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中,你听过的第一个故事是谁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最早听到的故事是爷爷讲的,记得很清楚,在我8岁那年,已经读三年级了。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屋外寒风凛冽,屋里一家人围着地炉烤火,时不时的磕着南瓜米,爷爷左右无事,于是就要给我讲故事,我自然拍手赞成,竖起耳朵。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部落,这个部落人口众多,人们除了种植一些水稻,小麦的庄稼以外还经常上山打猎,山里的树木遮天蔽日,荆棘遍布,不时的传出嗷嗷的狼嚎声,虽然路不好走而且又危险,但是进山的猎人每次总能带回丰盛的猎物。到了晚上,整个部落的人聚在一起,点燃篝火,用树枝串起猎物烧烤起来,小孩则围着篝火做起了游戏,更有人抱着酒坛子已双眼迷糊打着酒嗝,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了下去。

直到这天,牛小二不见了,牛小二是部落里最强壮的猎人牛壮的儿子,昨天刚满6岁,牛小二继承了父亲的基因,长的比同龄人更加高大,但性格却十分懦弱,喜欢哭闹,昨天晚上牛壮骂了几句牛小二,牛小二就哭着跑出去了,牛壮以为他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所以贪杯的牛壮早早的就抱着酒坛子见了周公,直到今天早上醒来牛小二还是不见踪影,牛壮急了,找遍整个部落,依然不见牛小二,于是牛壮发动部落里的人帮忙寻找,扩大了范围搜索,牛小二却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了。部落里有人猜测牛小二肯定给野兽抓去了,也有人说牛小二可能摔到坑里爬不起来,但不管怎么说小二就是不见了,很多人支持小二被野兽抓了去,所以加强了部落的防御,整个部落用树桩围了起来,只有一个出口。

第二天夏家,夏小华因为喜欢玩火差点把房子都烧了,所以被他的父亲夏大宇胖揍了一顿,夏小华很伤心,跑回自己的房间狠狠的关上了门,不停的哭泣,夏大宇没理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没多久就沉沉的睡去。第二天夏大宇起床开门,夏大宇家的门门栓很高很紧,夏小华根本够不着也没有那么大力气打开,所以夏大宇知道夏小华还在房间里,于是推开了夏小华的门,但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床上根本没有夏小华,找遍了整个屋子,夏小华消失了。部落又是一天忙碌,四处找寻着夏小华,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经过牛小二和夏小华的事,整个部落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部落不仅又加固了防御,还有人巡逻,但是还是有人隔三差五的失踪,而且全是小孩子,都在哭闹的时候,渐渐的部落里形成了一个规矩,禁止打骂小孩,说来也怪,自从这个规矩实施以后部落里再也没有发生过小孩消失的事件。


我听的第一个故事是妈妈讲的。下面把故事放出来

当时母亲讲的是白话的,我虽然小,但是记得分明。

这个故事出自《二十四孝》里“单衣顺母”,也是我长大后读《二十四孝》,读到这则故事,当时心头一喜,倍感亲切,原来小时候母亲讲的故事来自这里。

再提一点,我的母亲不认识字,我至今也没有问过,母亲到底从哪听来的这故事,写到这,我去给母亲打个电话,问一问,想家了。


谢谢邀请。

第一个故事该是妈妈的童话故事吧!记不住了。


我听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外婆讲的故事,每每听到这个故事就想起我的外婆。一个小女孩遇到坏巫婆的故事。一个小女孩是去走亲戚,半路上遇到了个巫婆。巫婆留她在家里过夜,晚上巫婆打算用大火把水烧开,打算把小女孩煮了吃了。小女孩发现了,就给巫婆说我给你梳头发吧,巫婆同意了,然后小女孩就把巫婆的头发梳一圈然后就捆一圈到树上,巫婆痛的哇哇叫,最后小女孩成功逃跑了。


我小时候,家里没什么亲子的概念,从小到大,我就只听我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反反复复地讲,能记住的也就这一个。

故事不复杂,说,很久以前,村里有个铁匠,铁匠为了养家糊口每天都很辛苦。他有一个儿子,和这个儿子相依为命,所以非常疼爱他,要什么给什么。久而久之,铁匠的儿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要什么就得马上得到。有一次,铁匠的儿子向铁匠要五十块,铁匠实在没有钱,给了他十块。结果铁匠的儿子非常生气,把钱扔进了火里。这让铁匠非常的伤心,等到儿子再找他要钱的时候,他对他说,你把钱扔进了火里,从今天开始我不会再给你钱了,你想要钱,就只能自己去赚。铁匠的儿子因此离家出走,发誓要自己出去赚大钱。结果他找了很多地方,都嫌他不会做事。他在外面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才回到家里。见到父亲,他从口袋里掏出自己辛辛苦苦存下的十块钱,向父亲道歉,说自己知道错了。铁匠听了,拿起钱毫不犹豫地扔进火里。铁匠的儿子想也没想地从火里把钱抢回来,他问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铁匠说,现在你知道了,别人给你的,再多你也不会珍惜,只有你自己努力得来的,你才会觉得珍贵。

就是这个故事了,没听老师讲过,也没在哪里见过,不太确定是小众的童话还是我爸自己编的,但我爸一直用这个故事教育我,想要的东西要自己努力去争取才珍贵。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从小到大,他一直鼓励我自己决定自己负责自己承担,能不干涉就不干涉。允许犯错,是爸爸给我的最大的财富。


记得是我妈讲的一个鬼故事!说是有个男人每天都梦见有个漂亮的女人和他约会,他很迷恋这个女人,有一天的梦里他又和女子见面,他这次问了这个女子的电话号码,白天上班时就和同事讲了这事,同事们很好奇,就让他去打这个号码,他就拨打了过去,通了以后对方告知那里是火葬场,大家都很惊奇害怕,然后没过多久,这个男人出了意外死亡了!


