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高校排名榜单与高校录取分数线的落差?

很多一般大学合并的大学排名会考前,但是,考生考试选择的时候,除了地域因素,一般会选择实力强的老牌名校,这样,排名和分数会出现差异。

例如: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现在按照中国的很多排名,排名比哈工大,西交大和中科大考前,但是,考生选择的往往是后者,表现就是后者分数比前者高

当然,这些也是中国当前排名不合理的地方,按照很多排名,美国麻生理工来中国,也不会考前


我认为每所学校全国多省平均分数排名最靠谱,这是全国各地学子终合了学校,城市,以及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等很多方面得出的结果,可信度比那些标准不统一的榜单更有参考价值。


高校排名与录取分排名,都是给高校排名,但因为诉求不同,排名指标不同,导致落差。

若是信息差(民众暂时不了解)导致的落差,将有可能被时间拉近或抹平;若是地域、学校特色等难以改变的因素,导致的落差,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形成落差的原因:诉求不同,体系不同、指标各异

高校排名榜,由榜单主办方说了算,排给国内或世界看;高校分数排名,由高校与考生双向选择确定,用于给下一届考生作志愿填报参考。

录取分数,在省招办的投档系统里完成。考生主观上的高校实力、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报考人数、招生批次乃至各省地域影响,均会对录取分数造成影响。

主观感受,比如,华科最近几年越来越受认可,所以它的录取分数渐渐超过了武大;

招生批次,比如清浙复交,将冷门专业放在提前批招生,有助于提升第一批的录取分;

报考人数,比如社会科学院大学,2019在湖北的报考人数暴跌,导致其最低录取线陡降100多分。

各省地域影响,比如华科与中山大学,湖北考生优选华科,而广东考生优选中山大学。

高校排名榜,自成体系。以公认的四大傍为例,它们相互之间的诉求不同,排名指标不同,自成体系。

软科,主办方原来是上海交通大学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后转为上海软科教育发布,它不仅有中国大学排名,还有世界大学排名,不仅面向国内高考群体、在校学生,还面向世界,这注定了它的排名体系,不仅注重国内欢迎的指标(生源质量与就业),还会包括国外认可的指标。

QS,主办方是英国一家国际教育咨询公司,它的核心诉求包括,吸引世界学生通过它作留学申请服务。它的排名指标中,学术界的声誉以及师生比占比达50%,这也意味着,这家公司在向学生推荐学校时,非常注重业界权威和专业人士在其中的作用。

THE,主办方是英国高等教育报刊,相比QS,它更注重教学、论文数量质量与论文引用,这几项总占比达90%,这基本意味着,它是一个哪个学校更会写论文、排名就会更高的榜单。

USNews,主办方是一家美国评论周刊,从核心指标上看,它既有QS提到的学术声誉,也包括THE极其注重的学术论文,整体上非常注重学术论文,和THE的排名体系更为相似。

导致落差的表象:地域实力、学校特色、学术论文

软科与其它排名的最大差异,在于它的本土化,生源质量(也就是新生高考成绩)占比30%,培养结果(也就是是毕业就业率)占比15%,这也是为什么软科排名比较受高考家长与考生欢迎的原因,因为它的核心排名指标,也是我们作志愿填报时的重点参考。

软科榜与录取分数之间的落差,主要受地域、学校规模与特色影响。

看下表,在软科排名前十的学校中,浙大、华科、哈工大,是很明显的三个分数偏后的学校,为什么它们在软科排名靠前呢?

浙江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主要胜在规模。浙大,四校合并,规模之大,论文篇数与引用数全国数一数二。华中科技大学,规模也大,45个学院,99个本科专业,202个硕士点、189个博士点、39个博士后流动站,与之对应的论文等指标得分也不会低。

哈工大的录取分数,明显被地域所拖累。从哈工大深圳校区,从2016年始招本科生,近年分数连年上升,已超过本部,可见端倪。受地域影响,分数偏低的学校,985/211/本科,各种层次都有,例子太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还有一种情况,与学校特色有关。

学校有实力,学术论文均有影响力,但并非考生当前认可的热门专业或是收费太高,也会拉低分数。

受专业影响的,比较常见的,农业类大学、海事类大学、矿业类大学等等;

与收费高相关的,比如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软科2019排名55,与中南财大排名相当,而分数排名在150名之后了。

