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领兵打仗没有什么战绩,为什么却被列为古代军事十哲和四大兵圣之一?

张良是谋士,不是将领。


纠正一点张良是谋圣

谋士确实很多

称为谋圣这个有原因

古代范蠡姜子牙哪个不是谋士,一定比张良次?未必

诸葛亮,司马懿,这个我觉得绝对不如张良,诸葛亮的才能只不过被三国演义过分的夸大,远远超出个度。刘伯温我同意

为什么把张良称为圣,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1张良成就了汉朝,并且在刘邦屠戮功臣的时候全身而退。

2汉朝建立的功劳张良占3成韩信占4成,但韩信只会打仗,人情政治上是个250,所以后来被杀了,张良却明哲保身。而中国人对汉唐的感情尤为深刻,汉朝是中华很多传统的奠定时代,中国人是汉人,民族是汉族,对汉朝的尊重导致张良的地位很高。

3这称号不必计较太多,什么诗仙诗圣诗史你能说哪个地位最高么?


“武庙”是指唐朝开元十九年,玄宗皇帝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十位名将。唐开元十九年立太公尚父庙。上元元年,尊太公为武成王,以名将十人为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绩列侍于左;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列侍于右。

刘邦能得到天下靠的是三个人,在智谋上有张良,军事上有韩信,后勤补给上有箫何,刘邦正是有了这三个人,才得到了天下。人们常说保大周八百年姜子牙,兴大汉四百年张子房,这样看来张良的功劳应该排在第一位的。

张良“谋圣”的名号,很多人一定都听说过,能够被称为“圣”,或许是有很多历史上的拥护者或者粉丝的抬高,但至少说明他的能力绝对不弱,不然也不会有人这样夸赞他,就像谢灵运夸赞曹植才高八斗一样。那么,为什么张良会被人称为“谋圣”,他在历史上又有着什么样的厉害的功绩,或者超出平凡人的能力吗?

张良,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史记》中有“五世相韩”的说法,当然了,这个说法其实存在一定的争议,到底是张家一共辅佐了五代韩王,还是张家一共有五代人辅佐韩王,就不得而知了。这就像是现在语文题中间的语病,没想到应该严谨认真的司马迁还是会在这么重要的古籍中出错。不过,他出错其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证明张良的出身还是非常高的,家境自然也是十分宽裕,他能够接受到的教育当然也是非常好的。只不过韩国最终还是被秦国灭亡,凭借他一己之力,也没有办法再扭转局势。这个时候,他自然就把主意打到了秦始皇身上,像燕太子丹一样,想到了刺杀,于是就有了博浪沙的那次刺杀行动。但是,张良毕竟是个聪明人,这一次没能成功,能够逃脱追捕已经是捡回来的一条命,他当然不会傻到再一次刺杀。他谨慎又小心,保住自己的性命,韬光养晦,总会等到愿望实现的一天。

终于,等到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只不过这个时候他就算有心,自己也还是只有一个人,所幸遇到了刘邦,张良便跟随刘邦,为他谋划,很多次救刘邦于看不见的危难之中。这其中,最出名的当然还是鸿门宴,项羽一方为刘邦挖好了坑,等着刘邦来跳,可是在这之前,与张良有旧交的项伯跑过来泄露了消息,张良缜密而又细致的谋划,让刘邦得以在坑边上绕来绕去,却总能躲开那只想要把他推下去的手。

鸿门宴在现在已经是一个“有去无回”的代名词,可见两千多年前那一场宴会的凶险,然而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让刘邦安然退出,除了项羽自身的优柔寡断,张良也是最大的功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现在这些描述一个人虽然不在战场,却能够指挥若定的词,最初都是刘邦用来夸赞张良的,张良这一声“谋圣”,也算得上是当之无愧。

张良的功绩在于给刘邦出谋划策,张良在整个楚汉争霸及以前的推翻秦朝政权的战争中,表现了其非常卓越的军事政治才华,秦末农民起义中,张良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申徒。以韩申徒之职率军协助平定关中,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灞上分封时“为汉王请汉中地”。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

与张良同效力于刘邦的陈平心悦诚服地称赞张良,说他“智足决疑,量足包荒,才足折冲御侮,德足辅世长民,皇帝从筹,百僚允若,炎汉万民之鸿庥;辟谷仙游,功成身退,乃平生心事之了了。元勋之首冠也。”

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唐玄宗设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祭。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姜太公被尊为武成王,以历代良将十人配享,张良赫然位列其中——此十人,世称“武庙十哲”。这之后,历朝历代所供奉的古代名将,张良都必不可少。张良位列“武庙十哲”,自古至今,无可争议。


刘邦在打败项羽,问鼎天下之后,曾经对“楚汉相争”这场千古帝师对决,给了精准的打分: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取也。”

刘邦虽然只是沛县一介盲流,文化浅薄,而且轻辱读书人,但是对张良等谋臣的画策之谋却言听计从,从谏如流!

