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呆几天就想走?

其实,这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改变,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过样的,拿我举例吧。

我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来北京工作,年纪轻轻,充满干劲儿,每次回家都特别兴奋,为什么兴奋呢?

有那么几点:

第一:挣着钱了,开心,以前都是伸手要钱,现在是挣着钱了,可以给爸妈买东西了,有那种长大了出息了的感觉,喜欢回家,回家看着父母拿着自己买的东西开心,有满满的成就感。

第二:年纪轻,精力旺盛,觉得想回家就回,刚毕业那会儿,想回就回了,有时候周六日都回一次,我家离北京近,坐普快4个多小时,那个时候坐晚上的车回,周五晚上走,周六到家,呆一晚上,周日再坐下午的车回北京,特兴奋。

第三:没有任何烦恼,刚毕业,没有催婚的烦恼,没有人逼你找对象的烦恼,只有吃喝玩乐,还有心里满满的抱负,对以后的憧憬。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被生活打磨之后,没有了以前的冲劲儿,也没有了以前的抱负,只有被生活压榨的无奈。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回家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为什么?

第一:工作久了,人容易疲累,越发的对生活,对工作迷茫,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工作上遇到了瓶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想往上升,却发现挺难,对未来产生迷茫,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让人累,下班之后回到出租屋就想自己呆着,不想动,更别说想回老家了。

第二:年纪越大,父母催着找对象,年纪越大,父母越担心你以后怎么办?快找对象吧,别挑来挑去的,最后好的都让人挑走了,你劝父母不要着急,现在不着急,挣钱重要,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对象没找着,钱也没挣钱,更不想回家,不想听父母唠叨,也不想让父母担心。

第三:不想在家里长呆的原因,其实说到本质就是,混得太失败了,回到家发现自己混了这么多年一无事处,钱没挣到,没给家里做什么贡献,挺愧疚的。

有人说,父母只是想看看你,只是为了团圆,父母对你没有那么大的期望,是你想多了,说白了,说这些话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别总是感觉自己好像看透一切的样子,换成你,你也那样。

所以,我挺能理解,为什么大家越来越不爱回家了,不爱长呆了,因为我就是这样。

我是如何从一年回个5.6次,到现在一年回个1.2次的,其间的原因,我是最清楚的,不是不想回,只是。。。。哎。

所以,挣钱吧,手里有钱,心里才有底,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父母生病,你拿不出钱来,那个时候才是最恶心的时候。


为了钱


因为女性的老家都是老公的老家,回老家就是回老公的老家,和老公的家人在一起,婆媳,姑嫂之类的问题也比较多,住几天还可以,多几天就让人厌烦了。


战场转移不得不走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个是在形容回到老家的一句名言吧。但是现在人到中年,我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去呆不了几天就匆匆忙忙又离开了。回老家的原因单纯是因为父母还在老家呆着,还有一些宗族的规矩需要跟随,基本上所有的亲戚都还是因为父母的关系还有往来。因此,回老家陪陪父母,也乐于成为他们的工具人,帮助他们在当地的社交生活。

以前回去,还是因为有一些小学初中的老同学会有一些交集,但是随着自己也成家了,他们也都成家了。重心也随之改变,慢慢的回到老家也不会再呼朋引伴,因为也呼不来朋,引不来伴了。若干年过去了,我曾经自嘲到,哪怕我在镇中心的大街被人揍了,也不会有人出手帮我的,哪怕是我的亲戚们,因为他们也大都对我已经面生了。或者只有极个别人,会记得那是谁谁的儿子,也不会记得我的名字

但是家乡总归是根之所在,无论离开多远,总会再回去看看的。哪怕只是寥寥数日。


就像你念念不忘的初恋,再见时,好坏都不再是当初的模样


我想你说的回家一般是指农村,农村以互相来往为乐,每家每户的底几乎都莫得清清楚楚,而农村的现状只有老人和狗,青壮年都出去谋生了,所以在这仅有的老年队伍里,嬉笑怒骂,也是江湖,谁家子女孝顺,发财,谁家婆媳关系紧张,人情礼往谁吃亏谁又占了便宜,总之回家都跳不出来这些张家长李家短的是非。

