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有时发烧,各宝妈宝爸怎么处理的?

小孩在1岁以前,特别容易发烧,建议家里备一些常用的退烧药,我家一般是备美林布洛芬和泰诺林,只有在烧到38.5度以上才会给孩子使用,一般情况下都是用温毛巾给孩子使用物理降温,如果精神比较好,一般我不带孩子去医院;如果是很频繁的发烧或者持续高烧不退就会带去医院检查一下。


我家小孩是在上幼儿园后有时感冒会发烧,一般就是用温毛巾擦身子,贴个退烧贴,还要吃医生开的药,要是烧的高了就要吃美林了


对爸爸妈妈来说,最怕的就是宝宝生病不舒服。而发烧,是最常见也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宝宝一发烧,家长们就会担心,会不会烧坏脑子烧成傻子,想到时不时听人说,隔壁那谁家孩子就是小时候发高烧烧成傻子的,心里就更慌张了,觉得宝宝发烧要是没有立刻退烧就会烧坏脑子。所以一旦遇到宝宝发烧,立马物理降温打针吃药齐上阵,恨不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很多病急乱投医的不正确退烧方法反而适得其反。

“宝宝为什么会发烧?”

我们常说发烧是人体免疫力和病毒在斗争,能帮助杀死病菌和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是一种自我保护。所以,有时宝宝发烧并不是坏事,及时判断发烧的原因,正确的护理即可。

“那些坊间流传的错误退烧方法......”

NO.1捂汗

这一招,在各种退烧方法中绝对排名第一。很多成人发烧,也是采用这种方法,而且屡试不爽。捂着厚厚的衣服或者被子,不停的喝热水,不停的出汗,一个晚上过来,顺其自然的退烧了。但其实,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孩子!!!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机体散热能力较差,捂的过于严实很容易影响体内散热,使体温处于高热状态,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脱水、惊厥等

NO.2冷水酒精擦身

坊间较热门的物理退烧方法,用冷水或者酒精来给宝宝擦身体,以达到快速降温。但其实,这种方法是及其危险的。

冷水的刺激会使得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热量无法散发,同时也会引起寒气再次入侵,使宝宝的病情更严重。而由于宝宝皮肤娇嫩、血液循环旺盛、肝肾代谢能力差,用酒精擦拭身体皮肤很容易将酒精吸收到体内,引发酒精中毒。

NO.3打针吃药齐上阵

宝宝发烧,自己难受家长看了也难受,所以立马给宝宝退烧药吃起来,等不及的干脆直接去医院要求打针挂水。但其实,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是完全可以不吃药先进行物理降温的。宝宝一发烧就吃药挂水,长此以往反而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甚至引起并发症。

“宝宝发烧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发烧≠烧坏脑子

发烧会烧坏脑子这个问题,爸爸妈妈们真的不用太纠结。一般只有高烧达到41℃以上,才可能出现,但我们不会等到宝宝烧到41℃还不处理吧。有的宝宝在发烧后出现智力损伤,也是因为疾病导致的脑损伤,譬如脑膜炎等,发烧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所以,判断宝宝发烧原因很重要。

家里常备体温表

有小宝宝的家庭都要常备宝宝专用的体温表,像耳温枪、额温枪等。遇到宝宝发烧不要慌,先量体温看是低烧还是高烧,一般38.5℃以下可以暂时不吃退烧药。

物理降温是首选

遇到宝宝发烧,首先要进行物理降温。保持环境通风,宝宝出汗多要及时用温水擦洗,防止再次受寒。另外要给宝宝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同时,可以用毛巾冷敷宝宝前额,也有降温的效果。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使用宝宝专用的退烧贴,原理和湿毛巾冷敷一样。

该吃药时还得吃

还是那句话,不能因噎废食。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8.5℃,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为了避免持续高烧不退,该给宝宝吃退烧药的话还是要吃。

注意:宝宝退烧药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者之前医生说的剂量要求来服用,量少了达不到退烧效果,量多了容易引起药物中毒。同时,多种退烧药不能一起吃,并且服药间隔时间要达到4小时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要不要去医院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建议宝宝发烧立刻去医院,本来此时宝宝身体抵抗力就弱,医院病号多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但如果采取退烧方法后,宝宝仍然持续高烧不退,爸爸妈妈们就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防止有其他并发症。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一旦发烧还是尽早就医,不要自己随便给孩子乱用药。

宝宝发烧莫慌张,不听信谣传学会正确的退烧方法很重要。如果你有其他正确有效的退烧小秘诀,可以直接评论给大家看哦。

Hi,我是童姐。我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也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小孩发烧怎么退烧最快

一、物理降温。

1、通过冰敷或冰袋,酒精擦浴,只带走局部皮肤的热量,这种退烧效果不好。

2、在提高环境温度前提下,用温热毛巾敷身体、洗温水澡等使皮肤血管扩张,这种退烧效果最好。(如果小孩体温不超过38.5℃,我经常用这种方法给小孩退烧。)

3、再有,排尿和排便过程都可利于降温,如果小孩超过48小时未排便,可暂用开塞露。

4、不要给小孩穿太多的衣服,不利散热。

5、记住:一定要让小孩多喝水、奶或者米汤之类的液体。孩子发烧不喜欢喝水,家长应该想办法少量让孩子补充液体。因为即使服了退烧药,如果体内水分不足,散热不够,退热效果就不好。如果体内水分不足,退烧药就会失灵。

二、药物降温。

什么时候要用药物降温呢?