2.国外排名与录取分数的落差,主要受国际声誉与学术论文影响。

近年,国外高校排名榜与分数排名之间的落差,比较大,讨论比较多的学校,包括国科大、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苏州大学等。它们有个共同特点,与国际学术界联系更为紧密、学术论文表现方面,更为出色。

国科大,国内科研第一校,ESI(学术水平)排名,全国第一。

话说,年年第一,也等于没变化,国科大在各省的录取分数排名,基本稳定在前十。

苏州大学,2019年在THE(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榜上,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内地同列第18名,2020年在USNews上排21名、在QS上排34名,排名明显有提升。

内地18名是什么概念,那是武大华科在各省的平均录取排位。实际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分数排名一般在前15,深圳大学与苏州大学的分数排名(在湖北)2019年在65名左右。

原因在于,苏州大学的科研论文表现增强了。2020年,苏州大学在《中国高校专利奖排行榜》上位列23名。

像这种地理位置有优势,且国外声誉与学术论文增加,引起的排名提前,预计会对下一年的分数排名产生一些影响。也就是说,后期两者的落差,有可能像南方科技大学一样,有逐渐拉近可能。

据我了解到的,南方科技大学(综合评价招生,高考分数占比60%),前几年的录取分数,不乏500多分的,2019年在湖北的高考最低录取分数已近620分。相信这与南方科技大学的各种排名的靠前、实力的提升,不无关系。

最后,各种落差的形成,新高考后,由于志愿采取院校+专业组的形式,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将更多关注各校的学科排名,而非高校整体排名。随着新高考实施的省份越来越多,高校排名榜与录取分数之间的落差,会进一步加大。


这个问题在象中国这样处在发展中而地域差异巨大的国家中,大学的排名不仅只有学术、教学、科研水平的因素,更多是参杂了政治、经济发展状、交通、开放程度、地域优势、生活水平乃至气候等都会影响到综合排名!在我国的国立大学中,更是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对高等教育布局更是考虑了国家安全、国家整体发展的长远布局合并重组了多所区域影响的大学。所以本人以为,除了官方评价结果外,其他协会、基金会、校友会的排名仅供参考就可以了。

在当前大多数家长与学生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的大趋势下,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大连、青岛、杭州、宁波等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及沿海城市的大学更有吸引力。国家对这些城市最早实行了开放而且优先的政策倾斜多年后发展较好。而象甘肃、陕西、四川等这些西部省区的有些大学尽管非常好,除了极少数真正想做学问的人真实想报考外,其他的是不得已才报考的。


高校综合实力排行榜有各种版本,各机构所选的指标略有差异,掌握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并不相同,各机构的偏好相异,各指标的权重也不一样,所以各机构对大学的排名顺序不尽相同,比较好的排名应该是各机构的排名平均值排名,相对来说更为客观和准确一些。

那些所谓的三大奖排名,论文排名、师资排名、分数线排名……都属于单项排名,怎能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呢?利用它们之中的某一单项排名借以说明学校的优劣,只不过是抬高或打压其些学校的伎俩或手段,不足以说明问题。

本人较为赞同用官方的学科评估粗略(不是精准)地衡量学校。其一是官方掌握的资料较为准确,随意性相对较少。其二是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侧重点主要是教育教学的诸多方面,师资水平能力、科研、论文、重点实验室、师生各方面获奖情况、技术转化、学校人才培养及学生能力、学生就业等……这些都抓住了办学的根本问题。

在报考学校时,肯定要选择专业,故学校优势学科的多少是至关重要的。

学科评估A类学科排名

但是录取分数线并不会与上述排名一一对应,这是因为

1.学校所在城市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影响考生的报考意愿。

同层次学校,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学校分数线比新一线(实为二线)城市的学校分数线要高,南方、东部的学校比中西部学校的分数线要高。

2.招生人数与分数线密切相关。

我们来看一看比较知名的学校招生规模吧!

上表可知,即使知名高校,招生人数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如果甲乙二校招生名额的比例为3:2,虽然乙校分数线比甲校高一些,也许甲校前2/3的学生会比乙校的分数要高,若乙校和甲校招同样多的学生,肯定乙校的分数线不如甲校,因为分数线基本上与招生人数成反比例关系。

3.提前批招生人数多,相对來说,提高了正常非提前批的录取分数线。

北京、上海、浙江某些学校把医学院另外划线,相对于医学不另行划线的学校來说,提高它们的分数线。

以浙大为例,从上表可以看出浙大的分数线比其医学院高24分之多,难道浙大医学院不是浙大的吗?为何浙大等校要一校二线,其它学校就不行呢!

