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育儿观念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笼统。

对于贾母来说,就是宠着,孙儿们受不得委屈,因为养育责任不在于她,她只需享受天伦之乐,儿孙健康,能逗她开心,就满足了!

对于贾政和王夫人来说,走仕途,结交官宦子弟才是正途,所以,一切与此无关的事物,都是不务正业,会尽所能得打压


最早读《红楼梦》是在初一的暑假,背着家人偷偷读的。那时对繁华落尽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感悟还不是很深,只知道为“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的爱情故事伤感落泪。如今为人父母,再看红楼,竟发现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刻画得如此丰满,不同人物的教育观也隐现其中。

谁是《红楼梦》中最成功的育儿者?

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当然不是,他对儿子宝玉所做的一切往往简单粗暴:”叉出去!“”若再不通,一并打嘴!“”不好,更不好!“最好的“肯定”也是“这倒也还罢了”。让贾宝玉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吓破了胆。这种打压式的育儿观完全打击了宝玉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老祖宗贾母的育儿观倒是彰显了极高的情商和智慧。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母带头玩行酒令。当鸳鸯对出:”凑成便是个蓬头鬼“时,贾母抢着说:”这鬼抱住钟馗腿!“给开局定了轻松愉快的调调。而且,不管孩子们说的通俗,还是高雅,老祖宗通通点赞,毫不吝惜地给所有人鼓励,让孩子们都能尽情发挥。

不过,要说书中育儿最成功的,还要数这位从来安分顺时,与世无争的寡妇李纨。贾珠死后,李纨把全部精力都对贾兰的培养上。她不仅督促贾兰用功读书,还让他学习狩猎,文武兼备。李纨带着儿子选住的”稻香村“,书里是这么写的:“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在这样一个简朴的生活环境里,贾兰的性格中更多了一份坚韧,这也是为什么,贾府败落被抄家后,贾兰依然能承受生活的打击,靠自己的才学考取功名。

《红楼梦》是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张爱玲说:人生之三大恨事除了”鲥鱼多刺“”海棠无香“外,当是“红楼梦未完”。这部千古奇书让人百看不厌。今天匆忙回答里面的育儿观念,也许并不全面,等将来有时间再读再续。


红楼梦里的育儿观念在我看来是有很多可以供我们现代家庭教育做反面的参考借鉴的。

我们这里首先回顾一下,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关于育儿理念的733法则。教育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浓缩为七个字:爱、安全、自我构建。

那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可以作为我们反面的参考点。

首先是溺爱。而溺爱会使得孩子感受不到爱。也因此就不会去爱人。并且养成唯我独尊,任性这样的一些人格特征。也因此,所以贾宝玉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同时在恋爱遇到挫折的时候自暴自弃,没有去尽全力的争取自己的幸福。

第二,是从小的教育缺失父亲的参与,从而构建出女性化的性格。缺失父亲成长陪伴、安全保护的孩子通常也构建不出勇敢和坚毅的人格特征。

第三,没有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未来不仅仅需要文化,更加需要坚毅、果敢、主动承担责任的品格,而贾宝玉的成长环境,只重视文化教育,没有相应的品格教育。就像我们上一篇前面的问答里面。关于斯巴达的教育理念。就可以成为贾宝玉类似家庭教育的借鉴。


小秘书,你好!

品读红楼梦,诵读经典,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红楼梦给育儿带来哪些方面的启示呢?

1,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丧母,单亲家庭长大,送入地位显赫的荣国府,陪伴外祖母。性格内向,遇事举棋不定,成长坎坷,和宝玉的爱情更是一波三折。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可谓德才兼备,文采斐然,写得一手好诗,受到母亲去世影响,性格成分有些忧伤。正是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林黛玉性格里有些缺乏安全感,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父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耳濡目染,熏陶孩子,孩子也会从中有所获益。亲子陪伴很重要,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包含安全感的建立和社交习惯的养成。

2,贾宝玉,官宦世家,纨绔子弟,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不为世俗所累,摒弃旧观念,个性自由,待人平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贾宝玉的成长少了一些束缚,他的一生看似自由,实则忧患重重。

给孩子有原则的爱,自由不等于纵容,让孩子有所束缚。男孩子究竟是穷养还是富养?多读书,磨练心智,处世有原则,爱和自由并重。

3,薛宝钗,性格稳重大方,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红楼交际花。性格开朗稳重的宝钗,在荣国府里更受人欢迎,端庄持重,为人善良热忱。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家庭里面长大,遇事三思而后行,和黛玉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最终和宝玉成婚,但未能相守一生。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进行社交,做自信大胆的孩子,学会选择,学会尊重他人。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懂得自我管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积极影响意义深远,做积极乐观的父母,客观看待孩子成长。


原始地址:/remen/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