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高考是要预选的,高考预选制度是哪一年取消的?

87年湖南取消高考预考,不知全国是不是一刀切


应该是92年最后一届预选。我是92年高中毕业,当年预选,我有幸预选上参加了高考。


2000年前初中也有预选。虽然初中预选不是强制性的,但学校为了升学率,学校会动员各班班主任劝很多学生不要参加中考,这样下来,参加中考的就不到三分之二了,最终有幸被录取到高中、中专的不到6%。

而高中预选是强制性的,这次预选又要刷掉差不多三分之一。97年高考,那时还需要预选,后来什么时候取消的就不知道了!

谢谢问答邀请!


取消高考预选是地方自主决定的,各省地市不一致,山西是87年取消的。其实87年举行了预考,但是反应太大,好多考生家长都反对,反对的呼声特别强烈,最后87年预考都没算,所有毕业生都参加了高考


不可能是90年取消的,我是92年考上大学的也参加预选


安徽86年最后一届预选考试,87年开始就没有预选考试了。


我88年参加高考,堂堂县一中,理科预选通过的仅40人!


所以高考录取率早期偏高了,真正加上预考的人数,录取率极低。


江苏:77年有预考的,本人初试牛刀,过了预考。复试后没有公布成绩。因基本不录本届生,更不录在校学生,不了了之。78年便取消了,轻松多了。


从1980年开始预考的,我亲身经历


印象中河北是80年代末取消的预考,后来我成了我们村文革后第二个大学生。第一个大学生的父亲是以前的大学生,所以他家条件相对好很多,我是真正的农家子女,严格说,我是第一个农村孩子考上的,后来那个第一个读了研,在大学当老师。我毕业进了一个国企。然后他家儿子出国留学,我家闺女在北京读博。

内卷从80年代就开始了。


那时候考大学真难。普通高中每年一个班能走一两个,连复读生能有四五个,还是本科和大专都含,我是复读三次才考上的,农村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跳出农门。


现在想想,预选唯一只是节约了一份试卷的钱,根本没有必要,还是现在好,都有资本参加考试。


河北省的高考预选是1982年开始的,我参加了1982年的高考,当年理科录取分数线是389分。


高考预选制度是1987年取消的,我是1986年毕业的,是最后一届参加预选的。


唉,高考预选啊,和夏时制害得我没能进考场,忘了拨表了,晚去一小时,1986年我终身的遗憾


甘肃不知道那年取消掉,88年参加预考,县里统一组织,我考了407分,分数线好像是300分顺利通过,后来参加高考,考了426分,顺利考上中专。


高考预选取消应该是在1995年前后高校扩招后取消的。过去高中没有普及的,入学率百分之十都不到!能考上高中的高考预选再留下一半,留下的人差不多一半能考上大学,这些人都是包分配有工作的。


本人湖南邵阳籍,湖南省是1989年取消预考制度的。回望我的高考历程,可谓饱经辛酸:我是八七年高考应届生,那年预考线是501分,我考了454分,不仅没有参加高考的机会,而且在本校复读的机会都没有,复读线是预考470分。后来找熟人到县内另一所稍差的高中二战,八八年高考预考线540分,我考了538.3分,各位看官,这是不是很悲催。我收拾课本行李郁闷回到家中,不料第二天有消息传来,预考线降至528分,于是我又满怀希望返校备考,月余后第一次参加高考,考了455分,录取线是501分,还是失意。那年代农村学子老想着跳出农门(其时不象现在,市场经济在酝酿阶段),参加中高考上进几乎是唯一途径。我不甘心,父母亲也支持,三战又回到原应届高中,八九年终于不用预考,全员有资格参加高考,多少学子11年辛苦总算没有倒在预考线上。八九年高考录取线501分,我考了482分,再次止步。屡战屡败,锐气渐消;家庭贫穷也无力支撑,八九年下学期在家中帮助干些农活,捱到年底,高人来舍指点迷津,言明春可再去复读,一定高中。受其鼓动,九O年原校四战,初时高录线496分,我495分,气不气?!第二天,高录线降了二分,终于上岸。几度风雨,几多忧愁,山穷水尽,柳暗花明,这就是人生!


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1年,都没有高考预考,又叫筛考。

第一次高考筛考出现在1982年。

为什么要筛考?因为报考人数太多,招生人数太少。如果不筛考,大中专所有院校总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筛考之后,录取率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本人1983年参加高考,筛考之前,班上共65人左右。筛考后,留下来13人参加高考,最后考上3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那时候的中专生,相当于现在的普通本科生,大专生相当于现在的重点本科生,至于当时的本科生,则相当于现在的985学生。


原始地址:/wenda/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