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中学设“死亡”体验课,学生写自己墓志铭,你认为可取么?

成都某中学组织学生上了一堂“死亡体验课”,主旨是当生命的计时器停止摆动,当死亡悄然降临时,你留在世上的是什么。

只看新闻标题,我会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中国人一向讳谈死亡,就连去趟墓地都觉得不洁,甚至墓园所在的区域,都被视为阴气重的地方,轻易不去。所以,清明扫墓总是大塞车,平时反倒觉得亲人埋骨之所是个“肮脏地方”。这种心态与根深蒂固的鬼神观,曾被一代知识分子诟病,如今却沉渣泛起。

相比之下,西方人因为宗教缘故,对死亡的态度明朗得多。他们不讳谈死亡,从孩提时便接受“相对正常”的生死观。他们也习惯与去世的亲友时常“相见”,所以墓园总是敞亮阳光。我每次前往欧洲旅行,最爱在城镇的小教堂和旁边的墓地流连。我时常可以见到有人静静坐在墓前,微笑着与墓中人低语,如果是黄昏,残阳斜斜打在墓碑之上,留给我极美的印象。

让一个孩子了解正常的生死,显然有助于让他理解生命的过程和意义。从这一点来说,“死亡体验课”是个不错的概念。

但细看新闻,这场“集体葬礼”流于形式,而且学校想要的,显然不是让学生去了解生死和生命。

二十分钟的静静躺卧,眼蒙黑布,之后学生要写下自己的“墓志铭”,许多人选择了“自我反省”式写法,比如“要做个乖女儿”、“要听父母的话”,“要告别过去的叛逆”。选择“向前看”的人,选择去探究生命的人,似乎少了些。

也许不应对初一的学生要求过高,但如果所谓的“死亡体验课”,为的只是教育“更听话”的孩子,那真没什么意义。


看了一下这个新闻,比体验“死亡”更有趣的,是孩子们最后的感悟:以前上课不专心,以后可得努力了;要做妈妈的好孩子……这些都是平常老师和家长唠叨没效的,让孩子“装一下死”就能进步了。

12岁的孩子,要不要接受死亡教育?答案是肯定的,其实生活中,孩子已经能接触到死亡,长辈的离世,宠物的死亡,家里杀一只鱼,乃至电视上的各种意外,到处都有关于死亡的讯息。即便是童书,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多,可以说“死亡”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陌生话题,家长也不能等到这一天来和孩子谈论死亡。

体验死亡,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戏剧表演。现实可能是,孩子们比老师想象中知道得更多,他们甚至知道这种体验课程后,老师所要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怎么说话会让自己在这种类课堂作业中加分。就目前媒体所报道的孩子提供的这些答案来说,哪一种能代表孩子真实的想法呢?其实我们很难确定。

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反应,会发现可能有不少孩子笑场,即便当时没笑,私下里和小伙伴交流也会笑。但是,老师的课堂总结以及媒体呈现的文本,不会表达这一部分真正的可能也更隐秘的体验,而是那种必然升华的、符合老师和家长预期的答案。这样的表演,到底有什么价值,确实是一个疑问。

死亡教育乃至心理教育,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相比于孩子们在生活中所感受的知识和困惑,我们的心理教育,其实要落后很多。一代又一代孩子们长大,他们总是会有自己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很多在儿童时期的教育中就埋下了。

老师不经意间的冷遇,下伙伴间的暴力,乃至身体发育造成的困惑,真正的心理问题实实在在,比比皆是,但是这不是我们的心理教育所能发现的,甚至相反,我们的心理教育还能带来一些心理问题。


死亡体验课,这个主意首先是很好的。为什么呢?我会给出我的理由。

1第一,现代性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人类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人活着,会有一种“存在主义焦虑”——什么意思呢?按照存在主义的话来说,就是“存在先于本质”。(法语:lexistenceprécèdelessence)

