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科的你大学四年干了什么?

看看看,写写写,睡睡睡,耍耍耍


1、通读了日本经济发展史

2、天天坚持锻炼身体

3、保持了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4、对英语口语情有独钟


作为一名文史类专业在读大二学生,我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纯文科生,两年大学的生活让我不断拓宽眼界,开阔视野,也体会到文科生的不足。

①文科生自身的优势有助于大学生活!

因为自己是文科生,而且自己也特别喜欢历史、时政一些东西,所以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往往也不缺话题,这是一个优势。而且上大学之后,经常要写一些总结、新闻稿、发言稿之类的东西,文科生的语文逻辑能力强的优势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至少自己写的东西语句永远是通顺的,不会毫无逻辑。

②文科生的劣势也有很多!

绝大部分文科生上大学读的都是文史类专业,这些专业有一个弊端,就是纯学理论,不学一些实际操作。像基本的ps、pr操作,大部分文科生都不会,我之前大一的时候也不会,经常为了修图、剪视频而去麻烦会ps、pr的人,后来为了让自己少麻烦别人,就自学了一点ps、pr,满足了自己的日常需求。

很多学校都有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比赛,文科生在这些比赛里,往往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优势,这是文科生的弊端。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纯文科生,我的大学4年干了一下事情,个人觉得比较充实。

第一,泡图书馆,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

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大学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泡在图书馆,阅读了《红与黑》《高老头》《欧耶尼葛朗台》《家》《平凡的世界》等大量的文学名著,真正的领略到了什么是知识的海洋,真正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第二,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平时有时间一部分时间花在练,毛笔字和钢笔字上面。

作为书法爱好者,我在大学的时候加入了大学生书画摄影协会,然后在协会里向其他的同学写到了很多关于书法方面的知识,有比较多的长进,自己的欧体楷书有所进步。

第三,我喜欢看电影,看了一些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然后看了一些由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

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名著,然后看了名著之后,脑袋里面有想象,有思考,有画面感。然后再去看用名著改变而成的电影,然后对比自己读书体验到的画面和电影拍摄的画面,个人觉得这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民主的方式,比如我就看了著名的《呼啸山庄》《简爱》《巴黎圣母院》《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傲慢与偏见》。

第四,没事的时候就打打篮球和乒乓球。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事儿多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放松心情,增强体质。

第五,2010年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还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了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和龙宫,终身难忘的人生之旅。

2010年6月7日端午放假,本来决定回老家过节,但是和一个同学突然心血来潮,大学4年还没有来一次旅行,于是我们就说去贵州安顺旅游,于是马上就百度了一下,买了晚上9点多的火车票,然后坐上火车就去了贵州安顺。看到了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和龙宫。见到了著名的喀斯特地貌,见识到了高老庄,见识到了水帘洞,见识到了高七十七米多,宽100多米的黄果树瀑布,非常的壮观,非常震撼。可以说极大的开阔了视野,增长的见识。尽管作为学生时代,没有什么钱,可以说是一次穷游,但还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旅游,终身难忘。特别是在龙宫旅游的时候,有一个小细节,非常的难忘,就是当时非常的饿,然后正好碰见有一家卖玉米的,那个玉米的清香味儿扑鼻而来,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那个感觉真的是太舒服了,可是那个玉米半居然要买10元钱,一起的同学就劝我,千万别买,我们是学生,钱比较有限,应该学会节省,于是在他的劝阻下,我忍住了饥饿,我就没有买这个玉米吃。这个玉米成为了我记忆深处难以抹去痕迹。


谢谢邀请。

作为一名纯文科(英语)毕业的大学生不得不说真的把自己的大学生活安排得很充实。虽然每天会重复着一些固有的流程,但是我觉得连续几年都能够坚持下来也是一种能耐。

因为是语言类专业,所以不免要练习口语,所以无论风吹雨打早上六点半起来早读是日常,当然这个早读并不只限制于英语,包括普通话的朗读,第二外语(日语)等。我始终认为语言是相通的,普通话练好了,英语发音也会跟着顺起来。

第二,在课余时间,便是在图书馆度过,除了阅读本专业的书籍,也会看看其他书(小说,心灵鸡汤等),这些东西不仅能够拓宽视野,也能够净化心灵。在安静的图书馆看书能够让整个人都平静下来,不受纷扰。

第三,周末可以协调时间出去兼职。兼职不是说去派传单,而是做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英语家教,教育机构等)这一类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提升自我,同时能让你慢慢发现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

第四,学习考相关的资格证。每个专业都有要求的各类资格证。所以一定要认认真真学习取得相关的资格证,同时也要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去扩宽自己的领域,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而不是局限满足于自己的小世界。


原始地址:/wenda/1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