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疫苗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不是所有宝宝都适合接种疫苗。

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暂时不宜接种疫苗,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但是如果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接种疫苗后应让小孩注意休息,多饮用开水,当天不洗澡,并注意注射局部的清洁卫生,以防局部感染。

3、接种疫苗后,少数儿童可能有些发热或接种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家长不必紧张,属正常现象,一般2--3天即可恢复,极个别儿童会出现高热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出现其他异常反应,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处理。

4、小儿麻痹糖丸需要低温保存,遇热降低药效,不可带回家给孩子服用,不可用水、奶水服用。糖丸入口即化,服用30分钟后才能进食、水,患腹泻的婴幼儿不宜服用糖丸。

5、接种部位有严重发炎、严重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后补种。6、某些传染病流行时或流行季节、暂缓某些疫苗的接种、先接种流行病的疫苗。

7、遗漏或延误接种应尽早开始补种,2次接种必须间隔28天以上,保证免疫系统有足够时间反应。

8、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用途及办理

预防接种证记录着儿童的许多信息,根据儿童基本情况可以推断以后需要接种的疫苗、如何同儿童家长联系等;据接种日期可以推断疫苗接种是否合格和及时;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以确定该儿童是否需要接种疫苗;据疫苗禁忌症发生情况可以判断该儿童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发生异常反应时可以根据疫苗批号追查疫苗是否存在问题;据医生签字可以查到该接种的责任人、预约日期可以提示及时进行接种;疫苗知识和接种反映知识可以增进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的了解;上托儿所、上幼儿园、上学、出国需要查询预防接种证。

孩子出生后,由接生医院的接生医生或护士,在完成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接种后,与出生记录、出生医学证明一同办理。办理后,家长须在一个月内持《儿童预防接种证》到就近的预防接种门诊建立儿童接种档案,以后就可以凭《儿童预防接种证》到任何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免疫接种了。每次接种后会预约下次免疫接种的时间,家长带着孩子按时接种即可。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因此,要按时给宝宝接种疫苗。给宝宝接种疫苗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时接种并不是指当日必须接种,拖后几天没有问题的;

2.要选择宝宝健康时去接种疫苗,在宝宝有腹泻、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等情况时都不建议接种疫苗;

3.遇宝宝生病,要在疾病恢复后一周接种较为合适;

4.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要让孩子过于疲劳;

5.很多疫苗是可能会引起发热的,如果体温过高宝宝不适可以口服退热药,24小时不退热需要就医。


孩子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1、孩子接种疫苗后一定要注意休息,多喝开水,在接种当天不能洗澡,并且注意注射局部的清洁卫生,以防出现局部感染。

2、接种疫苗后,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或接种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家长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现象,通常2-3天就会恢复。如果出现高热(体温大于38.5度)或持续发热数日等异常反应,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3、小儿麻痹糖丸一定要低温保存,遇热会降低药效,所以不能带回家给孩子吃,也不能用水、奶水服用。糖丸入口即化,在30分钟后才能吃东西喝水。患腹泻的婴幼儿不能服用糖丸,腹泄会让糖丸很快排泄,失去效果。

4、孩子发热(大于37.5度),有哮喘、寻麻疹等过敏体质,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5、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结核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也不宜接种。

6、接种部位出现发炎、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孩子,需要等治愈后补种。

7、在一些传染病流行时或流行季节、需要暂缓某些疫苗的接种、先接种流行病的疫苗。

8、在接种前要向医生说明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果是早产儿或营养不良,需要和医生商量后确定时间注射。

9、孩子接种疫苗后要等30分种再回家,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或其他不良反应,就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10、孩子接种以后,不能剧烈运动。

孩子接种疫苗的禁忌:

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孩子不能接种,需要等病愈后才能接种;

2、体温超过37.5℃,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孩子不能接种,需要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与活动型结核病的孩子不能接种;

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孩子不能接种;

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孩子不能接种;

6、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孩子不能接种;

7、孩子出现时,特别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孩子,须等恢复两周后,才能服用脊灰疫苗;

8、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孩子,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9、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10、空腹饥饿时不能预防接种。