我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我母亲给我讲的,讲的是白雪公主。


没特别在意。


奶奶吧,具体讲的什么记不得了,好像就村子里以前发生的事情吧。

隐约记得好像是当时我们那里还有许多野生动物的,狐狸,狼之类的,当时有一家,打死了一只小狐狸,后来就一直有一只狐狸围着他家转(意思就是能经常发现有只狐狸),然后这家人就接连发生了不幸,反正就是很邪乎的那种。这个是记得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了。


我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我哥给我讲的,说是女娲娘娘补天漏了一块石头在人间,石头天长日久,修练成了人形,他每天喜欢看人间的含羞草,所以拿琼浆玉液灌溉它,天长日久,含羞草也修练成了人形,是一个绝顶漂亮的女孩,可是小女孩总被石头变成的哥哥气得哭,后来女孩忧伤过度,吐血死了,而石头变成的少年因为内疚,出家当了和尚。长大了才知道,他给我讲的是简单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


记忆中,第一个故事是姨婆讲给我听的,带有一点神秘色彩。

当然,这肯定不是我听到的第一个故事,但是,这确实是我在记忆中最早的故事。

我小的时候,家里父母要上班,就把我寄养在乡下姨婆家中,也就是我妈妈的阿姨。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那时没有空调,连电扇都没有,酷热难耐,我在床上焦躁难安,翻来覆去睡不着。

姨婆说,你这小孩子再不睡,当心晚上被黑老爷、白老爷抓走。

所谓的黑老爷、白老爷就是黑白无常,当然这是我后来才搞明白的事,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我就问姨婆,黑老爷和白老爷是什么东西?

她说,是专门勾人魂魄的,魂魄被勾走,人也就死了,他们只有晚上才出来。

我又问,姨婆你见过吗?

姨婆一边给我摇着扇子,一边轻轻地说,梦里见过。

我就央求她讲给我听。

姨婆的老公,也就是我的姨公,抗战时参加游击队牺牲了,她经常给我讲姨公打鬼子的事,这次的故事也是关于姨公的。

我的家乡当年也遭受了日本的侵略,当时姨公和姨婆结婚没多久。姨公是个热血青年,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参加了游击队。

