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究竟应该从史料原文入手,还是应该从史学家的教材性著作入手?

如果要系统的学习,我以为应从教材入手,然后再去涉及史料原文,最起码你要先了解大概的历史事件和时间。当然如果阅读史料原文,你也应具备比较深的文言文基础。


可以先从史学家的材料入手,因为这是有针对性,并且让人容易懂的。

等这些弄懂了以后,再从史料原文入手,解读当时的历史文化。

最后,要记得,不管是史学家的材料,还是史料原文,都是人写的。只要是人写的,就会有自己的观点,会给人带来思维的先入为主。

所以,读这些东西的时候,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样,才能把史学读懂,读透,才能衍生出更多的思想和文化。


我认为看史料原文更清楚明了,教科书史书大多都进行剪改了,信息不全,容易断片。


建议先从教材性著作开始。

难度

《圆桌派》有一期读书节目,有个嘉宾提到“无耻游戏”。就是说一本你大家都认为你应该看过,但你却没看过的书。比如一个英国人说我没读过莎士比亚,周围人就会很吃惊。

其中有个嘉宾就说自己没读过《史记》,另一位嘉宾也附应说对,《史记》我也没读完。

这两位嘉宾都是知识分子,《史记》都经典了吧。为什么他们都没读过?

因为难度确实太大。全部文言文,理解起来很费劲。

史料都是古文,理解古文不单单是要理解词面意义,还要结合历史背景来理解。如果没有对历史基础的理解,上来就读史料。一个是看起来很费劲,另一个也可能看不懂,甚至是误解。

比如《陈涉世家》,中学课本中出现过。很多人都记得里面的名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苟富贵、勿相忘”。但里面有一句“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大家可能都忘记了。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厉害的史学家却从中发现了秦始皇的惊天大秘密。

而教材性的著作,难度比较小,而且很容易建立起一个历史框架。可以阅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兴趣

进入任何领域,兴趣都可以做为先导条件。如果你一上来就阅读史料,会觉得很枯燥。

实际上,大部分细谨的研究工作都是很枯燥的。马伯庸在他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中,写了身边人阅读史料的基础太差,没有兴趣干这个事。所以他才自己干了,并且出了这本书。

我当年也在读史明智的想法中,跑去图书馆借了本《史记》,认认真真地看了不到三页,我就放弃了。真的很枯燥。此后,对历史基本没什么兴趣了。

直到后来,看到越来越多有意思的历史类书籍。才又对历史感兴趣了起来。

所以不管是出于难度,还是兴趣,都建议先从教材性著作开始。慢慢入门后,再去看史料,建立自己的史学观。


自然是从兴趣入手,先看自己感兴趣的能看进去的历史、或者历史人物。

然后看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疑问,再去横向拓展知识面,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因为你的兴趣得到了你的认可;返回来再去看历史,这样一个一个的疑问被解决了,你的知识面也扩展了。

知道的越多,就会有更多的疑问,也必然会加深你的兴趣,这样你又会因为你的兴趣、疑问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良性发展下去,你会懂的越来越多,直至成为专家。


初开始先学历史题解,然后时间长了点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可学原著。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还是先看历史科普读物再看原始的史料好。至于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初学者可以通过阅读历史科普读物(如通史等)对我国各个阶段的发展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看看别人对这些历史有哪些总结和评价。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二、通过阅读历史科普读物深入浅出的讲述来培养自己对历史的兴趣。并优中选优,确定自己想要深入了解学习甚至是研究我国浩浩五千年历史中的哪一块儿。

所以呢,一和二是带有兴趣培养和方向选择的粗读。如果兴趣和方向都确定下来了,那就进入到第三点。

三:阅读原始史料。我国的原始史料很多,但最基本也最著名的是《二十四史》。一旦确定了自己要学习的方向这个时候就可以买相关的史料来读了。

这个时候由于已经有了前面的知识储备和铺垫,再读起来心里就会大概有个数,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无形中做出对此从而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我是历史中简堂烽烟,专注于五代史的学习,求赞求评论求转发啊


