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人看小孩就知道长大的性格,有依据什么吗?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老一辈们总结出来的经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想,老一辈们基本依据这样的规律来的。

所谓三岁看大,一般小孩到了三岁,基本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了,做事说话,能以自我的思维出发了。而这个时候,小孩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也基本养成,也就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三岁的小孩就基本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人格了。

小孩到了七岁,就已经完全是一个独立的人了。这个时候的小孩,思想行为不再受家长的控制,所以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七岁之前很重要,可以培养好孩子的习惯和个性。

老一辈的人,不知道亲眼看着多少的孩子成人了,所以,在他们的经验里,孩子小时候什么性格,长达了是什么性格,基本都有了经验。当然,后天环境的影响也蛮重要,但是,对于性格天生不同的人,相同的环境对不同性格的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拿我本身举个例子,在同样压迫家庭长大的孩子,我小时候还是很调皮,可是长大后,我却是一个性格内向,敏感的人,而妹妹却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所以,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坚信自己的孩子是出色的,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充满爱的环境,我想,才是最重要的。


何为依据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孩子3岁和7岁的时候,是成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关节点。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大教育家的话句句在理,因为从幼儿正常的大脑发育来看,3岁前,他的大脑发育是出于一个极大的高峰期。在一个婴儿出生时,他的大脑重量约370克,在此后第一年内,他的大脑重量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大脑重量为其出生时的两倍,占成人大脑重量的50%。而孩子的体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3岁之前,孩子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所以说3岁之前是智力发展的高峰阶段。

余华曾说:“一个人的童年是决定他一生的,世界给我们的最初图像就是在这时候出现。每个人其实都一样,童年会左右他的人生,虽然他长大以后可能会做这样或那样的工作,但无论他做什么,世界的图像是不可能更改的,充其量只是做了一些修改而已。只不过有些人修改得多一点,有些人修改得少一点。决定命运的最好时机就是童年。”

一个人的童年决定这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童年发现孩子的潜力,便能推断出孩子的成就,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还需要后天的不懈努力。所谓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古至今传承下来,也不五道理,在孩子小时候的应该教孩子做人的道理,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若是将来孩子过的不好反而来怪父母没教育好,那么这就是父母的过错。

孩童时期,正是一个人天真的时期,很容易从里面发现一个孩子的性格如何,我也曾被长辈说过我自己长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若是让我回一句话,绝对怼的他们哑口无言,长辈若是教育不好,为何要推卸到孩子身上。作为长辈应该教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以及人生道理,而不是看长辈们窝里斗。

将来若是孩子不孝顺,别怪他,那全是自找的,孩子不能太宠爱,太溺爱,也不能太严。培养一个人,那么一定从小养成好习惯,不然长大了改毛病很累。

我自己都在改毛病,改那些时候长辈们没有好好教我的,对于他们的不负责任,我也只能呵呵,我看过《中国家风》从中弥补了长辈们没有教导过我的东西。也很感谢这本书让我选择做怎么样的一个人。

致我们逝去的童年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笔者好更换。


你好。你的这个问题是我们从小到大常听老人们说的一句话,正确的应该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言外之意是三岁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小时候的样子和性格,如果持续延续下去,到了七岁人的性格就可以定型了,既然定型了就决定了一辈子。

首先,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民间传达的一句破旧的谚语,它归纳综合了幼儿心思发展的一般轨则。即指从幼儿三周岁时的心思特点、赋性方向就可以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世到三岁被喻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进行、心剃头育最迅速的时代。在这个阶段,父母的希冀、行为与一些生计规范会被婴儿内化为本身的期冀和规则细碎。三岁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幼儿具有先天般的吸收技能花样,家长该当趁早开辟宝宝大脑潜能。还有更需要的是,家长在早教时未必要注意以身作则的劝化,本身便是孩子的一壁镜子。而且怙恃与宝宝之间是一种双向类似的相关,怙恃要懂得尊重孩子的见识,多些急躁,更多去领略孩子。所以,身为家长,还是要把握好3岁黄金期,咱们的孩子才会根据其本身的特点和潜能健康成长。

