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楼女子到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竹君是如何叙写人生传奇的?

以为是徐锦江创办的!


其实她是爱夏之时的,取名为锦江饭店,就是因为她怀念四川的老公,怀念成都的锦江。


青楼女子怎么了,想问有多人不如青楼女子好多倍,人生命运多舛,只要懂得珍惜生命,有份纯真的爱,懂得感恩就是最棒的。


青楼女子有钱,有见识,有人脉,很多头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智商情商超过大多数普通人,要不在青楼也混不下去,如果想干成点事简直不要太容易!


董先生的百年人生值得赞赏。但对她的丈夫夏之时似乎过于无情不能理解包容了!


看她的《我的一个世纪》。


董竹君又一个中国传奇女子


没想到姓董的女士出了那么多的名人,真实在太敬佩了。


看了好些答案,都在强调董竹君的从青楼女子到成功商人的传奇。

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有的答案都没有提到董竹君的政治立场。董竹君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密切,在成都时就与共产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并且多次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董竹君的锦江川菜馆也是党在上海的接待站,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亲自给董竹君做工作,要她发挥特长搞好商业工作也是为党做贡献。

董竹君的一生,也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把一切交给党”,锦江饭店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起来的第一家高级饭店。

董竹君的一生有自立、有奋斗,更有信仰、有追求,更是靠拢党组织、服从党的事业需要为党的事业奋斗奉献的一生。


一代风流女,当今大老板。


我生于1900年2月。这年是光绪二十六年,一个很不平凡的年头:义和团反帝起义、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西安。

正如她在自传中所写,她诞生在一个不平凡的年月。动荡的国家、纷乱的社会,仿佛预示了她一生多舛而传奇的命运!

这年的上海尤外寒冷,满眼可见的是拾荒的老人和小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直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

也正是这一年,上海郊外贫民窟的一户人家添了一位女儿。本该是欢天喜地的日子,但是从夫妻二人的脸上怎么都看不出一丝的喜悦。

因为他们知道,多了一个孩子也便多了一份口粮,原本就积弱贫寒的家庭又在这冬日里蒙了一层冰霜。

所幸的是,这位常年在外靠着一辆破旧的黄包车谋生的男人,并没有深受封建礼教荼毒。孩子6岁之时,便将其送入一所私塾就读。还给她起了一个简单的名字——阿媛。

儿时的阿媛并没有感受到太多这个世界带给她的温暖。在她的记忆里,除了满世界的战乱以外,更多的便是贫穷与疾病的萦绕。在她年幼的岁月里,她亲眼目睹了阿弟和阿妹因长期的病痛而相继去世。她怜悯过,她在黑夜里痛苦过,但是无尽的黑暗让她看不到任何缥缈的希望。

1911年,700公里外的武汉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身在上海的阿媛一家也听到了这样的讯息。

这天晚上,父亲兴高采烈的为阿媛讲述着民国的到来会如何将他们从水火中解救出来。父亲幽默的言辞,也让整个家庭的气氛活泼了不少。而这么多年过去,阿媛几乎没有见过父亲像今天这般的开心。

“这样的生活真的会在不久的将来降临到自己的家庭吗?”,想着想着,阿媛偷偷的笑了。

一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侵袭了阿媛父亲原本就不堪的身子。因为急于看病,母亲变卖了屋里所有的家当,还从外面借了贷款,最终才勉强把父亲的疾病赶走。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父亲失去了劳作的能力,家庭的收入眼看着一步步没有了着落。

一天母亲去街上置办父亲用的药品,路途中一位大妈拦住了她,跟她说道:“听说你家女儿长相不错,为何不把她送去学习京剧呢。学完以后再让她去往堂子(青楼)工作,那里的薪水可是相当不错的”。

晚上回来后,母亲便把白天的所闻讲给了阿媛听。母亲还没说完,泪水早已打湿了阿媛的脸颊,但她依然点头答应了母亲。因为她知道,只有自己坚强下去,这个家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至此,阿媛开始了自己在堂子里的生活。

阿媛所在的堂子名叫长三堂子,是当时上海知名的场所。很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经常会在此地出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阿媛凭借自己秀丽的面容和出色的表演,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短短几天便成了这里的名媛。

“那些有钱人,大吃大喝,还要听唱、玩乐…不管别人的死活。而我们这些姑娘,当着这些人的面,装出笑容,苦水往肚子里咽,谁能知道啊?”,晚年的她在自己的自传中这样写道。

可幸的是,这样的生活阿媛只尝了三年,可这三年中的所受苦难也只有她自己最晓得其中的滋味。

1915年,阿媛结婚了。与她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子是时任四川省副都督的夏之时。(正是由于他的缘故,才使得阿媛能够从长三堂子逃出。)

