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小松》什么深意?

暗喻诗人怀才不遇的悲苦之情。


这两句应从后一句解释,身处高位者,高处不胜寒,而低处的人却不理解体谅不到身处高位者的苦与无奈。


劝人多学,先期是黙无闻了,自小齐埋于白草矣,后期熟了,得道升矣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松写人,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生动逼真,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


好好好,成功了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不成功,成了阿Q式安慰。

小小少年不可量,大大大人早晚当

现在头角才峥嵘,豪气却己吐万丈。


世上的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此句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以松喻人,诗人虽才华横溢,但受限出身,不受赏识,报国无门,以诗抒情,表达内心的怀才不遇的愤懑,。


这首诗讽刺了当时不能慧眼识珠的那些人,也歌颂了顽强的精神,是出身贫寒人才的呐喊。这首诗的作者是晚唐的杜荀鹤,诗的名字是《小松》,原诗是: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歌写了一棵刚刚冒出头的小松,但是小松毅力顽强,拼命长大,可是无人辨别出来,而和野草一样看待,直到长成凌云之木才知道这是大财。

诗歌借物喻人,写出了人才地位若不高,很可能被埋没,也讽刺了不能识别甚至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而诗歌也赞扬了小松的生命力之顽强和不服输之精神。这也是出身地位的作者个人的写照和自白。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意味深长的小诗。饶有趣味,得慢慢品。

写松的诗很多,比如最熟悉的郑板桥《竹石》“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小诗似有所不同,匠心独具,另有所指。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晚唐诗人,不太出名,出身寒微,有野史说他是杜牧妾生之子。

生逢动乱,有一段长久的科举之路,直到40多岁才中进士。自许为“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据说曾为一官半职,不惜写诗奉承朱温。他最大的成就,写了很多揭露黑暗,同情人民的讽喻诗,因此在唐未的诗人中会偶被提及。

这首小诗,可能是他仕途失意时的作品,很有不平之气。

简单来说,今日对我爱搭不理,明日让你高攀不起。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蓬蒿:野生杂草,庸碌无为之辈。

小松还刚出土的时候,长于草丛中,与杂草无异,毫不起眼,没有人会去在意这样微不足道的小物,甚至视其还不如野草。

但竹却不气馁,虽埋没于深草,却没把自己等同于草,它有挺拔向上,青翠欲滴的身姿,有一个劲地向上冲刺的势头,慢慢地,已经出类拔萃于蓬蒿的高度了。

“刺头”:倔强劲。不甘于埋没,不急于求成,凝神屏气,暗暗使劲,突破重围,直到你惊叹于它的斗志与力量。

“渐觉”:从默默无闻到出类拔萃有个艰辛过程。小松埋没于草丛中到长出草丛,傲然挺立的时候,谁会在意并渐渐察觉?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有这个闲情的,只有真正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才会关注这么个小东西从发芽到成长的过程,才会惊叹小东西也有超强的生命力与表现力。

这两句诗是不是很有寓意?

有才能的往往都是一开始默默无闻,经受磨难,有几个能被慧眼识才?

世人大多势利眼,谁会在意无名无势的你?

如果被轻视就自甘堕落,与野生杂草无异,如果不服输,不甘心,拼搏向上,你就能出类拔萃,成就自己。

诗人杜荀鹤显然在说自己,出身贫贱,不得赏识,满腹才华,缺少伯乐。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从深土里破围而出,挺拔向上,超出了蓬蒿,越长越高,挺直苍翠,直冲云霄,成为参天之竹,凌云之木。

当初那些不在意的,冷眼轻视的,这时候可能都要惊掉下巴,惊讶着大叫:这么个小东西怎么冲破云霄啦!

“凌云”: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闲意。”

形容有远大志向,才能非凡的人。

“始道高”:才来称道。当初没有人在意,如今有一翻作为,人们都来称道,是在讽刺势利小人。

深植于土壤,埋没于深草,卑微不如野生杂草的小松,也有一天成长成高大挺拔,冲破云霄的参天高木。

小松凭实力证明自己。

默默无闻的人也有一鸣惊人的时候。

狠狠地给当初势利的人一个响亮的巴掌。

杜荀鹤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世俗小人,讽刺那些不识人才的势利小人,想象自己凭才能,遇伯乐,努力拼博,一步青云,仕途有所作为。

然而,松可以成为参天大树,这是天性使然。

真正有才能,总会显露人前,何必在意世俗的眼光,何必取悦于他人!

就算世俗轻视,就算不遇伯乐,千尺之竹,也能“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活出自我。

杜苟鹤后来在朱温的赏识下谋得一官半职,却惊惧而死,实在是有点没出息。

这首小诗,很有哲理。

不自甘堕落,不妄自菲薄,要有努力向上拼搏劲!

