新的城里人,或回到了故土,回到了家乡,终是“泯然众人矣”。只剩下一天天老去的老黄老杭们,如同那一天天破旧的,自力巷53号……这其中,能折射出的城市变迁、城乡变化、职业兴衰、人情冷暖,千人千面,各有言说。弱水三千,取一瓢饮。我只说职业兴衰。

今天的老黄老杭,或许会被越来越多的搬家公司所取代,今天的老黄也可能成为明天的“双胞胎”。职业的衰亡,在来不及我们为它叹一口气时,便如落叶飘零。但转型中的人们,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老黄。就像那位“我36岁了,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的高速路收费员;就像往前数十年,谁会相信诺基亚、摩托罗拉会成为“非主流”?就像往前数三十年,谁会相信企业会破产?行业或许消亡,人,却必须继续,生活,向前。最后,既是坚持,也是一个行业,落幕前的侧影。那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苦乐,或许也是同为普通人的我们,有关生活的,另一种表达。看到他们,照见的,也许是另一个自己。

感谢何苦,记录他们,记得我们。

还记得何苦在纪录片中说,从老黄手中接过棒棒,他有一种新战士接过枪的感觉。那么试着用麦克阿瑟的一句话为《最后的棒棒》做结吧: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慢慢消失。


原始地址:/faxian/3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