一位是27岁的翩翩少男,一位是15岁的妙龄女子,二人的结合可谓是羡煞旁人。

结婚后没多久,由于国内动荡的局面,夏之时被迫与阿媛前往日本。而在日本的这段时光,也成为了二人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期间,阿媛还前往东京女子师范大学就读。这里的教授还给她起了一个极富内涵的名字——董竹君,取竹子刚韧有力,如谦谦君子之意,从此这个名字也伴随了她的一生。

1919年,夏之时的父亲得了重病,二人不得已赶回四川看望。与之同时而来的是夏之时工作的变故。因为此时的四川正在进行内斗,不幸的是夏之时站错了队伍,成为了这次派系斗争的牺牲品,当即便被处以革职。

革职后的夏之时不复从前的荣光,从一个斗志昂扬的青年堕落成了靠吸食鸦片度日的瘾君子。原本身上的革命气息也从此消失,逐渐变成了像守旧派一样的乡绅。

而此时深受新思想洗礼的董竹君有着一副焕新的面孔。久而久之二人的矛盾日渐加深,不得已在1929年结束了长达14年的婚姻。

离婚后的董竹君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经济来源,而且家里的四个孩子还亟需她的滋养。出于无奈的她只能变卖自己的首饰,然后找了几位曾经的老朋友才筹得4000元。

当晚的她不知疲倦的躺在自己的床上,想起了自己早年贫苦的生活,想起了那个为了能够生存不惜做任何苦活累活的阿媛,想着想着她便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一个念头闪过了她的脑海——为什么不尝试着办一个工厂呢,这样既可以解决自己的生活,也能为别的劳苦大众谋得一个工作。

于是,在紧锣密鼓的一年后一家纱管厂在上海闸北拔地而起,董竹君人生中第一家公司创办成功。

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销路的不畅。原本自信满满的董竹君在尝试了各种办法后依然不见销量增长,这也让她第一次质疑自己这条路是否是正确的?

不过奇人终究是奇人,这样的困难依然没能阻挡董竹君前进的心。几个月后,她听闻菲律宾有着极佳的办场环境,于是她便只身前往该地集资。仅仅半年后,她筹得1万元,在菲律宾成立了自己的新公司。没过多久,该公司便成为了当地的一家大公司,拥有着400余人的规模,销路畅通无阻。

从此,董竹君在上海滩的名声大振。之后的日子里,她先后创办了锦江茶馆、锦江川菜馆,也就是现在的锦江饭店,是为上海第一家接待国宾的大酒店。

在打理公司之余,她还是一位地下党成员。

1949年,她不惜铤而走险,参与了策反杨虎的行动。最终为解救张澜、罗隆基两位党员作出了巨大贡献。

今有英雄起巾帼,娜拉行踪素可钦。

1997年12月6日,一场疾病夺走了她的生命。

她从贫民窟走出来,13岁被迫沦在青楼谋生。

15岁时本以为遇到了终生爱人,却事与愿违。

直至她家庭分崩离析,自己陷入窘境,她依然不忘劳苦大众。

公司走向正规,她本可以选择安逸,但她偏偏为了国家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她叫阿媛,她叫董竹君。

她从世纪开端走来,又在世纪末端离去。

董竹君先生,愿天堂一切安好!


还是锦江饭店有气势,它压倒什么旋转星级的光艳。

气势,是从建筑物内自然发出来的,有感觉吗?


竹君(1900—1997),出生在上海底层,幼时家贫,沦落风尘,貌美如花、歌声如诗,曾因家境贫寒被迫卖唱,后因与大自己12岁的革命党人夏之时相识、相恋,当夏之时提出为她赎身时,被拒绝了。十几岁的董竹君机智设计,骗过老鸨,支开打手,逃脱魔掌,以自由身来到爱人身边。

婚后丈夫夏之时很欣赏她,带她一起日本去留学,结识了很多革命伙伴。在革命伙伴眼中,董竹君是一位有民主自由思想的女性,而不是伙伴一时英雄救美之心起,买回来的宠物。

她15岁就成了督军夫人,30岁的时候离婚,选择带四个女儿净身出户的她,终身为自由而战。离异后,董竹君带着4个孩子勇闯上海滩,在朋友的帮助下,她凭着敏锐的观察力,旅日学到先进的经营理念,在没背景、没资源、没钱的情况下,历尽艰难,耗尽后半生,凭一己之力,先后创立起了锦江菜馆和锦江茶室。

