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如何创作?


一首现代诗


意境想象和美


诗歌发展到现在的时代已经走形了,换句话说就是改变了原有的表达方式,变成了唱歌,只是有些五花八门了,所以说走形了,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古今相融,体现现化,保留古韵而又不生套,灵活多样,中外借用,构思现代,彰显美感,丰富自我,贴近生活,接地气,符合民心民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控主脉,追求品味和作品的质量………


多读相关书藉,多观察人多和事物,多观察社会,特别是一些社会现象。只要灵感一来就动笔。文章不厌百回改,直到满意为此。


我是这样想的,一、要明白作诗的目的为了什么。

二、怎么写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三、布局也好,语言技巧也好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

四、诗歌所达到的目的就是诗歌的主题思想。

五、在写作诗歌中切忌千篇一律,切忌照搬照套前人的风格,切忌诗歌的主题思想与前人的思想雷同吻合。

六、人不同于低等动物,是有思想有想法的,由一种东西联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发散思维能力,大胆地进行想象,拓展想象的局限性,将想像力发挥到最高点。

七、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写作的,写作是有缘由的,不能因写作而去写作。

八、你要想自己的作品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自己的作品都感动不了自己,怎么去感动别人。


我就现代诗歌的创作方面简略谈几点!

现代诗是“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歌,也叫新诗,是与传统诗歌(旧诗)相对而言的,它强调意象的使用,重视技巧的表现,对语言形式的要求相对宽松,尽管它在形式上不再受旧体诗格律的束缚,但它一直和时代息息相通,传递着人们的思想。

我们在创作新诗之前,不妨先做以下准备:①读几首诗,在吟咏、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切入点,触发灵感;②捕捉心中的意象,酝酿感情,进行由意境到意理的思考;③觅寻描绘意象,抒发感情的语言、节奏、韵脚等。当你念念有词的时候,请提起你的笔来……

那么,是不是写出来的都是诗呢?我认为不一定。有的学生写出来的诗乍一看,分章节,讲韵律,辞藻华美,但只能算是“形式上”的诗而已,它缺乏感情的自然融入。因为感情是诗的灵魂,如果没有感情,写出来的东西是不能称之为诗的。

一、写诗,是真情的流露,艺术的升华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写诗,最怕无病呻吟,优秀的诗歌往往产生于诗人情感激荡之时。别林斯基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如果没有饱满、真挚的感情,就一定写不出有感染力的诗篇。所以,写诗只有倾注饱满的激情,才能以情动人。

二、写诗,必须精心创造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创造意境必须借助形象描写。诗歌中描写的形象,组合在一起就是意象(诗人意中之象),诗人就是通过意象构成的境界和情调(意境)抒情言志的。如郑愁予的《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这首诗通过鲜活的比喻唤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以“小小的寂寞的城”“窗扉紧掩”描摹女子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作者还运用了“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春帏”等意象,营造出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出浓重的愁绪,把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我们要想跨进写诗的门槛,需创设动人意象,并逐渐领悟诗歌丰富的意境,反复实践,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三、写诗,要注意语言凝炼、含蓄、形象,富有音乐美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共七节,每节四行,句式整齐错落,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美感。原因在于诗歌是押韵的,节奏和谐,韵律优美,整齐中有变化,骈散结合,语言凝炼、含蓄,意味深长。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往往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一字而尽传精神。让人们在和谐的节奏和音乐般的词句中领略美、感受美,受到启迪,靠的就是诗的语言。我们尝试作诗,通过对诗的用词的研究、锤炼,不仅可以使之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自己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

四、写诗,要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诗歌的丰厚内涵总是借助生动鲜明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学会运用比喻、拟人、想象、夸张、象征等多种技巧和手法,丰富诗歌,才能避免空洞的说教、干巴巴的抒情,使诗中的形象成为鲜活灵动的画面,影响读者并与之产生心灵的沟通。当然,创造形象的具体方法很多,我们要多学习、多练习,可以从多背一些好诗入手,逐步学会用形象说话。

中国现代诗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更为繁荣,诗人们写出了风格多样、富有探索意义的诗歌,把他(她)们对祖国历史与前途命运的思考,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对大自然的敏锐感知,对人类美好情感的细腻把握,以非常活泼、空灵或凝重、深沉的方式表达出来。由于时代的变迁,有一些意象,今天的中学生不易透彻理解和掌握,有一些形式,今天的中学生不是都认同。在打破了文化传播单一模式的今天,在信息丰富、交流方便的今天,对现代诗的品读、理解与创作,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也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吟诵、感受、领会和实践。