举个例子,一个烤面包机,是本质先于存在的,它被制造出来,就有它的使命,它的本质特征就是烤面包,它的“一生”就是烤面包而生的,所以它如果是一个像人一样有思维的生物,它不会去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但是人不一样,人是无缘无故地被制造出来的,人的生命没有本质意义可言。人被制造出来,不是为了去做一项使命的,人对宇宙来说没有意义。意义感的缺失,使命感的不存在,本质的虚无,导致了人,“无法好好活着”。

这个论述在传统年代不存在,因为宗教信仰,一神论主张,以及政教合一的世俗统治,都导致,人有一个类似于“上帝”的崇拜,有一个彼岸世界的追寻,有一种意义感——这种意义感当然在启蒙时代以后的人类看来是荒谬的。但是人的处境就是永远的变了,活着变成了一件需要去怀疑的事情。

萨特在他著名的存在主义小说《恶心》中写到,“当你生活时,什么事也不会发生。环境在变化,人们进进出出,仅此而已。从来不会有开始,日子一天接着一天,无缘无故地。这是一种没有止境的、单调乏味的加法。”

休谟不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是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但是他曾写道,“对于宇宙而言,人和牡蛎没有任何区别”。现代天文学家也有著名的格言,宇宙没有义务对人类有意义。

所以,存在主义者主张,意义,本质,这类东西不是人出生以来就有的,也并非是可以“找得到”的——意义本不存在,怎么可能找得到?意义是“创造出来”的。

如何创造出来,直面死亡本身,无疑是一件最好的方式。

2这就是第二个原因,真正严肃的哲学命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加缪在其名著《西西弗斯神话》里提出了这个著名论断,并且提出,人要解决人生无无意义,为何不自杀,为何活着,这个问题时,只有三个选择:

第一,自杀;

第二,回归上帝;

第三,直面人生无意义的现实,忍受这种永恒的悲剧,然后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

加缪选择的是第三种。

这也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生的真正含义。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成都的一所中学的老师们,会这么去教小孩儿吗?

我的答案是,不会。

老师没有这个水平,老师首先不会思考到这个程度。其次,就算有的老师面对同样的困境,中国式哲学,总有一些蒙混过关、敷衍了事、捣糨糊、大杂烩式的人生智慧,心灵鸡汤去劝服中国人不要想那么多,难得糊涂,等等。

学生被教育死亡训练课,其实无非是和当代中学教育密切相关的,最后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1要听爸妈的话;

2要听老师的话;

3要好好参加中考高考,不要浪费人生……

这种非常通俗的烂俗的结论来。

这其实是侮辱了死亡这项最严肃的哲学命题。


我个人认为这种体验课形式大于内容。54个学生,静静地躺地上20分钟,就能体会到所谓死而复生的感恩之心?

我不相信,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们活着的成年人中,不经历真正的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事情,有几个会大彻大悟?

当然了,他们只是学生,不能要求太高,但报道中所提及有些学生痛哭流涕,向家长或老师许下感恩的话语,我总感觉太假。还感觉有点似曾相识,很像那些为了卖书大搞所谓感恩讲座的场面。

学校的初衷或许是好的,应该肯定。相对于西方教育来说,我们的传统中都尽量避免“死亡”这个话题,从而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反过来想,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能正确的看待死亡,也有越来越多人选择死后捐献遗体。

不同的文化土壤会孕育适合自己生长的东西。适合他们的,未必就是适合我们的。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一堂课,一次活动就能有所收获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向死而生的勇气。直面死亡是一种勇气,而过好整个人生是一种智慧。

我个人认为,面对教育,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却也不能盲目崇拜跟风。流于形式的东西还是少点为妙,扎根在土壤里的东西需要多见一见阳光。

我始终相信,只要是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未来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一定是润物无声,不流于表面的。


刚刚见识了体验“感恩”课,马上就又来了体验“死亡”课。虽然不是同一所学校,但都是向着学生们来的。还有什么希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会出现在学校呀?这是学校应该做的吗?我真的想不通。让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来体验“死亡”,能起什么作用?也许孩子懵懂无知,换一个老人来体验,是不是要找打呀?

