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驳“现代诗就是散文每写一句话按一下回车”这样的观点?

不反对。西施效颦,仿古制文,奈何才华不够,所以回车来凑


(夏字归辞式语)

很简单驳古诗词倡者的。

即:见作古诗词的,就想起西游记里的山精树怪充雅的对诗场面了。

或:见作仿古格律诗词的,联想起讨饭的念顺口溜.快板书式了。

不论啥诗词仅韵文而已,归雅词编不短,变长句的韵文罢了。且不论欧式中式都如此。归本事不济的无奈体现。

单字成语的辞式语是顶级文章式,次级是符咒,再次是文言文,再次是成语,再次是谚.谣,再次是唱词,再次才诗词,再为赋.徼文.公函,再寓言.童话.神话,再故事,再技术,最次是下笔过万言没涉说啥呢。

可见词诗排次不靠前,且韵文垫底的,仅述事领头排第一的。

明此排次后,有几人可成语.谚谣编出来才涉点雅词项了。

别再以著书等身高为顶级了。

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的确,一些所谓的现代诗就是这样的,我不喜欢


你理解错了,乱按几下键盘,敲一下回车键。

还要写一句?你要求真高。


散文?现代诗那有那么强的文化属性。

你可以这么反驳:散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现代诗就是垃圾,请别侮辱散文。


我觉得,这种说法,没错!

现代诗就是,散文多点几下回车,就成了,诗!


这年头,写诗的比读诗的都多


致橡树,热爱生命,从前慢,乡愁,回答,死水,断章。

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只是字数,韵律,更重要的是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

持有现代诗就是散文说一句话按一下回车键这种观点的人,他看到的根本就不是诗,也许他从未看到过一首真正的现代诗,这真是一个比较悲伤的事情!


中国古代最早就是自由体的诗,也就是古体诗。古体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等。诗也叫古诗、古风。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中的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现代诗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其宗旨是打破传统格律诗词的条条框框,追求自由的表达方式,所以也称为自由诗。在当时是做为追求西方先进文化的标志而存在的,并且涌现出以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新诗人。可以说,这是对中华诗词文化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在探索之初,由于偏执地认为古文化都代表着愚昧落后,盲目地学习西方诗歌语音,排斥古文格律,从而颠覆了诗词的传统定义。由于当时对外语诗歌的翻译能力有限,造成从一开始学习借鉴的,就是一些已经被翻译的失去原有语音韵味、意境、情感等重要元素的作品,以至于现代诗在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语言艰涩、句式怪异、空洞苍白,甚至恶俗的问题。因此时至今日,对于现代诗究竟算不算诗,一直存在着争论。

个人认为,现代诗探索对现代语言艺术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只是无论如何探索,最需要的是永远不能脱离诗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与其讨论现代诗怎么写,不如一起探索和追求我们如何“诗意地生活”!

“诗”对于我们华人来说,大多是三岁就能背几首唐诗。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诸如此类的诗句,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诗词不仅是中华民族追求语言美的艺术,更是记录华夏文明史的活字典。从诗词中,我们能勾勒出神州大地的壮美、田野山川的锦绣;也能看到刀光剑影的残酷,风调雨顺的祥和;有霓裳羽衣的清歌,也有下里巴人的哀怨。通过诗词,我们认识了坦荡高洁、儒雅从容的苏轼,他有“大江东去”的豪迈也有“明月几时有”的温婉,仿佛能够看到东坡先生坐于竹林山谷之间,品茗赏月、抚琴吟诵。还认识了“飞流直下三千尺”“天子呼来不上船”笑傲红尘的李白;“国破山河在”“安得广厦千万间”,虽居于残破茅庐,依然忧国忧民、一身傲骨的杜甫;“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渊明……“古人用言辞、用弦管、用丹青、用智慧、用静穆、用恕道,对生命、对世界做出圆融的解释,我们该珍惜和朝拜我们民族的文化殿堂。”(著名学者叶嘉莹)

