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无电话无网络信息的年代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那个年代需然没有手机和网络,办什么事都是面对面人计关系情意更重公益心好,不象现在人,人情炎溥看钱面没有底线


挺好的。


我是70后,老家在农村,记得小时候听奶奶讲“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应该是她觉得遥不可及的生活了吧。这才过多少年,如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了。真的是感慨万千。

那个无电话无网络的年代,人们要联系主要靠步行,条件好点的有自行车,家里要办什么事情能跑断腿。好在那时候一般亲戚离不太远,有事都能搭把手。现在不管做什么电话一打,事情都安排妥妥当当的。老公的姑妈经常跟我们回忆过去,说奶奶是小脚,爷爷自然灾害时期饿死了,靠奶奶一双小脚背着自家织的布,走五六十里路去卖了换钱来支撑贫困的家。要是在如今社会,这些可都是抢手货,哪还会受这个苦。

时代在发展进步,社会只会越来越好。


问题可能是问,身处今天回望“那个”时代的想法。我就说说自己的吧。

用一句话来总结,我想说的是,“很有点想念那个时代”。

那个时代与今天最大的不同,在我看来就是“变化速度慢”,而今天的变化速度有点太快了。一个人,是处于高速变化当中更舒适呢,还是处于低速变化更舒适?

如果把变化速度继续放大,比如赛车比赛,变化需要用秒计量,几秒钟就会有完全的不同状态出现。哪怕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冷静的赛车手,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不可能生活一整天,几个小时就是人类的极限,再长时间,谁也活不下去,都会崩溃,甚至都会毁灭。虽然赛车手们可以获得巨大的荣誉、金钱,也能从短暂的比赛中获得极大的刺激感觉,就算如此,仍不足以让他们敢冒险一整天不停地赛车。

我想说的是,高速变化真的不是适合人类生存的方式,可今天,我们正在渴求着越来越快速的变化,而且,正在为每一个提高的变化速度大唱赞歌。

今天的人们几乎离不开手机和网络,离不开随时更新的资讯,什么都需要最新版本的,一个几天前的话题,已经再难引起别人的兴趣和你谈论。快!再快!越来越快!有个网络词叫“秒杀”,我们的生活,已经必须精确到以秒为单位来计量了。比如战争,我的武器只需要比你的武器快几秒钟,你就不存在了,连你都不存在了,当然战争也就停止了。这里真的不再需要人的精神与意志,要的只有人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在今天才是真正的体现。

可是,假如按照这样的状态继续下去,未来我们只会活在更高速变化的状态,并一直高速变化下去。也许未来几年十几年后,秒杀会成为太落伍的东西,我们需要的是“毫秒杀”,乃至千分之一秒杀、万分之一秒杀之类。我们每天都会极其烦躁不安,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高速到听觉速度视觉速度,可各种现实里的“堵车”会搅乱我们人类的设计意图,根本达不到我的实际要求。

说个类似的现象吧。有个词叫“路怒”,也就是开车时,一点点堵车,或者一点点影响你的行走,立刻就发很大的脾气。

毫无疑问,这是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是的,简单来说就是“精神病”!只不过,这个病不是精神分裂症,而是精神极度疲劳下,引起人的接近崩溃边缘的烦躁情绪。

还有个词叫“低头族”,就是随时随地低头看手机,有一段时间不让你看手机都不行,宁可抛弃安全的考虑,都需要捧着手机看。我自己就经常看到,一些人走在路上,边看手机边走,偶尔抬头看一下路,赶快继续低头,甚至过马路时都这样。

这其实也是“精神病”,是精神无法控制自己内心里渴求获得的崩溃边缘。也就是说,对某种欲望获得的渴求,已经达到了瞬间必须获得的程度,不能接受忍耐与等待之类的延迟。可是还有个词叫“努力”或“奋斗”,也就是说,人们内心里的渴求,绝大多数是需要延迟获得的,并不能让我们随时更新。这种欲望与现实的矛盾永远消除不了,就需要我们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面对。今天的技术不断鼓励我们非理智情绪,鼓励我们不断感情用事,随自己意愿去行为,而我们自身也意识不到,随着这种情况不断蔓延与发展着。

