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介绍你的家乡?

寂静,安然的小山村

对你爱爱爱不完2019-06-1611:57:50

山村,河流,郁郁葱葱的树林

红砖,白墙,冷冷清清的小巷

走着走着再也找不回儿时的那种童真

寂静,安然的小山村这是在一条乡间小道上拍的,

寂静的小山村寂静,安然的小山村这一个是小时候经常用来玩滑坡的大石头,现在已经杂草丛生。也没人再来这里玩,想想小时候的小伙伴一个接一个的滑下来,就感觉很有味道。

寂静,安然的小山村这个是自己家的菜地,专门用来种菜的,现在是春夏交接的时候,有些菜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种的

寂静,安然的小山村这个是

种的土豆,还有个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挖出来吃了,现在是在给它浇水,因为北方天气干旱,雨水也不是那么多,但每块地里都有个水井,是专门用来浇水的

寂静,安然的小山村

寂静,安然的小山村看看这渠道里满满的水,是用那个桶一桶一桶拽上来的。水是生命之源,说的一点也不假

寂静,安然的小山村再来一张小村庄的局部照片,哈哈,拍摄技术不好,大家别见怪。这次回家住了有半个多月,一回到家的感觉就是真安静,没有嘈杂,没有尔虞我诈,没有职场纠纷,真的很安静。

安静的像我的性格,静静地呆着,什么也不想说。不过回到老家的生活又是无聊的,我们这个小村庄,大约有个八百人左右,记得以前村里还是挺热闹的,人们大多数都在家里谋生,村里有几个铁矿养活着,人们大多不用出去打工,但是后来铁矿不让开了,据说是要把这些资源留给子孙后代,导致现在能出去打工的人都在外面,家里只剩了老人,小孩,和一些妇女。所以当我们年轻一点的小伙子回到家,是很无聊的,只有在过年那几天村里才热闹一点。好似记得我父母给我说过,以前村里有人家办红白事都是人多的不得了,而现在村里假如有白事,甚至连抬棺材的人都找不到,所以,现在只要村里有红白事,基本都是整个村子的人去帮忙。其实想想在外打拼这几年,没有几天是不想回家来的,但真的回到家,断了收入,就会感觉烦躁不安了。

真的应了那句话,城市容不下灵魂,故乡容不下肉身。发现佩奇


美丽的梧州,我的家乡!

很多人都知道,广西有个桂林,却不知道,广西梧州!粤语电视剧,上海滩,射雕英雄传,你肯定看过,但却不知道,梧州是粤语的发源地之一!

梧州,是座水城。凡是与水有关的东西,都值得去听一听,看一看,慢慢的品味。

鸳鸯江由桂江与浔江汇流而成,两江交汇处,一浊一清、泾渭分明,似戏水鸳鸯。每逢春夏之际,清黄两色尤为分明,堪称天下奇观。

梧州龙母庙,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和农历八月十五是龙母庙最热闹的时候。这时庙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庙内庙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这里有全国规模大、数量多的骑楼城,一走进,浓浓的历史感扑面,仿佛身在上个世纪的广州。

来到梧州,一定要品尝梧州冰泉豆浆。清香香甜的味道让你回味无穷,还有很多精美的小吃让你朵颐大嚼...

感觉还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地方,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等你们来,我带你们去好吗?


我的家乡在浙西南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这里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县有100多个古村落、县城明清古街、古市镇老街、4A景区双童山、4A景区大木山骑行茶园、4A景区松阴溪、4A景区箬寮原始林、卯山国家森林公园、国保延庆寺塔、国保普济桥、国保詹宝兄弟进士牌坊、黄家大院、独山驿站、水文公园、石门圩廊桥、张玉娘诗文馆、王景纪念馆、老县委文里文化中心、七沐山滑草场、中国摄影之乡四都乡寨头摄影基地、中国最美山村之一西坑、著名画家村沿坑岭头、金色布达拉宫杨家堂、陈家铺先锋书店、平田农耕馆、石仓古民居、何联奎故居、潘坑瀑布群、西山村瀑布群、岱头梯田稻浪和花海、祥瑞汽车城水岸花城花海、茶叶博物馆、航运博物馆、石仓契约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广场、横坑竹林剧场、后畲美术馆、膳垄玖层美术馆、力溪连环画乡村艺术馆、苏马坪村大毛岘背星空公园、兴村红糖工坊、横樟油茶工坊、蔡宅豆腐工坊、山头村白老酒工坊、李坑古法造纸工坊、岗寺畈观光园、界首文化村花海、南州村花海、碧云天农庄、佳佳乐蓝莓采摘园、一品鲜家庭开心农场、揽树山房原舍民宿综合体、半岭村民宿综合体、大乐之野民宿综合体、洞阳观旅游度假区…………


唐小妖的家乡-冰城哈尔滨


我的家乡长在一个安静的小山村,一年四季苍松翠柏,小溪叮咚。特别是秋天别有一番景象。

离开家乡很久了,想家乡的感觉阻挡不了我的脚步。

悄悄到来的秋阳只是在短暂的几天里,偶尔露面张望笑了笑就走了。眼前这青翠树叶、爽朗的空气犹如春季。

自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心里一直惦记着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匆匆的走在家乡的路上,那只是一条山间小道,崎岖而又蜿蜒。乱石泥土上的凿痕早已在岁月的风雨里消失殆尽,而那清秀山岭一颗颗的梧桐是那样的亲切。

家乡,美丽的小山村,不知祖先们何时从何地迁来,也不知他们在此到底生活了几百年?只知道山还是那着山,井还是那口井,再追溯也无从考证了。祖辈们耕种劳作、连通外界全凭这一天条不平坦的小路。

熟悉的小路,有我童年的脚印。近十年里,路反复修整了几次,泥路变成沥青路,后来又变成水泥路,以后也许还会变。

高高的山峦,连峰陡立。麦田里的小麦还是那么惹眼。依山而下的梯田,湾湾流淌的小溪,这些常在我的梦里似近似远,难也忘怀!