如果小孩体温达到38.5℃就可以用药物来退烧。因为很多时候体温还会继续上升。38.5℃服用退烧药后,退烧药物起效时正好是39℃左右。否则,过高温度有可能导致高热惊厥。服用退烧药后,体温降至38℃以下即可。因为低热可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什么退烧药最安全呢?

1、泰诺林,它的有效退热时间是3—4小时。

2、美林,它的有效退热时间是6—8小时。

当小孩高热时,可使用两种退热药交替,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服泰诺林3—4小时,若体温再度超过38.5℃,可以服用美林;如果6—8小时后再升高,可以服泰诺林。如此交替服用。(如果宝宝发烧用美林降不了温,听从医生的建议)

孩子发烧不退怎么办

1、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2、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5、低温室法: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6℃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

带过宝宝的妈妈都知道,小孩发烧是很常见的,很多方面的原因都可能导致宝宝发烧,小孩发烧39度已经是高烧了,应及时就医,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则需要观察小孩发烧的状况。那么,小孩发烧39度怎么退烧?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小孩发烧39度怎么退烧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发烧时身体感到乏力,正式机体在告诉我们它需要休息了。因此在发烧时尽量不要参与体育运动,避免劳累,充分的休息和睡眠能够为身体节省能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同时,发烧时体表汗液蒸发增加,一定要留意补充丢失的水分,充足的水分也能够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代谢速度,帮助身体将炎症因子、毒素尽快地排出体外。

与水分一同丢失的是盐分,所以要选用含无机盐的运动饮料为佳,有条件的可选用口服补液盐。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蜜桃姐姐来咯!

太热?过冷?宝宝发烧了?

因为宝宝大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较不成熟,所以对体温的控制力较弱,体温变化也较成人差,当穿过多、天气炎热、吃奶、洗澡、哭闹都会造成体温升高,另外对病毒及细菌的抵抗力也较差,有时会因为家人生病、外出至密闭的场所等情况下,就感染到病毒而高烧起来了。

不同部位发烧温度指针

因着不同部位所测得的发烧指针温度也不相同,当额温、腋温量出37℃以上,口温在37.5℃以上,耳温、肛温达38℃以上,就可视为发烧。

宝宝36℃?这是正常的吗?

当父母量出36℃时,别以为体温计坏了,反而更要留心,可能宝宝目前体温过低了,此时需先观察宝宝的嘴巴、肤色是否发紫,心跳、呼吸速度是否较缓慢、有没有喘的迹象,另外可以先增加衣物、盖被子、让家长怀抱在胸口,或是开启暖器或暖炉、烤灯增加保暖;当新生儿因喝奶不足或母亲为妊娠糖尿病患者时会造成血糖下降,可能会造成体温与活动力都偏低,应补充奶量,但仍要每半小时持续观查体温是否上升,因为在排除掉宝宝外在环境的影响,出现低体温也可能是败血症的前兆之一,应立即送医,不可不慎。

新生儿与幼儿发烧的表现

新生儿

新生儿因为皮肤较薄,当有发烧的症状时,皮肤容易胀红,在外显的表现上,宝宝活动力下降、常哭闹不安也不太喝奶,另外随着体温逐渐升高,宝宝体内的水份散失,开始造成大小便减少,导致尿尿的颜色较深。建议妈妈在喂奶时可先检查尿布是否干爽,新生儿正常尿量次数,出生第1天约1次、第2天约2次、第3天约3次,4天后,每天应会有4〜6次的排尿次数。

幼儿

相较于已经较大的幼儿,除上述症状之外,还可以透过玩游戏、观察他的注意力与互动性如何、对环境有无反应,因为宝宝在不舒服时较容易全身倦怠无力、反应能力差、嗜睡等等,另外在发烧前还有一个寒颤期,会使四肢冰冷、肌肉颤抖,父母若是发现宝宝有此现象,可密切观察幼儿的体温变化,因为当寒颤期结束,宝宝的体温就会开始上升。

适当使用水枕、退热贴

当宝宝已经出现高温、发烧不舒服时,可适时地运用凝胶状退烧用贴布、水枕等工具来减轻发烧所带来的不适,但使用时需留心,应避免滑落至婴幼儿口鼻部位,以免造成窒息危险。另外也有父母会使用传统的冰枕包毛巾来替宝宝退烧,但许多幼儿无法适应长时间使用带来的冰凉感,因此建议可用水枕替代。


宝宝发烧是常有的事,只要发烧时体温没有超过38.5度,我们也可以自己在家里处理。结合以下几个方法能够快速达到退烧的效果。

1.在家里准备一个水银体温计,隔一个小时测量下宝宝腋下的体温,看是否超过38.5度。

2.用不超过体温的水擦拭宝宝全身,尤其是腋下、脚心部位,擦至出汗。

3.给宝宝泡脚数十分钟,可多次。

4.在宝宝精神状态还不错时,用温水洗澡。

5.用退热贴贴于宝宝头部,或者用毛巾给宝宝额头冷敷,达到物理降温。

6.给宝宝多喝水,有助于发汗。

6.在温度还在上升时,可给宝宝吃点退热颗粒。

7.在体温超过38.5度最好就到医院及时接受治疗。


原始地址:/changshi/24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