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作者自己都答不出的阅读理解题?

其实这很正常,我有一个朋友就遇到过这样的事,她的文笔很好,经常在网上写些文章,后来被他们老师看到了她写的文章,但是不知道是她写的,就把它放在了考试的阅读理解里,后来有的那个朋友看了特别开心,就写题目了。但是试卷发下来,她发现那篇阅读理解就得了1分,别的比较差的同学都得的比她,她就很无语。她的文章自己都不能理解!

所以我们写语文阅读理解,不要猜作者的心里,而是要猜出题老师的心里!


我觉得这是被过度解读了,这次的浙江语文卷,考生考完后,一大波考生前往作者巩高峰的微博问,“死去的鱼怎么闪着诡异的光”,可作者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他说“嗯,就是有点说不出的难受,有点诡异,对不起,我说不出来”

随后又说他本来是想搞笑的,没想到有这么一出。

作者这一次成功带火了草鱼,以后大家别转鲤鱼了,转带着诡异的光的草鱼。

我觉得命题专家实在太厉害了,其实作者也没表达啥意思,可他们就是有标准答案,说得头头是道,我不得不佩服。

记得前些年不是也有同样的事件,有记者拿着试卷去问那些文章的作家,作家也不知道怎么做,看了标准答案,说“不知道自己居然是这样想的”

很多文章可能并没有表达什么,出题者却可以整出一大堆答案,记得一个读者说“好像有一年有个作者说窗外下着大雨,然后高考问这句话什么含义,作者给的答复,就是外面确实下着大雨,只不过他当时抬起头,看到下着大雨而已”

我准备要去转草鱼了,逢考必过!


鱼在失去理性变成恶魔的瞬间所产生的心理对撞,面对死亡欲生不能、欲死不甘无可奈何的心态,生与死的呐喊。对人类恐惧,谩骂,以及绝望中发出最耀眼的光。这是个人理解,这话题没有固定的解题答案,就是靠大脑储存卡来解题,


转发了那么多锦鲤却败给了一条草鱼


其实作者也有了回答


大学中文系所学的一门课,文学评论,作品是出自作者之手,但是同时也就成了文本,可以脱离作者,就如作者所说的一样,中文系毕业的都知道,不奇怪。


这很正常!一般写文章是凭着一种感觉和状态一气呵成,那会想这么多,一旦写完,那种感觉就不在了!即使作者也未必能回到那种状态。

非得解构一下,逐字解释,那就是把语文当初数学来讲了!

文章更多是一种情绪的流露,特别是散文类,没有为什么,只有情不自禁,行云流水般的流畅,这就是为什么散文要读才有感觉,看是体会不到韵味的。

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数学化,非得什么都要一个思想和解释,其实大可不必,有时就那么随嘴一说罢了!

文章分两类:一是情绪的宣泄,一是思想的分享。前者是散文诗歌,后者是议论文,只要是能满足这两点的,都是好文章。

现在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原因很简单,一是没有感情,一个只在乎自己,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你让她流露真性情,那是难为她,脑残追星还可以,普世的情感还不具备。

二是没思想,整天教的学的都是假大空,连教的人都不信,更别说什么独立思考之类的,没思想,有时连想法逗没用,你让她说什么?议论什么?

所以根子在考核机制!为什么地球人都知道不对,还有这么教?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的后果。

任何量化考核对一文科都是一种灾难,因为这就像非得用散文去议论观点一样,不对趟呀!

现在的评价体系不改,量化的考核不改语文还会出现作者也不知道标准答案的奇葩事件。

最后说一句,这样的语文标准答案利于统一阅卷和教学评估,说白了就是给领导考核用的,和学生无关,他们只不过是受害者,至于真的是这个意思吗?不重要,也不在乎。


这应该是知难行易的道理。

比如说今年这个【诡异的光】,作者为什么没有写温柔的光、恐怖的光?一定是那一瞬间让他感受到了【诡异】这种气氛,但是具体让他自己说又说不上来。考试很大一部分考的是对问题的分析方式,所以我认为这种题没问题。

不过我也只是个大一学生,可能对某些事的理解没有那么深。。。明天考的大学物理就快让我发疯了QAQ


阅读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东西,理解也是阅读的时候应该有的,但是一旦阅读理解有了标准答案并且凭着这个去决定一个人的高考甚至一生,就完全是扯淡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偏偏要让学生去揣测出题老师的意图来答题,这就完全不是阅读理解,这他妈的就是读心术好吗!


首先想问问题主这是哪年,哪份高考卷,其次就是天津市某区高考一模也出过巩高峰文章的阅读题,考生考完的当天晚上,就在微博向这位作者了解过这篇文章的含义,主旨等等,下面为当时考生向原作者求证的截图(出于对原作者以及考生的保护,对图片进行了相关处理)该考生把当时的题目和标准答案以图片的形式发给了作者,作者表示这篇文章只是他想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一下这件事,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含义,如果要他来做这几道题,连他都做不上来。其实种种迹象表明,这些思想是出题人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上去的。对于一篇文学作品来讲,每位读者的感想以及作者的写作初衷是不同的,而出题人却把这篇文章按自己的想法固化了,这对一篇文学作品来说已经偏离了他存在的意义,也不利于中国文学作品的发展。

个人见解

不喜勿喷

谢谢!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不知道回答这个问题是否合适,但是对于这种现象我却有这一些自己的想法。简述一下:

首先,语文和数学不同,数学答案大部分丁是丁卯是卯,但也并非全部都是标准答案,很多是参考答案,语文则更加如此,几乎全部都为参考答案。

我们看到的,教育部给的都叫做参考答案,酌情给分的那种,其实他们都是一个参照,这个就是相应的理解题。教材里面得教这种答题的思路,其实就是理解或者赏析啊这类,他会有一个基本思路基本角度问题。

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原作者他自己答不上来呢。就是在出题人眼里,尤其是文学这类的东西,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把握,所以说出题人尽量是在中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考察这个点,那么这样一来,他就会对原作者所想阐述的这个观点有所选择的删改,或者考虑的角度更偏向中学生该有的这个角度上去。

那么进行重点偏转以后,原作者当然也就做不对了,本身原作者想要用很大篇幅去突出自己想表达的重点,但是命题人出题人觉得另外的一个次重点很好,所以想要表达的含义自然发生了偏移,原作者去做这道题自然是答不上来的。再加上他没有经过这种答题思路的梳理,或者说答题套路的东西。自然他回答这个问题一定会和参考答案有偏差的。

其实,在研究高考这么久,语文的答题套路或者思路虽不能全面,但也是了解一些的。比方说对于阅读理解题,要考虑他的语境、中心、关键词。如果是赏析题,要考虑他的手法、中心、语境、浅层思想、深层思想等多角度。

所以,大家尽可能的了解高考的命题方向就可以多得分数。高考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创造未来的很好的道路,望大家能够高考金榜题名!!


原始地址:/shijie/1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