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京剧大师李少春先生的艺术人生?

文武老生中的翘楚


大师?谁来命名?就是一位京剧演员


李少春先生是京剧界不可多得人才,可谓:“凤毛麟角”!被冠之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是名至实归的。


大师就是大师,不用凭价,咱们也没资格凭价,甭说太多的别的,单就一曲大雪飘扑人面,就让人百听不厌,!


文武全才,无人能及!


李少春的野猪林却是无人可以逾越的丰碑!


李大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文武双全,不愧是梨园世家,他的艺术高超,是平时深学苦练的结果。让我们外行、也好内行也好,継承李老的精神,为京剧事业贡献力量。


李先生是我最崇拜的文武老生,只可惜一场文革要了他的命。无论是当今还是今后,恐怕再也出不了这样大师级的艺术家


李少春是中国京剧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自李少春后,京剧就渐渐走下坡路了。


少春大师绝才


我这喜欢京剧纯属业余爱好。看过李先生林冲风雪山神庙,唱腔激昂,沉郁,苍凉,悲壮,很是喜欢。


首先谢谢邀请。其次不敢,也没资格评价大师的艺术,只能说致敬经典。对年轻一点儿的人来说熟悉的可能是样板戏里的李玉和,少剑波,杨帆。记得那一句大雪飘,扑人面唱得是顿挫婉转(插一句,陶阳小时候扮的林冲,那扮相,那唱腔,)。野猪林也是建国后的新戏,希望这样的文武老生能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前无古人,后没来者。为京剧而生的京剧奇才,货真价实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京剧界“李神仙”。


京剧史上三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谭鑫培、梅兰芳、李少春。个人觉得李神仙的表演艺术更趋完美。谭梅某些方面不是不可超越,譬如谭之后文戏涌现前后四大须生,唱方面应该强过谭宗师,至少不逊色吧;武戏涌现杨小楼、盖叫天等,武功身段也不亚于谭宗师,还有麒麟童周信芳,做工表情身段更是无与伦比。而在旦角方面,梅大师的做工身段精美绝伦,无可超越,但在唱方面,张君秋就超越了他,唱腔设计的华丽优美方面,程砚秋更胜一筹。而李少春呢,作为文武老生,无论唱、做、念、打任意一面都很卓绝,其他人最多在某一面上跟他一样水准。野猪林里林冲的每一个唱段都很完美动听,完全不输前后四大须生,身段表情神态优美精妙,比周老先生更具美感。武功身段就更不必说了,干净利落,姿态潇洒,极具艺术美感!


李少春京剧大家文武全才,在京剧史上,论唱他不是最好的,论武他不是最捧的,但两项综合起来,可称天下弟一人。这是事实。只有高盛麟,厉慧良,三人齐眉并肩,是第三代文武老生,或大武生的三杰,别人无法比拟,京剧论坛,小便风华正芪,自以为是,多次强调,李少春,王金潞,为京潮派,短视无知,应称为京潮派的传人或继承者,包括高盛麟,他们并不是京潮派的创造者,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李武宗杨小楼,学于丁永利,文拜余,按风华正芪,的强调,李少春为正宗京潮派,但61年,先后拜在,盖叫天,麒麟童,海派代表人下,这又怎讲,你总不能叫李,只承认京不承认海,落个无情无义,欺师灭租的境地吧,按你逻辑京朝派岂不拜在海派门下了?慌谬的结论,看过他们多少戏(包括录象),无非是看了5•6o年代的报纸文墒,拿到今夭有的早以过时,评论演员,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人雨亦雨,正象原市宣传部长,市京剧团团长,谢国祥讲自己搞了一辈子京剧,但从没上过台,从此意义讲自己只是:门外汉:,何必大家都是戏迷观众,奉劝〈京剧论坛〉的风华正芪,不要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张口就来,无端指责,戏迷和关众,还是多请教一此名演员,和业内人士,因为人家是干这个的,你三派之说,至今也沒说清,还是补补课吧!以免误导戏迷。


