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被杀后,他的后人怎么样了?

邓艾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

邓艾在钟会之乱后,邓艾的儿子全部被杀,邓艾的妻子和孙子都被发配到了西域。司马炎登基后考虑到邓艾的冤情,在大赦天下的时候,赤兔其孙子,并在邓艾的旧将段灼上书为邓艾申诉冤屈后提拔邓艾的孙子孙朗做了郎中,后又提拔孙朗做太守。可是,就在孙朗上任前,就遭遇大火,不幸殒命。邓艾的玄孙邓韬、邓行得以生还。以史为鉴,其实邓艾在历史上是一个难得的忠臣,作为一个寒族出身的孩子。他生前功勋卓著,位高权重,但究其原因,是邓艾没有士族们的人脉基础,为他说情的人太少了。但正因为其忠诚,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其孙子才得以保全。


邓艾在被杀之后,他的儿孙还是很多活下来的,现在四川很多姓邓的,肯定是他的后人吧。[大笑]


邓艾被杀后,他的后人怎么样了?历史的璀璨星空原创·05-3007:03·历史领域优质创作者关注

“成也灭蜀,亡也灭蜀”说的就是邓艾。灭蜀,让他迅速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同样,也因灭蜀的辉煌又让他迅速迈入了人生的深渊。

景元四年(263年)冬十月,征西将军邓艾率万余人成功偷渡七百余里阴平小道,并一举灭亡蜀汉。

这时的邓艾似乎已被巨大的功绩冲昏了头脑,居然在未经请示朝堂的情况下,便擅自封赏投降的蜀国君臣以及跟随他的将领。

邓艾不是单身,除了随他一起出征的邓忠,其他亲属都留在洛阳。在钟会之乱后,邓艾的儿子全部被杀,邓艾的妻子和孙子都被发配到了西域。

知其有冤,无正式平反十几年后,司马炎继位,陆陆续续有人上书,请求为邓艾平反。

史书记载了三次关于司马炎对邓艾案件的评价,影响了邓艾后人的轨迹。

第一次,司马炎登基时,进行了一次大赦。这次大赦中,司马炎对王凌、邓艾都做了一定的“赦免”。不过,司马炎并没有“正式平反”,他只是说:邓艾被抓捕的时候,束手就擒,态度良好,既然现在大赦天下,他们的子孙就不追究了。

邓艾的孙子得以被赦,结束受发配之苦。

第二次,提拔邓艾的孙子孙朗做了郎中。

这次的起因,是邓艾的旧将段灼上书为邓艾申诉冤屈。其中的申诉逻辑清晰,证据详实。

可是,司马炎并没有直接“平反”,只是说,念及邓艾有功劳,现在子孙做民隶,于心不忍,于是做了提拔。第三次,司马炎在此提拔孙朗,孙朗却遭遇意外。


邓艾是三国后期的悲剧人物,和钟会兵分两路灭蜀,他率领军队偷度阴平,逼迫后主刘禅投降,为灭蜀第一功。但是却和其长子被司马昭杀害,其中自然有邓艾自己的原因,但更多是司马昭的阴谋诡计。那么,邓艾及其长子邓忠被杀后,他的后人怎么样的了?

邓艾、邓忠父子二人被杀后,他在洛阳家中的儿子也全部遭到牵连被诛杀,此外,家中女眷以及年幼的孙子邓朗和次孙邓千秋全部被发配到西域。

到了晋武帝时期,段灼在泰始三年上书,为邓艾申冤,晋武帝司马炎为笼络人心,为邓艾平反,邓艾得以恢复名节。随后,邓朗被任命为郎中,后来又迁为定陵令,后来又升至新都太守。但在赴任新都太守之前,却不幸发生了意外,因襄阳失火,邓朗与母亲、妻子及两个侄子都被大火烧死,好在两个儿子幸免于难。此后史料中再不见邓艾后人的记载。

邓千秋被王戎征为掾吏,仕途不错,但以后历史未见其后人的记载。


根据史书记载,邓艾有两个儿子,一个是长年跟随邓艾征战的长子邓忠,一个是留守在魏都洛阳的次子(史书中未留名)。

公元263年冬,魏国大将邓艾率万余兵马从阴平小道出发,越过700余里无人烟的险域,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一举灭亡蜀汉。

