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部分高校自招人数缩减,综合评价招生人数增加,你认为是教育更公平的体现吗?

当然,当当然


公平不公平,关键靠制度的保障。没有好的制度执行和监督,公平就是空中楼阁。


搞自主招生贪婪的是高校校长,搞所谓的综合素质评价贪婪的就是全国的大中小学校啊,买素质必然成为全国性的浪潮。。。

1)综合评价才能选到需要的人才?

错!素质包括品格和能力。能力可以客观评价,看分数或等级即可。而品格根本无法客观评价。品格重要,但训练在平时,做足过程即可。就像体育,每天早晚跑考试不用考。更重要的,品格根本无法客观评价,更无法保证公平公正。谁比谁更高尚?谁比谁更合群?谁又比谁更健康?素质评价能像高考那样动用全国资源来保障公平公正不被操纵吗?不可能的。

2)通过优化高考科目和题型设置,既可以保证公平公正,又可以选拔到真正需要的人才。不需要搞什么自主招生,也不能搞什么综合素质评价。所谓的“”唯分数论“”其实是““客观评价机制””。

3)解决重点班,升学率,平均分等问题的关键,不是不考试,也不是不看分数。因为分数是对素质之能力的量化评估。而素质之品格培养做足过程即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整教师激励机制,从以学生成绩为中心调整为以同行评议的精品课题为中心。让教师专心讲好课,而不是紧盯学生的考试成绩。讲课是老师的事,努力是个人的事。

职称能代表什么?课讲的好才是关键!应按精品课题和课时量进行激励,形成一种管理服务于教学,教学以精品为中心的动态激励机制。

同行评议指区内教同一门课的老师互相听课,大家讨论匿名投票决定。这是相对最公平的方案,没有权力,没有权威,同票同权。另外评的不是一门课而是一个课题,所以大家都有机会。通过听课就能发现和学到很多东西,这也是一个不断提升不断超越的过程。

*区内同一个课题没有找到比你更好的,那么你的就是精品!


教育部曾多次提到综合素质评价,同时也努力改变中国教育方式1,新高考改革上海江苏率先进行整改,慢慢辐射全国,到2019年已经辐射8个省份,尤其河南山东河北这几个地方。

无论是高考改革,还是自主招生模式的改变,增加综合素质评价测试,目地肯定是为了中国教育更好的发展。


毋庸置疑这样的改革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之前的高校自己招生,给与了学生、家长、高校很大的高校教育权力寻租空间,带来了很多教育腐败问题。

很多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通过钱权交换,直接进入了高等学府,获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人脉资源。而这些本应该是给与真正有发展潜力和才能的学生。

这样的改革,缩小了权力寻租空间,将社会高校教育资源更加公平的面向社会,对于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都是利好的消息。


肯定是更公平的选拔模式。

一、传统的唯一高考成绩模式很不公平。

高考仅仅反映了一个人的做题能力,而这个做题能力很大程度上是机械化训练出来的。此外,可从一定程度反映一个人的学科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一套试卷并不能反映所有的能力高低。每个人都有个性遗传差异,能力表现类型也不同。比如,去年高中毕业的两个学生,成绩不好,班上倒数。一个乒乓球打得好,是市青少年组单打冠军,现在复读。一个魔方玩得好,进了一个职业学院,现在玩七阶,参加各种魔方比赛。上一届还有一个学生古诗文功底非常好,会做古诗词,有意境,走了个二本。我认为他们的能力不差,但在高考选拔制度下,他们就差了。

二,综合素质考查是更公平的选拔模式。

由于综合素质考查是考查一个人的多方面的能力,所以更公平。但是,我国刚开始实施,很多地方不完善。

三,将来会有更公平的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当人们不再为生存发愁时,人们就会遵循自己的兴趣去学习。高考成绩的意义就不大了(现在之所以看重,是因为高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生存状态)。那个时候估计会出现教、考分离(考不是评估教的指标),意向性培养,专业定向能力考核等等。


原始地址:/chaoliu/1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