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穷到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准确来说我的成长环境不能算是穷,但是明显属于穷人思维。

小时候,我一直认为用旧的东西是好的,有什么东西用坏了都不舍得扔。印象当中没记错的话,我爸就给我买过1次玩具1次漫画书,我妈啥都没给买过。每次看到其他小朋友有新的东西,都特别羡慕,但是无可奈何。

这样的思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导致的结果是这样:

一、焦虑。无论现在能赚多少钱,始终担心第二天就要失业,所以想要拼命存钱。

二、不自信。现在很多人哪怕信用卡欠几万块钱都像个大爷一样,而我始终觉得自己收入不够多。

三、没有冲劲。因为一直觉得自己“就这么回事”“没啥出息”,所以当年高考的时候也就选一个省内二本混混,而跟我同样分数的同学去了天津那边,考研又进了重点,现在博士马上毕业,可以说前途无量。

四、抠门。能不花钱的时候就不花钱,哪怕被人说小气都无所谓。年轻人的什么泡吧、聚会玩游戏、下馆子,在我看来就是浪费钱,毫无意义可言。这么一来社交圈子就变得特别窄。而且从来不舍得买新衣服,身上好几件都是穿了6、7年的。平时看起来明明30岁不到,却打扮得跟中年老干部一样。

五、思维比较负能量,消极。这其实跟前面说的都有关系。因为不自信,所以对未来没有乐观态度,因此做事情很容易偏激或者负能量。尤其看不惯那些晒这个晒那个的人,觉得他们都是瞎折腾。有时候偶尔会产生仇富心理,例如说看到别人十几套房,而自己要为了房贷头疼的时候。

总而言之,从小穷到大对一个人的伤害非常严重,其实不仅是我,认识的一些人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感觉就像是,你想吃蛋糕,却只能吃馒头。

首先,你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所以你就没有物质可言。当别人家几乎每周都到外面聚餐,吃大餐,而你们家只能在家里,宰个鸡鸭又或者,杀条鱼。当别人家在饭桌上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舶来品,你们就只能是偶尔吃条虾,喝个饮料。当别人家出门坐的是小轿车,而你只能出门脚踏车。等等物质上的资源和条件,是无法得到满足。

其次,因为贫穷,你可能会与很多的机会失之交臂。例如:你可能想要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但因为你家里经济的原因,你选择了个自己勉强能接受的专业,念了3-4年的大学。出来工作后,因为没有资金,你买不起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许是你的野心太大,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因为穷。

最后,是自己的思维,如果你很穷,你的思维也不会富裕到哪里去。在家里接受到的思想教育就是,我们要省一点,能检就检,能用就用,也许一教大衣穿了3-5年,打底的衣物总是不够光鲜的,鞋子是穿到破洞。也许笔记本电脑是哥哥姐姐用了,留下的。也许某件衣物也是。我们会在经济条件好的朋友面前不够自信,在买一件衣物面前犹豫又犹豫,更会在各种场合上自己不够自信。


穷是对比出来的。拿我来说很多像我一样出身农村的人恐怕有同感。当然我只说的是钱财上的贫穷与否。

认识的人中,这样的人不少,大多是

1:未受过教育

2:思想僵化,换句话说没什么思想

3:懒。穷人就是懒。

我认识的一个人,今年快55岁,从我记事起他家里就过着比较穷苦的生活。其实但是他四肢健全,但是一辈子干的一件事情就是给村里人盖房当你瓦工,村子并不大,所以收益很少。但是他为人思想很僵化,几个儿子都没念完初中,就让回来打工。这么多年了,他不仅苦了自己,也苦了自己的孩子。目前一个个孩子都在工厂里打工。


从小穷到大,不管以后多有钱整个人的心理还是自卑。小时候刚开始其实算是小康家庭,妈妈经常给我买新衣服,在班里算是打扮最时髦的,那时性格外向,因为经常把小零食分给小朋友吃,所以大家都围着我转,很有众星捧月的感觉。后来家里发生了变故,什么都没有了,妈妈也不给我买衣服了,也没了小零食,知道家里变得不一样了,我也就开始不再那么开朗。记得整个小学到中学除了过年买衣服了,我就从来没有别的新衣服了,小时候长得快,新衣服很快就穿不了,只能穿姐姐们的旧衣服,没有新书包,没有新的铅笔和作业本,即使已经到了爱美的年纪,也只能穿着不合身的衣服,不合适的鞋子。说这么多,其实最想说的是从那时起我就患上了穷癌,即使现在不缺钱,我也舍不得对自己好点,买想吃的零食,去高档的餐厅吃饭,也舍不得买高档点的衣服,整个人很不自信。


没上学的时候,糖果是一毛钱两个,小伙伴吃得欢,可我只能看他们吃;