迎来人生巅峰的邓艾被巨大的功绩冲昏了头脑,居然在未经请示朝堂的情况下,便擅自封赏投降的蜀国君臣以及跟随他的将领。从而,引发司马昭大为不满。

公元264年正月,魏将钟会、胡烈、师纂、卫瓘等人见邓艾居功自恃,向司马昭诬告其谋反。于是,司马昭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押解回京。钟会从而独掌蜀地魏蜀20余万大军,遂密谋反叛,因消息泄露被魏国众将反杀。后来由监军卫瓘收拾蜀地局势,此时邓艾旧部想要追回邓艾。而卫瓘因其参与诬谄,怕邓艾官复原职后对付自己,便派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西,将邓艾谋反一事变为既定事实。同时,受邓艾的牵连,邓艾在洛阳的次子也被诛杀,邓艾的妻子和孙子(邓忠的儿子邓朗和邓千秋)被发配到西域。

直至公元273年,西晋司马炎时期,邓艾旧部段灼的上书为邓艾申冤,邓艾才得以恢复名节,邓艾的孙子邓朗和邓千秋才得以从西域返回中原。

邓朗先是任命为郎中,后为定陵令,直至任命为新都太守,还未上任就在襄阳遇到火灾,邓朗和他的母亲和妻子及两个侄子都被烧死,只有长子邓韬、次子邓行理幸免。邓千秋则被光禄大夫王戎(竹林七贤之一)征为掾吏,也算吃公家饭了。此后,各种史料中再也没有记载邓艾后人的记录了,可以预料邓艾后人再也没有惊才绝艳之人了。


邓艾作为奇袭蜀国的名将,在孤军深入后,拼死一战取得胜利。等待他的确实屠刀,当邓艾坐着囚车到达绵竹的三竹亭时,迎接他昔日的部下向他索命了。背后的人,就是统一部署了灭蜀大计的司马昭,给予他荣耀的人,也给与他死亡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邓艾死后,其诸多儿子被杀,只留他的妻子和年幼孙子发配到西域种地。

馀子在洛阳者悉诛,徒艾妻子及孙子于西域。


邓艾—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最大功劳就是偷渡阴平,灭了刘婵的蜀国,但是下场却是马上被收监,在押送的路上被杀。

一直跟随邓艾征蜀的邓忠,最后和邓艾死于押送回洛阳的路上,应该是司马昭为了斩草除根下的令。

在洛阳家中的儿子都被诛杀,其他家族里的人都被流放西域边关。晋武帝司马炎为邓艾平反,于是召回邓艾的孙子邓朗回朝做官,最后做到太守,然后在上任的途中遇到火灾,邓朗的母亲和妻儿都被烧死,只有邓朗的儿子活了下来,这也算是天不灭邓艾吧。

至于其他的子孙后代,因为变故太大,突遭横祸,具体分散何处已经无处考证了。


邓艾的全部儿子都被司马昭杀死了,但是还有二个孙子被流放到西域,后来司马炎给邓艾部分平反,孙子邓朗出来做官,另一个孙子邓千秋留下二个儿子后,很早也死了。邓朗一家还有千秋的二个儿子,后来在永嘉之乱中,都死于襄阳大火了,唯有邓朗其中的一个儿子邓韬,因为远行不在家而幸免于难。所以邓艾还有个曾孙邓韬,继承了邓艾这支的香火没有绝嗣。


邓艾是军事天才,政治白痴!从古到今,不明白功高震主会招来灭顶之灾的军事天才,都是政治白痴!一个死的比一个难看。


邓艾在被司马昭下旨抓捕时,抓捕邓艾的恰恰是与钟会一通诬告的卫瓘,在钟会随后谋反被杀之际,邓艾父子被毒杀,邓艾的妻子和邓艾的孙子有幸逃过被杀但是也被发配边疆。其他家人被司马氏赶尽杀绝全部诛杀了。


邓艾的全部儿子都被司马昭杀死了,但是还有二个孙子被流放到西域,后来司马炎给邓艾部分平反,孙子邓朗出来做官,另一个孙子邓千秋留下二个儿子后,很早也死了。邓朗一家还有千秋的二个儿子,后来在永嘉之乱中,都死于襄阳大火了,唯有邓朗其中的一个儿子邓韬,因为远行不在家而幸免于难。所以邓艾还有个曾孙邓韬,继承了邓艾这支的香火没有绝嗣。

邓艾是魏国末年的名将,此人出身寒微,却胆识过人。早年受到司马懿和司马师的器重,被重点培养和提拔。后来他死心塌地跟随司马氏篡位,因此成为司马昭心腹。

后奉命镇守边疆,与姜维对峙,曾击败蜀军,斩杀蜀将。后又与钟会一起伐蜀,偷渡阴平,灭亡蜀汉。

蜀汉高层们的后代是被谁杀死的?他最后又有什么下场?