不是科班出身的李少春,长期活跃在京津沪,允文允武,长靠、短打、猴戏兼擅,取得如此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扮相清秀,嗓音宽厚,唱腔清纯,身段优美,武功出众,是不可多得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不敢“评价李少春先生的艺术人生”,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金钱和汗水堆出来的

出身梨园世家的李少春幼年学艺,所聘者俱都身怀绝技。据传其父小达子为子延师甚是下本,每每摆整桌的大洋作为教师薪酬,应聘者自是倾囊相授。名师传授督责严苛,李少春自己也是十分刻苦,每日学、练十几个小时,不辍寒暑,在八位名家一对一的教导下,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2:拜师余叔岩周信芳

1938年,已是头路演员的李少春拜师余叔岩,得其真传,很好的继承了余派清新脱俗、深沉凝重的艺术特色,清健的风骨,儒雅的气质,表演艺术得到质的飞跃。1961年与李和曾同拜周信芳为师。

3:艺宗余杨有创新

李先生对余派老生和杨派武生的艺术精髓掌握的非常深入、透彻,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两大艺术流派在他的代表剧目《野猪林》中得到完美结合。亲自设计唱、念、做、打诸多艺术细节,使得该剧在京剧舞台上大放异彩,久演不衰。

4:创编新戏

李先生不仅新创了《文天祥》、《虎符救赵》、《响马转》、《满江红》、等传统戏,而且积极排演现代京剧。无论是《白毛女》中的杨白劳,还是《红灯记》里的李玉和,成功的运用传统京剧表演技巧塑造出现代英雄人物,使这些优秀之作发出了耀眼的光辉。

(李少春先生《红灯记》剧照)

5:文武全才

李少春先生艺术人生最大的标签就是“文武全才”,不论是唱功老生的《坐宫》、《将相和》,还是靠把老生的《战太平》,长靠武生的《八大锤》、短打的《三岔口》,《安天会》的猴戏,包括家传的《打金砖》,翻扑跌摔,李先生演来无不精彩异常。似乎京剧史上能如此技艺全面的只有李少春一人,“李神仙”绝非浪得虚名。

(李少春先生《闹天宫》剧照)

6:当年文武双出乃是被迫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当年的《两将军》、《击鼓骂曹》文武双出,其实这样的戏码安排并非出自李少春本意,盖因1937年时,他不过是暂露头角,想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挂头牌献演,院方担心他的名头不够拒绝接纳,后经调停担保,许以首场“文武双出”的卖点吸引观众,院方才勉强同意接团。在此之前,李氏父子天津演出多在南市大舞台献艺。

7:全才是把双刃剑

李少春先生确是奇才,能戏甚多。世有“李派”之说,但并没有如“马谭杨奚”般获得公认,很大原因就是他的艺术“博、好”但并无能“吃遍天”的“一招鲜”。虽为余叔岩亲传弟子,对余派的继承似不如孟小冬,对余派的发展似不如杨宝森。与同时代演员相比:长靠逊于高盛麟,猴戏不如李万春,短打有张云溪与之分庭抗礼,即使得余叔岩真传的《战太平》依旧演不过谭家,一举成名的《击鼓骂曹》也是杨派唱法更上乘,《将相和》也是谭、裘版更流行,《响马转》也唱不过“周一出”的《打登州》。只有《野猪林》、《打金砖》最能代表“李派”艺术。

扮演被逼而死的杨白劳正应其工,扮演慷慨就义的李玉和似乎缺乏一些刚劲。即使《野猪林》“满怀激愤问苍天”,听起来依旧是少激愤多哀怨。李少春先生的演唱缺乏余派的刚烈峭拔,略显绵柔了。

总体来讲:“全科”而不“偏科”的李少春先生很有可能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今后很难再有如此奇才了。

明扬51,个人浅见,欢迎指正,期待关注。


原始地址:/changshi/1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