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学和学佛,三者有何区别?

喻宝珠,珠体,珠光,珠影三者有何区别?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圣圆满的教育

佛学是佛教里面的基本常识,基本理论

学佛就是佛陀弟子向自己的老师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学习遵守佛的教诲,以及戒规,学习佛的处事待人接物,学习佛的智慧。


佛教是觉悟生命真谛、启迪生命高级智慧的教育。

佛学是研究佛教产生、发展、传播途径的学问。

学佛是依据佛经修身养性达到生命最高智慧境界的行为。


佛教属于宗教团体,佛学是一门学问,学佛学习佛学的意思。


佛教是一种宗教信仰,佛学应该是一种文化,学佛应该是一种修行。

对世界本源的不同认识,产生了宗教和哲学。认为世界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万事万物都是这种超自然的力量所创造,于是就产生了宗教。哲学是人类对形而上问题追问的反思,哲学一词是泊来品,在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一词,而叫义理。

佛教在两汉之际首先传入西域,再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在吸收儒道两家的思想后变成了中国化的佛家。佛家认为世界虚幻不实,世间万法皆因缘聚而生,因缘散而灭,万事万物都是一个成、住,坏、灭的过程——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家追求涅槃寂灭之境界。

佛家认为人人佛性自足,通过修行,证得无上般若智慧,到达涅槃境界。佛是觉醒之众生,众生是尚未觉醒之佛。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教佛法教人行善都没有问题,只是极个别学佛的人把佛教带进坑里了,成了少数人骗钱的工具,越是叫你这样规矩那样规矩烧高香收钱开光的肯定是骗子![呲牙][呲牙][呲牙]


佛教是被认为是宗教,信奉佛陀教育,根据不同的区域流派形成。

佛学是很多学者去研究佛陀流传下来的经典的学科之一。

学佛是佛弟子们都应该效仿的,学习佛陀的临终遗嘱,法华经和楞严经


这个问题看似只有六个字,但里面包含的内容是写一本书都写不完的。佛教(中国佛教),是一种宗教,每一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宗教,原始的也好,高级的也罢,都是从自身文明出发的宗教观,佛教初传进来的教义和中国本土的是相抑制的,文化也有不一样,比如轮回和业报的宗教观(源于婆罗门教),阿修罗,八部天龙众等都是古印度的神灵,佛种,罗汉种,人种……这种种姓制度更是让我们从思想上认同的。早期来到中国的高僧都是胡族,能用汉语表述出来的应该没有几个人,从明帝感梦,永平求法开始,从大乘宗师支娄到神僧佛图澄百年之家,佛教思想慢慢渗透到中国知识阶层的核心领域,从而使中国佛教在两晋南北朝全面发力,最终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

佛学,佛学最原始的教义应该是佛祖留下的小乘经典,阿寒经,早期佛教基本教义,苦集灭道,四谛说,这是人生本质,人生就是苦,思想的媒介就是"十二因缘",佛祖老爷子认为一切烦恼永灭就是四谛之灭,无我也无神,释迦牟尼的佛法思想里面是无神论的。因为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兴起,他们是有神论的宗教,那为了拓展佛教市场,慢慢融入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神,佛等超越人类的存在。中国的佛学,接受了印度早期的一些教义,但是更多融入了本土的思想,佛学由佛教哲学,佛教历史,佛教神学等构成,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学佛,我认为啊!要是你在意的是佛教里面神话传说这一部分,那你就不要问为什么,你只要埋头苦干,一个字,相信就好了。要是你在意的是佛教哲学部分,那就专心佛经著作,埋头苦干,今生今世估计也看不完那些教义。


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佛教、佛法、学佛是一回事。若按现在的意思,简单的分别解释如下:

1、佛教指佛之教法。教即训示之义,是佛对世人的训示。后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组织及人员相对应,那佛菩萨的团体及信众称为佛教。

2、佛法指佛所说之法,即世出世间之一切法,我们常形容的八万四千法门是也。

3、学佛是指随佛出家修行(佛陀住世时)和自觉学佛修行。这里就不多讲了,因为不少僧人只是形式上的佛弟子。

4、还有一个词即佛学,主要指把佛教及佛法作为学问来研究,有些是专门的工作,有些纯属个人爱好,且多集中在对于佛经的整理与注释上。


学佛经体会:悟透人间苦险乐,历尽艰辛修正果,大慈大悲济善事,无边法力镇邪恶


这个问题比较大,简单说一说:

佛教,是佛的教化,教是教育,教化的意思。在东汉十年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前,中国就有了教化的概念,就是孔老夫子的“有教无类”。佛教的基本原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义,是诸佛教”。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的教不是教派,佛法内部,有大乘的八宗(包括密宗),和小乘的两宗。向外,只讲缘分!也就是佛教没有不认同不认可不允许其他理论,其他宗教。只要不违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可以。站在佛教的角度,无论什么宗教,只要是导人向善,都是值得提倡的,都是值得鼓励的。