可以说,灭蜀之功,以邓艾为大,邓艾杀到蜀国,逼得投降。当钟会取代邓艾成为蜀地最高统帅之后,钟会和姜维走到了一起。

姜维看到刘禅已经投降,心中悲愤,只能投降。但是,姜维并不甘心,他主动接触钟会,并且挑起钟会在蜀地割据自立的野心,让邓艾和钟会自相残杀。最后邓艾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半路被人截杀,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后来,司马炎即位称帝,那时全国皆知邓艾是被冤杀,但是司马炎却没有帮邓艾平反。这实在让人困惑不解。因此到最后,邓艾一直没有恢复名誉。


同时被杀的还有他长子邓忠,不知是否还有子女书上未提及。


邓忠在战争中有勇有谋,军事战略能力卓越,屡屡击退姜维,最后更是偷渡阴平一举击败蜀国,战功赫赫。然而邓忠在巨大的胜利面前失了方寸,未经许可擅自承制拜官,这才使得钟会有机可乘加害于他,也让司马昭一心要杀了邓艾。

被任命去捉拿邓艾父子二人的是监军卫瓘,将二人关入槛车押送至洛阳。而后钟会谋反,对此司马昭早有防范,亲率十万大军进驻长安。不久,这场“成都之乱”就被平定,卫瓘被委派稳定当时的成都局势并派出田续追杀邓艾。田续追至绵竹西时方才遇到二人并杀死邓艾父子二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的生涯就此画上句号。

邓艾的后人

其子数人。史料中其子邓忠随邓艾一同被田续在绵竹一地被杀害,剩余的儿子也相继在洛阳被杀害。邓忠生前尚有一官半职,官至惠唐亭侯,同父亲一样一同参与偷渡阴平一役,也算是有功之士。其孙邓忠之子邓郎,在邓艾和邓忠相继被杀后,只有邓郎和奶奶活了下来被发配西域。本来二人相依为命,凑活着过日子。多亏了当年随邓艾伐蜀的段灼,段灼深知邓艾作战勇猛,“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对魏国功不可没,最后被处死,在晋朝建立以后上书为邓艾打抱不平。司马炎深明大义,任命邓艾之孙邓郎为郎中。可惜,邓郎却无福消受,还未上任之际襄阳发生火灾,自己和母亲、妻儿都在火场中丧失,唯有儿子邓端理侥幸逃出。邓艾的重孙邓端理,史料上已无详细记载。


邓艾,邓忠父子被杀于绵竹之后,他留在洛阳的儿子们也全部遭到诛杀,家中的女眷及年幼的孙子被发配西域。直到9年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邓艾才得以沉冤招雪,他的亲属也结束了发配,其孙子邓朗还被任命了郎中,后又提拔孙朗做太守。可是在孙朗上任前,就遭遇大火,不行殒命。邓艾的玄孙邓韬,邓行得以生还。这样的统治者,在血雨腥风、毫无底线的权力游戏中,将中国历史带入了漫长、屈辱的动荡时代!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每次读到邓艾被杀章节忍不住多看几遍,总觉得这就是坏人的下场,不禁拍手称快,真正印证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箴言;但是长大成人后,才理解邓艾作为一介屌丝,那种不屈命运的,一心为了功名而奔波的心态,等到即将功成名就,却被一脚踩入泥土的无奈哀叹而感伤不已,逐渐学会为他开始抱不平起来。

生逢乱世,以命相搏企图赢得封妻荫子,结果落得身败名裂,几乎被族灭,此等哀伤之事居然被一个如此励志的小人物遇到了,确实让人感伤不已。那么邓艾被杀后,遭此千古奇冤,他的后人去哪里了呢?

