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红楼梦》,你是如何从里边走出来的?

一瘸一拐出来的。

这话咋说,回味了三天吧,慢慢悠悠的意犹未尽的出来了。见人就说红楼好,可是看的人没一个。时至今日,读了三遍,还是喜欢。


作者曹雪芹如此大彻大悟为什么他不出家?他九岁儿子夭折相思成疾而死。所以我不能上当[捂脸]


说真的,看完《红楼梦》后是难以从里边走出来的。

我记得最早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从女性长辈那里听来的。那个时候,不是有一部越剧《红楼梦》吗,是王文娟主演的。她们喜欢看这部电影,然后一边哼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边给我讲《红楼梦》的故事,讲贾宝玉和林黛玉,真是无限惋惜的语气。

我自己看原著,应该是在十几岁的时候,青春懵懂的年纪。我看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那一套,我只看了一点儿,那套书就被同学借走了。然后就再也不见了,她们传来传去的,就不知被谁私藏了,我有什么办法呢?不好意思让她们赔,心里也是带着很大的遗憾。我们几个女孩子,都是钟爱《红楼梦》的女孩子,有点多愁善感的年纪,看这部书,心里有些灰色了。我怎么感觉万事皆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首《好了歌》,一僧一道,走在白茫茫大地上,了悟一切,笑着世人的痴傻。还有“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真的好伤感。

鲁迅先生说过,《红楼梦》里边“忧伤之雾,遍被华林”。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作家在回忆生命里的那些繁华,那些荣光,那些青春的哀伤,然后世事无常,一切不过是一场大梦。

我再次通读《红楼梦》已是二十多岁了,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更有很多人,穷其一生的时间去研究它。我是不求甚解的那个读者吧,我记得的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这句话,说的就是人间人和事的真相。我们看到了宝黛的爱情悲剧,看到了薛宝钗的悲剧,看到了王熙凤的悲剧,二尤的悲剧……还有很多的悲剧:家族的悲剧,时代的悲剧,美好的东西就那么被毁灭了,实在是难以释怀。

多么希望这部书全部由曹雪芹写完了的,让我们能看到真正的结局。不管是后面的原稿散佚了,还是作者未完泪尽而逝,总归是一种遗憾。

遗憾本就是生活的真相,世上没有什么完美的东西。那些爱而不得,求而不得,也许早该放下了。

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我们能从《红楼梦》中学到很多很多,来滋养自己的生命就好。


本来就没进去??


实话讲,第一次读完《红楼梦》,内心感受到的是无可名状的巨大的压抑,无法再读第二遍。上至贵族家的公子小姐,下至奴仆阶层的丫鬟小斯,各色人等的命运,都在别人的把控之中。恁你是贾家老祖宗当做心尖的贾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胡作非为也只是被当做爷们该有的性情,甚至因此而让金钏含冤而死,也不过是被母亲王夫人稍微训导一下,但在他最在意的爱情婚姻一节,也只能成为被耍弄的对象。

与残酷的现实挑战也好,臣服于现实的淫威也罢,都逃不脱出现实世界弱肉强食的罗网。弱者就是强者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始终如此。不甘于被贾珍父子欺辱的尤三姐,慧眼识珠,选中柳湘莲作为自己的终身依靠,然而,却因柳湘莲的成见而落得被逼自刎的下场。懦弱轻信又缺少智慧的尤二姐,本以为嫁给贾琏后就能洗脚上岸,向凤姐做小伏低就能过上安稳的姨娘日子,然而,她碰上了杀人不用刀的凤姐,很快就吞金自杀了。

最别扭的人物赵姨娘,其性格和为人最是不讨喜,又缺少智慧,也因此,受到的非人待遇竟然比某些奴仆更甚。自己生的孩子教导几句,也会被王熙凤这个从辈分上是个侄媳妇的反呛训斥。就是最有出息的女儿,也要在明面上与她划清界限。她的人生着实可悲、可叹,可有时也让人生出可怜人的可恨之感。

与现实媾和,掐灭内心欲望的李纨,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过着形如枯槁的日子,不过就是一个“捱”字罢了。