上小学的时候,同学一下课就去小卖部买冰棍吃,虽然一毛钱一根,我只能假装要看书;

后来上了中学,看着人家餐餐鸡腿靓汤,我只能吃一块五毛钱的饭堂;

辛辛苦苦上了大学,有个喜欢的姑娘暗示想一起去旅行,可是想到几百块的旅行预算,只能说要去做暑假工,没有时间;

好不容易熬出社会,已经不再头疼糖果冰棍和那点旅费,可是看着这个城市的楼价蹭蹭往上蹦,依然头痛不已。

钱对我来说不是钱,是命。哈哈


我就是从小穷到大的,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穷学生到底是什么一种感受,首先吧,是父母的穷人思维,一般穷人都会比较节省,能省则省,有时会造成孩子唯唯诺诺的性格,想要什么不敢直接去追求,在学校里,尤其是城里的学校,有些学生在很多方面就会以家庭条件,或者是穿着方面来交友,这样穷人家的孩子一般就会被孤立起来,(有好多我们村里的孩子到了私立中学之后,反而会出现抑郁症的情况),其次,像我们村里的同学,父母一般会出外打工(像我们这样的孩子,从小就知道父母很辛苦每年要去山外去打工),父母一般缺少对孩子的照顾,孩子的在缺少爱的环境里成长磕磕绊绊,心理上会出现一些疾病,有些孩子很小就会辍学,然后,不停的重蹈父母的覆辙,依旧生活在穷人的生活里,第三,穷人的孩子因为经济条件不好,或者生活在偏远的地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容易成为时代进步的牺牲者,最后,作为一名穷学生,应该知道自己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读书,所以,努力读书学习才是穷人家孩子的唯一目标!


小学一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那个时候家里穷,人有多,父母都在外面打工,是爷爷奶奶带着我们。

那个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因为村里面的条件都是差不多的,不过至今都记得小学时最开心的事情,便是上学前,爷爷奶奶给的几角钱,可以在学校门口买零食吃,但是吃的都是一角钱的那种零食,吃的时候总是吃很慢,一点一点的吃,所以好像都特别好吃。还有有时候早上的一块钱的方便面作为早餐,因为一般都是晚上买来了,当时就特想吃啊,睡不着觉,想让明天快点到来。那个时候,特别喜欢喝方便面的汤。还有夏天的那种自制的冰棍。

所以小时候是穷的开心,不自觉的开心。

初中去往了镇上读书,市面就要大一些了。同学都比自己好,成绩好,家庭好。当时因为换了环境,于是就开始变得自卑起来,但还是交到了朋友。因为在来镇上之前,我连班长都不知道。

高中以后去往了县城读书,我家的经济条件一直都没有好起来,反而越来越不好,因为孩子都长大了。于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节俭,以前很喜欢听歌,但是几十块钱的耳机,我都买不起。我手头里面的零花钱也很少,一般都是没有的,买笔和学习用品,都会提前向妈妈要。而反观别人,至少是要比我好那么一点。

大学以后,就觉得这种与他人的差距更为明显,特别是在一个都很有钱的寝室。别人出去旅游花个3000到4000块,天啊,那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啊。自己比较听话,不会去和别人比较,所以不会乱花钱。但是在别人谈论化妆品和衣服的牌子时,我就是一脸蒙逼的。

但是其实,虽然我家现在没有钱,但是这也是一种动力。在村里的其他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孩子早就辍学去打工了,挣了很多钱了。我爸爸妈妈就坚持让我们读书,这也是种投资吧。所以我一直都告诉自己好好读书,以后找个好工作。可能没有那么快富裕起来,但是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会让我的家人富裕起来,他们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

所以从小穷到大,也是一种动力,也会让我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节俭。也会让我一直为着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其实穷是一种习惯,习惯了也就不觉得自己穷了。读小学的时候看到其他同学有新衣服新鞋子新文具会羡慕,有些同学每天都有零用钱而自己没有他们的多也没觉得自卑很习惯。到了初中高一对穷没有概念的,直到高二开始同学流行用手机了,而自己没有手机开始有点自卑了,因为没手机的人家不带你玩觉得你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到了大学就明显感觉到了差距,有些同学有车开用名牌手机有好电脑去高档地方消费生活费宽裕有漂亮女友开房,而我们有一群屌丝学生只有对着网吧里的小电影或者游戏消磨时间,这样一年又一年,到现在自己也挺屌丝的。我觉得贫二代一定要把书读好,这样你才能进好班好学校好公司,你身边的人文化层次高了对物质的追求就平凡的更多的是精神追求,人不要觉得自己穷,在自己的位置做自己别老是看着别人碗里,富贵在天,生死有命,淡定淡定。


很穷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听他给你说


原始地址:/yule/5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