老部下替邓艾喊冤。

邓艾待人虽然严酷不近人情,而且和很多人搞不好关系,但是还是深受一部分人的爱戴,这也是他能够成功带领部下越过七百里无人的阴平之道。在那个九死一生的环境中,如果邓艾没有坚强个人魅力,他最终是无法成行,他的成功足以表明他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在邓艾被怨杀后,他的部下开始不停的向晋武帝司马炎申明冤屈。

第一,段灼上书。

段灼是西北豪强,在邓艾驻守西北防守蜀汉的时候,段灼作为西司马加入到邓艾的部队中,破蜀汉后就被封为关内侯。段灼作为邓艾的老部下,他恋恋不忘邓艾曾经对他的恩惠,一直向西晋皇帝司马炎上书表明邓艾的冤屈,但是由于人微言轻,没有引起司马炎的重视,直到上书四五次之后才引起了司马炎的注意。

司马炎后来下了一个诏书说道:“邓艾功勋卓著,没有反抗甘愿受罚,但是他的子孙却沦为奴隶,我常常同情他们。”就下诏任命邓艾的嫡孙邓朗为郎中。

段灼上书前后经历差不多十年,虽然晋朝没有完全承认确实冤枉了邓艾,但是某种意义上还是为邓艾平反了。

第二,樊震流涕进言。

樊震有机会见到晋武帝司马炎的时候,司马炎询问樊震是如何晋升而来的,樊震就趁机陈述曾经作为邓艾的账下将领,跟随邓艾讨伐蜀汉。樊震力陈邓艾的功劳,并且边说边哭,眼泪鼻涕都出来的,言辞情深意切,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司马炎,随后司马炎提拔了邓艾的后代。

邓艾的后代。

邓艾的家属大部在洛阳,只有邓忠和他一起讨伐蜀汉,俩人一起被怨杀,而在他们的死也很快连累在洛阳的妻儿。在洛阳邓艾其他的儿子全部被杀,只有妻子和孙子得以幸免,并被流放到西域。十年之后,邓艾得以平反,而流放到西域的孩子才得以回归故土。

第一,孙子邓朗。

邓朗很快被任命为丹水令,后来升任为定陵令,到了永嘉年间,他还被任命为新都太守,还没有到任,在襄阳的时候就失火,邓朗和妻子被烧死,只有儿子邓韬和邓行幸免,第二,次孙邓千秋。

邓艾的次孙邓千秋很有名望,就被王戎征召到账下为官,后来很早就去世,他的两个孩子也被烧死了。

历经将近十年的不白之冤后,邓艾终于等来了司马炎不轻不重的昭雪,最后孙子才得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小官以栖身,结果两场大火差点葬送过了邓艾最后的血脉。

那么这场将近十年的复出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呢?也许在茫茫的西域中,一家人可以过着安心的其乐融融平淡生活,但是结局谁又能够预料呢?


灭蜀第一功臣邓艾,在入蜀后成功地招降了蜀后主刘禅,为天府之国成都免去了一场战火,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原蜀汉朝廷的敬重。

同为灭蜀的大将钟会在蜀地密谋造反,拉拢了原蜀大将军姜维一起行事,并派了监军卫瓘以谋反的名义去捉拿邓艾和其长子邓忠,把他们装入囚车押回洛阳。

之后钟会谋反失败,卫瓘联合了不愿谋反的魏军一起反对钟会,杀钟会、姜维和原蜀太子刘璿,平定了“成都之乱”。由于邓艾当初是被卫瓘亲手捉拿的,虽然卫瓘也是抱着韬晦的心思,可毕竟诬陷国家重臣的罪名也不小,所以在解决了钟会后,卫瓘派了心腹田续去暗杀了正在回洛阳路上的邓家父子,依旧以谋反罪论处,说邓艾、邓忠与钟会合谋,后死于乱军之中。

消息传到了洛阳,掌权的司马昭也不愿蜀地再乱,所以直接把罪名全推给钟会和邓艾两人。钟会在洛阳的两个继子(从哥哥钟毓那里过继来的):钟邕和钟峻全部被杀,钟会一脉至此断绝。钟会的哥哥钟毓因为提醒过朝廷要小心弟弟钟会,司马昭免了钟毓的罪,钟毓一脉没受到过大的波及。

而邓艾和长子邓忠则已经死于成都之乱中,邓艾留在洛阳的妻子和儿子们全部被杀,其孙全部被流放西域。直到司马炎建立西晋后,邓艾的谋反罪名才得以平反,史料上也仅记载着邓艾长孙、邓忠孙子邓朗,在平反的当年被任命为郎中,就任新都太守。