【现代诗歌之创作:题材、灵感、悟性、心理体验、人生文化之旅】

现代诗歌创作之要素

如果用一篇文章问答来教会一个人创作现代诗歌,其实是一个挺难的事情。这其中的题材、灵感、悟性、心理体验和人生文化之旅等每个人是不会相同的。

现代诗歌之创作,在笔者看来,学是学不来的,而是来自灵魂之一种物质的释放,即是用文字之形式来表达。

现代诗歌创作要靠自己的努力与天性

如果你开始试着现代诗歌之创作,一定会被怎样入手所困惑,或者是创作不出那种所谓之现代诗歌之“味道”来。笔者意识到,其实这个没有什么关系,往往成功大多都是从模仿与形式而来的,这就要靠自己之努力首先要学会模仿与之现代诗歌的形式。

来自笔者之建议

如果你下决心开始创作现代诗歌,笔者建议你学习一些“先锋”诗人”之作品。例如顾城、海子等名家,如果你有创作灵感的话,可以即兴来一首。

笔者在回答题主本问答时,灵感来了并为大家奉上,见笑了。“空无一人那支未燃尽的烟与那杯仍未饮完的烧酒同样在思考那个还没有到来的人汗流浃背的我破解与你的前尘之密码那段未曾发生的人生故事虽鸟语花香却是空无一人”


多观察,多角度,多思维,多训练,讲意景,有实感。


诗言志,必须有感而发,坚决抵制无病呻吟而作。


去陶家夭

在那唯一的路上

孤独不会迷路

贫穷也不会

一边的坡向上延伸至云端

一边的坡仿佛通往来生

我们走着

和迎面而来的所有人相遇

爬过山顶再向下走

转了多少个弯已无从计数

最后终于抵达

以石头和树木为邻的村庄

石头很美

树木很美

森林里的蘑菇很美

冬天的沙棘很美

会呼吸的房子很美

狗的叫声很美

一切都很美

除了贫穷和孤独

在这里,四季不会迷路

夜晚的群星也不会

这是他们的故乡

这是我们的远方

在这里活着

躲不开迎面而来的一切

他们在山下居住

他们的死去的亲人

埋在一眼望见的山上


吾爱祖宗宝中宝,传承文化不可少,儿女撑起半边天。欢心快乐花甲年。


平时多看一些别人写的,知道了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情至酣时,自然会有欲吐为快的言词,稍微调整修饰一下词意,音韵,节奏,布局,自己多吟诵几遍,起伏有序,不碍口,读之有感有味,基本就差不了。

至于能不能成为大众接受流传下去,是有很多机缘的,写诗归写诗,莫受这些影响,尽量写自己切身感受,把那时心之所感写下来先。诗歌的好处在于可以用简短的言词表达深长的情绪或感悟。

大多诗人一生写了一大叠诗歌都很难有一两首被传诵的,所以写诗歌应先抛弃名利,这样写诗就真不难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诗海,平时多捡一些词默记起来,情绪来了就能很自然把心情圈住并像链一样地创作出来的。

写诗说难也不难,周遭所见皆是题材,心有所感触即可成就。但说难,多因词汇穷尽,无词合韵,难组成篇。所以还是平时多读多看多想多试,久而自然出口成诗。

望你在人群中

迷茫的样子

真让人心痛

想过去

带走你

却无法抬起

被牢牢锁住我的双脚

《一切已回不到从前》

11.30即兴真不难只要不太在于能否成诵


现代诗基本属于白话体自由诗,没有标准模式,但有不同形式和体裁。一般10句以下的为小诗,30句左右为短诗,百句以上的为长诗,介于长短之间的为中诗。

有人定义:凝练、有情而美的文字就是诗。即现代诗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语言,意境与韵律。你可以写叙事诗,说理诗和抒情诗,也可以写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和韵脚诗等。

现代诗创作首先要放下顾虑,边学边写边改。好诗都是改出来的。古人云,“三年两句得,一吟双泪流”。

现代诗的创作应该有感而发,由衷地抒发自己的生活体悟,而不是无病呻吟,或以朦胧的名义玩弄高深莫测的晦涩,让众人觉得比古诗词还难懂。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只让懂你的人读你。

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可供创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乃至一言一行,都可能生发出不少联想感慨。如果灵感之泉冒泡了,时不时地在脑中跃出几句有意思、含韵味、会伸展的句子,应该及时挖掘思绪之渠并拓展泉眼,让涓涓细流不断汇集起来形成初稿,再反复提炼精改,努力在平淡或矛盾的冲突与转折中迸燃火花,升华意境。