总结一句话,无边岁月人间事,不低金银万两真。归根结底都是钱财运幄其中,有人问你并非关心,只是打听你的消息而已,人的信任关系逐渐缩减到家里的至亲范围,其它变得不再重要,除非你飞黄腾达可以显摆,混得人不人鬼不鬼,绕着人家走,纯朴的原始村容村貌,已经不在,回家无非是自己出生的地方,有儿时的感情,有父母,其余的关系网络逐渐破碎。即便是父母,兄弟姐妹也有悬殊之分,明眼人一看便知。


这个问题问的不对,前面说的是实话,回老家次数是少,呆几天就想走就不对了,我每年回老家过春节就想多呆几天,记得有一年呆到正月十六才走,确实没人陪我玩了才走,现在更是想多玩几天,可惜要挣钱小孩要开学,不然都不想出老家,天天有饭吃有麻将打有鱼钓,好耍的不得了,可惜一到初六年轻人都走了,没人陪我玩了,只能收拾行李远离家乡了。所以你说的呆几天就想走是不可能的,除非老家容不下你了。


一晃自己的年龄已经是四十出头了,早已经走过了青葱岁月,步入中年。虽然自己在老家几十公里外的地方上班,开车回去也就一个多小时,但其实自己一年到头也没回去几次。比较固定的回家时间就是父母的生日及过年的时候,平时除非家中有事爸妈打电话来才会回去,有时觉得自己是不是个不孝女抑或是自己现在自己生活好了,忘了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了么?我觉得都不是,对于父母我自认为还是做的不错了,因为妈妈一直帮我带了小孩跟随我一起生活已经十多年了,爸爸一个人在家,最多隔两个星期也会来我家团聚,至于说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也是事实,因为每次回去也是一家人呆在一起,儿时的玩伴都在各自的城市奋斗,就是过年也难得见上一面,一家人在哪里都是一样,所以不一定非得回老家。在农村生活还是有诸多不便,夏天蚊子贼多,冬天洗澡太冷,最多两三天,还是想回自己温暖的家了。


生分啦


其实每个人都是想家的,尤其随着年龄的增加,思乡情更切,想念家乡的味道,想念童年的欢乐,想念父母的殷切关怀。

父母健在,每年却会回几次家,因为那里是我们出发的地方,回到父母身边,仿佛我们又回到了过去,有人关心的感觉真好,而且在父母面前,自己好像从未长大。母亲仍然会把你当孩子看待。在家呆几天是可以的,有地方住,有家的感觉真好!

父母不在,家乡就是一个记忆,回到家乡,祭奠完祖先父母就无处可去,一走泪两行,人生只剩归途,伤感不已,兄弟姐妹相处好一点会聚在一起吃顿饭,相处不好相见不相识,留在家乡只剩下孤独,所以不想留,不敢留。

现在社会发展很快,人们富裕起来,但人情淡了,风俗少了,家乡味道存在了记忆里,不过,再怎么样,家乡就是家乡,只能我说,我埋怨,却不允许别人轻视及说道,这就是我的家乡,刻在血液里的痕迹,回不回家但仍在我记忆最深处!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同样感觉!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此时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家!


老家只是年少的记忆存在及今天的精神寄托!