后邓朗在路经襄阳时遭遇了一场大火灾,全家都被杀死,仅剩下儿子邓端理因为留在了洛阳而得以幸免。邓端理最后不见于史书记载,大概是因为永嘉之乱而死于乱世,或者是隐姓埋名躲了起来。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三国时魏国的名将邓艾可以说是一位悲情英雄,他智勇双全,屡战姜维,偷渡阴平,直捣成都,终至刘禅率众投降,为灭蜀立下头等大功。可这样一位厥功至伟的将军,却因居功自傲,被钟会诬陷谋反,最终被监军卫瓘诛杀于绵竹。

邓艾家族原为南阳新野的望族,但到了邓艾这一代的时候,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邓氏家族早已没落,但邓艾依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于是,颇有学识的邓艾在成年后担任了典农都尉学士。这一职务本来是出任重要职务的跳板,可由于邓艾口吃,只做了个看守稻草的小职员。这一做就是十多年,后来总算升官做到了典农功曹的职位。

邓艾虽然官轻位微,但他非常喜欢军事,讲起排兵布阵头头是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邓艾有一次去洛阳报送文件,偶遇洛阳太尉司马懿。司马懿慧眼识才,把他征召为太尉府的掾属。

这是邓艾的人生重大转机,司马懿对邓艾非常器重,不久邓艾又升为了尚书郎。正始初,司马懿又派邓艾巡视屯田工作。对邓艾提出的颇有见地的建议,司马懿一一采纳。

正始四年,邓艾出任参征西军事、南安太守。在嘉平元年时,邓艾在参与对蜀将姜维的作战中,智勇双全,逼走姜维,立下大功,封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升城阳太守。

后邓艾多次与姜维交锋,战绩不俗。甘露元年,邓艾在段谷大败姜维,因功升为征西将军,晋封邓侯。

景元四年,魏大将军司马昭以邓艾、诸葛绪、钟会三将,兵分三路讨伐蜀国。钟会专权诬告诸葛绪畏敌,诸葛绪被治罪,钟会遂军南下,被姜维阻滞在剑阁,进退不得。而邓艾出奇不意,率部偷渡阴平,攻入蜀地。随着刘禅的投降,蜀汉政权宣告覆亡。

邓艾在灭蜀后居功自傲,擅自任命了大批蜀汉官吏。而这些把柄被主帅钟会抓住,在司马昭面前屡进谗言,诬陷邓艾谋反。

于是,司马昭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及其子邓忠,押往京城。被捕后的邓艾悲愤交加,仰天长叹白起境遇今日重现。

景元五年正月,钟会除去邓艾后,阴谋叛乱,钟会被部将诛杀,由监军卫瓘主持军务。钟会造反,本来邓艾会乘机雪冤,但由于卫瓘也参与了对邓艾的诬陷,因此他必除邓艾而后快,以免夜长梦多。于是,他派护军田续将邓艾父子诛杀于绵竹。

邓艾、邓忠父子被杀于绵竹之后,他留在洛阳的儿子们也全部遭到诛杀,家中的女眷及年幼的孙子被发配西域。

直到9年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邓艾才得以沉冤得雪,他的亲属也结束了发配,其孙子邓朗还被任命了郎中。


说到邓艾,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军事才能的人才,也是司马懿最得力的门生。如果说三国后期哪一个魏国将领可以和姜维旗鼓相当,非邓艾莫属,相比钟会,邓艾还是要强于他很多的。

其实,姜维和邓艾就像是过去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一样,正是因为邓艾的出现,让姜维有一种既生维何生艾的感觉。

蜀汉的灭亡在当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三国后期,蜀国已经是没有救了,即便那个时候蜀国上下还有十万左右兵马,但是人才的断层才是最厉害的,也是其最致命的。

相比魏国,魏国人才众多,第二代人才依旧强大,这也是魏国最终能够消灭求婚的原因。当年司马昭向众人询问攻打蜀国的意见之时,只有钟会建议主动出击蜀国,其他人一直认为不合适。但是,在钟会的劝说下,司马昭选择了钟会的建议。