不盲目尊大,不轻视于人,要有发现与赞赏的眼光!


一棵松籽,埋没于枯枝败叶之下,收日月之光华,经雨露之滋润,吸土石之养分,生根凝瑞,吐芽伸枝,雄视天下!

人生亦是如此,少时饱经风霜,成年必大有作为。


问题:“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小松》什么深意?

前言

咏物诗词,往往会被诗人赋予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即托物言志。杜荀鹤的这首《小松》就是这一类作品。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一、不是所有的咏物都有寄托

骆宾王七岁时作了一首《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首咏鹅的小诗,简单而欢快,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鹅的形态特征,展示了一副小小的画面。

但是,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一个成熟的诗人,往往不会作这么简单的诗歌。

二、咏物诗的兴寄

成熟的诗人咏物时,往往带有暗喻和寄托,找到一首骆宾王那种单纯的《咏鹅》诗反而不容易。孩子的自然之眼、纯真之心,在成人的世界里很难看到。

例如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单纯的咏柳诗也没有什么深意,但是明显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精雕细刻:碧玉妆成、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刀。

更多的咏物诗词作品,则有很强烈的情感与寄托。

例如张九龄的《咏燕》: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张九龄通过这首诗告诉李林甫,自己没有和他争权夺利的想法,希望他不要猜疑和迫害自己。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是一首寄托明显的咏物作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读到这样的诗句,不由得想到屈原离骚中的“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更是表达了自己坚持不悔的志向。

三、关于咏松的佳作

我们从小就读者这样一首咏松的小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诗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样,表达了传统士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唐朝张蠙的《华山孤松》用槐树衬托松树的高洁:

石罅引根非土力,冒寒犹助岳莲光。绿槐生在膏腴地,何得无心拒雪霜。

回到题主提到的杜荀鹤这首《小松》,会发现这首是很有”理趣“: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从小泯然众人,如今长大一点后,大家才发现他渐渐不同凡响。但是有几个人真正具有慧眼,能够认出这是凌云之木呢?大多数人在他真正青云直上的时候,才会发现。

这首诗写的是小松,这棵小松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潜力股、古人说的璞玉、没有被人发现的千里马?

可惜没有几个人有伯乐的法眼,所以很多“小松”会长久的被埋没。

结束语

真正的生活中,很多璞玉永远被埋没,很多千里马长久被用来拉车。杜荀鹤的这首诗,其实并不是为“时人“惋惜,而是为了”小松“而惋惜。不平。

@老街味道


这首《小松》当作于诗人微末时,以不太起眼的松树自比,感叹目光短浅之人,不知道有朝一日小松也可成栋梁之才。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也。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当时深深埋在草丛中的小松树,不知不觉已经比蓬蒿还要高了。世人大多没有认识到这小小的松树将来也会称为栋梁之才,直到他长成参天大树,才说它伟岸。

杜荀鹤其人

杜荀鹤(约846~906),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人。出身寒微。相传他是杜牧的儿子,杜牧在会昌末年任池州刺史时,妾程氏有孕,为杜妻所逐,另嫁杜筠而生杜荀鹤。

早年读书于九华山,据说7岁时已露峥嵘。曾数次应考,不第。当黄巢起义后,他在家乡幽居十多年,过着耕读生活。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田頵起兵叛杨行密后,曾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受朱温器重。田頵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但不久就死了。由于他晚节投靠朱温,有损清名。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期,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附杜荀鹤名篇《山中寡妇/时世行》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小松》中的诗句,道尽了人情冷暖、世人狗眼看人低、看人下菜碟的世态炎凉,说出了出身卑微却有凌云壮志终成大器者的心酸。

这个世界是有阶层的,你无法改变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望向上,但向上的通道往往很单一,而且竞争对手如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卑微的家庭出身,恶劣的成长环境,匮乏的人脉资源,短浅的目光见识,固化的思维模式,敏感的玻璃心态,逞强的匹夫之勇,都让上升的机会悄然溜走,上升的空间越发局促。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于是,世上的人不会看到你是一株挺拔直插云霄的栋梁之材,人们只认眼前看到的,你只是刚从深草里探出头的小树苗,只比蓬蒿高而已。

你必须坚持,你必须努力,直到有一天,你成为参天巨木,别人才会发现你的不同,承认你的伟岸。你默默无为的时候,有谁会在意你呢?你弱小的时候,路边的野草也比你高,比你更吸引眼球。

只有你成功了,成名了,你才有价值。因此,我们没有抱怨的资本,我们只有努力的义务。“十年寒窗人不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世界其实是公平的的,你觉得不公平,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强大了,世界也就公平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回答记者时承认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即有钱有势的人即使无症状也会优先得到检测。并说,这也许就是人生吧。“优先”的本意也许就是“优秀者先”,或者“先者优”吧!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小松》。全诗为: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待高。其大概意思是:树树小时候仅能在浓密的草丛中出一点小头,如今才发现长得比蓬蒿还要出头了。世人不认识这将来会是高入云霄的参天之材,一直要等到它真正高入云霄的那一天,人们才知道称赞它长得高。

