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大学里的牛人?

前几天我又收到了好朋友凌凌对宿舍关系的抱怨

1.段子手

高手在民间,高手就在我们身边!每一次回到寝室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块小黑板,因为说不定哪天上边的内容就会在网上出现,上边的内容不是一个专业的段子手,根本写不出来……

2.文学家

每年毕业季到来的时候,都是宿管阿姨最忙碌的时候,不仅要管理毕业生在学校的最后这段生活,还要为临别的毕业生送上一份祝福,在此时,她们化身成为文学家,将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3.侦查守卫

你是我的眼,让我安心出门在外,即使面对大灰狼,您也会勇往无前,守护着大家共同的家园!宿管阿姨每天在岗位上观察着每一个可疑的出入人员,防止小偷潜入寝室,给学生们的财产带来损失。她就像一个侦查守卫,一直在那里为我们保驾护航!

4.夜晚守护神

在大学,有时候会因为玩得太嗨而忘记了时间,当回到学校时,宿管阿姨已经仅仅关闭了大门,想要进寝室还需要过她这一关,这个时候,就是展现口才的时刻了……有时候阿姨的心还是很容易融化的,但有的时候,就要面对被通报的危险了。不管是哪个结果,阿姨都不会让你在外边站一宿的,她们就像也应一样,不管多晚,都会从床上起来,打开那道门,她们就像夜晚守护神一样,永远守着温暖港湾。

5.电源

宿管阿姨最大的权利就是掌管着整栋楼的供电……卫生不合格,断电!使用违禁物品,断电!影响别人休息,断电!总之只要你不听管理,那就断你的电!当然,有时候还会有点福利的,比如某个夜晚不断电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恩惠,有这样的阿姨,就偷着乐吧……

6.家长

宿管阿姨就是一栋楼的大家长,负责着每一个人的生活管理,时时想着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曾经在网上看到了别人家的阿姨,邀请离家远的学生去品尝妈妈的味道,这样的举动,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宿管阿姨,永远是大学里长盛不衰的话题,因为她们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融化进学生们的心里……若干年后,也许再也不会遇见这样的阿姨,但是当年宿管阿姨的每一个暖心的事迹,会不经意间在眼前浮现,成为青春里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天听闻以前一个很敬重很有才华的同学现在过得不太顺遂,有感而发,胡乱写点东西扔在这里。

现在回想起来,我本科时代最满意的两件事,一是在校园学到了我想学到的知识,二就是结识了一帮牛逼哄哄的同学。

先说本专业的X君。X君长得一直很正太,即便现在看上去也跟高中生一样。X君本来是读管理科学的,到了大二执意要转到生科来,这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天下笑也。X君总是很忙,他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他寝室在我隔壁,我们臭味相投,他就特别喜欢找我聊天。有时候晚上十一二点,他会端一盒南区黑暗料理炒饭跑到我寝室跟我聊天,聊学术,吐槽生科院的教育,瞎扯音乐艺术,分享同学八卦。申请出国那段时间他就来得更频繁了,说他今天面试又感觉不佳,感觉回答面试的教授的提问时,又收不住嘴,胡咧咧扯了一大通。这种全系数一数二的学霸在你面前说他的耶鲁面试经历,总是让你有何不食肉糜之感,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羡慕嫉妒恨,然后还得咬牙切齿地去安慰他。最后他拿到了哈佛的offer。

我还记得,毕业在寝室的最后一夜,热得睡不着觉。X君冲到我寝室,跟我进行了最后一次长谈,他说他听毕业歌哭了一下午,想谈谈复旦于我们的意义,但后来还是偏到了人物品藻上面去了。

后来我们就都出国搞学术去了,还时常保持着联系。他的作息依旧紊乱,常常一做起实验来就忘乎所以,晚上二十点才告诉我他刚吃上晚饭。我蛮担心他的身体,笑话他说可别英年早逝了。去年我去波士顿看望了他一趟,他还是那样精力充沛,乐呵呵地跟我各种瞎扯。只是他还是像当年那样不善于打理自己的外表。他留了长发,他说这样很时尚。

在波士顿的最后一个晚上,X君忽然在我关灯睡下之后跑过来,他仍然对于自己在男女交往中的表现不自信,我最后还是调侃了他的长发,说他要是真打算留长发,还是得自己好生打理一下,毕竟没有女生会喜欢一头乱糟糟像鸡窝一样的长发。这样在黑暗中进行的对话,让我想到本科毕业之际,那个燠热的夏夜,他从阳台走到我寝室,在一片黑暗中最后一次交换了一下对无常人生的看法。