本人是一名预防接种医生,已经给成千上万的宝宝接种了疫苗,经常在妈妈课堂上讲解疫苗知识。以下就是宝宝疫苗注意事项:主要分三个部分:

1.到医院前准备:

接种前一两天给宝宝洗澡,保持接种部位清洁;

换上干净、宽松的衣服,便于露出接种部位;

准备好预防接种证、儿童保健手册;

服bOPV、轮状疫苗前30分钟避免喂奶喂水,但也需避免饥饿状态;

需要确保宝宝在接种前有充足睡眠(避免宝宝在睡眠状态中接种疫苗)。

2.在接种后,离开医院前……

接种后留院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

服完bOPV、轮状疫苗30分钟后再喂奶、喂水或其他热的食物;

离开医院时请给宝宝穿好衣服,谨防吹风凉。

3.离开医院后的注意事项:

保管好接种证和记录

接种当天避免羊肉、鱼虾、海鲜等饮食尽量多喝水

接种后24小时内:洗澡时不要搓洗接种部位、避免弄湿,以防感染

接种后2-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

在接种时妈妈应该注意的抱娃姿势,以防走针:

如果家长有接种疫苗方面的问题,可以关注我,随时解答,谢谢你,如果觉得不错给个赞,收藏一下吧,我们也不容易。


宝宝打疫苗要注意什么,家长一定要重视


回答人:汪盈

接种前

接种当天带上孩子的预防接种证,接种前向医生说明孩子的健康状况。

如果孩子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不可接种疫苗或某些疫苗,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孩子有感冒、发热、腹泻等情况,等康复后再进行接种,可先和医生商量补打的时间。

接种前还需告知医生以前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情况,如发烧、起皮疹等。

接种后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时,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口服糖丸前后30分钟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接种疫苗后,由于个人体质原因,有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半小时之内。

发生过敏性休克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接种疫苗后须在接种单位观察30分钟才能回家。

注射疫苗当天给孩子多喝水,密切关注孩子,看有无异常发烧,注射地方有无异常反应。

如发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并发症,需至医院就诊。

(本文已获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专家介绍

汪盈,儿科医生,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新浪微博文章作者。发表国家级及省级学术论文10余篇。

擅长:对新生儿疾病、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新生儿感染、早产儿喂养等有系统的研究和临床经验。

想了解“如何看懂胎心监护”、“宝宝眼屎多,是“上火”吗”等儿童健康相关问题,关注公众号“母婴家庭课堂”即可获取,还有价值30元的语音课福利


知麻糖来啦。近日发生的疫苗事件让很多家长都人心惶惶,都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注射了相关疫苗。大家也都在关心以后孩子注射疫苗时该注意哪些问题,那么小糖就给大家说说该注意的事项。

1、注意注射疫苗的时间。各种疫苗注射的时间是不同的,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比如乙肝疫苗在出生时注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在孩子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百白破疫苗的三次注射分别在3个月、4个月、5个月的时候。所以家长朋友要牢记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千万别忘记了,家长朋友可以咨询相关机构获得注射疫苗的时间表。

2、注意注射疫苗的禁忌症。注射疫苗并不是对所有孩子的适宜的,有些情况下要推迟或者放弃注射疫苗,比如(1)孩子正患有急性传染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2)有免疫缺陷性疾病或者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3)有慢性疾病者,如慢性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慢性心脏病等;(4)有神经系统性疾病的孩子,如脑发育不良或者有惊厥病史的孩子;(5)对疫苗过敏或者有过敏体质的孩子;(6)严重营养不良的孩子;(7)最近有注射过多价的免疫球蛋白者;(8)有些疾病可暂缓接种,比如感冒、发烧等疾病。

3、注意孩子注射疫苗后的反应。首先要注意孩子注射后的立即反应,比如注射后几分钟之内,是否出现晕厥、面色苍白、全身出汗等过敏反应,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寻找医生治疗;其次,在接种12小时后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局部反应,有些孩子在注射疫苗后会出现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轻微的2-3天可以缓解,严重的需要去医院处理;最后还要注意孩子的全身反应,比如体温的升高、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出现类似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

4、孩子在注射疫苗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接种部位24小时内的干燥与清洁;尽量不要沐浴。

5、注意疫苗的有效期及疫苗有无合格的标志,这个注意事项很多家长会忘记,现在建议各位家长还是留个心眼。

6、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的注射。切记!