其实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意,诗意就产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诚然在日新月异的现代,我们既不可能像陶潜一样隐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样率性潇洒,更不可能苏轼那样潇洒沉浮。然而,我们一样可以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第一缕朝霞、欣赏一朵花的绽放、发现一棵树的新绿、听鸟歌蛙鸣……诗意可以是一杯清茶、一曲轻歌、一缕稻香;可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亦或是是“看庭前的花开花落,望天上的云卷云舒”。只要有一颗的炽热心灵,你的心中就会充满诗意。

诗意的生活是态度、是情怀。对自己的生活多一份激情,对家人多一些关爱,对亲朋好友多一些问候,对身边的人多一些欣赏,给陌生人一个真挚的微笑,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个真诚的爱心……这便是诗意的情怀。诗意就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身边,并没有因为喧嚣、忙碌而减少,我们需要找回的是我们民族引以为傲的那种诗人的情怀。我们无需在无病呻吟中寻找慰藉,也不必在声嘶力竭中释放压力,更不能在附庸风雅中找些诗意,我们需要的是传承古人气节和风骨,积极乐观的态度,用我们充满真爱的心,去拥抱生活,将生活的点滴化为诗句,找回自己真正的价值,诗意的生活,我们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诗意人生。


最近几次读诗总有读不下去的感觉,有时候硬着头皮读完了可又不知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字里行间缺乏了韵律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形和神的贯穿,无法感知诗的意境美。

一首好诗文字萃取要精,要有韵律,语言表达要凝练,给人留下想象的意境要美,所要表达的意思要含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自由诗形体是自由的但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能散,如果一首诗没有一条线在贯穿,即便是有诗的形式也不能称其为一首好诗。


一个诗人,把诗写成了散文,他就是最差的诗人。

一个诗人,把散文写成了诗,他就是最好的诗人。


请别侮辱散文了,所有写的烂的东西都是散文吗?所谓的那些一句打一下一回车键的句子它既不是散文,也远称不上诗,它或许只是一些顺口溜?或许也不太顺,只是一堆垃圾而已。

散文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真。真感情,真感受。不真难以称之为散文。所以要了解一个作家,最好是从他的散文入手。散文就像一个最强大的卸妆水。当然散文也是美的。任何文学作品都应该是有审美的。诗歌,不论是古体还是现代诗,首先语言是凝炼的。比如莫言这类作家,恐怕很难写得了诗。再次,是好的意象。需要有非凡的想象力。大多数诗人就像百科全书。再次就是节奏和韵律。古体诗可能要求更严一些。但是现代诗也需要有韵律感。即使不押韵脚,也应该有很好的音乐感。所以很多好的诗都可以直接拿来谱曲子。可散文是不行的。


我不管你是诗,还是文。只要你能感动我,我就赞!


首先,这个一刀切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举例来说,像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仅感人至深,更重要的是这么回旋跌宕的感染力是建立在文字朴实平淡,节奏自然舒缓的基础上的,足见功力深厚。毫不夸张地说,深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三味,是谓“不隔”(王国维语)。

当然,好的现代诗远不止这一首。那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许多所谓的“现代诗”变味了呢?

这要从两个方面说起。

第一,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问题。伴随着近代中国的全面落伍,睁眼看世界,全面学习西方,就成了知识界有关“中国追赶”的集体共识。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中国文学的“世界性”潮流不可阻挡,除旧布新,摒弃抱残守缺的观点是压倒性的,这包含了要求传统诗词的彻底改进。但是这个过程太激进了,比如胡适的“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中国的一切都一无是处,完全放弃自我,取悦西方,等等。这导致传统诗词不再被视为知识分子的必备技能,源于西方的诗歌形式占据新学教育的课堂。这其中还包含着另一个原因,后面再阐述。

