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普通人买不了那么多书,他们在那里看书学习呢?

古人看书不像我们现在,他们看一本就背一本,背一本就能写出来,把一本经典的书背下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往往就够了。而且如果能有得到一本,就能够得到两本,得到两点就能得到三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贫乏。但是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就算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书,所以只能去找别人借,或是游学。去拜在一些名师门下,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名师的藏书阅读机会,获得名师的培养才是更重要的。


知识不限于书本,读万卷书不若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若阅万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以致用,学习之目的,即为用,现今很多人为学习而学习,如此学习不若不学。


他们看的四书五经,都是微言大义,胜过现在看十本鸡汤,他们有抄书有印刷术


简单的说古代老百姓就是口口相传,眼看不到书就用耳听书。好学之人到处都有书,厌学之人书摆在眼前也看不见。


我先来说说,古代老百姓读书的地方,一般有文采的或没有文采的都会在儿时旁听或经历过私塾的教育,如果连对书都不敢兴趣的一般都待离私塾很远的地方,是谓对书产生了一种恐惧感。

而且一般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很少买书,而买书多的可能是商人或贵族了。可惜穷苦人家正当是寒窗苦读多年,有朝一日能够光中耀祖。

其实古人读书主要追求熟读,精读,读得滚瓜烂熟。对于一本新书,我们现代人可能是会先瞧其封面,再看其简介,之后观其目录,最后才阅其内容,做到了怎样从表面去挖掘书里的大概意思。

而一个古人,他是怎么做到既把一本书读得通透,又能领会出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含义的?

先来看个故事: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所以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比如《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相当的有重量。

孔丘(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韦编三绝”,孔子读书,那讲究是两个字,通透,不读得通透,哪知道这本书到底是本怎样的书?哪知道作书的人究竟想表达什么?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看个过瘾就行的,得有反反复复的阅读,才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像是人在不同的年龄去看同样一件物品,会有不同的感受,此等感受就是一种来之不易的收获,或许别人懂你,或许不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读书人而言的,在古代,普通人是很难读得起书的。古人所读的书,无外乎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和历代史书、诗词、典籍。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意思是读的书多,写诗作文时就如有神人相助一样容易写好。

那么,古代的读书人都在哪里读书学习呢?很多人以为古代没有学校,人们都是自学成才的,其实不然。我国从商周时期就有学校出现了。《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殷曰序,周曰庠。”商朝把学校称为“序”,周代把学校称为“庠”(yan),合称为“序庠”。这个庠字很有意思,外面的广字就是房屋,房屋里面一个羊字,意思是,一栋房屋里,有一群就如小羊羔一样的学生。不过,那时的学校都是乡学,为民间所办。

《礼记·学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塾的规模,按周礼的规定是“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就教于塾”意思是古代教育是在一个叫“塾”(学校)的场所完成的。而塾(学校)所在位置是居民巷首门的旁边,居民早晚进出,直接在此就读。后来便出现了“私塾”,私塾多由地方乡绅创办。这一办学形式,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在古代是以文取士,除了在私塾读书外,还是靠在家自学为主。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时都54岁,读了一辈子的书。像她这么大岁数的人,应该是在家自学的多,反正古代也没数理化英语什么的,就语文一科,死记硬背把之乎者也背熟,再把八股文写好,就能中举了。不过,用了三四十年学习语文,到五十几岁才中举,这智商也太低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原始地址:/faxian/13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