作者出身寒微,虽然年纪轻轻就才华横溢,但由于种种原因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作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了这首诗,实则是通过这首诗来一个借喻,把自己此时比喻是一棵刚出蓬蒿的松树,他认为将来他必将成为高耸云天的大树,只是没有被世人发现罢了。这才是后两句诗的真正深意,表达了作者有屈才之感、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世人都是“有眼不识泰山”的世俗眼光!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小诗。原文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绝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若要深刻理解一首诗的含义,要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诗人在作这首诗时的处境和心绪。

动荡晚唐,坎坷仕途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但自安史之乱,唐王朝逐渐衰落,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吏治败坏、社会动荡。乱世之中,不乏真英雄,奈何识才之人却寥若晨星。

历史的车轮来到了公元846年前后,诗人杜荀鹤出生了。此刻,距离唐王朝的覆灭只剩下短短六十年了。诗人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出生微寒。杜荀鹤早年在九华山读书求学。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多次赴都城长安应试,却屡屡不第。

后朱温为其“打点关系”杜荀鹤于公元891年得中进士。此时诗人已经45岁了。而后又因政局动荡,杜荀鹤得第后第二年,复归九华山。朱温后来授予杜荀鹤翰林学士,但杜荀鹤此时已是风烛残年,授官后不久,就去世了。

杜荀鹤才华横溢,在诗坛享有盛名,其诗自成一家。杜荀鹤对宫诗的造诣极高,除此之外,杜荀鹤的诗常常也反映了吏治败坏、人民疾苦的社会黑暗的现实。

杜荀鹤仕途坎坷,虽晚年得志,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闲居于九华山,终究是壮志未酬。这首《小松》是杜荀鹤为了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作的。

时人不识凌云木

《小松》的大意为:小松刚冒出土,小得可怜,淹没于野草之中。后来,小松渐渐地超出了蓬蒿。可世人仍不识这小松将来会长成高耸入云的之树,直到长成后才认识到这是凌云之木。

很明显,诗人是在借松写人,有两重含义。

第一,赞扬了小松顽强的精神。虽然刚出土时,比野草还微小,但仍是“刺头”,一个劲地向上生长。小松的“小”只是暂时的,它终将长成凌云之木。

第二,讽刺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识有才之士。许多能人志士一腔报国热情付之东流,如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小松没于蓬蒿之中······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喜欢,请点赞支持!

评论区属于你们,欢迎留言,一起讨论讨论!


《小松》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写的,是一首“以物言志”的诗,希望自己能够像松树一样高耸入天,成为“凌云木”。

我们先来看看杜荀鹤的原诗: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为什么诗人要以松言志,而且还是“小松”呢?

松树,在贫瘠的土壤上都能成长起来,可高达4、50米,树姿雄伟、苍劲。李白诗云:“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松与竹、梅一起,被世人称为“岁寒三友”,体现了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所以,诗人选择松树特别是“小松”作题目,以松喻人,以松言志,寓意很深。因为,杜荀鹤出身贫寒,年轻时才华横溢,可惜屡次应试不中,后来还是通过朱温帮助打点关系,到45岁才中进士。他在九华山求学读书,对松树观察细微,把自己比喻成一棵“小松”,非常贴切。

这首诗的写作技巧高超。

这首诗通过对小松的细节描写,从深草里“刺头”钻出来,到“渐觉”高出蓬蒿,然后承转表达出,小松终会成为“凌云木”的意境。连接自然,一气呵成,文字精炼,寓情于物,哲理深刻。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松树小的时候,世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长成高入云霄的树木,直到等它长大,高入云霄了,才知道它原来可以成为“凌云木”,显示出它的不平凡。

这首诗蕴含着深刻意境。

一是对有才华、有志向的人来讲,小时候是一棵“小松”,但“小松”是可以长成高耸入云的“大松”。暗示诗人自己有凌云之志。

二是希望朝廷当政者把眼光放长远些,重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同时也表达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复杂心情。

三是表明决心,虽然自己是一棵“小松”,但决不气馁。对将来充满憧憬,相信通过努力,一定会凌云直上,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请关注@清风岩塘。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喜欢,请点赞支持!欢迎讨论!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绝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类用一个物品为题目的诗,有一个总名字,叫“托物言志”。这首诗就是这样的。

读这类托物言志的诗,首先要了解写诗人的生平经历,才能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

生活在晚唐的杜荀鹤,出身寒微,(有人说他是杜牧岀妾的后裔,所谓岀妾,就是被休了的妾。)