而钟会在得到了率军出击蜀国的机会之后,第一个要说服的就是邓艾,得到邓艾的帮助,钟会觉得邓艾加入其中,会让蜀国更容易被消灭。

在钟会率军出击蜀国之后,并没有像钟会想的那样简单,魏国大军遭到了姜维了顽强抵抗以至于他们寸步难行,这个时候邓艾决定豁出性命搏一搏——偷渡阴平。

就在钟会被姜维挡的产生了撤军的念头时,邓艾居然成功了,兵临成都城下,刘禅开城投降,此时的姜维也不得不向钟会投降。

在建立了旷世奇功之后,邓艾越来越飘,这也导致最后被钟会和卫瓘两个人陷害的结果。其实,就连司马昭自己都怀疑,究竟邓艾是不是像钟会和卫瓘说的那样呢?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将邓艾杀掉了。在邓艾被杀掉之后,他的家人怎样了呢?

当年魏国实行的政策,将士们在外出征,家人要都留在洛阳,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在钟会造反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跟着钟会造反的原因,一旦他们在这边跟着钟会造反了,那么他们的家人就完蛋了。

所以,当时邓艾的家人大部分都就在了洛阳,只有他的儿子邓忠随他出征,随着邓艾被杀掉,邓忠也被一起杀掉了。

在邓艾被杀之后,他留在洛阳的那些家人们也有一部分被杀掉了,特别是他的儿子们全部被杀掉。虽然他的妻子和儿媳们没有被杀掉,但是大多数都被流放到了边境,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不过他的孙子们后来也有了出头之日,经过了十年的流放,终于邓艾被平反了。邓艾的两个所以邓朗和邓千秋分别获得了为官的机会,甚至邓朗还当上了新都太守,不过还没有到任,就随着一场意外而死掉了。而另一位孙子邓千秋之前在王戎手下某事,但是,在王戎手下没几年就因病去世了。

可以说两兄弟的命运也比较悲催,祖父被平反,终于有了重新为官的机会,但是他们的命运却都不怎么样。


“成也灭蜀,亡也灭蜀”说的就是邓艾。灭蜀,让他迅速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同样,也因灭蜀的辉煌又让他迅速迈入了人生的深渊。

景元四年(263年)冬十月,征西将军邓艾率万余人成功偷渡七百余里阴平小道,并一举灭亡蜀汉。

这时的邓艾似乎已被巨大的功绩冲昏了头脑,居然在未经请示朝堂的情况下,便擅自封赏投降的蜀国君臣以及跟随他的将领。

如:命蜀国后主刘禅代理骠骑大将军、太子为奉车、诸王为驸马都尉;军司马师纂兼任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人管辖蜀中的各郡县。

▲邓忠剧照

同时,他又在属下官员的奉承下,似乎有了飘飘然的感觉,并嘲笑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值,故穷耳。”

结果,自己反被有见识的官员私下讥笑。

或许,邓艾的这一系列操作确实有稳定新得蜀地的作用,但对于执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来说,却无疑于就是“专擅之罪”

随后,邓艾因亡蜀之功被司马昭封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也就是说,当时的邓艾有两个儿子。其一,就是跟随自己出征的长子邓忠,被封为惠唐亭侯;其二,就是留在魏都洛阳的次子,正史中未有留名。

然而,这时的邓艾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专擅之罪”,不但强调自己是“奉皇上之命征讨”(而不是奉司马昭之命),反而还想趁机发兵讨伐“惊恐”的吴国,以及封刘禅为扶风王等。

从而,引发司马昭大为不满,于是他让监军卫瓘给邓艾传话:“事当须报,不宜辄行。”

自此,邓艾的命运便开始悬了起来,只需一个小小的噱头,人生的命运必将急转直下。

▲邓艾剧照

不久,钟会、胡烈、师纂(司马昭安插在邓艾身边的军司马)等人均上告邓艾“悖逆作乱、变衅以结”。

于是,司马昭以皇帝之名下诏书给钟会,要求将邓艾囚禁起来,并押送回京城。

数日后,钟会作乱被杀,邓艾的旧将想要追回其槛车,却被卫瓘和田续等人抢先一步在绵竹西追到。

最终,邓艾只能仰天长叹:“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复见于今日矣。”(《汉晋春秋》)