现代诗虽无统一模式,但也不能随意松散地排列文字,以为分行就算诗。应该注重运用一些诗意的手法,诸如:浓缩、智性、隐喻、戏拟、反讽、张力、空白等,着力表现出差异性的个人感悟和空灵的对白。大胆尝试,精益求精,才能展现出现代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律美。


现代诗歌,相对于古韵诗词来说,相对要求会宽松一下,古韵诗词韵律,对账,平仄都是有严格要求的!那么现代诗歌相对要求宽松是不是随意而为呢?显然不是,诗歌,是中国四大文学体裁之首。既然成为诗歌,那么必然有它的基本要求。这个要求就是韵律和节奏感,也就是音乐性!换句话说,也就是让读者读起来必须朗朗上口!韵律,是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本质区别!如果没有了韵律,就不是诗歌了!现在有很多人写诗,就是将文字排列成行,读起来就是散文!美其名曰:意境美!其实是大错特错!失去了诗歌的基本要求!韵律美,意境美,建筑美,这是现代诗歌的要求,尤其是韵律,千百年来不会改变,只要你写的是诗歌,就必须要有韵律,在保证韵律的前提下再去考虑意境,情景!我也是一个诗人,写过千余首现代诗歌,首首有韵律!从不读没有韵律的诗歌,也从不写没有韵律的诗歌!在我看来,有韵则为诗,无韵则为文。如何写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我自己总结,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写诗之前先思索

哪个韵脚能合辙

换韵必须在母句

这时才能把笔落

一行一行不会错

意向鲜明求深刻

朗朗上口乐感强

谱上音符变成歌

散文主线要清晰

形乱神聚有默契

修辞方式因人异

段首段尾可排比

东拉西扯都有趣

四处逢源要合理

语句优美词华丽

写时勿忘去点题

矛盾冲突是戏剧

人物特点要清晰

细节描写是要点

小情调配大格局

语言无需太华丽

只要共鸣就可以

题材广泛老少宜

结尾才看悲或喜

小说讽刺敢抨击

反应社会大问题

长篇中篇又短篇

融入历史长河里

人物构思巧设计

故事情节有创意

一般采用章回体

用好烘托和伏笔

2018.9.30


谢谢邀请,据我总结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部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的,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合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我们都知道韵律的意思在古典诗词里,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韵律,或韵律不整,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也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三、清新灵动法

我们都知道,诗歌都是由每个细致的句子构成这里的清新和灵动,指的就是句子的表达和结构一个句子的构成,有许多种方式,在表达上,一般个人都喜欢用自己惯用的手法和个性来组织语言,有拖沓的,凝练的,清新和雅致的,也有繁琐和啰嗦的,诗歌水平和风格的差异,我想首先就是来源于一个人组织语言能力的差异吧清新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是清爽和鲜活的组合如果一个句子的组合或一首诗歌的表达能达到这点,给读者默默间送去清爽和鲜活,又怎能不令读者喜欢和动容?

四、拟人法

说到拟人,我们都知怎么回事,而诗歌里的拟人,并不是单纯的比喻,如果是这样,那么诗歌就要丢失原本具备的诗意,语感和意韵

诗歌中的拟人法,是指将要表达的主题或物象形象的人物化,或借用人物的某些个性的特点来咏物,如果表达恰当,甚至能让虚拟的人和真实的物共成一体,借人咏物,以物喻人,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可比拟。

五、素描法

说到素描,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下物体或人像,也可以是粗象的思维那么,诗歌是用语言组合起来的,又怎么来用笔来绘画呢?呵呵,写诗时咱们不必借用铅笔,有时候,语言就是最好铅笔,在我们的手中,利用意境和韵律,咱们可以描绘出一幅幅比铅笔和白纸更加美丽的画面而且,这些画面里,不只有美丽,粗犷,细腻,或朦胧,还有图画作品所不能及的柔美,感性,优美的意境,诗意,以及打开的哲思,读起来余香满口,回味悠长下面。

六、排比法

感觉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写作手法生活里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手法所以也就不再解释排比的结构和意义咱们具体来谈谈排比在诗歌里的作用,以及排比方法在诗歌语言里获取的力度与深度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诗歌,不只是语言的诗意和表达的舒缓和清新,还需要一些思想和力度在黑暗年代,有力度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针对现状以及对一种光明和良知的唤醒,比如鲁迅先生就曾留下“与其苟延喘息,不如从容燃烧”的有力名句,也因此而唤醒过千千万万民众