虽然杜荀鹤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总之,怎么考都考不上,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埋没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最后这两句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

如果有人看不起你的时候,你可以暗暗的念念想这句诗,给自己心灵安慰。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可惜的是作者自以为“凌云”之时,已然丧失了松的风骨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是唐朝诗人杜荀鹤《小松》中的末句,前一句说松树小的时候长在深草丛中,被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长得比蓬蒿高出了许多。而这句的意思就是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等到它已经长成了才承认它的高大。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背后的深意

这是明显的托物喻人,讽刺当权者没能慧眼识才,世人目光短浅;更以松自比,终于从平庸中脱颖而出,大器成矣。

“言为心声”,写景状物,不过是个借体,实际上就是为了突出喻体,这是一种文学作品里常见的表现手法,立意深远,表达含蓄,能够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方面的古诗很多,比如最典型的唐•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作者以“松”自喻,说自己才高,却数年无人赏识,也是不无道理。实际上他可能比那“始道高”的松更惨一些: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他出身微寒,相传是杜牧的出(被逐)妾之子。数次应试不第,长期置身于九华山。但他才华横溢,是晚唐著名的诗人,语言通俗清新,浅显平易,被后人称为“杜荀鹤体”;犹擅宫词,有“宫词为唐第一”之誉。他曾写过《春宫怨》,以宫女的不幸比兴自己怀才不遇,诗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一句被赞为“杜诗三百首,尽在一联中”;他自称“以诗为业”,有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三卷存世。

杜荀鹤一生苦求官职,考一次又一次不中;又一次又一次干谒求人举荐,从他写的诗里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投李大夫》;“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投长沙裴侍郎》,要我看,这里的“投”和“求”差不多;可惜的是,一首首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最后是“投”到了皇帝身上,皇上专门送名礼部,才得以第八名进士;后来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昔日苦求不得,一朝得势,这首《小松》倒也是比喻恰当。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后续——“凌云”了的杜荀鹤已然失却了“松”的风骨,依然为时人所弃

杜荀鹤从“小松”成为“凌云木”,得益于杀死唐昭宗,以“禅让”夺权唐哀帝的“屠夫皇帝”——后梁朱温,那是个滥杀无辜的残暴皇帝,在位六年就被亲儿子杀死。杜荀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觐见,却吓得浑身发抖,汗如雨下——老天也是有意,居然配合他“无云而雨”,于是朱温让他作诗,要说杜荀鹤还是有才,吓成那样也没把诗才忘掉,“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若教阴朗都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工”一挥而就,歌颂这“太阳雨”是因为“梁王”您有造化才下的,哄得皇上高兴,专赐一桌酒席,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进士入仕升迁之路。据说见过皇上,回到旅店的杜荀鹤后怕不已,腹泻不止,差点死了;这官求得也真是不容易。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千险万苦求来的,不用白不用,不用太可惜?还是为了报复当初人们对他的不重视亦或瞧不起?所以,杜荀鹤当了官之后,一幅小人得志的样子,“恃势侮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杜荀鹤谄事朱温,人品更属可鄙。时人以与之交往为耻”,“遘重疾,旬日而卒”(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结语

这就是《小松》里“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背后的深意和最后的结局。杜荀鹤才华过人,早期被埋没,是名副其实的松:坚韧不屈,顽强向上,不折不挠;及至后来,“凌云”之时,早已没有了“松”的风骨,比之蓬蒿不如。

留言:这就是我hyg陌上花开,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十分感谢您的阅读!不足之处,欢迎指正!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首先这首七绝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小松出于深草,凌云蓝天。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这首《小松》出自唐代的杜荀鹤。原诗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自小刺头深草里”,一语道出了小松刚出生时的悲惨境遇,竟然还没有路边的野草高。虽然被“埋没”深草里,但却自小“刺头”,一个劲的向上生长,锐不可当。小松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境遇而随波逐流,放任自我。刺头的“刺”是点睛之笔,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坚韧不拔的品质。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光易逝,小松渐渐暴露出了其原来的面貌,初露锋芒,小松自小被埋没在深草里,到现在历经千险终于踏出它人生重要的一步。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松生于深草,甚至不及深草之高,而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肤浅的发觉原来它是凌云松。诗人竭力讽刺了时人的目光短浅,也表达了诗人虽才华横溢,却遗世独立,由于出身贫穷被不被赏识的极度愤懑之情。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生难得一知己,遇则人生一大幸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且去烹羊宰牛为乐,明朝归来深巷又是一片杏花。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看那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只需一日,便可踏遍长安花”。

悲也罢,欢也罢,千古兴亡又有多少被埋没在滚滚长江中?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是玉海棠诗,诗词兴趣部落圈主,如果您对诗词感兴趣,欢迎关注并相互交流,谢谢!


原始地址:/dongtai/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