即使是八面玲珑、泼辣霸道的王熙凤,在真生气的贾琏面前,也只能是梨花带雨地拼命寻求贾母的庇护。

……

太多人的命运,让人心疼,更让人感到窝心。

真正走出这段压抑之感,是看了闫红老师的《误读红楼》。她的文章不只让人关注个体人物的悲剧结局,更让人细品人物命运的跌宕经历。毕竟,这才是生命最有色彩的一段。尤其在她某些文章中提到的一个词“大慈悲”心态(形容作者的,比如施耐庵),即以冷眼来旁观、描述世事繁华落尽,极少甚至不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这个词竟然有醍醐灌顶的效用,让人可以平静心态来看待书中人物间的悲欢离合。至此,第二遍红楼终于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站在今天的角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读《红楼梦》就不存在能否走出来这个话题。作者正好前不久参观了曹雪芹故居,有小诗一首请大家雅正。

七绝:参观曹雪芹故居有感

当日著书黄叶村,家徒四壁有啼痕。

可怜一部石头记,多少金钗已断魂。


至今仍然没有走出来。

《红楼梦》是一部与心灵共成长的书。二十岁看有二十岁的体验,三十岁读有三十岁的感悟。

书中的宝钗温柔世故,凭借得体完美的言行,赢得了荣国府一家上下的好感,然而就像曹公判词里说的:「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宝钗的内心是枯索的,她对谁都笑语嫣然,却对谁也难入心上。当金钏跳井自杀后,王夫人心中有愧,宝钗却安慰她说金钏一定是自己失足意外而死的,就算不是,她也是个糊涂人,死不足惜。当薛蟠的救命恩人柳湘莲与尤三姐发生感情纠葛,二人一个自刎而死,一个远走他乡,薛姨娘和她说起这个大新闻,宝钗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句:「这是他们前生命定。」

在薛宝钗的世界里,人各有命,自随造化。她的感情既浅且淡,哪怕是身边人的生死离别,在她心中也惊不起一丝波澜。

反观黛玉则相反,冰冷的外表下藏着炽热的内心。只要入了她的眼,她就掏心掏肺的对待。黛玉原本怀疑宝钗心里藏奸,可当听到宝钗的肺腑之言后,立马冰释前嫌,当着薛姨妈的面喊她妈妈,俨然与宝钗关系如亲姐妹一般。她对紫鹃也是如此,言语间从不见外。所以,当黛玉和宝玉怄气时,紫鹃敢大胆说她的不是,当黛玉怀揣心事时,有紫鹃为她打探宝玉。

宝钗和黛玉的感情,一个理性冷静,一个感性冲动,宝玉挨了打,宝钗最多有些哽咽,而黛玉却哭得眼睛都肿了,像桃子一般。宝玉雨夜来访,黛玉会问他打的什么样的灯笼,明瓦的没有她玻璃绣球的灯亮,要把自己的灯送给宝玉。

宝钗处处人情练达,而黛玉却天性洒脱,有什么说什么,把周瑞家的,李嬷嬷全都得罪一遍。青年人通常喜欢黛玉,因为她天性的张狂里,透露着我们的个性尖锐,洒脱不羁。但是当年纪稍大一些后,再看宝钗,又会有不同的理解:宝钗活得清醒与现实,她对旁人生死的看淡,正是源于她务实的本性。在她看来,逝者已远,一味的感伤没有意义,倒不如多做点正经的事。

宝钗需要处理荣国府的人际关系:给黛玉送燕窝,给湘云办螃蟹宴。她的心是善的,对待邢岫烟这个大伙儿都不喜欢的穷亲戚,她却能施以援手,雪中送炭。大观园要分产到户时,她提出将分到地的婆子拿出一部分利润照顾没分到地的婆子的建议。这种行为,已经不再是世故,而是仁义。

宝钗不似宝玉般追求盲目的安全感,也不像凤姐费尽心机的保护家业,她看的太透了。明白人间更替的无奈,也懂得国府兴衰的必然。她能做的,只是尽力做好八面玲珑的自己,然后给周遭人那一点温暖。

黛玉和宝钗是两种人生,倘若宝玉不在了,黛玉或许会殉情,或许会终日睹物思人,活在宝玉的影子里,过得凄凄惨惨。而宝钗则不然,她会继续若无其事的活着,把心里的那份真挚藏在心里,前者浪漫感人,后者现实强大。如果说黛玉是活在幻想中的远方,宝钗就是纪念当下的诗。