这个过程中,由于没要前夫一分钱,董竹君曾过得极其贫困,典当度日,捉襟见肘。孩子们幼小,父亲病重,可想而知,她一路走来,有多难。董竹君一边经营饭店一边暗中相助爱国人士,资助革命活动,得到了邓颖超的鼓励和支持。

建国后,在新中国政府的帮助支持下,董竹君合并锦江菜馆和锦江茶室,创立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大饭店,又将其赠予国家。这里曾接待过三百多位国家元首,是无数人梦想上海必去的美食寻觅处。董竹君女士,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她带着一个小饭馆,一路升级打怪,成就了新中国上海第一个可以接待外宾的饭店——锦江大饭店。


从青楼女子到督军夫人再到传奇女企业家,说董竹君是逆天改命的大女主一点都不为过!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父亲以拉黄包车为业,母亲则替别人浣洗衣服,饶是如此家庭,父母还是送董竹君读过几年私塾。可惜的是,这样的一个普通家庭逃不过命运的重击,父亲生重病无力支撑整个家庭,迫不得已董竹君被卖到了青楼做了清倌。

父亲曾经答应董竹君三年期满就将她接回家,谁知这个行业容易进不容易出,维持清倌身份已是艰难,想要赎身更是难上加难,好在老天待她不薄,生命中第一个贵人出现了。

夏之时作为革命党人的联络员经常出入董竹君所在的长三堂子,他为人正派,再加上董竹君读过几年书,两个人很快熟络起来,后来也逐渐互生情愫。两个人为了能够永远在一起,夏之时提出替董竹君赎身,这个时候的董竹君没有答应,因为她知道以后结婚两人难免出现矛盾,如果这个时候夏之时以此作为话柄也是极为难看的,这件事情也只能董竹君一个人解决。

某天夜里,董竹君以酒灌醉了守门人,和夏之时来了一个夜间出逃。没错,二人私奔了。那个时候的董竹君只有十五岁,却很懂得为自己考虑,跟夏之时约法三章:

1.不做小老婆(因为夏之光原配夫人卧病在床)

2.去日本后带她读书

3.从日本回国后组建自己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内

在日本的四年内,夏之时没有送董竹君去学校反而是请了家庭教师单独辅导,在此期间董竹君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如饥似渴的学习,反观夏之时对董竹君有些许的不信任,在自己回国之时给董竹君一把枪,交代说董竹君有什么不贞行为就杀掉自己,还把自己的弟弟叫过来名为陪伴,实为监视。

回国之后的董竹君过得也并不舒畅,夏之时生活在一个旧式大家庭,董竹君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翼翼。而夏之时对她的看管也更加严格,不准交朋友,不准出门。再后来,夏之时因为站错队被革职脾气也逐渐暴躁,吸食鸦片,整个人都萎靡不振,对董竹君的看管也更加严格。

两个人的矛盾爆发的导火线来源于孩子。夏之时出生在封建大家庭,重男轻女思想尤为严重,董竹君想要送女儿上学,却遭到严厉反对,夏之时担心女儿读书之后会像妈妈一样不好控制。为了女儿的未来,也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董竹君毅然提出了离婚的请求。夏之时自然不同意,后来董竹君又表示先分居五年视情况而定。夏之时同意了,以为他认为一个弱女子带着五个孩子去陌生的城市无论如何都活不下去了,他在等她低头。

董竹君带着孩子来到了上海,原本夏之时答应支付的抚养费也是分文未给。没有了丈夫的依靠,董竹君只能东拼西凑开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和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但动荡的时代并没有带给多大的效益,很快两家公司都倒闭了。好在她的这种精神打动了很多人,其中就有四川商人李嵩高,李嵩高慷慨解囊捐助给她2000块大洋,靠这笔钱,董竹君开了一家以川菜为特色的锦江川菜馆。

终于,幸运女神光顾了董竹君,她利用在日本的经历,采用中、西、日三种风格相结合的设计风格,同时改良菜品,创新出多样适合上海人口味的川菜,锦江川菜馆一炮而红,甚至出现一座难求的盛况。锦江川菜馆步入正轨后,董竹君为了鼓励女性独立,开办了锦江茶室。专门聘请女性当服务员,为她们提供就业的机会。没有人比董竹君更懂得独立对于女性的真正含义,在工作之余她也没有忘记对孩子的教育,自己的四个女儿都培养的很优秀,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把自己含辛茹苦赚的所有积蓄和房子都奉献给了国家,历经凄苦但不贪恋财名,饱含雪霜却自强无畏,是谓君子也。