X君是我们这届同学里面,最醉心科研的一位。他长得像个孩子,对科学也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我衷心地希望他能够在未来取得瞩目的成绩。

然后是大一的室友L君。L君本来是汉语言专业的,后来转系去了哲学,在那里如鱼得水。他是我见过的脑子转得最快的人,我跟他讨论问题,常常说得面红耳赤,浑身发热,要撸起袖子一醉方休。他想起哲学问题来,也是通宵达旦,常常处于失眠状态。有次跟室友发生冲突打了一架,他让我去他家借宿一晚上,我说那我们俩就别想睡觉了。结果果然那天晚上,我们讨论放弃幸福而平庸的人生,去过坎坷却有价值的人生值不值得的问题,一宿没合眼。

我还记得我给他启蒙古典音乐的那段时间,我们上完晚自习,就跑到光华楼下面,或者宿舍楼道里,一张一张CD的听,从巴赫听到巴托克。后来他还打趣说,他要搞艺术哲学,我还比他更懂艺术。我说你以后成了大思想家,可别忘了这句话啊。

后来他保研到本校,做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研究了,我偶尔会带着粗浅的入门级哲学问题去骚扰他。今年他在美国交流,我们本来说这个夏天去加州玩,后来由于他忙着写论文没有成行。他说他要成为真正的哲学思想家,而非哲学研究家。我打趣说你简直是不作死就不会死,但在心底,我还是希望他能够成功。

最后是C君。C君是我本科的时候唯一敬畏的人。我敬重很多人,但达到畏的程度,大抵只有他一个。C君是中文系的大牛,邪魅狷狂,常常做出有违常规之事。譬如因为某门课没有拿到好成绩在寝室砸凳子。C君读书极多,对于文史哲,音乐美术无一不精,简直深不可测。我跟他第一次见面,是在古典乐协会的一堂讲座上。台上是上海交响乐团的学长在讲巴洛克音乐,他在下面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用电脑软件写曲子。茶歇的时候,他忽然转过头来,跟我讨论斯克里亚宾的钢琴奏鸣曲。交换联系方式之后,他会时不时给你发一首他创作的古体诗。有一次L君过生,邀请了我和他一道。就是因为晚饭大家迟迟决定不了要下哪个馆子,他就扭头走人。

我们的交流大抵都在古典乐协会的活动上。去上海音乐学院听演奏会的路上,我们会交流一些音乐文学的意见。跟他走在一起或是聊天时,我总是感觉压力很大,大概就是因为他散发出的这种狷狂之气。我一直觉得,他应该从来没有没有在意过我吧。直到有一次跟他一起吃饭,他忽然对我说,林君,你真是很不简单,不简单啊。能从他口中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就像是受到了高中班主任的表扬,美美地受用了好几天。我以为他最后会搞学术,但他后来写起推理小说了。他现在在日本,我希望以后能够看到他写出的传世推理之作。

这就是我本科的时候遇到的几个牛人,他们都不上知乎,我上知乎的时候,就有曾经沧海之感。或许在你们眼中,他们赚不了几个钱,算不得什么牛人。但他们是我在大学四年苦苦追寻大学之意义的答案。他们最终能成功么?我不知道。成功啊,有的时候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有才华之人,不都能把自己的才华转化成成就。而有成就之人,又不能都为世人所认可而成功。人生那么漫长,那么充满变数,大抵大部分时间还是只能做到为自己负责。最后于自己问心无愧,也就算是圆满了。


你说我一个朋友吧,为什么说他厉害?这么说吧,我给他打过工。看过他的给他算过账单,一个月的流水差不多在40万左右。这是他大三的时候。

嗯,这个朋友不是太熟。主要是因为打工才认识。你不能说打工做兼职吧?但是计算机学院的他在大一下学期就投资一个买卖平台吧。当然这个钱是家里出的,我记得他跟我说过。刚开始第一年一直在亏损20多万,基本投资投资全部都砸到里面。一分钱也没有赚到。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生意好转。

我觉得我直接介绍一下他的工作吧,就是说它是作为一种从食堂拿快餐送到学生宿舍的。这个中间商的工作。有人说送外卖的。它相当于学校里面的美团。但是厉害就厉害,在他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因为他的项目是申请了学校的创业扶持项目。就是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同意。作为表扬模范项目。所以说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学校里面一路绿灯。就是不管是联系食堂赚取佣金,还是说找同学做送外卖员。学校还提供了办公室给他们。所以说厉害就厉害,在这里。

