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觉得古代人是怎样读书的?

在古代,孩子长到7岁,就可以送到学堂念书了。最开始都是从《千字文》开始。《千字文》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叫周兴嗣的人编写的,一般用于孩子的启蒙教育,这本书从“天地玄黄”开始,包含了1000个常用汉字,都以4个字为一个断句,古时候的孩子们会像唱歌一样去背诵《千字文》。

学完《千字文》以后,就可以学习《童蒙先习》。这应该是韩国最早的教科书,它是由朝鲜时代一个朴世茂的学者编写的,收入了很多韩国历史故事。按照不同的阶段,包括《铭心宝鉴》、《史略》、《统监切要》、《小学》、《孝经》等。

古时候的学校,每天早上,都要一个人一个人地背诵前一天学过的文章。背得好,就可以学习新文章,否则就要不停地背,一直到全记住为止。用现在的话说,这就相当于必须先复习好旧知识,才能学习新知识。因此,当时的学生学的书都不一样,学习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这种每天都进行的考试就叫做“日考”,十天一次的考试叫做“旬考”,半个月进行的考试叫做“半月考”,每个月的考试就是“月考”。

扩展资料:

唐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其前期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地方官学繁盛。自天宝安史之乱后,即告衰废。地方官学除由长史管辖的“儒学”外,还有直属太医署的“医学”,直辖中央礼部下的祠部的府州“崇玄学”府州县学的学生一般系下级官吏及庶民子弟,所以内容虽以《九经》(三礼三传易书诗)为主,但要求较低,只要达到通一经或“未通经,精神聪悟,有文词史学者”,即可毕业,长入中央官学之四门学。宋辽金时期,除辽金亦设有地方学校之外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经管方面有如下特点:首先设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官员,各路置提举学事司,掌管路州县学政;第二,实行三舍制度(上舍、内舍、外舍);第三,划拨学田,保障经费;第四,教学内容以“经术衍义训导诸生,掌其课式之事,而纠正不为规者,”与汉唐以来的地方儒学别无二致。

元代地方官学制度比较完备,在各路府州县内,均有相应学校,但是事实上有名无实,并未普遍设立。明代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既在全国诸府州县设立府州县学,又在边防区卫学,乡村设立社学。最盛时期,全国共计有学校1700余所。清代基本上沿习明代学校的规模。


平常书生都是寒窗苦读,属于死记硬背那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古人是修养与修炼一起搞。修养是修心养性,即德育、美育是文明教育,智育是智慧教育;修炼是修身练体,即体育、劳育。两者合在一起就是性命双修教育,即提升真正的生命质量的教育。


谢谢邀请。

开卷有益,一本好书,有可能是你一生的良伴。唐代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有一首【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人读书的环境条件,不同当今我们的时代。给我们的印象好像是古人读了很多书,实际上只有达官贵人,和土豪商绅们的子弟读书才会有条件。物质上经济资源都有保证,穷人家的孩子们不是没有,而是不多罢了。

出身寒门的名人谋士,经历了闻鸡起读,终日不缀手不释卷的苦读,才能出人头第。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是古人学习的一种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常听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是读书的高尚,读书的未来。那么古人的读书有那些方法呢?大约如下几种。

精读法。

看一本书,从头到尾一字一句慢慢品读,边看边思考章节的意义,归纳书中的中心思想。熟记里面的黄金句子,作者的写作手法。

浏览法。

诸葛亮读书,就是快速浏览。大概齐知道书中要表达的意思,以后慢慢精读,这样节省时间。

三余法。

利用农闲,雨天,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空余时间去读书。这样读书记忆力扎实,效果好,学习劳动两不耽误。

八面受敌法。

苏轼读书讲八面受敌法,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计字法。

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他曾经精选【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五万字,然后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读完。

入书出书法。

陈善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是要读进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焚法。

张溥的七焚读书法,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心理默读,然后高声朗读一遍。朗读后的文章立即投入火中烧掉。这样反复七八次,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

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古人的方法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我们还得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读书更有益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谢邀请。关于古人的读书方法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这不得不从孔子的教育思想谈起,他是中国历史上向平民普及文化教育的第一人。

孔子不但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而且还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一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的这些主张,既是教育方法,又是读书方法。

还有《大学》中倡导的″致知在格物″。一方面是儒家提倡的人格道德修为的″政治哲学″,另一方面也是读书学习的最好方法。

格物一一就是指读书要结合自然外界进行研究,并获得对万事万物运行发展的理性认识,这不正是致知的内在含义吗?这就告诉人们,格物、致知″是联系紧密、层层递进的两个步聚。

当然,古人的读书法实在很多很优秀,以上之方法已延续了两千多年,至今天的信息万变数字化时代,我们仍在沿用。甚至有的被裱为校训″,如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校门口的石雕上就是″格物致知“四个大字。


中国古代诗童勤奋学习,有的的人从顽皮成长为蜚声文坛的卓越诗人。李白出生于唐代西域碎叶的商人家庭,约5岁、6岁时开始念书(诗经)(尚书)(楚辞)等古代经典著作,能背诵了许多诗赋,而且能吟诗作赋。后来读了几天书,就厌烦了,不甘寂寞,到外面贪玩,看到了溪边上一个老奶奶正在石头上磨了一根小铁杵,就问她磨这根铁杵做什么?老奶奶说女儿绣花,没针,用铁杵给女儿磨了绣花针。李白非常奇怪,就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老奶奶磨着铁杵满怀信心地说只要坚持不懈不停磨下去,总有一天能够磨成针的。李白感受到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坚持精神,开始了勤奋努力学习,成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另外从神童变成一事无成的庸人,这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一切成就都来自勤奋好学。


头悬梁,锥刺股,反复读,反复记


古人从小私塾读书,不遵师道或不上进,小尺子打掌心。从小四书五经,耳濡目染,个个能用毛笔有书法基础,儒家风范要建功立业。老一辈革命家和大多十大将帅师从私塾,儒家严格做人行事。

古代良将文官,大多从四书五经学起。故以儒将大儒最受尊敬。

四书五经学的好的,大多文章和诗词功底深厚,书法再别具一格,自然要被师长看好,多加培养。

毛主席和蔡和森在师范求学期间,恩师杨怀中就对章士钊夸奖两人是国之栋梁之才。后来勤工俭学,毛在万般无奈下求援章士钊,章一见毛就想起杨的高度评价,深信不疑,拿出一万大洋(今天沒有上千万也有上百万价值)慷慨资助,至少为湖南培养了一打国家精英,居功之伟!


原始地址:/paihang/3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