在和平的年代,咱们自然不必去呼唤光明,但对于生活里千千万万美好,善良,宽厚而纯朴的人或事物植物,咱们都可尽情赞扬,并歌颂,哪怕是一滴水,一根草,一缕金色阳光,都蕴含了无比的智慧和感恩,是完全值得我们去歌颂的而在表达的力度上,排比不失为一个极度蕴含力度的方式。

七、隐喻法

简单的说,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然而,隐喻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很多时候能触动读者的心弦,带动读者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隐喻大体分三种:无形的隐喻、有形的隐喻、以及有形与无形结合的隐喻。

八、修辞的节制

“修”,指修饰,“辞”,本意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是指在表达语言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尽可能达到更好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我们知道,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诗歌有着与别的文学体裁不能比拟的细腻与柔情,所以更需要修辞的运用来达到诗意化和个性化而修辞的巧妙把握和利用又是重要的,如果不使用修辞,那么诗歌必定是不能成诗歌的,而如果修辞泛滥,则诗歌语言难免会繁琐,拖沓,如同浓妆艳抹的女人般粗俗,令人索然无味。

九、返璞归真法

几乎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返璞归真”指回复到其原始的淳朴本真状态璞,本义是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这里引申为天真,淳朴的意思。

十、结尾的巧妙处理

一直觉得一首好的诗歌作品,不仅有好的开头,好的主旨,还应该有个漂亮的结尾这里的漂亮,并不是指华丽的表达或句子结构而是相对于作者表达的中心和主题,在结尾时利用寥寥数字,或将主题拉到高处,或提出问题,或留下思索,或巧妙解答问题,极大打开主题和空间的深度,给读者留下思考或哲理,余味深长

巧妙处理诗歌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呢?第一,假使一首诗歌作品,在表达上一般,开头或主旨平淡,但一个高高扬起的结尾有时却能弥补诗歌前体和中间的不足,令一般变得雅致,令平庸变得精彩,甚至带给读者峰回路转的感觉;第二,不管诗歌的开头或中间处理如何,结尾仍是重要的,大家都知道“虎头蛇尾”并不是一个好的物象,结尾的把握不当,也甚至就败坏了诗歌之前留下的完美气息,成为一个可遗憾的败笔;第三,我们都知诗歌这个文学体裁潜伏着唯美的格调,而结尾的处理更能带动这种内功格调,不论主题和表达的手法,以及深度,我想,读后能令读者余味无限,回味深长的作品,那么就必定有一定的魅力了;第四,如果是有力度的诗歌作品,语言和主旨把握得当,结尾处理巧妙,那么还能更大限度打开作品表达的力度和深度,令诗歌整体更具说服力。


临读古书通画理,观景闻色盛诗歌。


智者勤,能者达,劳者获,勇者胜,专者精,聪者规,备者福,丰者喜,足者乐,学者升,谋者顺,才者博,晓者知,诚者灵,舍者得,思者明,慎者行,器者捷,望者空,虑者密,群者义,廉者安,信者盛,诺者守,容者大,谦者礼,忠者稳,忍者兴,错者改,危者变,险者避,洁者轻,进者取,退者阔,难者帮,急者救,奸者惩,恶者除,叛者诛,犯者监,骗者罚,偷者关,抢者毙,狂者亡,纵者悔,贪者狱,拐者灭,坑者失,蒙者丢,赌者败,困者助,贫者扶,懒者穷,浪者耻,节者荣,合者贵,和者谐,诚者盈,正者钢,善者扬,仁者敬,老者尊,幼者爱,慈者美,孝者幸,律者强,俗者随,恒者成,坚者赢,强者锐,德者重,王者怀,适者存。新三字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好,我是初学者。就此问题:阐述一下我个人关点,我也爱好写诗,但我总感觉没有灵感。心中好像有很多可写的,可一动笔,不知写啥?对于写诗,我不爱古韵诗词,因为那些平仄,格律我弄不懂,还是现代时郛好写一点!那么试写一首,欢迎各位老师斧正!

扁担

文/逍遥

树站立成绿色的生命

一头指向天空

一头深入大地

头招风

脚吮水

当成为扁担躺在肩膀上时

尽管体内的血液被慢慢榨干

骨头开始干枯易碎

却依然在前后的累赘中舞蹈

吱呀,吱呀

唱着只有自己痛的歌谣

随着舞姿寻找优美的弧线

“砰”一声巨响

高喊着折断自己的一生……


原始地址:/remen/27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