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相声界的女演员有哪些?

相声从最初的演出形式,演出内容来说,是不大适合女演员的。这行最近的扛把子,张寿臣,就从不收女徒弟,并且一直主张女人不能做相声演员。但是,各种原因吧,使这个行业还是出现了一些女演员,也可以说是时代的发展使然。天津尤其多。于四姑,魏文华,张文霞等等,(估计还有我不知道的)北京的回婉华。因为是女人,受条件限制,不可能把相声的方方面面使的淋漓尽致,只能使一些柳活,文艮等等。


相声评书快板,以前也有女的学。欢在仅存的贾玲,大家也看的到现在在干啥。在湖南卫视走红后,就没说过相声了。她自己也说过,说做相声这行太难了。在德云社也说过一段时间相声。都改行了,标签是演员,小品,导演。


先说一件别的事,也是听说哈。

相声界有师承,但很多人都是跟自己父辈学的。据说,马三爷退学说相声的时候,父亲马德禄感叹要教自己儿子“臭活”。

“臭活”大家都知道吧,就是荤段子。

其实,相声作为民间草根艺术,为了迎合大众避免不了黄色的东西。马三爷就曾经带着刘宝瑞在天津卫的烟花柳巷为妓女和嫖客说过相声,当然是荤段子居多。

现在说回主题,女人说相声,尤其是在旧社会,这更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女人说这些,别人更爱听。现在很多民间二人转,脏口的,都是一男一女吸引人。

所以说,女人学相声的就少之又少,并且不排入正经相声族谱的,可能也是为了名声吧。

侯宝林大师生前专门找人录制过很多荤口相声,但据说从未正式发表。

我的话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天津茶馆的刘春慧,现搭档庞军。2007年拜女相声演员张文霞为师。2013年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大逗相声的钱琦。

我觉得她是最适合说相声的女的了。因为她看着特别假小子,第一眼看着就跟小男孩没什么区别,所以耍贫嘴这样的事在她做来,也一点都不别扭。有相声爱好者可以搜搜她的作品,虽然并不是特别出众,绝对不差,至少比德云社很多学员好的多。


昨天偶然看了一段蔡明和别人(对不起没记住)说的相声,也有板有眼的


刷抖音经常看见两个年轻女孩说相声,还穿着大褂,不是很搞笑但是很可爱,勇气可嘉[赞]


我知道的相声女演员有:于佑福,她有个弟弟叫于小福。张文霞,田立禾先生的老伴,头一两年过世的。魏文霞,魏文亮先生的胞姐。刘春慧,天津茶馆比较著名的相声女演员。

于佑福的相声录音过去在电台里放过。张文霞曾经在电视上和田立禾同台说过相声。电台曾播放过魏文华的相声段子。刘春慧的相声也在电视上放过。


魏文华先生比较独特。弟弟魏文亮,丈夫刘文亨。都是业内大家。

粉碎四人帮后,她在南开曲艺队唱琴书,也在节目最后的评剧茶瓶记里饰演夫人。老城里的城厢礼堂,是他们演出的固定场所。节目比较出彩的有陈永清先生的快板书,魏文亮孟祥光的相声,戏法,女生合唱,评剧。

魏文华先生当时的单位就是现在黄河道医院对过的天津分析仪器厂,老名叫北海仪器厂。这家工厂容纳有许多老艺人,田立禾、魏文亮、孟祥光、陈永清、陈永忠都是。


老一辈女相声演员中,天津人最多。这和天津人生性幽默没有一点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穷。下海从艺,在当时就是下九流的行当,而撂地说相声更是再低一等。

当年马三立本来也是想通过上学改变家庭命运,但最终还是迫于生计,下海说了相声。而女孩子说相声,更是无奈之举。天津本来就是水旱码头,穷苦人扎堆的地方。因此,也涌现了许多女相声演员。

于估福是高德明的弟子,嫁给了马三立堂弟马四立。她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各种曲艺表演,十二岁时,父亲,哥哥相继病逝,她不得不肩负起养家的重任,开始说相声赚钱。