年迈时,董竹君写出了40多万字的回忆录《我的一个世纪》。从1900到1997,一世艰难,从青楼女子到督军夫人再到民族企业家,她活成了勇敢不屈的女性。


她写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我看了三遍。看两遍以上的书很少。

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性,非常能干的女性。


人们熟知董竹君,是从她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开始的。后来,金继武导演将她的故事改编成电视剧《世纪人生》,让人们更加真切感受到了董竹君的传奇人生。

(董竹君旧照)

董竹君从一个卖唱女华丽转身为成功的女富豪,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美丽善良、勤劳坚韧、自强不息、智慧独立……

一、少年家贫,不幸坠青楼。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民窟里,打小就眉清目秀,聪慧活波。但上天是公平的,给了董竹君一副姣好面容的同时,也让她饱尝贫穷的苦涩。父亲是一个黄包车夫,靠力气和运气挣钱。母亲是一个保姆,东家洗衣西家做饭,靠伺候别人来补贴家用。

俗话说“人穷志不短”,穷苦潦倒的生活并未让董竹君的父母鼠目寸光,他们依然节衣缩食地供女儿上了几年私塾,在父亲病重后才迫不得已中断了她的学业。

13岁时,父亲的病情急剧加重,终于恶化成伤寒症。陷入绝境的父母决定将她押到青楼卖唱,用她三年的豆蔻年华,换取区区300元的救命钱。

(董竹君旧照)

二、幸遇贵人,机智逃魔窟。

13岁的董竹君天生丽质,嗓音甜美,很快就在青楼里崭露头角,俘获了一堆粉丝,其中不乏一些商界名流、官场政要和军中大佬。

夏之时就是董竹君的仰慕者,身为四川督军的他,对清秀可人的董竹君魂牵梦绕,决意为她赎身。但14岁的董竹君并未感恩戴德,反而平静地对夏之时说:“如若你真心爱我,我会设法逃离此处,不劳你费钱。”

在一个晨熙薇露的早上,董竹君以生病为由,逃离了那个火坑,来到了夏之时的身边,对他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不做小妾;二是带她到日本读书。

就这样,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携手远渡重洋,来到日本。董竹君就读于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夏之时专职陪读。

不久后,夏之时因国内政治需要和家庭原因,两人不得不回到老家四川。

如果董竹君的人生就此开始相夫教子,专职做好督军夫人,那肯定配不上“传奇”二字。但命运注定要她凤凰涅槃,一飞冲天。

(和夏之时的旧照)

三、不甘沉沦,毅然冲樊笼。

回到四川的董竹君善待老人,抚养子女,用女性特有的善良和勤劳操持着整个家庭。但由于夏之时在军阀争斗中站错队伍,丢官免职,并由此自暴自弃,吸毒上瘾,家暴频频。

即使这样,董竹君依然没有轻言放弃,毕竟夏之时是她自己的选择。但唯独不能让她忍受的是,夏之时嫌弃她所生的四个孩子全是女儿身,还坚决不让女儿们上学,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夏之时还是没有完全读懂和自己朝夕相处了多年的董竹君。她骨子里的坚韧和果敢是与生俱来的。董竹君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决然地带着四个女儿只身来到上海,她要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

来到上海的前几年,董竹君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典当行。为了让四个女儿能上学,有饭吃,她当了除了她自己以外的所有东西。即使这样,她也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从未向四川写过一封求助信。

五年后,她正式向夏之时提出了离婚,这也是在董竹君离开后,夏之时收到的唯一一封来信。信中还是像当初嫁给他时一样,只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给女儿应得的抚养费;二是如若她有不测,夏之时要供女儿们上完大学。

(董竹君和孩子)

四、饱经磨难,勤劳创人生。

在董竹君几乎陷入绝境的情况下,好心人借给了她一笔钱,她开了一家饭店,取名“锦江”,由此华丽转身,开启了自己艰辛的创业之路。

“锦江”饭馆由小变大,成了上海滩闻名遐迩的高档餐厅。青帮大佬黄金荣、杜月笙是饭店的常客,军政要员更是对“锦江”饭店赞不绝口,趋之若鹜。一时间,饭店朋客盈门,生意火爆,吃饭不但要预定,还需排队等候。喜剧大师卓别林访问上海时,都曾慕名前来品尝。

五、兼济天下,胸怀家国情。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爱国人士的抓捕和暗杀活动。民盟主席张澜和罗隆基因发表声明,撕下了国民党假和平的面目,遭到军统特务的刺杀。

