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200强都是哪些学校?

相对比较新的100强排名如下:

相遇是缘,加关注,持续分享不一样的人生和投资见解。


应该看科技成果


第一档清华北大。

第二档华东五校。

第三档航开济(北航,南开,同济)。

第四档中坚九校。

第五档普通985。

第六档高档211。

第七档末流985(央民,西农,海洋等)。

第八档普通211。

第九档末流211及高档一本。

第十档普通一本和二本。

第十一档民办三本。

第十二档专科。

第十三档高中和技校。

第十四档初中和小学。

第十五档文盲。


问这个问题的怕是你所在或者认为的学校一定不在一百强,因为最低标准都是一百强高校,200强你是在开玩笑么


排名有卵用?


全国高校200强是哪些学校呢?

看了其他网友的回答,我发现很多网友都是弄个武连书、校友会或者软科的大学排名名单,复制粘贴给你就完事了,但我认为这个没什么参考性,因为排名这个东西在真正的就业市场中几乎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因为所有的排名都是民间自己搞的,教育部官方没有发布过任何排名,这也就代表着任何排名都有不公允的地方!

有人说:“学历是个敲门砖”,因此,对于我们大多数不搞科研的人来说,当年进入一家大企业时,不会因为学历关而对你造成任何影响的话,那么你上的这所学校我认为就是合格的,这也是普通人对所上学校的最低要求!

接下来,我按照社会认可度和真正就业时能用到的学校,来给你细细数一数哪些学校能排在前面!

首先,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我来做个说明,双一流大学是我国的“国家级”高等教育计划,无论是42所一流大学还是95所一流学科大学,能如选这个国家级工程的学校是不会差的,这个教育部官方发布的我国的一流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很高的社会公信力!

我再来讲一讲原来的985.211工程和双一流的关系,这样告诉大家吧,之前的985大学(共39所)全部入选了双一流工程的“一流大学”,211大学(除985大学后,共73所)全部入选了“一流学科”,此外,还有25所原非985.211工程的大学此次也入选了双一流工程,这样一共有137所双一流工程大学!

从就业方面和社会认可度方面,这137所大学我认为绝对可以排进中国高校前200名,因为这些高校是由教育部选出来的,可以代表国家对这些高校的认可!

接下来还有63个名额如何分配呢?那么我就按自己的观点给出来这63个如何分配。

分配原则很简单:

1.这些高校一定具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且博士点总数不少于10个,这是硬条件,毕竟如果连完整教育体系都没有的大学肯定不会排在前面!

2.这些高校至少是“省部共建”高校,这表明这个学校的政府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官方对学校的办学定位较高!

3.结合正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占地面积、学生总数和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综合把握!

由于篇幅有限,我打出一部分高校名称:昆明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州大学、黑龙江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

我不一一打出来了,以上排名不分先后都在前200名高校,因为它们都符合我上面的三个条件!

欢迎留言、点赞、关注我!(一个高校讲解员)


全国高校200强都是哪些?如果不考虑排名,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好回答的。因为我国有双一流大学137所所,其中一流建设大学42所,一流学科建设大学95所。这137所大学包括原985院校39所,原211院校73所,还有25所双非院校。这些大学应该是我国目前最好的大学。

先来看看42所一流建设大学名单:

由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流建设大学A类36所,B类6所,除了原来的39所985院校外,有3所211大学也入选一流建设大学名单,分别是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具体院校和入选学科如下:

这其中有25所双非院校入选,分别是:国科大、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河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四川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除此之外

,我国还有实力雄厚的四非院校,比如:昆明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湘潭大学、燕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都有A类学科入选,学科实力相当强大。这些非双一流院校名单和A类学科如下(共49所):

考生在选择大学时,这些院校的优势学科也可以考虑。至于说到前200强的排名,2019年校友会中国内地高校排名前800强出炉,有兴趣的考生可以看一下,在此不一一列举!


参考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和高考录取分数线,进行排名更切合实际


我国高等学校分两种类型,一是普通本科高校,二是普通专科高校。下面就根据所提问题,给出第二种类型全国150强的高校。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名150强学校。


北大,清华,中科大,复旦,上交,南大,南开,西交,哈工大,北师大。这是全国前10,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普通大学本科现在属于普适教育!

