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绘画中没有使用透视法则?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水平达不到吗?

谁说中国画没有透视?西方美术用的是焦点透视,中国绘画用的是散点透视(多点透视),透视方法使用上的差别表现出了看问题视角上的不同,各有特色,现代美术工作者也经常互相借鉴使用。


中国画不求形似,而求神真,写意为主。不是不用透视法,人物、山水、草木,远近不同,也有变化,只是不完全符合透视比例,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突出主题。另如长卷,他并不一定是让你一眼看尽,而是需要随着图卷的舒卷游目骋怀的。另如中国的佛像雕塑,严格来说并不符合比例原则,但看上去非常和谐,就是充分考虑了观者的视角变化问题。


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山的壮丽雄浑,水的悠长曲折,树木苍翠,人物置身其中,在一幅小小的画里都能恰当各归其位,这是西方严格按眼睛看到的客观透视无法做到的,中国不是没有透视,中国画是散点透视,是画家通过主观处理后的心中的透视。就像现代电影中多个镜头的组合,有全貌,又有特写。

客观的世界有眼睛看到的真实,也有思想的真实,西方绘画中做到了眼睛的真实,中国画更注重意境的真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

所以当我们赞叹西方绘画的生动细节的时候,也被中国画中的心灵的真实的力量而折服。

两种不同思维,造就了不同的方向,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文明,丰富了人类精神境界。


这个问题最明显在于中西方不一样的『思维意识』了。

一个自古以来华夏文化内涵意识里面,深受文化语言局限于『古文化』里面。

一个自古以来西方知识内涵意识里面,深受知识语言局限于『古知识』里面。

一个是非常『文性』思维的问题;一个是非常『理性』思维的问题。

『文性』思维特征倾向于『老土教化』;而『理性』思维特征倾向于『好新教化』。

切勿小看了一土一新人性思维追求的意识。因循守旧则反反复复『老土』,自然人性思维好难有新鲜的感悟;不断创新断断续续『嫩鲜』,自然人性思维极易无旧样的感悟。

总之,西方世界人性意识形态里面,只有知识语言思维方式方法的专注,他们天天沉迷于知识范畴方面的思考,即使对于绘画这样的事情,总喜欢追求事物『十足十』完美相似之处。

于是乎,透视法才能做到如此真实感官上的『相似』,而非一般中式风格描绘事物的『神似』而已。

真的是与人性意识里面,有无知识领域思维特质的『科学意识』,有着密不可分和十分重要的关联吧?


西洋画采用“焦点透视”,如同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部分就不能摄入了。这样的透视法则更为写实,符合“近大远小”的画作会更有立体感。

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与焦点透视不同,又称移动视点。山水画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以王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为例,画满了一整幅长绢,就是以散点透视为透视法则完成的观察,并完成了画卷。

《林泉高致》中有“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这句话,自此提出的“山形步步移”成为了后世很多人作山水画所使用的透视法标尺。将步步所见的连绵山峦、浩渺江河网罗在方寸之中,排布在一副长卷之中“咫尺千里”,更为浩瀚、宏观。


散点透视算不算?算的话这个问题就值得推敲


中国画怎么会没有透视?

中国画注重散点透视,而散点透视在于散,是从四方上下各面着取的,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认为“托不动之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强调“景随人移”,以形成迂回连贯的空间,画面的独特留白决定了时间的迁移性和空间的想象性。现代抽象画的透视也只不过是其凤毛麟角罢了。

西方注重了焦点透视,也就是说严守一个特定的视点去表现景物,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强远弱等等。

中国画是我国的国画,它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应得到全世界对它的尊重,我们一定要继承与发扬它。


散点透视啊!找本书看看就知道了。懒的解释!


中国画,主要处于古老的目視法,原有透视之学,較为粗浅,主要以人的视觉为度。后来,受历代封建文人虚拟清淡的影响,重文笔,讲究笔墨,重文輕艺,实际上是为巩固文化名利服务。民间绘画要比官场、学界好得多、特别在彫塑工艺上,重视透视科学,历来有巧夺天功之妙!直到现在,中国画的评价标准也是以名人、派别、笔墨为基础的,《芥子园》中的“六法”,也是尊师重教,各自解释,没有科学的要求,更没有科学的透视艺术标准。解放后,争论了几十年,也没有争出什么科学结论来。严重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参观中国画展,有千篇一律之感,缺光少彩,深感与视觉艺术无缘!再不开辟新路,可能逐渐消亡、成为古懂吧!不如自画自赏,也是一翻乐趣丨


透视法则本身是西方传统艺术系统里的评判准则之一,在西方艺术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画属于东方审美体系,完全独立于西方审美架构。中国画有属于自己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取向!透视法则传入我国时间不久,是近现代才开始交流起来的。如果硬要用西方的审美标准来评判中国文化艺术,还用所谓的科学来绑架的话,我认为是不理性客观的!