这是刘邦的过人之处,驾驭比自己更加卓越优秀之人,以人之长弥己之短!所以,在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的抉择上,刘邦都做出了精准的选择!

如果没有张良奇计,刘邦早就死一万多次了!

1、张良是韩国贵胄,父子及叔伯弟兄“五世相韩”

2、张良不是文弱书生,而是勇士!散尽家财,得壮士相助,在博浪沙用大铁锤击杀秦始皇车驾,未遂!

3、少年张良在桥上乐于助人,帮一个老头捡鞋,得黄石公赐《太公兵法》,日夜推演,俯仰天下,待学成出世,名动天下!

4、如果没有张良“财帛动人心”之计,重金贿赂峣关守将,刘邦怎能兵不血刃,先入咸阳?

5、如果不是项伯念及张良旧情,在鸿门宴上从中作梗,刘邦早就被项庄一剑封喉了!

6、刘邦感恩张良在鸿门宴上的保驾之功,赏赐张良“金珠百镒”,张良不取分文,全部转赠项伯,拖项伯给项羽提意见,请封汉中,刘邦才获得了“巴、蜀、汉中”三地,为日后“去到汉中,还定三秦”奠定地理优势和战略高地!

7、因为有张良和樊哙的力谏,刘邦才从关中温柔乡里苏醒,厚待秦王子婴、不取关中财宝、看护秦陵遗冢、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为日后“东出函谷关、还定三秦、定都关中”奠定了坚实群众基础

8、如果没有张良“火烧栈道”之计,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失去照耀古今的光辉!

9、刘邦采用了张良的“下邑之谋”,才成功策反项羽分封的九江王英布和游击战神彭越,此二者后来与韩信并列“汉初三将”。

10、如果没有张良的直谏,刘邦就将按照郦食其之计分封六国后人为王,那么汉军将士将失去职业军人的理想和目标,悲催无望,分崩离析!

11、因为听取了张良和娄敬的建议,刘邦才定都关中,进可攻、退可守,百姓拥戴、固若金汤!

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12、鸿沟对峙之时,张良给项羽写信麻痹项羽,给刘邦争取战略时机的缓冲,而后力谏刘邦出其不意,乘胜追击,终于在韩信、彭越、英布的合围之下,逼得霸王项羽乌江自刎!

13、刘邦轻信戚夫人的枕边风,倾向于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储君,而延误吕雉之子刘盈。吕雉向张良问策,张良请出当世隐士“商山四皓我”为刘盈助阵,才坚定了刘邦立刘颖为储君的信心,不再摇摆?

14、张良是历史上寥寥可数的全身而退的开国功臣,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待江山初定,张良飘然而去,了无尘爱我,求仙问道,隐逸于山水之间!


张良是刘邦建立汉朝的主要功臣之一,与韩信、萧何一起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经亲口说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所以张良更多的是在谋略方面,因为在领兵方面刘邦已经有了另外的最佳人选“兵仙”韩信。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据说跟随先贤黄石公学习兵法,黄石公在后世声名不显,却是可以与鬼谷子相提并论的道家高人,想当年孙在东海龙宫都看到过《黄石公三试张良》的画作,其人之大名可想而知。

张良更类似于战略大师,而韩信则是战术大师,张良提出大致的计划和方向,韩信能够因地制宜的做出修正并执行,再加上萧何有力的保障后勤,这就是刘邦能够战胜另一位兵家大能项羽的主要原因。

所以张良更像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功名没有韩信显赫,但是张良比韩信懂得进退的道理,最后功成身退潜心修道,比韩信身死族灭的下场好得太多。

而武庙十哲中,包括兵家之祖姜太公在内,张良与诸葛亮都不是武将出身,但是他们在管理军队和战略思想上都有一定的建树,所以将他们列在武庙十哲之中,其中张良的为人处世可能更得到唐肃宗的欣赏,所以他将张良放在了陪祭的位置,也许有对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的劝导之意吧。