我是唯物论者,体验死亡,并不等于死亡,如果能给自己写墓志铭,一定好话说尽,尽管这叫谀碑,只要能留芳百世,也很值。只是我觉得这很无聊啊!作的全是无用功。体验死亡就能活出生命的精彩吗?体验死亡就能尊重生命的规律吗?它们之间真有必然的联系吗?我看和恶梦的联系会多点吧?

据说学校是心理教育特色学校。这次让学生体验“死亡”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我不了解情况,我也不敢否定学校在心理学方面的成绩,但我想这种体验“死亡”的创举也是神来之笔,是拍脑袋作出来的吧?什么“唤醒生命自觉,唤起生命潜能”,怎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真理向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科学仅凭想象就可能是伪科学。

学校还是要老老实实的教书育人,在这条道路上也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必须靠老师的辛勤,领导的运筹,学生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岁岁年年,年年岁岁走下去。让孩子们心中充滿阳光,而非恐惧。让他们心中充滿希望,而非绝望。让他们有各种奇思妙想用在科学发展上,而不是去揣摸死的滋味。因为这种滋味没人能想的出,也没人能说的出,所有说出来的都是伪的,根本不值一驳。


这样的课程很好,不仅对于学生,还应该对所有人开放,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或者体验死一把的感觉。有句老话是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只有到快死的时候,往往才更看得清楚自己做过什么,悔过什么,还想做什么,还想珍惜什么。可一旦到那时才明白,生命已尽,什么也做不了了。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如果生命有两次,会不会第二次生命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趋于完满。

之前看过一个测试,把人置于狭小的空间,越是不能活动就越想活动。其实,这是人的一种潜意识的求生,狭小的空间限制了行动,生命就间接不属于自己支配,内心会产生一种恐慌,促使四肢慌乱,无法平静。当时看到那张照片时,人出于两面墙的狭窄空隙里,只是看着图片想象,心里都会不安。人生求生欲望很强,在面对生命受到威胁,自我保护能力也会行动。这也是体验死亡气息的一种方式。都是使人心里产生恐惧。

也许,对于媒体每天报道的新闻上的事故死亡人数已经麻木,对于生命,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也都会有人新生。活得久了,就忘记自己也是生命,而不是机器。什么时候,我们真能把自己真正当做一个个体生命去活。

学校成立生命关怀事业科,目的在于培养全方位的生命礼仪师,学生躺在棺木中的模拟时间虽然止呕10分钟,但是“真切感受过死亡,就会产生同理心”,对亡者,家属多一点尊重和关怀,对生命价值有更深刻体会。死亡体验课程除了从医学,心理学,宗教等角度看看待死亡,更加加入意识观念,“在死的当下,也有意识存在”。从而在面对死者的家属,不只是表面的表象,而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同情。达到这种心理,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不管这样的课程的设立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有利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死亡体验把握得好,就能打开人们的心灵,让他们听清楚内心最真切的声音,让他们找回真正的自己。相对于大陆的学校等有关机构,像这样的生命体验还是不多见的。我们经历过,看过了那么多的生命瞬间从这个世上消失,更加应该对生命和未来的生活有不一样的感受。活在当下,因为也许不知哪一刻,你也会死在当下。好好地活着,勇敢的去做想做的事,真心的去爱,即使死在当下,也可以在闭上眼的那一刻露出微笑。

林溪:知名心理学专家,明星私人心理医生,企业EAP顾问,用心理看世界,归纳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的“读心术”、“识人术”体系,累积了众多经验和案例,被誉为“最美读心女神”。


可取啊!这还要问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生命才会更鲜活啊!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以后才追悔莫及”

很多事情失去以后,才会感慨自己当时要是这样做或那样做就好了,只有“死”一次,才会明白,一生中,到底什么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中学生这种生物还是太年轻,就算已经“死”过一次,他们未必也能“死”得明白!

PS:我中学写过一篇题为《活着参加自己的葬礼》的文章(可把我牛逼坏了,先叉会儿腰~)!