对待感情,黛玉在乎的是宝玉的心,哪怕他有再多的不良嗜好,只要他的心里有黛玉,她也是欢喜的。喜欢一个人,就能接纳他的全部,宝黛之恋,不仅仅是小说家的木石前盟,缘定三生,更是建立在生命共同感知下的真挚,熙攘红尘里此生独一份的灵犀。

宝钗活着,有太多的使命,她给宝玉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时,着重提了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说明她是明白的。明白盛极必衰的道理,知晓风流云散的结局。但是她依然要在不可逆阻的潮流中,去守护一些什么。黛玉的世界里只有感情,而宝钗的生命里,却有更多的东西。

《红楼梦》鸿篇巨制,寥寥千余字难将感悟说尽。这部书给我影响最大的是,黛玉教会我在追求时,如何热情的执。宝钗教会我在失去时,如何理性的失。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我们时而像黛玉般醉生梦死,时而似宝钗般自我救赎。


“沉酣一梦终须醒”。

读了《红楼梦》之后,一时走不出来很正常。不只是你,还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特别是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

清朝的时候,有一商人之女看《红楼梦》看得痴痴傻傻,父母无奈便烧了她的书,她伏在床边大哭说:“为何烧我宝玉?”这种估计是走火入魔的例子,已经分不清现实与幻想了。

记得我当年看《红楼梦》时,被贾宝玉的言行、林黛玉哀伤所感染,甚至那种伤感笼罩了我的整个高中生涯。现在想想,其实那时真是“无病也呻吟”。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加,生活的艰辛,书中那些伤感就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我们一直从《红楼梦》的故事中无法走出,是因为用情真的太深了。但倘若用情太浅,便也无法体会到书中那种语言美,艺术美,意境美,感情美的美妙的境界。

“平生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里,有关聚散,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林黛玉,另一种是贾宝玉。

林黛玉是喜散不喜聚的,因为聚了会散,聚时热闹,散时就难免要冷清,所以还不如不聚为好。贾宝玉是恨不能时时聚在一起,害怕散了。不得已散了,也就无可奈何了。

对于《红楼梦》,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你读了,心中满是忧伤和虚无,走不出来。知道人“来去赤条条”,活着都不起劲了。另一种就是,明知道会“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拼命得到的最后带不走一分,但还是选择去认真热爱每一天。

选择哪一种态度,取决于你自己的阅历,旁人是劝不了的。有的人哀叹今生太苦太长,不求有来生。有的人觉得今生太好太短,还盼着长生不老,希望来世再为人。这都是一种人生体验和选择,自己看开就好。

像我,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就不会沉迷书本。

曹雪芹从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堕落到街头巷尾过日子。他见过的经历过的,他得到的他失去的,你都统统没有过,你怎么可能理解他的梦幻和虚无。而且一部《红楼梦》,只是他的人生,他不能代表你人生的感悟。把曹雪芹的人生,把《红楼梦》中人的一生,强为自己添愁,还是算没看透。

而且《红楼梦》第一回就已经交代,这本书是灵魂一时的栖息地,让自己放松的,图个新鲜的。看得太难过,与曹公的初衷就相悖了。[呲牙]


红楼梦薄命司册中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共计36名女子,都是因薄命入册的。因此,看红楼梦特别容易让人心生压抑。读红楼梦,会主观代入感很强。“水作的女子”,花一般的年纪,大多悲剧收场。

红楼梦大旨谈情。曹公匠心独运,“呕血十年增删五次”写就的《红楼梦》,人物众多,悲剧收场。

贾府如此显赫贵胄,因谋事者全无,最终大厦倾倒,妻离子散。终因后40回高鄂续写贾兰中兴,方有一丝希望。

正是看到了贾兰中兴,心绪慢慢平和。又想到绛珠仙子黛玉还泪重列仙班,亦心情舒解。


过了一周左右才心情平稳了。

上个月第二次看87年的红楼梦。

看到最后哭的浑身难受!那两天都快得忧郁症的感觉。边大哭边想我上一次大哭是哪个世纪啊?…………答案:廊桥遗梦那一次。

好在可以听蒋勋的红楼梦解说。慢慢又缓缓滴再次进入红楼国

大爱,等回国后找一套书带到东京来。


贾雨村在落魄的时候有一首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首诗给人一种平淡中不甘心,表现出他有志向,有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暗隐着贾雨村日后会发达。是吉兆。从现代观点说,吸引力法则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追求,引导走出人生低谷,追求人生价值。另外红楼梦宗教思想很浓厚,充斥着因果报应,虚无缥缈,色空等一系列佛教的思想观点。看透红楼梦就看透人生。