虽然今天的生活状态并不适合人类生存,但更麻烦的是,既然已经进入,就绝不可能退出,继承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只能按照这种既定逻辑运行下去。也就是说,虽然目前出现了许多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的大问题,但是并不能引起所有人的警醒,甚至不能引起大多数人的警醒。人们只会对个别的点问题不断讨论不断质问,比如离婚率太高、教育改革不利、抑郁症之类疾病泛滥、自杀人数增多、吃不吃狗肉……绝不会去追问这些点问题背后是由什么问题所决定的。

这种情况既让人无奈又让人悲哀。


想当初,没有手机,网络,找同学朋友很容易,一找就找见了,现在,手机网络很发达,想找的人却找不见。


我心中的梦想就是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时代,牛背短笛…


在哪个年代,就有哪个年代的生活方式,过去没有电陶炉、煤气炉,点蜂窝煤不是照样生活吗?而且家家过的有滋有味的,过去没有家庭小轿车,蹬着自行车哪儿都去!也是一种享受啊。


赚钱,读书,交朋友


谢邀,很舒坦,节奏慢


在小时候虽然没有网络和电话,觉得生活的很平静,比如放假了就跟同村的伙伴一起,去村里的蔬菜园,偷黄瓜西红柿,偷来也不吃直接丢到池塘或者水井中,第二天在一起去打捞,吃起来好甜好凉,跟冰箱拿出来的好吃。偶尔会光顾一下邻村的西瓜园,一个人给看瓜的大爷打招呼聊天,一边另外伙伴开始摘西瓜,现在想想,那些大爷挺好的,后来听爸爸说,那个大爷说我们几个淘气,一边说话,那边有人去摘瓜,原来大爷都知道。哈哈哈!回忆当年农村的野娃!


无网络无电话的时代,那就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不说解放前啦,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甚至是90年代初,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人们和远方的亲朋好友最常用的联系工具就是写信,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各种想法。快捷点但又贵的就是打电报了,这是按字数算钱的通讯工具,当然也缺乏保密性了。也有使用电话的人家,这就是少数高官特权人物了。还有就是公用电话,或者是单位的电话。通讯工具不灵便,后果就是往往办事找不着人,只能通过人与人的打听找人,在村里主要是通过广播喇叭呼叫人。在公共场合有广播的时候通过广播找人,比如汽车站,火车站,商场等等地方。那时候和外地人联系可以打长途电话,这也就麻烦得很。首先对方提供电话号码,其次打和接电话的双方最好事先约定打电话的具体时间,如某年某月某日上午或下午某时,否则的话这边打通了电话那边再临时找人,或者找不着人,或者耽误时间浪费钱财。八九十年代打长途电话,是很麻烦的。我有个朋友在单位电话机房当接线话务员,我去看他,多次看到他拿着话筒喂喂喂费劲巴拉的给人家拨国内长途,上午十来点要通对方接线员,往往至下午三四点才接通电话,这样两个人才开始谈业务谈工作,而且耳机里的嘈杂,音量偏小,两个人高喉咙大嗓子的在喊叫交流。反而是打国际长途很便捷,十几分钟、半个多小时就能接通,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可见当时国内通讯设备的落后,与国外通讯设备的差距。这些咱都亲身经历过,这都已经过去式啦。现在这些都已经彻底改变了,人手一部手机不说,信息多的泛滥无比,好处很多,当然害处也不少,有一利就有一弊嘛。虚假信息,谣言满天飞,产生了不少电信骗子诈骗贩子,手机被黑被监听被复制这些问题都来啦,所以,高科技时代有高科技的幸福,也有高科技时代的烦恼。过去是没有手机找不见人,现在是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你,有的人不得不关闭手机或者变换手机。这几天伊朗一个高官不就是因为使用了一部落后的手机,就被美国使用高科技手段盯上了,然后即刻被几颗导弹就给消灭了,这都是信息发达惹的害呀!


我是80后,经历过那个时代,BB机,固定电话,大哥大,小灵通,那个时候是没法用电话上网的,在我们概念里,电话是发短信和打电话的,跟上网没啥关系。

所以还真没啥感觉,因为无知,所以就没有差异对比。

再把时间往前一点,在我的儿时,八十年代,电话还没普及,那个体验就深刻了。一个村,就一部固定电话,有人打电话给你简直跟现在有人给你寄信那么诧异。接通电话后,接电话的人会拿出大喇叭喊,某某人,有你的电话。全村人都知道你有电话。如果你是谈恋爱中,对方给你打电话,又刚好遇到一些不会说话的,会大喇叭这么喊“某某人来接电话了,是个女的,赶快来…”