这让我想起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曾有位名人感慨,应该让每一个正常人都失明三天试试。

生命真的很美好,但平淡的生活常常让人忽略其中的美。有些小阻碍,制造一些有惊无险的小波澜,对孩子们来说或许是好的。


可取,非常可取。

首先,对于心理教育来说

虽然国家号召在中小学中要普及,但对于实际能做到并且做好的学校,我相信寥寥无几,七中万达学校对心理教育的重视,是值得其他学校去学习的。

其次,对于“死亡”体验课来说

00后对“吃苦”“落后”这些字眼没有太多的认同感,他们对于生命有另外一种体验和看法,父母也都是80后的年青一代,所以,他们在教育子女上,融入了更现代化的理念,独生子女的以自我为中心也比较强烈。而“死亡”体验课,不仅可以让他们体验到生命的可贵,也可以在时间安静的20分钟里,让他们仔细去品味“死亡”,他们也会在大脑里思考,什么是生命。

最后,我重视的是“重生”。

“死亡”之后会让学生体验“重生”,在心理学的一些身心灵体验课或者疗愈课程中,会有“重生”体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课程呢?不为父母不知父母苦,“重生”就是让你在现在成人阶段,有了生活体验之后,重新“见”一次父母,没有体验过的人是不懂得那种情景下的心情的。它会让人更加的看清楚父母的角色,看到父母对自己的无私的爱,以及会让自己反思,现实生活中要如何更爱自己的父母,如何更认真的对待生命,更加敬畏生命。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普及,需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内心的成长,也需要家长们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成长。

于际敬,《易思维问题解决》创始人,知名心理专家,从业20余年,上千小时咨询个案

欢迎关注号:心理专家于际敬


终于有死亡教育了,老夫很欣慰!

死亡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很避讳,大家觉得晦气,不愿提起。可是亲人过世为什么不可以开心缅怀呢?难道他生前没有给你带来快乐和感动吗?

另外就是面对死亡,这是无法逃避的事情,正视死亡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中国人的人情里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亲人要离开了,大家还要在他面前强颜欢笑,不告诉他,不让他知道,或者对方明明心里有数,还不让对方说,他也就无法说了,直到他忽然面对死亡的时候有很多心里话没法说出来,这才是遗憾。

既然都是至亲的人,为什么不能一起面对最后的离别,早早地看淡分开,把心里话都说出来,那对死亡也会更释然一些。

正因为我们一直回避,死亡才显得这么可怕,忽然面对亲人离去的时候,会无所适从。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一边被追捧,一边被质疑

自被发明以来,这种特殊的体验就饱受争议。一些人将死亡体验定义为“游戏”。在他们看来,商业性质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为了增加服务会使用各种“游戏”,这可以算作操作性心理咨询的一种,其中有的具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比如现在被普遍使用的“沙盘游戏”。但相比之下,他们眼中的“死亡体验”更像是一个华丽的商业包装。“常规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很少听说使用”。

我关心的是,这种体验方式是否符合心理治疗的理论,“如果仅有操作其效果存疑。”不过在一位心理咨询专家柏燕谊看来,“死亡体验”的理论基础并非主要问题。“涉及的理论依据包括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场景体验,在行为治疗中是可以被允许的,从技术手段上说没有太大问题。”更关键的问题是操作。“每个人的心理基础和心理状态不同,不适用于所有人,这是有风险的。”

这样极端化的体验会带来负面的潜意识影响,个体的感受力和敏感度不同,心理发酵过程和深度也不一样,因此产生的作用无法预计。这或许道出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疑问。殡葬研究专家、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乔宽元就将“死亡体验”比作“心理蹦极”,他认为个体的心境不同,每次体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事实上,在国外刚兴起时,死亡体验便遭受到一些批评者的质疑。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太过恐怖,无益于解压;亦有人认为,在这个因竞争激烈和财务压力导致许多人轻生的社会,模拟丧礼无异于自杀手册。“死亡体验”隐含的风险显然意味着,这种治疗对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前期对体验者充分到位的评估,和操作过程的细致引导。

组织者设置是否到位,导入把握得是否准确,包括引导语、情景设置和铺垫工作以及心理状态前期分析等,而这些工作专业性很强,因人而异,对咨询室技术考验强,商业性的心理咨询机构恐怕难以把握。