经过两个小时的徒步,看到了我曾经读书的小学,我儿时的母校,也是村里唯一的学校。学校近山脚,斑驳的土墙房,窗子是一个四方的洞,不见踪影。现在成了一栋小楼,听说是希望工程捐资修盖的。周围还有成排绿化的樟树。有我记忆里的那棵芳香的桂花树,还是那样的青枝翠绿,枝叶茂密。孩子们在上课,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仿佛就如从!

到家了。坐落在森林里的家,一个很小的苗族村庄,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

村庄的周围全是大山。大山里的生活很平静,几条常年守着主人的狗,见客人来,摇着尾会主动上前迎接。

山里的村庄很干净,没有城市的繁华。山里的人很单纯,没有城市人的奸诈与圆滑。简单的生活方式,简单的想法,造就了简单的日子,就连看家的狗甘愿守着这片淡泊。

儿时的草屋没了。呈现眼前的是全新的面貌。如今每一户人家是瓷砖白屋,屋子里很整洁。山脚下的人们重复着年复一年一年的生活。大山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却挡不住人们爬出大山的动力,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有的举家搬迁,留下鬓发苍白的老人和幼童。

老人们习惯穿戴着传统服饰,姑娘们农闲时聚在一起刺绣,每一件漂亮的衣服都出自他们灵巧的双手。那银闪闪的帽,用纯铜雕啄,穿戴身上就是深山里一道耀眼的风景。

每当正月十五踩秧歌,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男孩子们吹着芦笙,大家载歌载舞,唱响爱情,寻觅幸福。

山凹里的田,从就没干旱过,小时候跟随大人们一起到水田里,脚下是悬空的。平常是没有人会到这样的水田里,只有种植秧苗和收割的季节才下田。下田的时候要踩在扎实的木棍上,顺着木棍进行收割。听老人们说,从前就因一个苗族的老人没带木棍,下到田里后没多久,就看见她的身子慢慢的坠入泥潭面,再也没有走出来。泥潭其实就今天人们说的沼泽地。

凤山永远是一片青幽,苍树成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片带刺的野草莓,酸中含甜,铺满黄土的白梅,白满了一半的山,也香了一片的山。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果,溢香久远。

南边的岩山,一半是蜜甜的樱桃,一半是挂满树梢的杨梅,樱桃成熟的季节,红透那边天。杨梅挂果红透的时候,让人驻足垂涎。

龙岩山绊有香满枝头的茉莉,花开的时候,蜜蜂成群在山上飞追。东坡上幸存着很多宝贵的兰花,隐开在山脉之巅,兰花比以前少了,似如珍品!

阳山满坡的青竹,鸟儿四季在竹林里着唱恋歌,布谷鸟也在丛间吟唱爱情,只有调皮的松鼠在竹空跳来舞去,戏耍它们的生活。牛羊总是很胆怯,怏然的踏着步伐穿梭在林间。衬托阳山的还有月季和杜鹃开遍山野。

丰富的矿石、煤炭因为交通闭塞,一直沉眠地下。没人知道它长眠了多少世纪。

到处都有一些能治疗疾病的药材,老人们总会在身体不适的时候踩一些来洗身子,驱风除湿,熬水吞服防寒。刚出生的婴儿用来擦洗不易感冒。

大山有个溶洞,传说从前有一条犀牛就从那洞口出现过,后来那洞里就有了很多怪怪的声音,底谷有湍流声。人们一直好奇,数次欲想进去,都因为它的阴森而退缩。

五年前一群胆大的孩童徒步走进去了。他们带着手电来回走来六个多小时,出来后告诉了大人们,里面很多的奇异现象。大人们也相继进去看了。感叹里面的奇观美景。里面有很多怪石,荧光样的石柱垂帘落布。还有深潭。更为壮观的就是几处观影菩萨模样的石乳,看似像和尚模样的石柱在菩萨周围埋头念佛。当地的人把它作为祷告和祭奠,祈求保佑。

甘醇的老井,听说也是三百年多年了。水很清凉,水质很醇。养育了村里的无数代人。

父亲亲手种的橘子树、香梨,在草丛里失去了生机。母亲辛苦修建的篱木围墙,青藤还在不断的在围墙上蜿蜒盘旋延。家门口的小土园杂草丛生。家的那老屋已经在风雨沧桑的巨变中,显得不堪一击。

如今我们的家早已人去屋空,成了风中残壁。那青砖碧瓦,红木楼柱,已看不清雕刻的花纹和图案了。屋子里还挂着我年少时带的拿一顶银帽子,上面已沾满灰尘。暮然回首,犹如千年!

家乡虽然小,令我动情,已刺穿在我最初的诗行和文字里。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依恋情结。无论我飘泊到哪里,游走在何处,我的根始终属于这个小山村。

家乡,是温热我心口的一首歌,它定格在我的记忆,永远不会改变,改变的是家乡现在的生活和我对家乡的视角。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都会用这支笨拙笔尽情地宣传,讴歌生我养我的土地!


原始地址:/faxian/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