刚看完《红楼梦》的时候,确实让人意难平,也真得觉得很难走出来。

我读《红楼梦》的时候比较早,第一次读的时候虽然也知道是两个作者写的,但是那时候纯粹就是把它当成一个故事在看,所以看到那么多人死的死,散的散,确实不能释怀。

但是后来多读了几次,就发现后四十回有太多的不合理了。于是从那以后,我看红楼,就只看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不看了。

不看后四十回,自然就能走出来了。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用。


看到你所说的“入戏”太深,令人想起冯小青、商小伶的故事。

冯小青读《牡丹亭》,写诗道:“冷雨幽窗不可聆,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后来遇到相似的遭遇,便“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绝食而死。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明末杭州女伶商小伶身上,有一次她演《牡丹亭·寻梦》,唱到“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之时,随声倒地,伤心而绝。

这都是因为入戏太深,以至于分不清现实与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自己,而丧失生命的。

文学作品感染力之深,令人细思极恐

读《红楼梦》,大可不必担心“入戏太深”

第一、《红楼梦》因作者改动频繁和后续者笔力不济,文本内有诸多不能自洽之处,且后半部分,草草了事,所以,一般读者会感到不容易入戏,即便入戏可能也很快出戏,你所说的可能是在阅读之中某个情节或某个人物的某个阶段故事,使你感同身受或心有触动,以至于觉得“入戏”的感觉,其实很大的可能是一种错觉。

第二、《红楼梦》的开头和结尾,告诉你是一个神话故事,“贾雨村言”,一种假托,是一种虚构,与中间部分直接写红尘俗事,有较大的距离。

故此,作者原本就提醒你,不必入戏。况且也曾有一联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启示读者读《红楼梦》原本不必执著于故事或人物,更重要的是回到现实社会,能够洞明世事、练达人情。

至于里面那些“鸳鸯蝴蝶”“才子佳人”类故事,作者借贾母的口,早就予以了全盘否定。

如何读《红楼梦》不入戏太深,张爱玲是个好榜样

张爱玲读《红楼梦》,给人以很好的启示。

张爱玲对红楼梦可谓如痴如醉,她的作品里,也隐隐约约有着《红楼梦》的影子,比如《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和哥哥们吵架,是不是使人想起探春和赵姨娘的吵架。

但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看过的都知道,跟那些考证派的没什么区别,研究的深度和细处,那个繁琐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很明显的,读《红楼梦》时,是情感的投入,直接的体会,而写《红楼梦魇》,那是凭着超强的记忆,穿梭于各个版本,进行学究式的考证评析与文字推演。

读者对优秀的作品,应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其实,这和读作品的是一个道理。

读作品,首先要“入乎其内”,和作品里的人物打成一片,与人物“共忧乐”,就像林黛玉听《牡丹亭》曲子所产生的内心反应“不觉心动神摇”“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但又必须“出乎其外”“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置身局外,以理智驾驭情感,分析得失好坏,这样才能不为其限制和束缚,而切切实实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启迪,就像张爱玲那样,将阅读《红楼梦》的所得直接迁移到写作,又以研究者的角度理智审视《红楼梦》,写作《红楼梦魇》那样研究性的作品。

参考众多的研究性著作,能够跳出《红楼》读《红楼》

鲁迅说:

“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红学”是显学,研究红楼梦的书可谓汗牛充栋。鲁迅、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刘心武等,他们的许多作品都可以看一看。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就仿佛打造了一个权威的“智囊团”,对《红楼梦》诸多问题,有许多新的观点很看法。这样,就拓展了阅读视野,也不会局限于一己的感受或心得而彷徨无依,或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说:

“《红楼梦》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囊括了整个中国文化,但此书之伟大,更在于它就这一文化所提出的种种疑问”,“《红楼梦》中对于一个失去的世界的缅怀和理想化,令现代中国读者得以把握整个中国文化,与此同时,书中具有反讽意味和批评精神的自我反思,又揭示着现代性的负荷。”(该书第722页)

假如能够站在这样高度看待《红楼梦》,自然会有王安石般的感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也就能够跳出《红楼》看《红楼》了。


做完梦就该醒来了。不管是红楼梦还是黄粱梦。都不会白日做梦。醒了也就出来了。


原始地址:/rebang/6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