有一次,姨公受上级指派,和另外一个战友一起进城摸情报。

当时的据点是一个裁缝店,店里的掌柜是姨公发展起来的眼线。

刚走入店里的时候,就遇到一个日本兵在调戏裁缝店老板娘。姨公和战友一怒之下,就杀了这个日本兵,随后便逃出了城。

死了一个日本兵,日军震怒,知道必定是游击队所为。

所以,没几天便倾巢而出下乡大扫荡。当时,汉奸也很多,早有人把游击队的情况报告给了日本人。日本人针对性很强,直扑游击队所在村庄,也就是我姨公、姨婆生活的那个村。

游击队知道日本人的凶残,如果仅顾自己转移,日本人必定会迁怒百姓,甚至进行大屠杀。

于是,游击队留下一个班殿后,负责掩护游击队主力和村民的转移。

这情形,和狼牙山五壮士如出一辙。

姨公等人完成了掩护任务,这时他们只剩下了三个人,而且被日军包围,想撤离已经没机会了。

结果可想而知,姨公等三人英勇牺牲。

姨婆说,姨公牺牲的当天,她做了一个梦。

这个梦很短,因为大家都在逃命,精神高度紧张,睡不安稳,但是却无比清晰。

她梦见姨公穿着军装,满身血污,被一黑一白两个人架着走过来。

走到面前时,姨公说自己要走了,让她好好活下去。

姨婆虽没读过书,但也听说过许多黑白无常的故事。一看这情形,就知道是黑白无常来勾魂了,一急之下便扑了上去,想要抓住姨公。

不料,黑白无常挟着姨公一下子不见了,她便扑了个空摔到了地上。

这一摔,梦也醒了。

第二天,姨婆就收到了姨公牺牲的消息。

如今,抚养我长大的姨婆也早已过世。而我,也时时会回想起多年前那个夏夜,姨婆摇着蒲扇为我讲得这个故事。我想,我之所以能把这个故事记得如此清晰,绝不是因为黑白无常。


谢邀。

应该是爷爷讲的,大概内容是小朋友不好好睡觉吃饭就有9野人来把他抓走。


听爷爷讲薛仁贵传奇,后来与电视剧相对比、发现少了点神秘色彩,描绘的人物形象与电视剧偶像出入太多、后来基本上不怎么追剧了。

现在偶像剧、人帅(美)多金、善解人意、里面充斥着不少不良观点及行为(出轨、嫌贫爱富、欺软怕硬、错误的人生观及道德行为等)。

往往缺少了以前电视剧、电影传播的正能量思想,选材很重要、传播的观点、消费观、价值观一定要准确。

尊重历史、具实反馈及传播(个人观点),请履行职责及本职工作。


忘记了,都很多年的事情了,生了孩子,把同学名字都忘光了、同事名字也都不记得了,哪儿还记得什么故事呢!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在我记忆里听过的第一个故事是本村里一个爷爷讲的,故事的题目叫做:《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真》,说从前有兄弟俩在地里锄草,到中午快要吃饭的时候,那个哥就叫弟回家烧饭,可那个弟却让哥回去煮饭,兄弟俩争执不下而又争来争去,最终是哥回家煮饭,饭烧好后,那个哥就把平日里给狗吃食的碗用开水冲洗得干干净净,盛好饭菜就给那个弟送去,当那个弟把饭菜拿出来一看,一眼就认出来,并喊道,哥你这不是狗的碗吗?哥说我用开水冲洗过了,你放心吃,可是那个弟无论如何也吃不下去,看到就想吐,那天硬是饿了一餐,等到晚上回去再吃,第二天中午送饭的时候,那个哥预先把人吃饭的碗装些饭菜给狗吃,等狗完洗都不洗,别说用开水冲消毒,然后用狗吃过的碗盛好饭菜给弟送去,这一回那个弟是高高兴兴地吃得一干二净,碗内是一粒米饭都不剩,所以说至今还流行一句话叫[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真],其实讲真话,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私自利而捞钱却不讲究卫生,因而就有坑人坑爹的垃圾食品盛行在市场上面,由此这些食物不卫生只是人们没看见如矣,不过当今社会幸好有卫生部门监督,垃圾食品后患已基本杜绝,不过当今社会有些话还是有存在谎言欺骗,除非不听则真,如果相信可能就是掉进了一个坑,所以说这个故事叫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真,不得不说中国文化颇深,中国好声音,在此祝大家幸福快乐!祝大家娱乐开心!以上回答是个人听过的故事,它终将是一个故事,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谢谢!


我是一念,我来回答。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缸,缸里有个锅,锅里有个盆儿,盆儿里有个盘儿,盘儿里有个碗儿,碗儿里有个匙儿,匙儿里有个花生仁儿,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妈妈当年就是讲着这个故事,一夜夜地哄着我入眠。这就是我从记事以来听到的第一个故事,说是故事其实比较牵强,这更像是一首歌谣,可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长大后的我曾经无脑地分析过这个故事,发现这个故事居然有完整清晰的架构,有自己的世界观在里边,有自己脉络清楚的规则,就是从大到小规则。容器从大到小一个套着一个,仿佛是俄罗斯套娃一般,一层层打开,然后把惊喜留到了最后。

故事的结尾处还有剧情的反转在里边,最后登场的不是容器,居然是在那个年代堪称美食的一个花生仁儿,它出现在此处更多的是出人意料,紧接着画风突然一变,这花生仁儿就眼巴巴地被“我”吃掉了,接着你的反应是“馋了”。这明显的是“刺激——反应”嘛!

这样解释有调侃的意思在里边,不过这个故事的确陪伴了我的有生之年。

多年前昏暗的灯光下,一位妈妈正拍着即将入睡的小男孩,嘴里碎碎念着:“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谢谢邀请!

应该是《狼外婆》,我奶奶或者是姥姥讲的。


孤儿

人生从没有机会听到任何故事

体验着无数颠沛流离的生活

每天在和饥饿苦苦争斗

从未放弃活的更好


谢谢邀请。记忆中你听过的第一个故事谁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俺听的第一故事是俺母亲讲的。讲的是,有一个小偷,听说一个人很有财”,晚上就偷偷溜到别人的家里藏在房梁上,准备等此家人睡觉了就下手盗窃。这家大人在睡觉前教育孩子见贤思齐、从善如流,莫以恶小而为之。那个小偷躲在房梁上不得不耐心旁听。最后,这家大人,就请梁上的小偷下来了。送给小偷一些食物食品和零钱,说,“都说我们家人很有财,我们家的财都是读书读出来。你也想发财,靠偷不行,得自己读书。书的知识读到自己肚子里,别人想偷也偷不走了。”

我母亲不识字,她的父亲是前清的穷秀才。她的姥爷是前清的举人。我母亲有些唐诗、宋词倒背如流,中庸、大学、论语有些经典句子张口即来。是她小时听我姥爷给别人教书时,她旁听的。她是米寿”。五年前一一她八十八岁的春节前夕,她唱了许多胶东根据地抗日和支前的歌曲,然后就永远的睡觉了。

记忆深刻。她给我讲的第一故事,就告诉我,多读书,多学知识,学到的知识别人是偷不走的。


故事太长只讲了4分之一,如果有谁要听的我以后在更新


原始地址:/shenghuo/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