回婉华在当年有“相声皇后”之称,解放后才定居北京。在此之前,她一直生活在天津。她在1940年拜马寿岩为师,第二年就在天津,唐山等地开始说相声谋生,那时她也才13岁。

魏文华是武魁海的弟子,真正的文字辈演员。她是天津相声名家魏文亮的姐姐,后来嫁给了相声名家刘文亨。她也是从6岁起,就随全家从天津出发到东北各地进行演出。

张文霞也是著名的相声女艺人,她同样是文字辈相声演员。只是在80年代,她逐渐淡出了相声舞台,直到2010年,张文霞才复出为自己的丈夫,天津相声名家田立禾先生捧哏。

另外,相声名家金炳昶的夫人富兰英,是杨海荃的徒弟。相声名家师胜杰的母亲高秀琴是于春明的徒弟。这二位女相声艺人,同样是从天津走出去的相声演员。

女性并不适合说相声,很多相声名家都这样说过。主流的李金斗支持这样的说法,非主流的郭德纲同样这样认为。其实,早在解放初期,相声大师张寿臣就积极反对女性说相声。

前面说过的回婉华就是张寿臣的义女。当年,张寿臣正是喜欢回婉华的表演,才把她收为义女。但即使是当着义女的面,他也明确表示自己反对女性说相声。只是回婉华在这一点,并没有尊重义父的意见,还是选择了继续说相声。

新时期也涌现出了一些女相声演员,但这些女艺人并没有留下太好的作品。比如,女相声演员金珠,是相声名家金炳昶的徒弟。她曾经在沈阳曲艺团唱京韵大鼓,因为没人听就改为说相声。结果说相声也没人听,好在还能和自己的丈夫巩汉林一起演小品。

冯巩的女徒弟贾玲,恐怕是全国知名度最高的女相声演员了。2003年,她曾经打败过郭德纲,在《相声小品大赛》中得到了一等奖。还曾在春晚上搭档白凯南表演了相声《大话捧逗》。只是,贾玲最终还是放弃了相声,而回归到了喜剧表演的舞台。

德云社也有女相声演员,其中张德燕是张文顺先生的女儿,曾经表演过《八扇屏》,《打灯谜》等作品,后来在德云社做起了行政工作。

郭德纲唯一的女弟子许鹤丹此前是超级纲丝。后来嫁给了郭和协纲的弟子于鹤真。本人是一名医护工作者,曾经在德云社搭档自己的老公,表演过《报菜名》等作品。

去年8月11日,在一段男女相声的表演过程中,就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在西安相声新势力茶馆,女相声演员王小遒和韩帅一起说相声。他俩是一对临时搭档,在垫话的部分中,王小遒说,你名字里有个“帅”,你真的帅吗?韩帅回应道,你叫王小遒,你有球吗?

二人表演的整段相声,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台下的观众也是反响平平。但回到后台,王小遒因为搭档在台上对自己的不敬,抬手就给了韩帅一巴掌。

从女性的角度来讲,当时韩帅回应的这句话,确实极为下流。可这二人本来就是临时搭档,此前也并没有什么矛盾,作为年轻演员的韩帅,绝不可能冒着被同行排斥的危险,使出如此阴毒下流的包袱。

这二人之间的摩擦,最多也就是一场误会。王小遒出于个人原因,有如此强烈的反应,也是情有可原。其实,这场风波就突显了作为女相声演员的尴尬。

因此说,女演员喜欢表演,喜欢幽默本无过错。通过相声锻炼自己的表演功力,也无可厚非。但最终女相声演员,还是转行到喜剧表演的舞台为好。大家说,是这样吧?