4.分数线与专业热度有关。

同一地区的学校,一般来说财经类的学校分数线较高,就是一个例证!为什么,财经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通常坐办公室,工作比较舒适,而且行业的收入相对较高,吸引了不少学子,分数线自然偏高。

以上影响分数线的因素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所以仅以分数线给学校排名,或者用学校排名来判断分数线,都是幼稚可笑的!況且同一学校,不同的专业分数线也许差别还较大呢,这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自己的成绩,家庭所在地,自己的专业爱好,各校的专业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报考你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才是可取和提倡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高校排名榜单各个版本的都有,高校录取分数线在各个省也不尽相同,两者不一致也很正常,毕竟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的省份招收人数和录取分数都是不一样的。

教育部从未公布过高校排名,目前流传的高校排名榜单版本有校友会、武书连、QS、软科等不同的版本,但是不管哪一个版本都有争议,从来没有达成过共识。因为不同的机构在排名时选取的指标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更不要说有的排名还可以人为操作了。

关于高考录取线更是受地域因素、招收人数、科研实力、学校口碑、个人喜好,甚至包括天气原因、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2019年厦门大学在安徽的文科断档,投档线仅为578分,比一本线就高28分。同样的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陕西断档,计划招收人数64,投档人数51,最低录取线468。而468分刚好是当年陕西高考理科一本线。我们能根据这个分数来说中国农业大学不好吗?

高考录取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考生心中的实际地位,分数的高低也与各个高校的排名大致吻合。但高考录取线受地域因素和专业的影响较大,处在北京的学校,财经类的学校,在录取上天然地就占据优势。所以无论是高校排名还是录取分数,都只是一个参照。


“高校排名”与“高考分数线”,两者的评价依据不一样!

大多数情况下,在中国高校排名榜单靠前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比较高。

很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也是根据中国高校排名榜单作为参考。

但是,两者并不是一一对应,因为学校分布不同、特色不同,学生的选择倾向也不同。

第一:两者的评价参考因素。

【1】“中国高校排名榜单”到排名原则,是根据全学校的院士数量、教授数量、科研课题情况、发表论文情况等因素来进行排名的。

在中国有很多大学,院士数量特别多,科研实力很强,甚至在中国都是排名前十大高校,但是不受学生、家长们青睐。比如说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

很多家长和学生,觉得这两所院校都是地方性学校。所以,他们的高校排名与受高考分数,不成正对应关系。

【2】“高考分数线”的高低情况,是根据学校是否是名牌大学、是否是985、211高校、以及学校所在的位置,学校优势专业,学校就业情况等因素来决定的。

高考录取分数线,主要是受是否是985或211高校,以及学校地域决定的。所有的985院校分数差不多,所有的211高校分数也差不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会根据自己对城市的喜欢程度。比如说,很多学生喜欢去北上广深三个城市高校,以及沿海的城市高校。

第二:学生的选择不同。

比如:我的高中同学,高考分数646分,按这个分数能上985类的高校——山东大学等,但是,他不喜欢学文科院校,并且也希望去北京发展,所以选择了北京的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我的高考分数线596,按这个分数线能去外省的211重点大学,但是还拿选到一个好专业。并且我也不喜欢去外省,所以我选了本省省会的一个高校的优势学科。

在我考研究生的时候,我选择了去首都北京211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虽然我也很想去北京大学读书,但是北京大学没有工程类这个学科。


这事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因为高校排名的依据并不是录取分数线,反过来呢,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并不完全考虑高校的排名情况。

高校排名考虑高校学科排名、科研能力等

应该说,官方没有真正的高校排名,不过事实上却又一定程度上给出了排名,比如前不久(1月15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一份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虽然没提到排名,但这36所高校实际上就成为了全国高校的第一梯队。

“强基计划”选择的这些高校,仔细一看,其实就是过去的985高校,也是现在的“一流大学”高校;当然,之所以会选择这些高校,就是因为这些高校符合“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的要求,可以看出这是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对高考进行的改革,也是对部分高校基础学科、科研能力等各方面的肯定。

而像2017年底公布的高校学科排名,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了“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

近年来,也有民间的排名,各家所取数据指标不同,有的时候就会发现某高校在这家排名里靠前,而在另一家排名里靠后的情况发生,所以,书生一直对考生说各种排名只能做为参考,千万不要做为高考填报志愿的依据。

考生填报志愿除了考虑学校外,还会考虑地域因素等

在此,必须先强调一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并不是由高校确定的!