到了94年,BB机来了,也就是大家说的传呼机,这种玩意简直吊炸天,别在裤腰带上,平时不习惯把衣服插裤腰里的都变得喜欢插裤腰里了,要不然别人看不到你有个BB机啊。

BB机一响,你就的满世界的找电话给对方打过去。所以啊,那段时间一下子多了好多“电话吧”,方便人打电话。就跟现在的网吧差不多吧,按时收费。

当然了,那个时候人也很有诚信,看到个电话呼叫他的BB机,即便是不知道对方是谁都会满世界找电话打过去。毕竟那个时候还没像现在一样那么多垃圾电话和骗子电话。

不过,有些富裕的家庭也经常会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是台湾那边打来啊,说党的坏话。有时候还跟你吵架,说等哪天就攻打进来,叫你等着,我们也不甘示弱,也叫他在台湾等着,哪天也攻打过去。

所以,现在想起来感觉很奇妙。当然也有跟台湾人吵架后和好的,我就接过这样的电话,对方是个女的,刚开始吵架,各自说自己所在的社会形态下是最好的,然后开始理智谈论,谈论政治,谈论人性等,我记得,最后那个台湾女孩谈论不过我,反而对我们大陆很感兴趣,而且很向往我们的生活。


好多七零后和八零后就是从无电话无网络的时代过来啊,九零后大概抓住了一点尾巴,大概只有零零后是最幸福的,本身就出生在一个很发达的年代。

你要是问当时的感想,当时是没有感想的,因为根本不知道网络和电话是什么东西,没接触和了解过就没感想。

我还记得我们家那时候是第一个安装固定电话的,就是带电话线的那种电话,不是无线电话。初装费很贵,要3000块钱。那个年代的3000块钱非常值钱,大多数人家是不舍不得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家就成了公用电话一样,好多人家都到我们家去接听电话。

这就说明电话和网络虽然不是必需品,但是有的话还是让生活变得更方便更快捷。

你要是问我接触过电话和网络以后再去想当时感想,还是没敢想啊!现在有得用和那时候没得用一点也不冲突,一点也不影响我现在用得方便。

不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要是再让我去过那种没电话没网络的日子,大概很难了。


还记得小学时候那时候没有手机,只有座机,每天放学之后第一件想的事情就是回到家要找谁玩,玩什么游戏,又或者一群小伙伴聚在一起去有dvd的玩伴看电影或影视剧。那时的青春似乎多点情感交流,反观现在有了网络跟电话似乎人与人之间得交他变得那么奢侈。


我的回答是:省眼,省耳,还省心。


无电话年代收听主要工具自制手音机树起一个铜丝天线就可接受到国家大事,每天接受到,少儿节目,评书三国演义,王钢,夜幕下哈尔滨,国际事讯,国内新闻等,人于人之间精神超棒处了干好本质工作,下班几位志同道合喝点小酒下像棋企业单位文体活动多,歌唱比赛,诗朗诵,社会治安井然有序怀念,


没什么感想,等我懂事的时候网吧都有了,活动范围小电话用不上也买不起更没有需要电话的概念


在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是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方便,如几个月才能收到一封信,但是那时的人照样很快乐。现在有手机有电脑了,信息传递很快,但是照样有朋友、亲人之间几个月都不联系的。


那是一个美好的,值得怀念的时期。

在那时,由于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信息少而闭塞,因而思想受到的冲击干扰少,心情容易平静、宁静、安静,生活节奏慢而舒缓,二十四小时闲适而悠长,稍有点变化便惊奇,惊诧或惊喜,容易满足,所以快乐。

哪象现在,八千里以外一只公鸡把狗打跑了,马上消息、声音、图象、视频就轰炸似的来了。我家今天吃白菜豆腐,偏生八千里外的人发一张歺桌照到群里:他家这顿吃大虾,红烧肉,你就会为一万竿子打不着的事失去心理平衡!你在任何一个地方蹲厕所,隔八个省的人都可以从14亿人里头准确地把你揪出来和他通话,还净说些不搁盐的闲话!你说烦不烦!

当然,科学进步了,时代发展了,这总是好的,适应吧,适应这快生活,快节奏,快竞争。生逢其时,我等之幸,咂咂嘴,回味下以往就行了,别太恋旧了。“


一样过


原始地址:/wenda/3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