注射疫苗是每个孩子都很重要的事情,家长朋友们还是要多多注意!好啦,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大家留言咨询哦!

By:裤裤


疫苗的普及有效地保护了儿童的生命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通过疫苗接种可以预防大约250万人的死亡。

自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普及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流脑的发病人数从最高年份的304万例降至2017年的200例以下。由此可见疫苗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小宝宝而言,接种疫苗我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首先,接种前注意事项:

疫苗有规定的禁忌症,属于下面情况则不能进行疫苗接种:

未控制的癫痫、脑病、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急性传染病患病期间或慢性传染病急性发作期;

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

过敏体质患儿。

但是,并不是所有疾病都不适合接种疫苗,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21年版)》明确了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情况:

A.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

B.单纯性热性惊厥史;

C.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

D.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

E.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其次,接种后注意事项:

疫苗不是接种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注意孩子的反应:

观察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接种部位出现硬块是正常现象,这是因为疫苗中的某种成分暂时还没有被身体吸收,如果出现红肿并长时间未消退或短时间硬结化脓、溃疡,则需要就医检查。

发热:接种疫苗后孩子如果出现38.5℃以下低烧属于接种后轻微反应,若体温出现38.5℃以上高烧,或伴有呕吐、腹泻、皮疹、呼吸异常等情况,则考虑为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疾病类似反应:由于疫苗是模拟病原体入侵,所以在接种疫苗后也有可能出现疾病类似表现。如接种麻疹疫苗后,部分宝宝会在接种后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

正常情况下,疫苗的反应会在接种后2~3天逐渐消失。如果红疹较为广泛,或者可能有严重过敏现象,应立即就医。

前几年的所谓“问题疫苗”’使得个别家长的信任度降低,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国家在这方面一直在不断加强管理,保证疫苗的质量。此外,大家一定要去正规的疫苗接种单位接种,重视孩子的疫苗接种工作。

关注我@药剂师亨宝妈妈,为大家分享实用的医药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科普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我们要知道疫苗按接种方式分为注射和口服两种,目前除了口服脊灰疫苗和轮状疫苗,其他均为注射类型。

2、留观,一般30分钟。如果接种疫苗里面有口服疫苗,留观期间不要饮食。留观期间宝宝出现疑似过敏反应,应及时向计免医生反应。

3、宝宝接种完疫苗,24小时内尽量不要洗澡,以免针眼处发生继发感染,对于易于出汗的夏季,家长可以用毛巾进行擦拭避开针眼处,针眼处可以用酒精擦拭,同时防止受凉。

4、对于接种卡介苗宝宝(多为新生儿),局部可逐渐出现红肿、小脓疱或溃疡(小脓包切勿搞破),一般在满月左右就会结痂,形成小疤痕。对于反应重的应及时就医,切勿切开排脓,否则伤口不易愈合。

5、接种疫苗后出现单纯发热的宝宝,如果体温在38.5℃以下,精神状态尚可,可在家用毛巾擦拭宝宝身体(腋下、额头、后背),直到体温降下来。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1岁以内的宝宝建议用对乙酰氨基酚类(泰诺)。

6、接种后出现皮疹,面积不大,且无高热、腹泻等症状,家长不用担心,一般1—2天后反应就会自然消失。

7、对于口服脊灰的宝宝,如果出现发热、腹泻症状,应及时去看医生,并在下次接种疫苗时告知计免医生,并推迟下一剂次口服脊灰接种时间。

8、对于接种后24小时内,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的,可以用生土豆片敷一敷,对于像百白破这种容易引起接种部位硬结的疫苗(后面的剂次易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在48小时后,热敷,能加速硬结退去。

9、注意补水,特别是发热的宝宝。


原始地址:/yule/2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