其次。关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一从古流传至今的民谚究竟该如何看待呢?其实我是很佩服总结出这条民谚的这位先贤的,他能在中国古代缺乏西方这种生理学和心理学等专业学术研究的支持下,仅仅依靠观察和经验就能总结出如此具有科学性的结论,足以说明古圣先贤的智慧在某种程度上是今人难以企及的。

第三、现在我们就用比较理论化、通俗化的说明来解释一下这条流传已久的民谚:“三岁”除了上述数据中提到的脑重已经达到成人的75%,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小孩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而且这时候的自我意识表现是没有受到很多干扰的,是他自我意识的真实体现。所以古人之所以会说“三岁看大”,不是说在小孩三岁的时候去教他什么,而是在小孩三岁的时候作为父母家长,需要耐心细致的去观察小孩日常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孩子自发进行的游戏过程,从中来发掘小孩的兴趣爱好,脾气秉性。然后再根据观察得到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这样一来才真正能达到帮助小孩更好的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会让小孩自觉自愿的以愉快的心情接受你的引导。而不是现下这种无视小孩本身意愿强制进行的灌输式教育,这只会让小孩感觉反感,心神疲惫,产生逃避心理和出现说谎的雏形。

第四、而“七岁”这个年龄的小孩脑重已经是成人的90%,这个时候的小孩已经开始出现简单的逻辑思维,行为处事的时候会注意到规则,考虑到后果,但一般不会考虑为什么要去做,也就是说不会去考虑行为的意向和动机。这个时候是观察一个小孩处事风格最好的时候。举例来说假如这个时候的小孩做事情毛毛糙糙的那说明这个小孩将来行为处事可能也就比较毛糙,假如这个时候的小孩做事情都很缜密小心那说明这个小孩将来可能也是一个心思细密的人。那么当家长观察到这些结果以后就要在平时的教育培养过程中有所注意,尽量做到扬长补短,并根据小孩的特性来协助小孩在人生的旅途中选择适合他自己特性发展的道路。

所以说“三岁看大”实际上指的是三岁的时候可以判断一个人未来发展的方向,“七岁看老”实际上指的是七岁的时候可以判断一个人将来成就的高低。最后,希望此文可以让初为人父母者在决定如何培养孩子时多一丝考量,可以让孩子的童年多一分快乐。


在很早就听过一句话就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三岁以前小孩的性格都是不定的,还能改,要是七岁以后的话,那性格就会定下来了,可以说,他长大后,会有那些性格,就能看出来了,但在今这大数据,大环境下,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了,因为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一直不变了,而是因环境的不同,而发生不同,像有的,小时候是很调皮的,但长大后,经历了一些不快乐的事情,他就会变的少言,不爱交流了,这就是环境所造成,所以,我要给孩子一个好环境才是真的,


这个问题和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十二岁定终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老一辈的人风风雨雨一辈子,见多识广,按他们的话说就是:我这辈子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针对这个问题,非要找个依据的话那只能是他们阅历比较丰富。

但是并不是老一辈的人说的话就是名言真理,有些人确实阅历丰富,他们可能已经成为泰斗,但是还有很多浑浑噩噩一辈子的老人,他们说的话就要掂量掂量了。

至于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不能以小时候的事情一言定终身,这和孩子以后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接触到的人、所经历的事都是息息相关的。

我邻居家一男孩,比我小三岁,小的时候是家里的娇粑粑,真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村上的老人也不避讳他父母,直接就说这孩子这样就毁了,长大了也得吃爹的喝娘的。

他初中高中都是母亲陪读的孩子,但是学校的环境让他改变很多,上大学后更是意识到自己必须独立,这孩子很争气,考了一个211,现在研硕连读,并没有成为老人口中的败家子类型的孩子。

老人们说也是依据着他们这一辈子见过的人见过的事,总结的他自己的智慧,听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用太当真。


原始地址:/rebang/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