语毕,便与其子邓忠一同被杀。

同时,因受邓艾牵连,在洛阳的另一个儿子,也被诛杀。所幸,司马昭并没有“斩草除根”,并放过了邓忠的儿子邓朗(邓艾嫡孙)、邓千秋(次孙),但也被流放到了西域一带。

直至西晋司马炎时期的泰始九年(273年),邓朗和邓千秋才在邓艾旧将(曾随邓艾一同灭蜀)时任魏兴太守段灼的上书申冤下,得以恢复名节。

▲邓艾、姜维剧照

邓朗先被任命为郞中,后又迁为定陵令,直至新都太守。谁知,在还未赴任新都太守之时,却因襄阳失火,邓朗与母亲、妻子及两个侄儿均被大火烧死。所幸,长子邓韬、次子邓行幸免于难。此后,史料中再也难见邓艾后人的踪迹了。

邓千秋则被光禄大夫王戎(字浚冲,竹林七贤之一)征为掾吏,也有了不错的仕途,但史料未见其子辈记载。

其实,纵观历史人物,从迅速登顶人生巅峰,又迅速坠入人生深渊的事例,并不鲜见。例如:文种、白起、韩信、李自成、吴三桂等。难怪,马云曾也曾对人言:“我现在有多成功,也就有多危险。”

所以说,人越是在辉煌之时,则越是要守住初心,越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越是要回馈社会……否则,迎接自己的可能就是短暂辉煌下的危险深渊了。

图片来源网络


司马家对邓艾后人的态度,是当时历史环境的一个缩影。

严谨的任质制

三国时期的魏国,推行了严谨的任质制度。即:在外领军的将领,必须留下人质在京师。

钟会在挂帅征蜀前,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其中,邵悌反对的理由是:钟会是单身,只有一个养子,没有重要亲属做人质!

邓艾不是单身,除了随他一起出征的邓忠,其他亲属都留在洛阳。

在钟会之乱后,邓艾的儿子全部被杀,邓艾的妻子和孙子都被发配到了西域。

知其有冤,无正式平反

十几年后,司马炎继位,陆陆续续有人上书,请求为邓艾平反。

史书记载了三次关于司马炎对邓艾案件的评价,影响了邓艾后人的轨迹。

第一次,司马炎登基时,进行了一次大赦。

这次大赦中,司马炎对王凌、邓艾都做了一定的“赦免”。不过,司马炎并没有“正式平反”,他只是说:邓艾被抓捕的时候,束手就擒,态度良好,既然现在大赦天下,他们的子孙就不追究了。

邓艾的孙子得以被赦,结束受发配之苦。

第二次,提拔邓艾的孙子孙朗做了郎中。

这次的起因,是邓艾的旧将段灼上书为邓艾申诉冤屈。其中的申诉逻辑清晰,证据详实。

可是,司马炎并没有直接“平反”,只是说,念及邓艾有功劳,现在子孙做民隶,于心不忍,于是做了提拔。

第三次,司马炎在此提拔孙朗,孙朗却遭遇意外。

最后一次,是司马炎和邓艾的一位旧将樊震谈及邓艾,樊震谈及时,痛哭流涕,感人极深。

司马炎这次依然没有“平反”,只是下诏提拔孙朗做太守。

可是,就在孙朗上任前,就遭遇大火,不行殒命。邓艾的玄孙邓韬、邓行得以生还。

晋对邓艾的不公,源自邓艾的出身

比起邓艾来,司马家对其他的“反贼”后代就宽大多了。

淮南三叛中的诸葛诞,他的儿子诸葛靓逃去了东吴,还在晋灭吴之战中全力抵抗。晋灭吴后,司马炎要任他做官,诸葛靓坚决不做。不过,诸葛靓的两个儿子,依然受到重用,一个做到了太常,一个做到了尚书令。

和邓艾案并列的钟会。司马炎仅仅只是连坐了钟会的养子,钟家的其他人一律没有得到追究!

司马家对于那些真正“反叛”者,多能豁达大度,唯在邓艾案上,明知有冤,却从不平反。

老子出身不好,人脉不好,打仗厉害!

这无非是因为:邓艾是一个寒族出身的孩子。尽管他生前位高权重、功勋卓著,但却没有士族们的人脉基础。而为邓艾平反,事实上就会加重钟会、卫瓘等家族的罪责,朝廷认为不值得!

单纯的公平正义让位于复杂的权力格局,晋朝的扭曲风格可见一斑。

这样的统治者,在血雨腥风、毫无底线的权力游戏中,将中国历史带入了漫长、屈辱的动荡时代!


原始地址:/baike/2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