相声是百余年前起源的一门民间说唱艺术,既然是起源于市井民间,那么其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庸俗甚至低俗的段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男师父将这样的段子传授给男徒弟还算正常,但是如果传授给女徒弟恐怕师徒双方都会感到尴尬,也正因如此,早年间的女相声演员要么出身曲艺世家、要么家中有从事曲艺事业之人。不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即使你从家人或是亲属身上得到了传授也很难得到相声界的认可,这也是相声族谱上没有女相声演员的原因之一。

老一辈较为知名的女相声演员有来小如、于佑福、吉文贞(荷花女)等人。来小如是老艺人来福如之女,上世纪三十年代她女扮男装与弟弟来少如在京津撂地说相声,她也是中国首位说相声的女演员。于佑福是竹板书演员于福寿之女、马三立堂弟的夫人,曾经拜在高德明门下,可以算是有师父、有传授的女演员。吉文贞是相声演员吉坪三之女,她也是成名较早的女相声演员,1926年出生的她在六岁时就登台表演太平歌词,随后她开始以“荷花女”这个艺名撂地演出。在演出生涯中她除了与父亲吉坪三搭档演出外,还曾与赵佩茹、常宝堃等相声名家有过合作,不过可惜的是她在1944年就因病去世,年仅18岁。但是由于这些演员身为女性,无论是荷花女这样的家传艺人还是于佑福这样正式拜过师的艺人都没能进入相声家谱,正因如此于佑福是否算是寿字辈相声艺人至今都存在争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相声的改良,现在相声界的女演员已经明显增加,近几年蹿红的搞笑艺人贾玲就是师从于冯巩的相声演员。其他比较知名的女相声演员还有评书大师单田芳之女、侯耀文唯一的女徒弟、郭德纲的师姐单联丽;冯巩另外两名高足宋宁、艾莉;曾经在欢乐喜剧人中与张云雷搭档、近期登上《相声有新人》舞台的姬天语等。

(LS)


相声界的女演员其实算起来挺少的,但也并不是没有,从民国时期至今,一直有女演员的存在。只不过一般不被相声界认可,在论资排辈的时候,也把她们归为“票友”一类。

相声界比较有名有几个女演员,老一辈有来小如、于佑福、刘玉凤、张文霞、回婉华、魏文华、吴萍等人,新一辈的有金珠、单联丽、夏文兰、贾玲、艾丽、宋宁等人。

为什么相声界的女演员这么少呢?在一期节目中,岳云鹏这样问过郭德纲,他说:“师父啊,为什么咱这后台没有女同志呢?”经过了一番调侃之后,郭德纲也说出了缘由。

郭德纲认为,相声不适合女演员,当然这不是歧视,而是对于女性的尊重,因为相声讲究说学逗唱,让一个女演员在上面扮丑什么的不太好。

而且现在的对口相声,一般都是互相损对方,两个男的在上面说着,笑笑也就过去了,但是两个女的或者一男一女,在上面互相揭底,那就是不是逗笑了,那是撕逼了。

相声界的女演员不多,如果认真算起来那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由于在旧社会,女性讲相声用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相声、评书它不像唱戏,唱戏只需要唱好就行,相声它得讲好。

无论是单口相声或者是对口相声,在早期的表演中为了生计或是吸引观众,总有那么一些荤段子在里面,这个很不适合女性来讲。而且在旧社会,女性是不宜抛头露面的。

不过如果说在清朝,禁止女性抛头露面还说得过去,但是民国时期讲究女性独立自由,为什么女相声演员还是很少呢?相声名家张寿臣在跟苏文茂讲课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女的说相声,她哪儿也不够条件,相声不是女的说的。别的部门都可以有女的……唯独女的说相声,能说都不成。这是为什么呀?因为她往场上一站,挺漂亮的,一使相儿她寒碜,把人缘满糟踏了。”

由于女演员在相声界存在感很低,所以现在为数不多的女相声演员,也都转行去演小品,或者进军娱乐圈,所以相声界的女演员是越来越少了啊!