从我的学习经验来看,我认为应该先了解历史的框架,再往里面补充细节。

1.历史的框架

要了解历史的大概框架,我建议读权威人士或权威出版机构的通史书籍。当然,历史教材是很好的入门基础。

比如说学习中国古代历史,那我们可以画框架。按时间划分,不仅可以了解朝代更迭、世事变迁,还可以从宏观角度去思考历史问题。从政治制度去划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改革。从文化思想史去看又是一番别的风味,多少文人士大夫在时间的洪流中依然屹立不倒,名流千古。当然,还有经济史、历史地理等等。

历史虽然属于文史类学科,却一点不比理工科简单。粗糙的死记硬背,从我的经验来说不大有用。脑子里要有框架,朝代框架也好,体制框架也罢,只有眼观全局,才能尽力避免片面看待历史问题。

比如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吗?”这个问题,如果只从秦朝成立之后去看,那么肯定的问题大于成就;如果从秦朝成立之前去看呢?我相信,你对秦始皇的看法可能又会有所改变。

这个经典的问题是我的高中历史老师的问题之一。高中学历史没涉及过多的学术,也没要求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的书籍,历史老师只教会我不要片面的看待问题。

2.补充细节

补充细节就涉及到专业历史文献、专业书刊、近现代论文集合或历史书籍,以及一些野史。

为什么建议读专业历史文献?我认为这相当于找一个支点,立得住脚。也相当于找到一个中心点,再由此向外延伸。当然,这也涉及到专业历史文献是否是真正历史的问题。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抱有消极心态。历史是胜利者的冠冕,历史的溃败者的刺青。所以,我很喜欢看野史。

野史没有官修史书权威,却是一代一代人流传下来的故事。即便不是真的,却也算是当时的舆论导向。《诗经》就是如此,把当时的风土人情等等都流传至今。让我们在当代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中,可以偷偷瞥一眼千年前的风和日丽。

把细节补充到框架之中,相互佐证,又能避免死记硬背,找到学习方法。除此之外,和他人论述历史问题,也能够加深记忆和理解,也能够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一举两得。

3.思考

我一直认为历史是很玄学的学科,可严肃可脱线,很难去界定,只能从现存的文献中去推测、假设。

我认为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以史鉴今,这可能有点老话重弹。不过,事实如此。历史的故事,同时也是人性的故事。了解人性,就能避免一些伤害。同时,也能学会了解自己,学会为人处世。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们的历史老师曾经给我们出过一道题:

唧唧①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①唧唧:纺织机的声音。

“唧唧”是什么声音?①纺织机的声音、②叹息声。

当时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第一个选项。

老师问:为什么都选择第一项?我们的答复就是注解上就写明了“唧唧”是纺织机的声音。

老师再问:有谁看了后面“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然后才做出的选择?我们都表示没有看后面的“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当然我们也有人提出异议,“木兰当户织”当然是在织布,所以“唧唧”就是织布的声音。老师引用了一些材料证明“唧唧”是叹息的声音。然后老师再问:如果当时注解“唧唧”是叹息声,你们会选择哪个呢?

老师这时才转入这堂课的正题,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大字:研究历史,必须避免先入为主,以原始史料为准!

这就是我的历史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

每个人的底蕴和机缘各不相同。

如果文言文功底相对不错,那就直接从史书原文入手。先粗略读遍《中国通史》,对哪段历史时期感兴趣,然后就重点读那段时期的史料原文。

如果文言文功底差,那就更需要从原文入手。这样才能不断加强自己的功底,为以后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打好基础。

如果只是为了娱乐消遣,那便无所谓了,看哪个史学家的著作都行!

要想客观地看历史,还是要以原始史料为准!

【每篇文章都是脑中迸出的小火花。】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谢谢邀请。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学习的目的。下面从应试和历史研究两个反面略作讨论。

以应试为目的,显然要根据应试大纲选择相应教材。对某个、某些历史事件或历史时段感兴趣增加课外阅读另当别论。

以历史研究,了解历史原貌为目的,则最好学习历史原著,多做思考,多做比较,尽力会到当时历史背景下,去伪存真,得到自己的理性认识。


原始地址:/chaoliu/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