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虽然在近现代的交流碰撞中,中国文化不是那么的具有攻击性,但是中国文化还是备受全世界的认可。

透视法则是从建筑中提炼出来的,中西方的建筑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中西方的建筑师身份地位也大不相同,中国的建筑师大多身份低下,一些经验技巧也无法著书立传,文人骚客更是不屑于建筑师的经验技巧。中国画也很少有听说什么写生之类的,都是胸中有丘壑,指点江山。都旨在抒发情感表达,不会系统的去研究建筑该怎么画。

中国画常用长幅卷轴描绘宏大场面,最有名的“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大场景就是放到现在也难以用透视法再现。


学术上,中国绘画称为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大致分为焦点透视和成角透视。

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两点,一个是主观上文化的差异,二是客观上材料技法的差异。

主观文化上,中国是道教思想占主体,融合儒,释,法等等思想为一体的独特文化体系,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等,使中国所有行为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都遵循一个法则,就是道家的随性。中国画讲求“观于形,发于心”,就是说你在画的时候客观上是看着物像,但是画出来却是主观上的想法,要经过重新认识,吐哺,这样才是中国画的精髓,更讲究“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样就造成了中国画的独特的视角,可能画家坐在地上,但画出来的作品却是从空中观察。

客观材料的差异,这个就更明显,毛笔,墨汁和宣纸的特性决定了中国画不可能向西方油画一样重复修改和精确描摹,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历史形成的,但更主要的还是思维的决定。


首先,请允许我翻个白眼......

中国传统绘画是有视角的。

它只是不像西方的一点(或两点)视角那么紧凑,也没有坚实的数学理论来支持它。

这个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中国传统绘画没有像15世纪的西方那样发展出透视理论?”

这个问题就更有意思了,因为当人们问“为什么没有”时,他们自动地站在了西方观点的立场上。这个问题意味着他们对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默认的,西方的理论和发展道路自动被认为是“正确的”“正常的”,而没有遵循这条道路的人都是“不正常的”或“不正确的”。

为什么没有人会问“为什么欧洲艺术家花了几个世纪才发展出的抽象艺术,中国艺术家早在宋朝就已经做到了”。

梁楷

是因为当时西方的精神追求不好吗?还是因为基督教是一种非常字面的宗教,限制了西方艺术家的想象力?

每当人们把中国的历史或艺术与西方进行比较时,他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缺失。但是我想说,西方的理论并不是历史、艺术或哲学发展唯一的方向!

我来认真回答你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传统绘画没有像西方那样发展出严密的透视系统?

首先,对于西方艺术来说,透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两个意大利人: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和巴蒂斯塔·阿尔伯蒂。他们都是建筑师,其次是艺术家。视角的发展与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你把房子刷错漆了可能没大问题,但是如果在你的建筑设计中,角度错了,这可能意味着计划延迟,材料的错误评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看待艺术的不同之处。

中国把绘画(和书法)视为文人雅士的爱好;西方视艺术家为工匠(佛罗伦萨艺术家曾经属于药剂师公会,雕刻家属于石匠和木匠公会)。艺术的目的也因此而大不相同。中国艺术更多的是表现自然,或是自我表现,因此你会看到很多自然的风景和描绘。而西方艺术更商业化,肖像画、宗教画由富人和教会支付。直到19世纪末,自我表达艺术在西方才出现。

所以,当你更关注于反映自然的诗意之美,更关注你内心的精神探索和表达时,你可能就不会太在意开发一套系统来让绘画中的建筑或人物符合透视规律了。

所以这不是“科技是否得到”的问题,而是“我们在乎的是纯粹的艺术”的问题。

按照现代标准,一些艺术势利者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更纯粹的艺术追求。毕竟,正如一位非常挑剔的艺术教授(我尤其讨厌)曾经说过的,“如果一件艺术品是为了钱而做的,那它就不是艺术”。(是的,她把文艺复兴时期的每一件艺术品都称为“非艺术作品”。所以…操你,势利教授。)

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请不要用西方的标准来评判非西方的文化。做艺术没有“正确的方式”。