大学阶段核心是职业素养教育!

职业素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专业素养教育。

目前大学排名主要依据是专业教育排名。

人文素养教育在我国高校,普遍缺失。

如果你是了解性的,建议看看上海交大的高校排名+国家双一流,985,211。

一般国家211+地方211建设学校都在200强以内。

如果你是学生准备选专业,在现在知识遍地都是的环境下。

建议综合考虑学校的人文环境与教育教学环境。

专业学问不是一锤子买卖,好的人文素养可以使你走的更远!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每年的高校排行榜有许多种,都是一些机构弄出来的排名,要说权威性的,暂时好像没有。所以,菜鸟也只能寻找一些资料,找一些觉得稍微比较靠谱的排名情况,给大家来做一个简单介绍,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排名,仅仅作为参考。

这些高校大家都不陌生吧,都是我国的顶尖高校。菜鸟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大家觉得这个排名是否靠谱,是否可信?这个大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参考。

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些985高校的排名,也都是一些985高校,前26名都是985高校,这个的确是毋庸置疑的,大家可以看看。

从最初的985高校,到36名的时候出现了211工程院校的名字,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了。这个名单大家可以看看。

到78名的位置,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211工程院校的名字,当然还是有个别实力很强的双非院校也出现在名单当中,大家可以看看。

这是菜鸟整理的我国200所高校的排名情况。因为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的排名,所以菜鸟只能自己整理一些排名的资料给大家看看。可能这个200强的名单和有些同学的想法有些出入,不过这已经是菜鸟能够整理的比较详细的排名了,这个大家可以做个参考。至于比较权威的排名,菜鸟也没有。这个排名不知道是否符合大家想法,不过已经整理出来了,大家也都看看吧,熟悉一下也行。


兄弟,其实大学这回事更多的是分档次!比方说,一般最粗略地有,第一批次招生、第二批次招生...

稍微细一点,重点大学、普通第一批次依次类推...

再细一点,全国重点大学、地方性重点依次类推...

...

不过一般划分到接下来这个就很全面了,再细分意义就不大了。

清北一档,牛逼计划或者联盟(一般认同华五人或者珠峰计划),985,资源投资等等相对匮乏的985和资源投资相对较多211,211,211到地方性专业性重点的过渡,地方重点...依次类推

不过以上均是针对整体,而不是个例。


全国高校200强(2020年校友会榜单)排名第一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第四至第10位分别是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和武汉大学(并列第10),具体排名如下:

21-40位:排名第35位的重庆大学未来随着重庆城市发展可能会进入全国20强,那些还可能“掉队”呢?

41-60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第55位,是排名最低的“985”成员,未来随着其他高校发展可能还会继续下滑,而最有可能上升的应该是西南大学,毕竟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其他三市都有两所十强成员。

61-79位:昆明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61位超越云南大学成为云南省第一学府多少有些意外,太原理工大学在2020年引来“网红”教授郑强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进入全国五十强问题不大,毕竟山西地处中原。

80-97位:这份榜单知名度最低的是哪一所呢?

98-114位:深圳大学排名全国第107位?你们没看错,是真的。那么未来呢?大部分网友表示再过二十年有可能进入全国十强,你们觉得有可能吗?

115-130位:西南政法大学排名全国第115位,这所曾经称为“法学界的黄埔军校”最近十年存在感真的不是太强,当年如果和重庆大学合并是不是双赢结局呢?虽然法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得到A,也是重庆高校唯一,但其他学科拖后腿严重,“法学”表示真心带不动呀,未来这个排名保持难度很大。

130-147位:南京邮电大学和贵州大学未来排名肯定会上升,进入全国百强只是时间问题。

148-164位:长春理工大学来到了151位,是不是也很意外?马云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未来还有上升空间,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邮电大学与前面的西南政法大学都各有所长,哪一所会成为重庆的第三所“双一流”成员真的很难判断。

165-180位:长江大学未来还会上升吗?光听校名还是未来可期的!

180-194位:广州医科大学排名第180位,这所有钟南山院士坐镇的大学肯定被低估了,加之身在广州,未来估计是排名上升最大排位的学校,你们相信吗?