朋友们别抢,这个问题我来答:

先纠正一下,是兵家十哲,武庙十哲,而不是军事十哲,这可不是钻字眼,而是后人应该尊重历史,不要随意修改,这样容易让人误解,也会曲解历史真相。

在者,也不是兵圣亚圣!兵圣是孙武,亚圣是孟子。兵圣很好理解。亚圣,很多人不理解意思,通俗点讲,就是其次。好比冠亚军,亚可以理解为,仅次,其次,第二等。

因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后人尊称为圣人,而孟子又把儒学加以推广和更深入的研究,后人为纪念孟子的贡献,就尊称其为亚圣。

所以,希望提问的朋友能尊重史实,严谨提问,不要误导读者。

而武庙十哲的由来,是由唐玄宗时期,为表彰纪念历代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臣子。而张良就是其中一位。

居中主神:姜子牙

左列五人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

右列五人为:张良,孙武,田穰苴,乐毅,吴起

武庙的建立,旨在让后人铭记先辈们的成就,及为国为民的仁德节义!以供后人瞻仰膜拜。

至于说张良没有领兵打仗,而被列入武庙中,也好理解。

并不是说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才是将。如果评判标准是这样的话,项羽永远第一,但偏偏没有入选武庙。而张良,诸葛亮等人也没有资格入选。

从这十个人当中,不难发现武庙的入选标准:首先得忠君爱国,至死不渝。要有仁义礼信这些道德制高点;不仁不义,始乱终弃,左右摇摆的人,肯定是不能入选的。

再者,既然是武,肯定得和军事谋略有关,并不是狭隘的武力,面对面的争强好胜,那叫莽夫。武,说文解字,止戈才为武!更多指的是武德,武魂,一种精神。

还有,张良和韩信二人共同编注整理过《韩信兵法》,为后世军事文明做出突出贡献。而随刘邦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无怨无悔。功成名就之时,又功成身退!

一生的奉献,再加上超高的品行道德,足以让他入选武庙。

不单张良入选武庙正班,而且在这十人当中,他还是配享,配享什么意思呢?当中是姜子牙,我们可以理解为,武庙中姜尚是老大,开会需要司仪,秘书。配享就是主持会议的人,又比其他九人多了一重身份。

可见张良在唐朝年间,不论朝廷,还是民间都享有崇高的荣誉。仅次于姜子牙!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姜尚兴周八百年,子房辅汉六百年!而这句话就是民间流传开来的。

而细品历史的朋友,也能领会这句话的真谛,张良担的起辅汉六百年这份功劳。

诸葛亮的隆中三分天下,也是为刘备打拼天下进行的蓝图规划。而这份蓝图也只让蜀国存在了短短几十年。

而张良的避项羽锋芒,卧薪尝胆屯兵养兵,占三秦,据关中,联诸候,建大汉的蓝图策略,是一步步让刘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笑到了最后!

所以张良不但是谋略家,不折不扣的也是个军事大家!

本篇结束!


引言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这段话大家都不陌生。汉初之时,人们在问刘邦为何能够成功之时,刘邦用这段话回复了他们。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人才的重要性。

用刘邦的话来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就是张良的作用。

分析

有一句老话,叫上马杀贼,下马也杀贼。

什么叫做战绩,什么叫做指挥。不是非要金刀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不一定非得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也不需要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些都是上马杀贼的手段。

杀贼也有下马杀贼,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不亲临战场,也可以让曹孟德于赤壁丢盔卸甲;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的陈庆之,更是手无缚鸡之力,谁又能说他不是名将;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的王阳明,也不是在两军阵前指点江山。他们是下马杀贼的人。

若说亲临战场,指挥万马千军,战必胜,攻必克,守必坚,那张良确实不是韩信的对手。可谁说“军事”的表现方式只有一种。

刘伯温,标准的“读书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给元朝干活的时候KO方国珍,跟了朱元璋就帮他建立了大明,说他不懂军事,那岂非是笑话;曾国藩可以训练乡勇,从格局上制定围困太平天国的计划,要说勇他抵不过曾国荃,可要说军事才干,谁说曾国藩不行;蒋百里先生不亲临前线,可一纸国防论,从战略到布局,把对日作战预测了个七七八八。

