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

在发展心理学中,关于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起始年龄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热点。1959年,美国研究者Penfield提出“白板理论”,认为在婴儿的大脑皮层的某块区域是固定掌握语言和感觉的区域,这块空白的区域运用得越早,几种语言的学习就会容易习得,他认为个体学习外语的最佳起始年龄是4-8岁。1967年,Lenneberg在Penfield的基础上,以其对失语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其他有关材料为依据,提出了著名的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假说:即自然语言习得只能发生在关键期,即两岁到青春期之前;过了这一时期,个体语言学习的效率将大大降低。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说主要针对第一语言的习得,但是该假说提出之后得到大量学者以第二语言的习得的研究的证明。

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说得到了大量发展心理学研究者以第二语言的习得的研究结果的支持。研究者Long在1990年的实验结果表明,许多6岁以后(部分12岁以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的被试者,难以获得纯正的语音,15岁以后才开始学习外语,其词法和句法均无法取得与本族语学生一样的水平,Long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关键期假说。之后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说得到了Patkowsky的实验支持,Patkowsky研究结果显示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是12-15岁,即青春期前。Asher和Garcia的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青春期之后才开始学习英语,其本族语的口音难以克服。此外,Johnson和Newport的研究结果,Weber-fox的脑成像研究结果,均证明了第二语言关键期的存在。

虽然仍然有众多的研究结果对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说提出质疑,认为个体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存在个体差异、学习动机以及社会因素等因素的影响。但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是在青春期之前。


孩子的语言敏感期确实非常重要,这个时间段学习语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第二语言,亚洲人学习外语通常都比较费力,有效地利用好孩子成长的这段时间,能够让以后的外语学习有更好的预感基础,所以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找各种各样的资料来磨耳朵,多听多看培养孩子兴趣,并且最好和画面能够产生关联对应,有的孩子还会跟唱跟读,都很好哈,推荐一个英语磨耳朵的app,截了一个图标给大家,不是很好找,太多仿冒的。


作为一名近二十年的英语教师,我对儿童外语教育有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我儿子出生前,我就一直给他唱英文歌曲,读英文绘本,出生后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跟他交流,虽然是男孩,但是语言发展的比较快,对英语很感兴趣,但是一直到小学都没有强迫他去背单词绘本什么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慢慢培养他的兴趣,凡事不可过,否则孩子会逆反,只是每天跟他一起读英语绘本,比如苏斯博士的绘本,孩子爱不释手,既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又培养了创造性,书不在多,一定要精,简单重复,孩子就容易有成就感,后来又买了icanread系列,培生英语系列,孩子学习越来越轻松,现在四年级了,我们已经学完新概念青少版第一册,正打算开始新概念成人版第一册,我觉得这个年龄正合适,拼音已经很巩固了,英语也有一定基础了,新概念文章都是作者精选的,有趣全面短小精悍,孩子不抵触不反感,很容易背诵,有成就感,有人说新概念跟不上时代了,我觉得不尽然,经典永远是经典


现在学术界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个较为保守并被大多数人采用的策略是,讲到孩子在较为熟练地掌握第一语言后,也就是在青春期结束之前,才开始学习第二门外语。

我们大脑额叶下部的布洛卡区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区域在句法的加工,语法的学习,和句子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布洛卡区受到损害的病人会出现一种叫做“表达失语症”又称“布洛卡失语症”的症状的。这类病人无法生成流利的符合句法的句子;另外,大脑中上颞叶威尔尼克区则参与到了语言的理解。如果威尔尼克中枢受损,那么人们会失去理解书面语言以及口头语言的能力,出现“知觉失语症”也叫“威尔尼克失语症”。主要是分布在我们大脑的左半球的语言中心正是有由弓状束的神经纤维将直这些语言区域直接联系到了一起而组成的。

人们出生后的头几年是学习第一语言的黄金时期。生活环境中缺少语言这一要素中的“野生小孩”几乎无法获得完整语言能力,尽管他们可以学会许多单词,但是这些“野生小孩”却永远无法达到正常的语法水平。所以说这出生后的头几年是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会使用到相同的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来进行加工,而人们在青春期之后学习第二语言时只会动用到布洛卡区来进行加工。


原始地址:/chaoliu/2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