195-201位:重庆交通大学居然是全国排名第201位,其杰出校友能成为港珠澳大桥的总设计师,曾经有机会坐稳重庆“老三”位置的高校还是有很大空间的,毕竟其王牌专业桥梁工程等相关学科在有着“桥都”之称的重庆还是有发挥之地。

对于这份全国200强高校排名,你们认可吗?快来看看你的母校排名多少位吧!!!


中国高校前200强应该是这样:

中国大学100强排名

1.北京大学(北京)

2.清华大学(北京)

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4.浙江大学(杭州)

5.复旦大学(上海)

6.武汉大学(武汉)

7.南京大学(南京)

8.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9.吉林大学(长春)

10.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11.中山大学(广州)

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13.南开大学(天津)

14.四川大学(成都)

15.山东大学(济南)

16.中南大学(长沙)

17.西安交通大学(西安)

18.厦门大学(厦门)

19.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

20.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22.同济大学(上海)

23.天津大学(天津)

24.东南大学(南京)

25.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26.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27.西北工业大学(西安)

28.湖南大学(长沙)

29.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30.兰州大学(兰州)

3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32.重庆大学(重庆)

33.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34.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35.东北大学(沈阳)

36.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3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38.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39.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40.西北大学(西安)

4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2.南京理工大学(南京)

43.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44.西南大学(重庆)

45.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4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7.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8.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4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

50.东北师范大学(长春)

51.苏州大学(苏州)

52.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53.长安大学(西安)

54.南京农业大学(南京)

55.南京师范大学(南京)

56.郑州大学(郑州)

57.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

58.云南大学(昆明)

5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

60.西南交通大学(成都)

61.暨南大学(广州)

6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

63.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64.河海大学(南京)

65.上海大学(上海)

66.湖南师范大学(长沙)

67.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68.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69.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70.南昌大学(南昌)

71.福州大学(福州)

72.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73.陕西师范大学(西安)

74.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75.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76.东华大学(上海)

77.江南大学(无锡)

78.华南师范大学(广州)

7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80.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81.山西大学(太原)

82.新疆大学(乌鲁木齐)

83.安徽大学(合肥)

84.太原理工大学(太原)

85.海南大学(海口)

86.辽宁大学(沈阳)

87.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88.广西大学(南宁)

89.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

90.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91.西南财经大学(成都)

92.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93.河南大学(开封)

94.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95.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96.浙江工业大学(杭州)

97.燕山大学(秦皇岛)

98.贵州大学(贵阳)