此时的董竹君在我地下党负责人吴克坚的领导下,毅然投入到了营救张、罗两人的斗争中。通过多方接触上海警备司令杨虎,终于将张澜和罗隆基成功救出,送到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将自己辛苦半生所得的15万美元悉数赠给了国家,“锦江”饭店也发展成为了众多国家元首下榻的国宾馆。

1997年12月6日,97岁高龄的董竹君在上海无疾而终。

(参考资料:《我的一个世纪》)


1997年,98岁的传奇女性董竹君接受完一个栏目专访没多久,与世长辞。董竹君的一生,是一个女人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一生。她14岁为爱出逃青楼,为抗争封建家庭和夫权的奴役,30岁毅然带着儿女们从婚姻中出走,自食其力创办事业,缔造锦江传奇,终成商界女王。

为父治病入青楼

董竹君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拉黄包车为生,母亲为有钱人家帮佣。尽管家贫,父母还是送她到私塾念书。天有不测风云,父亲患了伤寒病,家里失去重要的经济来源,董竹君不得不中途辍学。为给父亲治病,母亲把她押给青楼三年做“清倌人”,卖艺不卖身。

智逃青楼嫁督军

董竹君深知,一日入青楼,如进虎穴。虽说只卖艺,但选择权终归不在自己手中。或许是上天眷顾,一个叫夏之时的革命青年闯入了她的世界。夏之时是当时四川都督,比她大十三岁,要为董竹君赎身。奇女子董竹君不走寻常路,拒绝赎身,还提出了结婚条件,夏应允了。聪慧的董竹君逃离看守,与夏之时喜结连理。

董竹君拒绝赎身:我不要这样,我又不是一件东西,以后作了夫妻,哪天你一不高兴就说,你是我花钱买的。那我可受不了。你一个铜板都不能花,要是花钱买,我就不跟你结婚。董竹君对夏之时提出三个结婚条件:一是不做小老婆;二是到日本求学;三是从日本读书回来后要组织一个好的家庭,丈夫管国家大事,自己管家务、做好贤内助。

日本生女苦求学

婚后,这对壁人赴日留学。霸道都督不放心漂亮妻子到学校上课,为董竹君请了家教。期间董竹君生了个女儿。不久夏之时奉命先回四川,临行前给妻子留了一把枪,一是让她防贼,二是防她红杏出墙,倘若她不轨,要她自杀。夏之时还派了自己四弟到日本陪读,监视嫂子。

在日期间,董竹君勤奋刻苦,努力读书,立志用学识弥补出身的不足。几年后,董竹君从东京御茶之水女子高师毕业,被夏家召回了四川。原本婆家看不上董竹君出身,但她凭着自己的贤惠能干,渐渐博得了婆家人的认同。

丈夫消沉妻自强

时运多变,在四川派系斗争中,夏之时官场失意,被革了公职。往昔的革命青年,变成了一个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吸食鸦片、不问妻儿的人。

董竹君与旧军阀做派的丈夫志趣不投,渐行渐远。面对夏之时不可理喻的种种行径,董竹君不再甘为封建家庭之妇,毅然提出离婚。夏感到不屑。

此时董竹君已生育了四女一男。为维持家用、取得经济独立,自强不息的董竹君开办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和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后因经营不善倒闭关门。

自强不息创事业

分居五年后,董竹君在上海与夏之时正式离婚。1930年,董竹君在上海创办了群益纱管厂,却在淞沪会战的炮火中毁于一旦。1935年,朋友李嵩高借给董竹君2000元钱,她在上海开起川菜馆“锦江小餐”。

饭店生意红火,连上海大佬杜月笙和喜剧大师卓别林也爱光顾。在杜月笙的帮助下,锦江得以扩充,改为“锦江川菜馆”。董竹君还开设了雅致的锦江茶室,一时名流汇集、雅士齐聚。锦江日益声名远扬。

锦江传奇今犹在

抗战期间,锦江川菜馆与锦江茶室成为进步人士的秘密会所,董竹君为民族大义,投身地下革命工作。

解放后,上海市政府计划盘下锦江川菜馆,创办一个宾馆级的安全接待机构,董竹君积极支持。1951年,锦江饭店正式挂牌成立,新中国第一个国宾馆诞生。

如今,锦江饭店仍然屹立在上海,开业至今,先后接待了100多个国家、近30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亦不乏商贾巨富。