中国的教,无论是佛教,儒教或是道教,都是教化的意思,没有教派的意思,和西方宗教的意义不同。

佛法,是佛在世时,根据缘起不同,当机众不同,背景不同,所说的修行方法。后来被结集成经典。有些法是多次宣说的,有些法是没有当机众宣说的。

很多人由于受禅宗的影响比较深,认为禅宗的地位比较高,但是就佛教的理论体系来看,占主导地位的是天台宗。

佛学,完整的说,叫“常随佛学”。就是对佛法有一个持之以恒的修行,熏习的过程。

从佛法的角度看佛学,佛法有它明确的理论体系。广义上,为了更好传法,很多修行人,特别是出家众,研究佛法,兼带儒教道教,甚至是宋明理学等。这个并不矛盾,三教一家,讲的都是一码事,只是佛法很详尽。狭义上,佛法讲求一门深入。就是在自己结合佛的本宗经典,以及本宗祖师的著作对于本宗的理解和修行。

这里还有一个佛法和修行的关系问题,就不赘述了。

佛法分经,律,论,三大部。按照标准,佛教以《大藏经》作为评定经典真伪的标准!目前世界各地的华人以藏传《大藏经》,乾隆版《大藏经》和台湾《大藏经》,作为评定依据。不入藏经,皆非佛说。

学佛,佛在《法华经》里说的很清楚,就是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佛法的终极概念是“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所以,学佛就是,像佛一样以解脱生死轮回为己任,达到究竟涅槃的彼岸。


先说佛学,佛学是释迦牟尼佛的宇宙观和对生命实相的体验的总结,与其说是学问,不如说是对宇宙和生命实相的表述。佛学其实就两部分内容,一是渡向般若智慧的方法即佛法及其机理,另一部分是精练佛法达到完满境界时所“观照”到的宇宙及生命的实相。堆积如山的“经”,其实就这两方面的内容。

佛教,就是传承佛学的宗教。宗教是以某一共同信仰而聚集,承诺遵守其教规按其规仪行事的团体。佛教在传承的历程中,对佛学产生不同的理解与侧重,加上佛法虽核心为一而“法门”(入法之门)众多,于是分出一些门派。

学佛与皈依佛教是两回事。皈依佛教是以信仰为前提,完全按佛教规仪和所在具体的寺或院的安排学佛法和佛学。

学佛除皈依之外,还包括只是实修佛法学习佛理,并作独立思考,不拘泥于规仪之类的外在形式。


佛教、佛学、学佛。简单的比喻就是,学校、课本、学习。


在了义的实相角度来说是没有区别的。三者最终目的都是解脱烦恼,既无烦恼即生老病死,行住坐卧,安逸自在。若硬要去权说求解,以思维取断义断信就此心能变化十万八千,各有各说了。


佛学是佛教的核心思想

缺失佛学的佛教便会沦为迷信

学佛是以佛为榜样,学习佛法正见,理解佛学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核,达到修心的目的。

所以佛教与佛学是要分开来看待:

佛学不是迷信

佛教包容了众生的迷信(迷信是个人行为)

学佛便要清楚佛学与佛教的区别。


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既然是宗教,就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让人清净潜修,但是这样的信徒已经绝迹了。坏的一面是麻痹人们的意志,这方面现在方兴未艾。

佛学:佛学是研究佛教的学问。既然是研究佛教的学问,那就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里要注意,佛学不是哲学,有人拿出心经,金刚经来说佛学是哲学,这就不对了。心经、金刚经是佛教的经典,是佛学研究的内容,不是佛学的内容。季羡林先生写过《佛教十五讲》这本书,这本书才是研究佛教的,才是佛学。还有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写的《中国通史简编》,里面有对佛教的批判,这种也是佛学。

学佛:顾名思义,学佛就是学习佛教的知识。要注意,这种不是信徒,信徒强调信,无条件信,佛教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信徒就信太阳从西边出来。但是学佛的人不是这样,他们学习佛教里的营养,摒弃佛教里的糟粕。


佛教,表面的东西,引人入门,因为人这个东西,总需要信点什么,不信这就会信那;佛学,佛的学问,对宇宙世界社会人生生命的认识;学佛,学习佛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行为,很少有人能做到。


佛教并非传统意义的宗教,应该视为佛之教化。佛学是指对佛及经律论等的系统理论。学佛是以佛为榜样及目标,真修实证。


佛教,包含了思想、实践、物质文化(例如建筑、石窟等),乃至特有的生活方式等等各个方面的元素,是在人间传承、传播了两三千年的活着的文化载体。

佛学,是以佛教为对象的研究、知识、学问。

学佛,则是信仰者或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人们,对于佛教思想境界、生活方式等的实践。


搞明白了就不笨。就不会说佛学是迷信。真正的佛学是修悟。并不误导人走死梧桐。


原始地址:/chaoliu/2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