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诗人被贬后写出来的好诗?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张继虽不是被贬,但考试落榜的心境应差不了些许,只一首诗,千古留名。


苏轼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贬谪文人。王安石司马光新旧党派斗争之时,站错队的苏轼就被一贬再贬,先从黄州当了一阵团练副使,又被贬到杭州、扬州、定州,最后到了惠州,几乎快到海南了。但是天性乐观旷达的苏子瞻,无论在哪,都是一副宠辱不惊,淡看云卷云舒的模样,无论什么境遇,都不改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鉴于题主举的例子的《陋室铭》,所以下面引用的也不限于诗一种体裁:

1.最有名的,估计每个中国人都会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2.”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击节赞叹,可浮一大白。】

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心中光风霁月的人,到哪里都是旷达超然的。】

最后,援引赵翼的评价:

”东坡襟怀浩落,中无他肠,凡一言之合,一技之长,辄握手言欢,倾盖如故,而不察其人之心术......固终始无间,甚至有为坡遭贬谪,亦甘之如饴者。”


这个很多的哦。古代的著名的诗人大部分都是被贬才写出好诗的。很多诗歌都是因为表达一种抑郁不得志之情和继续想为国效力之感而著名。试想谁会在得意的时候还写这些诗?

比如苏轼,他的一生十分坎坷,他的著名诗都是在被贬的时候写出来。最有名的就是在被贬到黄州时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等,还有被贬到岭南时候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被贬时候写的。

再比如杜甫也是,十年困居长安,仕途失意,抑郁不得志。之后又经历安史之乱,看到民不聊生的场景,内心十分凄苦,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后杜甫病死在了江中的一条小船上,晚景凄凉。

诗仙李白也是一样的。也是因为被贬哦。这样的人很多的哦,还有屈原,也是被贬谪最后无奈跳了江。还有,柳宗元,王昌龄。大部分著名的诗都是被贬的时候写的。

话说为什么被贬才写出好诗呢?其实古人跟咱们现在人思想都差不多的,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心情都比较低落,咱们可以听听歌,写写字,就是用来发泄这种情绪,古人也是一样的。政治不得志,都写在了诗里。


刘禹锡是六甲番人极其崇敬的伟大诗人,他的豁达开朗,有唐一代都是少见的,即便是不如意时,他的诗也是不会有愁苦味道的,比如这首《秋江晚泊》,就是在被贬途中写的: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这首诗大意是:长长的船泊处出现了秋色,空阔的大江水面,满是水汽和雾光,暮霞呈现千万种形状,而天上的宾鸿正有序地飞行,古戍所的旗远远可见,野外的村落依稀闻到犬吠,高大船上的客人,正在劝酒度过这个夜晚。

这首诗有三组对仗,所以读来仰抑顿挫,很有节奏感和音乐性,虽然用普通话读来不怎么押韵,晖、飞和稀、依,按普通话韵母是不同的,不过用粤潮客闽吴湘等方言读起来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首联的“空江”,既是实景的空阔,也是诗人内心孤寂的投射,颔联和颈联,诗人看到的景色从高到远,由远及近,接着又出现了依稀的犬吠声音,然后尾联是近处的劝酒声,层次分明。全诗的秋、暮、宾、古、荒、稀、依,都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宾鸿不单是指具体意象——南飞的大雁,也是诗人的自喻,略带悲意。最后结句通过客人劝酒的声音反衬诗人内息的孤单,不过想来当时诗人应会放下心结端起酒杯吧。

这首诗采用白描手法,全诗画面感很强,而声音的递进又充满了立体感,让这首诗如小视频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

刘禹锡的诗整体上是俊朗旷达的,即便是被贬路上因秋引起的思绪,也被他放在开阔的天地之间,悲而不愁,格调大气。

关于刘禹锡,关于《秋江晚泊》,不知您是否喜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六甲番人。


原始地址:/dongtai/3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