现在我们知道:民族性和世界性是个辩证的关系,越是世界性的东西就越有独特的民族性光芒。

第二,文字使用的平民化大势。我们知道,历史上文字是由宫廷和贵族士大夫垄断的(至少事实上是这样的),但是国家的治理生产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读书人,文化逐渐普及,私学兴起,所以才有了“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说法。这就要求逐步降低文字使用的难度,(看过《诗经》的都知道,比唐诗费劲多了,如果没有注释的话)。而传统诗词恰恰有着极高的要求,以近体诗为例:不仅要求合韵,还要求平仄粘对,还要求起承转合,在完全符合这些框框的前提下,还能达到文字清新意境隽永的,其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就是戴着镣铐的芭蕾。曲高和寡,能够有此造诣的,除了十分的刻苦精神,还要有一定的天分,即便如此,“出格”仍经常发生。比如唐代就有诗评说“太白七律时有不工”,连李大诗人都hold不住了,谁还能继续玩下去?

实际上,近乎“鸡蛋里挑骨头”的规则要求已经阻碍了意义的表达。比如唐代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工则工矣,但是有多大意义?

“阳春白雪”的高高在上已经造成了文化普及的困难,并连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事实上已经有人开始突破框框了,这就是词的出现。虽则词的韵律依然严格,但是句式更加灵活多变,不仅改进了近体诗的古板,还大大增加了表达的容量。还是以李大诗人为样板: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实际上词是源于唐成于五代盛于宋。可以看出,文字使用平民化简易化的浪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一直到话本的出现,一直到新文化运动,一直到简体字的推行,莫不如此。

好了,说了这么多,到了做结论的时候了:

文字使用简易化,文学创新平民化一直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国门的打开,西风东渐,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只不过加速了这一趋势。

这个过程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作者”当中,不再是一个仰视的被动受众。反映到诗中,那就是极大降低诗坛的门槛,出现了大批“人头涌动”的诗人,这些诗人参差不平,作品或有可读性或没有可读性,也不在乎你有什么评论。

其实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去精英化”潮流的一部分。一部分人有权坚持传统,创作高格调的精品,另一部分人有权无视规范,服务于消费快餐文化的大众,这二者和谐共存。


本人感觉当时倡导白话诗的先生可能厌烦极了格律诗的平仄,所以就高调地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这个极端造成的伤害就是没有多少人再去关心传统的格律诗了,其实是很悲哀的一个导向导致了很可惜的一个现状。


诗有诗的风格和格式,散文有散文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写一句,回车一下,只是形象而气不象,不是诗,也不定是散文。


新文化运动及其以后,以郭沫若、胡适、徐志摩为代表,开始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探索,总体上以模仿、学习西方诗歌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食指、北岛、顾城、海子为代表,又掀了起了一拨向西方诗歌模仿和学习的高潮。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现代诗歌就是中国诗歌全盘西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现代诗歌步履蹒跚,面目全非。靠键盘把分行散文敲打成诗也就不足为怪了。时至今日,蓦然回首,中国才是世界灿烂辉煌的诗歌大国,从富含金矿的唐诗宋词中汲取营养,才是摆脱中国现代诗歌尴尬命运的正确路径。


首先我们来读一读这两个文本。一模一样的文字,不一样的格式,一首诗歌,一个这点文字连散文也算不上,姑且说是一个小的段落吧。

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主人去了远方的远方

在德令哈的夜空下

在三月的麦地

在草原马头琴的呜咽里

在山海关的铁轨上

劈柴的斧头

锈迹斑斑

蔬菜贵的离谱

粮食诗歌般廉价

瓦尔登湖

再也住不下一个梭罗

高楼林立的荒原

仍空洞三千里

春天的千百万株麦苗

也托不起一个复活的海子

一首诗一本诗集

比不过网络上一个流行的段子

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多么美好的想象

在春暖花开里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主人去了远方的远方,在德令哈的夜空下,在三月的麦地,在草原马头琴的呜咽里,在山海关的铁轨上。