竹叶是锦江的图腾,也是董竹君近一个世纪传奇人生、奋斗精神的书写。晚年,她完成了自传《我的一个世纪》,导演谢晋拍成电视剧《世纪人生》。

董竹君曾说,“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或许,这就是她对自己人生最好的诠释。


正好这几天刚读了董竹君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很有感触,上来说说董竹君这个人。

关于董竹君的一生简历,大家自己去百度即可,我就不赘述了;当然,最好是去读她的自传,这比百度要详细有趣的多。在此,我只是对董竹君的人生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自媒体的时代,我最厌恶的,就是有的人带着一种猎奇的目光去看董竹君的一生,浮光掠影的讲述她的一些所谓“传奇”故事,给她贴上诸如“青楼女子”、“督军夫人”、“商界女大佬”、“国共的座上宾”等生硬的标签,这会让我觉得,有些人在董竹君身上根本没有发现那些真正具有力度的、带着自由和积极的、清刚劲健的风骨,而是带着一种“包装”的猥琐,就像那些市井闾巷里的八婆,在津津乐道别人的八卦。

关于董竹君,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她做到了一个现代女性所应该做到的事情。

一个真正的现代女性,应该做到什么呢?

最根本的就是四个字:独立、自主。

董竹君生于1900年,在1997年去世。这一百年是中国社会思想观念变革最为剧烈的时代,也是中国女性的整体命运跌宕起伏的时代。而董竹君的一生经历,就是在诠释独立自主这四个字。

一是受教育。

我听说现在很多农村县域,还存在不愿意让女孩子接受教育的父母;有的女孩子崇拜抖音上的小太妹、红人,而不愿意读书。董竹君生在一个十分贫穷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社会底层,但她的父母却省吃俭用供她上学,她上了六年学。我认为,这是她一生所有事业的基础。

正是因为她读书识字,她才能在后来被卖到妓院后,能意识到这是火坑于是逃了出来;正是因为她读书识字,她才能够在日本期间,自修了大学课程;

正是因为她读书识字,她才能够明白什么是革命,什么是政治,国共纷争时她才有自己的判断。

总之,一个女性必须首先受了教育,她才能有见识,而见识,是独立自主的前提。

二是婚姻的自主。

在董竹君的青少年,她因为家贫而被父母被迫送入一家“三堂子”也就是高级妓院,虽然暂时不卖身只卖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很有可能被迫卖身,为此,她开始想办法逃出火坑。

世人在说起董竹君和夏之时的婚姻时,大都会像街头的看客一样,惊呼青楼女子嫁给了辛亥革命元勋。我在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却发现董竹君做了这么两件事:

第一,她拒绝夏之时用钱去赎她,而是自己逃出来了。她拒绝的原因,是:如果今天你用钱赎了我,那么以后你就会认为我是依附于你的,是用钱买来的,你就不会真正尊重我。

我看到她对夏之时说的这番话,简直太震撼了!很多女性都是把“男人愿意为我花钱”作为“女权”,这是错的,只有董竹君这种“你不能为我花这笔钱”才是真正的女性权利意识。

第二,她要求夏之时在两人逃亡日本期间,她要在日本读书。在那个年代,女性往往要求的是男性给个名分啦,买个首饰啦,弄个独门独院的宅子啦,等等,今天的女性也有不少是这样的。而她要求的却是读书。

正因为此,她才能在后来发现与夏之时没有共同语言、丈夫有时候还家暴的时候,果断离婚,带着孩子一个人到了上海。这可是30年代啊,我相信今天还有很多男人和女人都是做不到的。而董竹君却敢,为什么?因为她有独立的意识呀!

三是经济的独立。

董竹君离婚后,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点点本钱做起,周旋于国共、上海滩黑社会、底层人士等三教九流之间,将一个小小的锦江川菜馆,最终开成了上海最著名的锦江饭店。

很多人把这些看作是她的能力、她的功业、她的本事。

而在我看来,这些的源头只有一件事情:经济独立。

董竹君是一个经济独立的女性,离婚后,她自己养孩子,自己养年迈的双亲。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单打独斗,而是努力撮合各方力量,汇聚资源,成就事业。

总之:

我从董竹君身上看到的,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传奇”,更不是什么“青楼女子到锦江老板”,这些啊,说的轻巧,却有谁知道,她为了这一切,为了维持一个女性的独立与尊严,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因此,要问董竹君如何叙写人生经历,我就始终是这四个字:独立自主。

我也真心盼望,我们国家的女性们,特别是当代的女性们,也能够独立自主,不要看什么AYAWAWA之类的毒鸡汤,不要热衷于网络上各种不劳而获、被男人金屋藏娇的生活。而应该像董竹君一样,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


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女士

她是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

她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者,曾与许广平等人创办进步报刊。

她是革命党人夏之时的都督夫人,为了自由成为“出走的娜拉”。

她是从青楼女子华丽逆袭为民国著名企业家的董竹君。

看过董竹君自传《我的一个世纪》后,我才知道,她原本与外婆的娘家同村,而且同姓——东,后来才改姓董。不过外婆并不知道此人,大概是董竹君从小跟随父母去上海打拼的缘故。