很多也是做校园外卖,这种工作或者说公司都竞争,不过他来我们学校这边最后都被他竞争打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因为有很多宿舍管理员,你是其他的,他都把你的送餐员给拦在宿舍楼下。现在人根本进不了宿舍,所以说很多。外卖平台在我们学校都难以进行下去,而他只开了绿灯。而且他也不只给学校食堂送外卖赚取佣金。你还有自己的零食店。零食也是送到宿舍。

所以说也特别佩服他吧。抓住了时机,就是在学校外卖平台的一个空窗期见到了这个机会,然后敢于投资有勇气果决。特别是最重要的一步棋,就是拿拿到了学校的创业扶持计划。当然现在我已经毕业半年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还在学校继续做下去。希望他的生意越来越强,越来越大。


大学里的这些牛人真是不可估量。当然,有不少人能完成学业。一位学姐从一开始就得了高分,经济学专业课在满分中每次都差了几分。他从一开始就计划好每学期要拿到什么结业证书,学生干部职称也不多,在创业比赛等活动上组织球队的经验也不多,但是认真、自律,其他人都学不到。

《奇葩说》李浦首尔演讲:毕业后混合一般,同学会去吗?我要去!他是职业生涯之王,你是KTV李的麦克纳,比任何人都强?

大学很大,万物可以自由生长,万物可以野生生长。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蛇和自己的方式成长生活。当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优劣的唯一标准时,可以在各自喜欢的领域开花结果。

李尚龙讨厌军校的氛围和体制,以自己在英语方面的才能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得了优秀的名次,之后在神童被录取为英语老师。现在他写了本书,创造了自己的英语教育品牌,实现了作为导演的梦想,一步一步地接近了。他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年写道:在神童代替生命上课,收钱学习权宜。为了在短时间内筹集资金,在超载代上课的同时,为了保证讲课质量,整个冬天都装满冰水保持清醒。他是个狠心的人,但他的狠毒使他很可笑。

只要成功签署了约书,一位前辈就表示:如果把一件事作为限制,一定会成功。他自己就是因为爱而坚持写了很多年,现在也实现了经济独立,过着想要的生活。写作出现瓶颈的时候,他越来越坚持,从不放弃。当家人不喜欢他写的时候,他还在想不能写。在大学打工挣钱,读书旅行,修炼自己的他一定也是小人。

大学里有很多种多样的牛人,简单地给他们贴上标签,就可以分为学派、学生干部、创业小人、新媒体两班等。要想在大学里成为小人,而不是度过低质量大学的时间,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第二步是不忘记自己的选择,不放弃初心。下一个成功的阶段也很多,但这两个阶段是核心保证。

大家好,我是大白话脱口秀


这里讲的是大学入学军训,阿顶同学天生手脚笨拙,方向感不灵。第一天军训,教官让喊口令向左转,他经常向右转,多次教育效果不理想。教官委托训练优秀的队员阿棒单独把他拉出列训练,喊口令:听好了,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转。没想到阿顶同学还真照单全收,转的有些晕头转向的。有牙套的教官和同学笑到套都掉出来了。教官突然严肃,你们俩耍猴子啊,赶紧爬上那棵树,把那树顶最高那两张叶子给我摘下来。没想到,他们俩还真去抱着树干要爬。教官两个正踢二人的屁股:瞧你们那熊样,让你们去泡校花你们敢不敢去![偷笑][偷笑]


只要足够优秀能在中国名校里读书,在大学里遇到任何程度的牛人都是有可能的。

首先,名校资金充足、资源广泛;每周都会邀请在某个领域有过突出贡献的学者们作报告,而且还会提供与他们进行交流的机会。学校一般在假期都有学生出国进行夏令营的机会,而出国往往都是去国外更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和交流。例如,在大学里你一个学期你可能会听到至少4名院士的的报告,而这些院士往往都是你们专业领域的顶级专家。

其次,名校的虹吸效应;学校足够优秀反过来也会主动吸引大批校友、外国政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不仅是科学家。像商界的马云、雷军,教育界的俞敏洪、甚至教育部长都会定期到高校演讲或者访问。有时,美丽的校园也会吸引明星来拍摄影视作品,这些都给你提供了接触的机会。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够高的平台,所以一定要好好努力实现在名校读书的梦想!


对不起了!我没有上过大学,这个问题我天法回答!


原始地址:/yule/1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