学生体验“死亡”不要被命题所误导,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我们不应该被死亡这两个字吓到。我惊诧的是如果“生存体验”这个命题绝大多数人不会有异议,而“死亡体验”这个命题却会让很多人惊慌。

1.我认为绝大多数惊慌的人都是畏惧死亡的人,谈死色变,这里并不是说死亡不可怕,认得本能反应害怕什么、畏惧什么,往往所反射出来的就是回避什么、远离什么,这是一种心里的暗示,一种认得本能反应。

2.死亡每个人都会面临,只是时间早晚得问题,死亡也是大千世界的一种再自然不过的自然现象了,我们能为生而喜悦,是因为那是自然生命的延续,我们为死而悲伤、是因为那是自然生命的结束,二者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既然“生存体验”能够接受,那也没有必要为“死亡体验”这个教育命题而纠结。

3.平常心来看待这一现象,信息传播高速发展得当下,让年轻的生命去体验所谓的死亡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们了解死亡、敬畏死亡,让他们能够知道在有限的生命里不要虚度年华,也不要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忘记去关心身边的长者,因为生命短暂,而生活无限,要在短暂的生命中去体验生活无限的美好。


生命教育是学生成长必须的重要的教育。

对于学校举行的这次体验“死亡”活动,有人觉得这比较假,静静地躺在地板上,只能让学生想象“死亡”,因为这根本就没有与“死亡”相关的场景,真要体验“死亡”,应该去殡仪馆,或者墓地——此前我国有大中学生体验“死亡”,就要么去殡仪馆,要么墓地,有的学生还躺进棺材里,这会让学生有对“死亡”更贴近感受。而由于只是在地板上想象“死亡”,所以不少学生在“死而复生”后发出的感慨,也让有的网友觉得不深刻,有点假大空,比如“生命要是可以重来一次,我一定要做妈妈的乖女儿”“一生只有活出了精彩,活出了自己,一切想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等等,这不过就是日常学生多有的人生感悟而已。

这所学校开展的体验“死亡”活动,需要完善的地方当然有很多,但是,重要的是举办这类教育的意识以及师生对这类教育的态度,而不在于一定要营造逼真的场景,如果仅仅把这类教育作为形式,那么,即便就是到殡仪馆举行这类体验“死亡”的活动,学生可能也难以树立生命意识。多年前,四川成都成华区教育局曾设想,投入30余万元打造全国首个生命教育实景体验基地,教育学生珍爱生命,但这遭遇争议,质疑者认为生命教育重在学校和家庭平时的教育、引导,花钱打造这样一个实景体验基地意义不大。

体验“死亡”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从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看,是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而更进一步,则是对学生权利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即自己有什么权利、尊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以及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尊严,每个人应该为拥有权利和尊严,承担怎样的个体、家庭和社会责任等等。我国一些学校近年来一直宣称重视生命教育,也举行了一些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可是,却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并不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这样的生命教育最终难以起到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这是学生身心、人格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失的教育。这些教育不能被边缘化,而应该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以学生为本,尊重每个学生个体,让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有责任担当。


这样的课程容易流于形式,而只要不流于形式,这样的课程是非常棒的,值得支持!

给自己写墓志铭,很早就出现在励志书籍里。后来,积极心理学也在可控实验之后接纳这种方法。简言之,在内心深处置换生死场景也能唤醒深沉的体验,使得对生命的感受脱离日常琐碎事务的牵绊。

现代社会普遍存在“意义缺失”现象。如今的社会没有了古时候集体文化、乡村文化的约束力量,每个人都成了独立的个体,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失去方向,——很可能从小学开始就失去方向了。想一想自己死后的情形,想一想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深处会涌现珍惜生命的激情。

这样的课程应该是系统课程的一部分。一时的激荡并不能带来实质的变化。


相信这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一课吧,让中学生记忆终身,我比较支持这种课程。

第一,死亡课让学生对生命多一些敬畏。死亡这个课程很沉重也很深奥,一直是人们避讳而又敬畏的话题。如果说一般人还有很什么可怕的,应该最怕的是死亡吧。多一些无法无天的学生可能效果最好。