工作、居住、生活城市相对比较发达,如果再回去住几天可以,时间一长就不习惯了,这是现实选择,扯不上爱不爱家乡事情……


现实社会就是这样现实,人们都在负重前行,人人都活出了自私的心态都没把自己的生活弄明白,心里除了工作就是加班,想到的是车贷、房货,还有不堪重负的各种压力,很多人都是在贫穷的农村挤身于城市,而城市又是一个竞争激烈,高消费的地方,农村人进城基础底子薄,他们一旦进入城市,就得跟随城市的脚步,喘着粗气拼命的追赶,稍微有些懈怠,就会被落下,一旦落下,这日子不但难过,一连串的事就会出现,贷款还不了,生活方面大打折扣,也许老婆孩子都养不起,老婆有可能去捂别人被窝,孩子有可能把陌生人叫爹,自己有可能被伦为结过婚的光棍,这种打击谁也承受不起,面对这种情况靠谁也不如靠自己,父母的财产早已因进城啃食殆尽,亲戚谁又肯把钱往外借,何况家家的情况大致相同,无奈之下,只有努力拼搏,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心里想的都是工作、金钱和贷款,稍有空闲就是与手机为伍,沉浸在网络之中。

一旦遇上节假日,会偶尔想起农村还有自己的父母,离家近一些的一年有可能回家看望一次父母,远的几年甚至十多年回家一次,他们回家也是万不得已,千万个不愿意,一到家中,如稀客一样的让父母小么翼翼的伺候着,不管能住几天,他们和父母都说不上几句话,更别说问寒问暖和进厨帮厨了,还有可能挑三拣四,毛病一大堆,诸多的不习惯,父母象供祖宗一样,也很难让他们满意,完全忘了自己是在这儿长大的人,更想不到自己身上的泥腥味都未脱掉,却回到自己的老家摆起了城里人的谱,在父母面前都是这个样,更别说在城里了,他们只知道应付自己的生活,一年到头没有几个电话,每次电话都因为忙而挂掉,心里根本没有牵挂父母的心,所以回家也是应付一下良心上的遣责,打着回家看父母的口号,大肆收刮一番,可怜天下父母心,省吃俭用无私奉献,却让子女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理所当然喜欢啃老的人,农村不在是他们的家,二老也不象他们的爹妈,也只是形象上的挂名而已,老人年纪一大,成了他们的累赘,也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这是眼下很多人的通病,他们过早透支幸福,把幸福建立在老人的痛苦之上,榨干老人的棺材本,自己却过着上等人的安逸生活。

别怪时代捉弄人,要怪他们贪心,自私,目中没有父母亲人,日子过得紧巴巴,也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回老家他们住得习惯吗?住几天就是受几天罪,更重要的还有铜臭味在大脑里发生了强烈反映,不离开老家,他们就更难生存,他们是时代的巨婴,也是当代年轻人的悲哀,当然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如此,最起码这样的人现在很多,发展趋势很快,令人担忧。


在外面呆久了,每次回去之前都很期待,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熟悉的村子、道路、邻里…

回去以后,在老家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尤其是买东西、洗澡、上厕所。

刚回去两天就想离开,原来我最想的地方居然是记忆里的老家,亲人都在!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在。


酸辛他乡无人知,自卑老家愧难留。


物是人非,老家已经陌生的家,只是在童年回忆中那么亲切,现在熟悉的亲人已故,只留下陌生的老家


都麻木冷酷了


虽然自己是从老家出生长大的。但自己也是十几岁就从老家出来了。留恋老家是因为老家有父母和兄弟姐妹,还有和自己一起长大的玩伴和同学。时间长了你会慢慢的发现,老家是父母的老家,是兄弟姐妹的老家。毕竟是自己离开老家那么多年自己已经和老家人的共同语言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不只是你看不惯老家人的一些问题,同时老家人也会看不惯你的一些做派。一些同学和小时候的玩伴也是因为发展的差别慢慢的变的也就冷淡了。特别是父母不在的人,老家能够让你留恋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加上工作或者是事务繁忙,人就慢慢的不愿意回老家了。


那是因为你还年轻,你被正事和琐事牵绊着,太多人和事等着你,心静不下来,等你过了五十,如果父母在,还回得去,如果父母不在了,你也就回不去了。故乡永远变成记忆中的故乡,千万不要觉得,故乡是想回去就能回去的地方,不信你试试,父母不在了,你回去站在村口,一定是"没有家的孩子"感觉。不知走进哪家的门?这是因为父母不在了,你只有去路,已经没有来路了。


原始地址:/dongtai/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