中国水墨画采用的是多点透视,表达了东方不拘泥于僵化的物理现实的超脱思想。


谢邀。此题技术含量较高,毕竟不是专业,试答几句。古时绘画由于受认知即美术和建筑理论以及技术手段的限制,可能主要以平面画作为主;而现代绘画的原理应有平面、立体、几何等物理甚至数学理论为基础的支持、辅以专用工具、手段而达到的透视效果所产生的作品。

因此,现代画的立体感更强,多角度的视觉效果更好,无论是意蕴还是美感更丰富。贻笑方家。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是一个美术科普问题。透视是绘画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原始绘画属于平面二维绘画,没有空间立体感。只有长宽高,没有深度和厚度。

不论中国画还是西洋画,都经历了从原始绘画,到古代绘画和现代绘画的过程。

虽然绘画起源和成熟的时间不一样,但是,发展阶段的路径是完全一样的。

现代绘画透视,是西方绘画的重要技术支持。如果没有透视,就不会有丰富的空间描绘,我们的感受就会简单很多。

唐代《五牛图》中的俯视选点造型。刻画已经非常准确了。

透视绘画技法,在西方也是由一个发展过程的。文艺复兴以前的绘画,虽然有立体感,但是准确度不够。

西方人的思维是逻辑证实思维,所以,更愿意在画画中也实现一种逻辑求证。

所以,对画画的透视,进行了科学改造。这确实是一个事实。

他们假设如果以视平线不变的情况下,水平线就没有“面”,只是“一条线”。比如一个圆的硬币,如果在水平线位置,那么,我们只能看见一条线,如果在水平线下,我们就能看见上面,如果在水平线上面,我们就能看见下面。

西方透视绘画原理示意图。中间的黑点是“视点”也叫视中心,需要目不转睛的看。这也是一种西方的逻辑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假设性。

所以,在画画上,视平线以下的线条向上,消失在视平线中心,叫视点。视平线以上的线条向下,消失在视平线中心。还有,视平线,左面的线条向右,视平线右面的线条向左。

绘画所有的交点,都要集中在“视点”这个中心。

这就是西画“焦点透视”的原理。

“焦点透视”的原理,确实有很强的逻辑性,也是绘画空间艺术的重要技法。比如,如何选择最合理和最美的视角去刻画人物风景,“视点”的选择非常重要。

摄影作品中的透视感。

所以,“焦点透视”不仅仅是一个绘画原理,也是摄影,舞台灯光艺术的重要技术支持

有了“焦点透视”的原理,西方绘画的精确刻画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创造了人间无比精确传神的绘画艺术。

但是,照相术的发明,彻底颠覆了绘画一统天下的“造型”专利。于是,西方绘画,再也不已“焦点透视”引以为骄了。

不过,“焦点透视”虽然已经失去了绘画的唯一性,但是,他的原理仍然是绘画的基本原路之一,也仍然是影视制作,舞台艺术的基本原理。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走的不是一个理念的路。

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作者拉斐尔。

西方求“真”,中国人认为真就是客观存在,你再把他复制出来,有意义吗?比如说,一个桃子,画得非常逼真,在中国人看来,这没有什么意义。

宋代苏东坡就非常直截了当地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所以,中国画以能够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个性为最高境界,画得很“真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所以,中国画从宋代就一直在追求个性的解放。

事实上,宋代的中国画,已经有高超的写实能力了。

但是,中国画一直没有严格的透视的逻辑。

中国画采用的是与西方人假设一个人目不转睛看到的现象。

而中国人是不假设画画需要目不转睛的。恰恰相反,是要“游目骋怀”的。

所以,中国画的透视,叫“散点透视”。

中国画家运用“散点透视”这种方法,创造了极富浪漫主义的绘画作品。所以,中国画的绘画自由度更大更多,所以,我们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现代的历史图卷,我们有《江山万里图》这样鸟瞰的宏伟图卷,而这样伟大的浪漫主义绘画,在西方绘画的原理之中,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是,现代西方绘画,也已经不完全受“焦点透视”的限制了。

例如毕加索著名的作品《格尔尼卡》就没有焦点透视了,而是类似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

所以,中西画画,各有各的的长处。

科学也可以与艺术结合,也可以超越科学。

宋徽宗的作品,写实而富有自由的诗意。

所以,近代中国画的改良,为什么对人物画的改良比较成功,而对中国的花鸟山水画的改良,并没有多大影响呢?

原因就在于,如果中山水画采用“焦点透视”的科学方法,那么,中国画就只能是一种风景画了。

以上千里马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原始地址:/dongtai/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