第二,死亡课让人学会珍惜身边人。我学生时期经历了几次,身边人的死亡。亲人去世,让我魂牵梦萦一辈子,让我学会了更加孝敬父母,因为生命无常。

第三,死亡课让人理解生命很脆弱,要好好活着。高中一个同学高三不堪压力跳楼了,大学一个男生失恋加没考上研究生跳楼了,一个人同学打个针过敏也死了。想到这些感到害怕,生命无常,自己要锻炼身体,注意安全,过得开心点。

高中生知道这些道理,相信对他们心理健康有很多好处。


对于成都一中学设“死亡体验课”,我觉得要用两方面来看,有利有弊。

死亡是人生命中最终会遇到的一个环节,人从出生,成长,再到死亡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死亡是很多人敬畏却避而不谈的。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很好可以让孩子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死观,现在很多孩子在初中高中稍微遇到点挫折就选择结束生病,这种不负责的行为伤透了亲人的心。让孩子接受死亡教育,正确认识自己生命的结束和他人生命的结束能更好的理解生与死,这样才能更好的爱自己,爱他人,热爱生命,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但是它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对于那些经历过生命消逝的学生,在跟其他人一起进行死亡教育,对他们来说太多残忍,对于这部分人,应该区别教育,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停止。

其实大学生更应该接受死亡教育,让他们知道生命的可贵。


可取。

首先我们每个人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是恐惧且好奇的,况且死亡这件事情,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

设“死亡”体验课,1.可以少许地满足我们恐惧好奇的心理

2.让学生体会到“生”的重要性,不吃苦哪儿知甜。

3.设想自己的“死亡”写下自己的墓志铭,可以让同学意识到自己最在乎的是什么东西。

如北野武先生说过的“向死而生”,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既然结局已经确定了,那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便是过程。


成都一中学在校园里放哀乐,让学生躺在地上“装死人”!还要写墓志铭!这个死亡体验让网友炸了:有意义?还是神经病?

其实体验死亡是一种生命教育,客观而言,“死亡墓志铬设计”体验死亡,只不过是一种逆向思维,给予学生们从另一个维度和独特的视角去体味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的真谛,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重视和尊重生命,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反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一个人要想好好地活着,对生生死死,还是弄明白为好。从这个角度上讲,为自己设计墓志铭,不仅能让学生们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还能让学生们好好规划自己的时间,做人生中有意义的事情,珍爱重视生命价值,直击死亡教育不啻为有益的尝试。意义深刻,爱益匪浅。

当然,在组织这种教育活动要尊循严格的原则和方式方法,真正意义上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我觉得这种教育还是有可取性,高中生就要开始高考,选择自己人生的专业和未来发展的道路,向死而生,可以想想自己人生最想做的事情,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可以避免踏入社会后被名利所困,可以保持一份安然的心,人生道路会走得更加踏实,心理状态也更加稳定,起伏比较少。


我能说这就是我的学校吗?

死亡课程,在我校已经开展了两年多,是我校德育大课堂的一部分。德育大课堂,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各个班级也不一样。有的学习防身术,有的学习烘焙或者其他手工技术。

唯一相同的,是初中每个班级都会参加死亡课堂。

死亡课堂,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甚至成年人,对于自己的生命并不足够珍惜。诚然,有人说这种方式不够妥当,现场放哀乐,自己书写墓志铭,体验死亡的过程。讲真,写自己的墓志铭,你会思考这辈子我到底做了什么,我还有多少想做的事情而没有去做,对于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你留给他们的是什么,你是否做到了足够的感恩和回报,甚至你对于别人有没有亏欠,对不起别人。

整个这个过程,很多孩子会流泪,更多的是深思,孩子们会思考,会庆幸自己还活着,还能够享受到今天的阳光,还能够看到那些可爱的人。对于每一个生命体,想到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不留遗憾,是这个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地方,也是最为珍贵的部分。

另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不可能完全完美,课程肯定还有很多能够做的更好的细节。但是任何一个学校(可以不是我的学校),能够想到并且做出对于孩子们除了成绩以外的品德和品质教育启发,都是负责任的教育,也是值得鼓励的教育。


原始地址:/changshi/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