限于篇幅,书生在此不准备展开说录取分数线的问题,只强调一点,就是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高低其实是由报考该校的考生们共同决定的,当填报该校的考生分数都比较高的时候,录取分数线就会比较高;反之,录取分数线就会比较低。

从图可以看出,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考虑院校本身的好坏及专业和考生分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地域因素;而且,有的人会把地域因素排在第一位,比如有的考生一定要去北上广的高校,或有的考生要在江浙一带选择高校。

同时,多数人会尽量不选择西北地区或东北地区,这也就造成了部分高校虽然科研能力不错,排名也不错,但由于高分考生不愿意去这些学校上学,就造成了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

例如兰州大学,虽然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同时也是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可是,学校在高考录取的时候,分数线却总是落后于其他高校,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校位于西北地区,许多高分考生选择去东部高校从而造成了分数线比较低。

比如2019年,兰州大学在河北理科的最低投档线为615分,而这个分数只比深圳大学高了一分,同样的也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了一分,这和兰州大学在西北是紧密相关的;

由于考生和家长们填报志愿的时候,考虑问题的角度和相关高校排名单位考虑的角度不同,特别是在考虑地域因素的情况下,就造成了部分高校是好高校,可是录取分数线却并不太高的事实存在,不过,这也给了部分低分考生上好高校的机会,对这些考生来讲,应该是非常庆幸的。


从教育评价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评价体系,高校排行榜和高校录取分数之间不是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之间不是正相关的关系,排行榜排的高,并不一定录取分数就高,反过来,录取分数高的,排行榜也不一定很高。所以,这之间出现落差是很正常的事情。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影响排行榜的因素

目前,世界上各种高校排行榜多如牛毛。每个评价体系都是不一样的。举几个例子:

以邱均平大学大学排行指标体系为例,该指标体系共分为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3个:办学资源基本条件、教学水平、科学研究;二级指标12个:基本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队伍、优势学科、生源与毕业生、研究生与留学生、教学成果、科研队伍与基地、科研产出、成果质量、科研项目与经费、效果与效益。三级指标48个:略。从这个指标体系可以看出,这是对一所高校的全方位的考核,全方位的比较,这种比较主要是学校的办学条件的比较。这些数据是相对科学的,也是比较理性的。

当然,很多人对排行版的结果并不信服,主要原因在于大家对于这个数据的来源是有质疑的,所以对结果不是很接收。

第二,影响高考录取分数的因素

影响高校录取分数的原因和排行榜相比就感性的多了。而且很多都是掺杂了个人的情感。很少有考生对一所大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得出想报哪所大学。影响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

高校总体水平:这是基础,总体上来讲,一所高校的总体水平越高,报考分数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985、211等高校的分数总体偏高的原因。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也会出现干小偏差。

高校招生人数:这个也是不一样的,同批次在某些省份招生人数多,自然相对分数就底,招收人数少,人数相对会高些。

高校地域:同类型的高校,不同地区,高校招生分数要高很多。以湖北为例,三峡大学在宜昌、长江大学在荆州,江汉大学在武汉。三峡大学和长江大学都是有博士点的高校,总体水平高于江汉大学,但是,每年高考招生分数,江汉大学都高于三峡大学和长江大学,为什么?就因为江汉大学是在武汉,这是重要原因。

高校类型:同层次的高校,由于类型不同招生分数也不同。现在只要是农业大学、林业大学、分数都不高。典型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可是985高校,但是因为属于农林高校,还有该校在杨凌,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因此,在985高校中,该校每年的分数都低于大部分985高校。

高校名字:不同名字的高校招生分数也不一样。原来湖北有很多省属高校,比如襄樊学院、咸宁学院、孝感学院等等。这些高校招生都不好,分数也不高,后来名字改为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和湖北工程学院,招生马上就好了。这里既有地域的问题,也涉及到类型的问题,名字中含科技、工程、理工等名字很受欢迎。

总之,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高校排行是高校专家做的事情,而高考分数,是考生自己的决定。这两者之间不是绝对的。高校排名相对理性,而高校分数相对感性。所以,出现落差很正常。


原始地址:/wenda/2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