劈柴的斧头锈迹斑斑,蔬菜贵的离谱,粮食诗歌般廉价。瓦尔登湖,再也住不下一个梭罗,高楼林立的荒原,仍空洞三千里。春天的千百万株麦苗,也托不起一个复活的海子。一首诗一本诗集,比不过网络上一个流行的段子。一所房子,面朝大海,多么美好的想象,在春暖花开里。

如果你能耐心的读到这里了,首先就谢谢你的耐心和欣赏。如果你真是认真的读完上面的文字,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

诗的格式,每一句的分行,和每一个段落的营造。是不是影响了你阅读的气息,如果你真的是用心在阅读。

诗的分行与分段,故意造成了阅读的停顿,和深情朗读时的气息转换。不要忘了,曾经的诗是要唱出来的,诗歌就是诗和歌嘛。当然诗经和汉魏六朝乐府诗,古体诗,包括唐诗近体诗,基本上是每句的字数相同,讲究韵律平仄。到后来的宋词元曲,则开始慢慢放开了字数的束缚,变成了长短句,但仍然讲究平仄和押韵。这是时代的发展所造就的趋势,难道宋词元曲的长短句就比不整齐划一的唐诗吗?各有千秋罢了。

新文化运动时期,应运而生的新诗,那些诗坛大家也都是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的,对于韵律也是一样的驾轻就熟。所以那一时期的新诗,基本上还是讲究押韵的。但是已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一个死板的格式。已经可以根据情绪,意象的营造而相对自由了。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无不是如此。

而八十年代大火一把的朦胧诗,除少数押韵外,大多数都不在局限于韵了。但却不说没有律。也就是朗诵时的节奏,和情绪起伏的气息转换。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像顾城的这首小诗,如果没有分行的引导阅读时的节奏气息。只一味的当做平平的文字描述,恐怕就会少了很多美感吧。

及至现在的网络上的各种各样的诗歌,是走进了一个误区,只是简单的以为,新诗不过就是靠一些生涩难懂的意象,再靠几个分行就可以了。于是乎,随便有了些感慨,就随便的写几句,加些自己也解释不通的比喻意象,随便的按一下回车,就算写出了一首诗。就那些东西如果是散文,都觉得说不过去,更别说诗了。

如果有人认为现代诗,就是散文每说一句话就按一下回车。那么他肯定是连散文的欣赏能力都没有,更别说是诗了。


都说,

现代诗,

就是按一下回车,

于是,

我按了两下。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散文与诗歌混改的文体,比较典型的是这首《如果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在我的收藏夹中就有诗歌体,散文体两种版本,甚至还出现了议论杂文体。诗歌和散文在文学的大家庭中就像两个兄弟,都以抒情言志,爱憎分明,行文语言优美而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喜爱。但在文学作品分类中,它们却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文体,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表达意境要空灵有张力,文字排列有节奏跳跃感,在情绪表达上更洒脱狂放,在阅读时能充分感觉到韵味韵律。而散文更注重文章的叙述性和场景细节的描写,常用娓娓道来的口语叙事手法来表达作品主题及作者的思想,使人在闲情逸致中去慢慢品味其内含的神韵,所以在我看来它们是不可混淆而代的两种文学表达形式,我试用一首诗人绿原写的《萤》来解读一下诗与散文的区别吧:《萤》

蛾是死在烛边的

烛是熄在风边的

青的光

雾的光和冷的光

永不殡葬于雨夜

呵,我真该为你歌唱

自己的灯塔

自己的路

这是一首借萤火虫来托志的小诗,萤火虫很小,如果不是黑夜的纣托你跟本体会不到它的存在,这种昆虫生命及短暂,(除了漫长的蛰伏期,它真正飞向天空时只有3~7天的生命[流泪])诗人绿原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描述了这种生的坚强且活的灿烂的小小生命,讴歌了它坚恝而傲娇的性格。整首诗歌节奏鲜明,语言简炼,韵律感和韵味十足,读来朗朗上口,这种情感的抒发用散文,或者散文诗来写,就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散文替代不来的。


原始地址:/yule/1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