相声界女演员那是相当多,从德字辈到现在,知名的就有不少。

德字辈,德淑珍

第一位女相声艺人,师父是冯昆治,她姐姐嫁给了冯昆治的儿子冯振声,生了冯大荃。冯大荃的搭档就是他小姨德淑珍,两人还曾三次去朝鲜前线慰问。

德淑珍的传统相声功底扎实,尤其是柳活更是擅长,这也是女相声艺人的优势。

多说一句,德淑珍在2010年去世,因此马三立去世前说他是在世辈分最大的相声艺人并不准确。

寿字辈

马三立的弟媳于佑福,出身于曲艺世家,和马三立、刘宝瑞以及郭瑞林都搭档过,后来嫁给了马四立,在天津被称为“于老姑”,2013年去世。

张杰尧的女儿张松青,艺名小明星,和于佑福同为高德明的徒弟,长期在陕西居住、工作和生活。

吉坪三的女儿荷花女,以唱太平歌词著称,非常漂亮,曾和常宝堃赵佩茹合作,18岁因病去世,由于她没有相声师承,因此严格来说不算相声行的人。

宝字辈

回婉华,在天津被称为“相声皇后”,干爹张寿臣,师父是马寿岩,著名笑星、影星牛振华的师父,牛振华车祸去世曾让回婉华肝肠寸断,晚年还收徒另一位女相声艺人马贵荣。

张宝珠,师父焦少海,本名张玉妹,干爹是宝字辈的张永熙。

富兰英,金炳昶的妻子,也是他和杨振华等人的大师姐,杨海荃的徒弟,中年由于过度劳累患上了精神分裂,后半生得到了金炳昶的悉心照顾。

文字辈

魏文华,武魁海的徒弟,魏文亮的姐姐,刘文亨的妻子,女相声艺人里艺术水平造诣最高的人之一,擅长大鼓和北京琴书,其大鼓水平可以和专业大鼓艺人一决高下。

张文霞,田立禾的妻子,也是武魁海的徒弟,和丈夫属于差辈,同行们不知道该怎么叫,张寿臣发话,按田立禾的的辈分叫。

高秀琴,师胜杰的母亲,拜师于春明,属于文字辈艺人。但是丈夫师世元是宝字辈,儿子师胜杰是文字辈,因此他们家和同行聚会时得单论。

金珠,巩汉林的妻子,金炳昶的徒弟,属于文字辈艺人,而巩汉林是唐杰忠的徒弟,属于明字辈,因此金珠是巩汉林的师姑。

马贵荣,赵小林的前妻,曾经因为没有师承就让学生王玥波、孙越等人拜自己的丈夫为师,后来她拜在回婉华门下建了门户,王玥波回到师门之下,孙越没回来。

明字辈

单联丽,侯耀文的徒弟,八十年代在侯耀文还没有师承的时候口盟拜师,后来又补办了摆知,曾上过春晚,上世纪九十年代是知名女笑星,和赵本山也曾多次合作。她和单田芳没有血缘关系。

刘春慧,张文霞的徒弟,天津著名烤串西施,业余相声出身,在茶馆里说了很多年相声才拜师,是一位著名相声公益积极分子,热心于慈善事业,据说至今未婚。

再往下

近些年来,女相声艺人越来越多,笔者就一起说了:

姜昆的徒弟,夏文兰。

刘增锴的徒弟,姬天语

冯巩的徒弟,贾玲、宋宁、艾莉

......

其他女相声艺人还有很多,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

至于女相声艺人为什么没列入族谱,这应该是解放前的事情,那时候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现代社会则不同,女相声艺人和男相声演员享受同样的待遇和师承,甚至男艺人也可以拜师女师父,比如牛振华还有王玥波。

相声界一直对女人说相声有争议,比如张寿臣和侯宝林两位大师都曾反对过,侯宝林说相声是审丑的艺术,而女艺人则是审美,不太合拍。但侯宝林自己也承认他那个想法属于保守派思想,这一点侯大师还是很光明磊落的。

不过,岳云鹏和郭麒麟曾经也在公开节目里反对女人说相声就让笔者看不懂了,关键是岳云鹏的理由也太牵强了,他的理由是女艺人不适合说荤段子。我的天,从古至今,荤段子都只是相声里的小零碎,传统相声里适合女艺人说的段子多了去了,更别说现代相声了。

对于岳云鹏这种奇葩的想法,笔者只能理解为“不识相声真面目,只缘身在臭活中”。


原始地址:/yule/3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