99.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1.深圳大学

102.昆明理工大学

103.湘潭大学

104.南方医科大学

105.河北大学

106.扬州大学

107.南京工业大学

108.宁夏大学

109.哈尔滨医科大学

1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11.江苏大学

112.河北工业大学

113.中国医科大学

114.东北农业大学

115.南京医科大学

116.黑龙江大学

117.四川农业大学

118.天津医科大学

119.中国药科大学

120.北京外国语大学

121.浙江师范大学

122.东北财经大学

123.福建师范大学

124.西南政法大学

125.上海理工大学

126.大连海事大学

127.延边大学

128.山东师范大学

129.西北师范大学

13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31.湖北大学

132.武汉科技大学

133.西安理工大学

134.石河子大学

135.上海师范大学

136.山东农业大学

137.天津师范大学

138.西藏大学

139.上海外国语大学

140.山东科技大学

141.青海大学

142.安徽师范大学

143.湖南农业大学

144.广州中医药大学

145.中北大学

146.江西师范大学

147.上海中医药大学

148.长沙理工大学

149.福建农林大学

150.青岛大学

151.成都理工大学

152.沈阳农业大学

153.西南石油大学

154.长春理工大学

155.河北师范大学

156.哈尔滨理工大学

157.宁波大学

158.兰州理工大学

159.南京林业大学

160.河北农业大学

161.河南理工大学

162.浙江理工大学

163.江西财经大学

164.天津工业大学

165.河南农业大学

166.河北医科大学

167.兰州交通大学

168.青岛科技大学

169.河南师范大学

170.安徽医科大学

171.华侨大学

172.沈阳工业大学

173.广西师范大学

174.内蒙古农业大学

175.天津中医药大学

17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77.广州大学

178.云南师范大学

179.温州医科大学

180.长江大学

181.杭州师范大学

18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83.汕头大学

184.南京邮电大学

185.广东工业大学

186.安徽农业大学

187.四川师范大学

188.华东政法大学

189.西安科技大学

190.吉林农业大学

191.辽宁师范大学

192.哈尔滨师范大学

193.浙江工商大学

194.大连医科大学

195.成都中医药大学

196.安徽理工大学

197.山西师范大学

198.南京中医药大学

199.东北石油大学

20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网上排名的很多,我认为这个应该比较靠谱,如果仔细甄别,大家可以选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全国前200强的高校都有哪些学校?对于那些正奋斗在高考前线的莘莘学子来说,时间是那么的宝贵为了学习我们分秒必争,大家根本没有时间去整理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今天的问题真的非常值得大家去收藏,看好了之后为自己定下一个奋斗的目标,这样你才可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2018年国内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最新名单如下,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最后的总结:

对于高校排名问题可能有些同学会认为它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都是一些唬人的东西。虽然说这些排名都只是一些民间行为而已,但是它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的依据与理论来支撑的,对于同学们来说它的参考价值还是相当的高。

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高校排名版本,大家也没有必要都去瞧一瞧、看一看,其实你只需要拥有一份就足够了,看多了不仅你自己会感觉到烦而且越看越混。

以上信息纯属个人意见,如果您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或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探讨,谢谢!


东北地区有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延边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西南地区有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藏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大理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昆明医科大学、西南林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西北地区有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财经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侵会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苏州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海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江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暨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侨大学、宁波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解放军工程信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科技大学、青岛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济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大学、北京建筑的、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公安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广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烟台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理工大学。


国内高校众多,要说论排名的话很难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排名,毕竟不同的标准排名的结果不一样。一般来说一个好的院校排名需要考虑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说科研实力、科研成果、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社会影响力。所以说想有很准确的排名并不容易。

像国内的排名机构有多种,甚至国际上都有各种各样的排名,就像2018年泰晤士高校排名中,苏州大学甚至排名在国内13名,很多人都不认可。因此我个人对高校排名的意见和看法是仅限于参考,实际的意义并不大。

言归正传,虽然说国内排名并不是很准确,但是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像校友会排名的话,在国内还算是比较的认可的,一定的参考意义。以下是校友会对国内部分院校的排名情况:

还是那句话,对于高校排名仅限于参考!别说什么误人子弟的话,如果拿排名来好学校的话,只能说自己不会懂得什么叫参考。报考学校的话,要考虑的是分数、是整体排名、是学科评估、是专业!

您的关注、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对于大学排名情况,参考的标准不一,有的排名是根据学校的科研成果、学术水平,有的是根据知名度、专业优势、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的考量!

虽然不同的机构公布的排名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对实力雄厚的大学来说并不受影响,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全国高校200强都有哪些学校!

在此次最新的校友会排名中,北京大学居首位,清华大学紧跟其后,此外按照星级排名和办学层次来看的话,清华北大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都是八星级大学,并且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另外,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按照星级排名的话都是7星级大学,而且在大学的排名中占据前二十的位置!

虽然各个排名版本差距挺大,但是前边的学校基本不会变,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了解一下排名还是挺有必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如果感觉对自己有帮助,请点点关注,感谢!


我国普通高校数量很多,总数近2600所,其中本科高校1200多所,但是实力很强的高校并没有太多,要排出200强意义不大,但是争议却很大。

200名左右的高校是什么水平呢?我国首批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全部在百强之内,B类也全部入围200强;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除西藏大学、青海大学等少数几所政策性照顾的院校外,大部分也能入围200强。下面是双一流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除上述130多所高校以外,还有哪此高校实力比较强呢?诸如昆明理工大学、燕山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湘潭大学等一批地方重点高校,实力强过不少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必然也能入围200强。

下面借助2018年校友会的排行榜,看看哪些四非院校实力比较强,仅供参考。

实际上,在一、二本批次没有合并的省份,一本批次录取的院校一般不超过300所。200名左右的高校,也就是一所还不错的一本而已。而高校由于地域、行业、优势学科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排名。因此,从考生的角度而言,选取学校应首先考虑院校的属性(985、211或今称的双一流)、地域、专业等要素,而高校排名仅适宜作为次要参考。

个人浅见,欢迎讨论。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大家关注!


原始地址:/wangluo/2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