董竹君天生丽质,聪颖伶俐,父母送她去私塾念过几年书。后来,拉黄包车的父亲积劳成疾,母亲只是替人家洗衣拖地的佣人,董竹君被迫辍学。

为了生存,家人把13岁的董竹君押给青楼做清倌人,期限3年。

沦落青楼的董竹君

所谓清倌人,是指姿色出众、又有文艺才华的女孩,但是卖艺不卖身。董竹君生得美,会弹唱,很快成了老鸨的摇钱树。随着年龄增长,她开始为自己担忧起来:到了一定年龄,如果没能力离开这里,就要卖身。

就在这时,董竹君遇到了革命党人夏之时。他爱恋她的青春容颜,她仰慕他的俊朗气概,英雄救美,属于自古佳话,夏之时愿意出钱将董竹君赎出去。这应该是她逃出淫窟的绝佳机会。

但是董竹君的反应令人费解:拒绝夏之时的赎身费!她对他说:“我不要这样,我又不是一件东西,以后做了夫妻,哪天你不高兴就说,你是我花钱买来的,那我可受不了。”她宁可把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全部归还妓院,一身素衣,以清白之身逃离这个火坑。

董竹君与夏之时

独立自主,不依附,有主见,董竹君从小就表现出这一可贵品质。

很多女人,尤其生在旧社会,将婚姻视为依附。她们把嫁人视为第二次投胎,好坏全靠命运,嫁到好人,余生无忧,遇人不淑,忍气吞声。

董竹君思想独立,在结婚这件事上自有主张。逃出妓院后,面对夏之时的求婚,她提出三个条件:不做小老婆;婚后跟他一起去日本留学;回国后夏从事革命,她料理家务,组建好家庭。夏之时全部答应。

在日本四年,董竹君没有荒废,在家庭教师的教授下,学完高等师范学校理科的全部课程。

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是董竹君第二个可贵品质。她明白,想要争取到尊严和地位,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独立的资本。修养和资本从何而来?读书、学习。

董竹君与女儿夏国瑛在日本

她也想与丈夫夫唱妇随,男主外女主内,组建幸福和美的家庭,但是世事不如人愿。回国后,她随夏之时回到四川老家,进入一个封建思想浓郁的大家庭,关系复杂,气氛紧张,董竹君每天兢兢业业,做好自己分内事。

时局变化,夏之时被迫下野。失去往日风光,他性情大变,整日沉迷于赌博玩乐,对董竹君没了以前的温柔体贴,稍不顺心还会粗口谩骂,重男轻女的思想让他对四个女儿从不关爱。夫妻情义一点点消耗殆尽。

董竹君从小追求独立,不愿为谁委曲求全。既然当牛做马还得不到一点点体贴与安慰,又有何必要苟且生活?她的出走轰动程度,报纸上立刻报道:夏之时家中难都督,将军街出走女娜拉。

董竹君一人带着四个女儿,来到上海创业。面对丈夫前来求和,她断然拒绝。伤痛太多,对婚姻就会死心。当初为了自由,她逃离妓院。这一次,同样为自由,她逃离婚姻。

董竹君在锦江川菜馆与新四军老朋友们聚会

那位从封建家庭走出的男人,看着妻子滴水不进,深感无奈,离开下撂下一句话:你若混得出来,我就以手掌心煎鱼给你吃。

这是奚落,更是否定,却被董竹君转化为创业的动力。她带着四个孩子,单枪匹马,先后开办过黄包车出租公司、纱管厂,因为战争爆发,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创业中几经失败,董竹君从无气馁。做人,需要给自己留条退路,有时候没了退路,反倒带来破釜沉舟的魄力。

坚强、韧性,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向前,是董竹君人生逆袭的第三个能力。

机缘巧合,在贵人指点下,董竹君创办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后来合并为大名鼎鼎的锦江饭店,杜月笙都是她的座上客。解放后,董竹君将锦江饭店献给国家,接待了100多个国家的首脑人物。

晚年的董竹君与著名导演谢晋

1997年,97高龄的董竹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这一生对人生坎坷没有怨言,只是对爱有点遗憾。

年少时,迫于生存,沦落青楼。遇见良人,同赴日本,学成归来,重新陷入封建婆家。后又婚变,乱世中摸爬滚打,独自创业。董竹君这一生,真的是跌宕坎坷。她却没有一句怨言,只是对爱抱着遗憾。