军事有亲临前线的战将,但也需要幕后经营的参谋。战将固然重要,参谋也不可替代,张良就是一个参谋,还是参谋中的参谋。

浅说张良的贡献

张良是刘邦身边第一个专业型人才。在张良到刘邦身边之前,用贩夫走卒来形容刘邦身边的人毫不为过。那个时候的刘邦凭的是一时之意气,和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挑起了反秦大旗。

没有规划,没有目标,没有宏大的理想,如果没有张良这可能就是秦末众多势力中的一个,到时候终将被历史所淹没。正是因为张良的到来,改变了刘邦和他的命运: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让刘邦成为反秦义军的关键之战是入关中。此战之后,刘邦的羽翼丰满,政治上也有了话语权。最关键一点,此后的刘邦,永远的掌握了道德制高点。

而刘邦在关中之战最焦灼、无奈要走错路之际,又是张良一语点醒梦中人:

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後击,彊秦在前,此危道也。”

被项羽压制的刘邦,只能选择去老老实实当汉王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是张良用“奇谋”,为刘邦“铺”了一条未来逐鹿天下的办法:

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一个锁有一把钥匙。张良在韩王成那里的表现虽然不是很好,但问题不在张良,而是韩王成开不了张良这把锁。

刘邦打开了这把锁,因此张良给刘邦献的每一谋,每一策,都让刘邦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他的独一无二性无可替代,同时他的这些策略又都是与军事息息相关之策。

武庙十哲之功

武庙十哲,这是中国历史上,军事领域的最高荣誉。

进入武庙基本就是“半仙之体”了,更何况最早的武庙十哲呢。

武庙的主祭是姜子牙,张良为配享。其余的人分别是:

左手边: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季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唐英国公李勣。

右手边: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能够进入武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立功。

白起:

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2]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韩信:

韩信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平定魏国,拿下代国,背水一战,击败赵国,派人降服燕国。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奇兵,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攻打齐国,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

诸葛亮:

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攻取益州。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

李靖:

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李勣:

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

田穰苴:

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

孙武:

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吴起:

在魏国的时候,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到了楚国,在楚国执行变法,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

乐毅:

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齐国七十余城。

若说功,武庙十哲所立之功,在他们所处的那个位置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但仅仅以此功绩而进入武庙十哲那还是不够的。

进入武庙的另一重原因

武庙十“哲”。这个评价的重点最终还要落在“哲”上。

要说仅以立功而言,在中国的军事史上,功绩高的人很多。平定六国的王翦,威迫匈奴的蒙恬,大汉双子星卫青、霍去病,“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投笔从戎经略西域第一人班超,这些人无一不是功照古今。

但他们都没有被列入武庙十哲,关键就是在“哲”字上面。

“哲”者,智也、知也。能够进入武庙十哲,是因为他们在领域当中是“智者”。说白了,这些人基本都在理论上有过贡献。

姜子牙有《太公兵法》传世,孙武子有千古名著《孙子兵法》。那么其他人有什么著作呢?

白起曾著有《白起兵法》,虽没有传世,但却有“十七字”的核心用兵方针。

韩信与张良合著兵法三篇,没有传世,但被人传得却是神乎其神,“天地人”兵法三篇,得之可安天下。

诸葛亮有《兵法二十四篇》,更有著名的《便宜十六策》能够治军治国。

李靖著有《卫公兵法》,《唐李问对》更是千古流传。田穰苴的著作是《司马法》,吴起则是有《吴子兵法》。

在武庙十哲中,只有乐毅和李勣是没有兵书传世的。

当然,除了“兵书”之外,“哲”还代表着他们把军事理论提高到了一个高度。

他们有的着重于谋略,有的关注于练兵,有的经营吞并策略,有的让人初次见识了快攻快打,有的让人知道什么叫围而不攻。

总而言之,他们在军事领域都有一定的创新。否则不可能被称之为“哲”。

结语

“武庙十哲”,突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武”,更重要的是后面的那个“哲”。

从“武”的方面看,张良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本就是“武”的另一重表现;而从“哲”方面看,张良与韩信一同总结前人兵法,要著书立说,也可称一个“哲”。

在这一点,张良属于“道家”与“兵家”合一的人物。仅这一个特点,他就在崇信道教的李唐王朝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因此,无论是从贡献、能力,还是从情感上出发,李唐王朝把张良放入武庙十哲,都是合理的。


原始地址:/dongtai/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