解放后,夏之时冤死在农民协会的枪口,令人欷吁。虽然当年选择离婚,虽然丈夫对自己说过难听的狠话,人至晚年,在董竹君寓所床头,一直放着夏之时当年的相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董竹君是今天的女强人,事业型女强人。

可惜,她性格过于刚硬,心气非常高,男人不容易和她相处。

董竹君出生卑贱,父亲是上海的黄包车夫,母亲给人做保姆。

一般认为,董竹君的脾气遗传母亲。她的母亲之前结过一次婚,同董竹君的父亲是二婚。

母亲性格暴躁,所以在别人家当保姆都干不长。只要父亲一个人拉车,平时生活还能勉强维持,但就是不能遇到事情。

然而,在董竹君大概10岁时,父亲得了伤寒病,长期卧床。当时父母把所有东西变卖,又去借债,好不容易治好了病以后,父亲却体力大减,不能每天拉很多车。

而且,家里还有很多债务需要偿还。

万般无奈下,父母将唯一的女儿卖到妓院,做了清倌人。

清倌人就是唱小曲的妓女,不卖身。董竹君之所以做清倌人,是因为当时她才13岁,还是个孩子,没有发育。

但妓院的好心妓女告诉她,老鸨都是有后台的,绝对不会允许美貌的董竹君合同到期后就不干。在这些家伙的逼迫下,董竹君迟早还是卖身的道路。

在董竹君走投无路时,遇到了年轻的革命党,四川督军夏之时。

夏之时爱上董竹君,不在乎她是妓女,依然带着他去了日本。

由此,董竹君成为督军夫人,不但在日本读书,达到了高中水平(当时高中生相当于今天的大学重点本科),还学会了日语,也认识了很多革命党的大人物。

革命成功以后,夏之时带着董竹君和孩子们回到老家。

反袁斗争以后,夏之时因忠于孙中山,被四川军阀和北洋政府排斥,一直赋闲在家。

夏之时虽赋闲,他的名气极大,川中大小军阀以及名士都和他有来往。

此时,夫妻两人逐步闹翻。

其实两人也没有什么原则性冲突。当时四川有钱人和军阀,多是三妻四妾,娶十个老婆的都有。夏之时始终只有董竹君一个人,还将他父母接来。

夏之时的家里人,也不嫌弃董竹君是妓女出身,接纳她成为太太。

但夏之时本人是个军人的火爆脾气,董竹君也是火爆脾气,两人经常针尖对麦芒,频繁吵架。

另外,当年夏之时出于爱情娶了董竹君,然而董的身份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夏受到社会上很多人的取笑,社会压力较大。

打个不好听的比方,等于今天中国100强的董事长,突然有媒体爆料他的老婆已经坐过台。

这玩意,确实让人受不了。

夏之时受到舆论压力,同时又在家里经常和老婆吵架,夫妻关系越来越差。

1929年,董竹君和丈夫闹得很僵,突然带着4个年幼的子女返回上海,形同逃走了。

当时舆论大哗,小报连篇累牍说董竹君是出走的罗拉,逃家的督军夫人。

夏之时非常恼怒,追到上海要求夫人带着孩子回来,但董竹君不肯。

无奈之下,夏之时要求分居5年,看看是否有挽回的机会。

这5年,董竹君过得很惨。1930年变卖财产后四处筹资,在闸北创办群益纱管厂,但该厂1932年在一·二八事变中毁于日军炮火,董竹君自己也因参加抗日宣传等活动而被法租界捕房关押入狱,其后被保释。

其实,萨沙比夏之时要了解董竹君的性格。

如果董竹君此次创业成功了,她有可能和夏之时重归于好。但此次她创业失败,绝对不会让丈夫看笑话的,于是两人在1934年离婚。

随后,董竹君1935年3月15日在上海法租界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开办锦江川菜馆,一举成功。

其实,董竹君虽不承认,但她的成功同丈夫是不能分开的。

董竹君在政治上,由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和中央高官戴季陶罩着。戴季陶是夏之时的结拜兄弟,而杨虎则和夏之时是亲家。

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帮忙,董竹君怎么可能在上海站住脚,黑帮杜月笙之流也不会给面子。

而且,董竹君的启动资金,是四川军火采购员李嵩高在得知董竹君离开夏家一事后从购置枪支的款项中借出2000元。

李嵩高借钱其实是给夏之时面子。如果董竹君是普通一个上海妇女,李嵩高怎么可能借这么多钱给她。

但董竹君都不承认,她的回忆录里面对丈夫夏之时没有什么留恋。

其实,董竹君是生错了时代,如果活在现代就好了。


原始地址:/zhishi/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