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老师上公开课都是预演好几遍的,对此你怎么看?

我觉得这是学校最虚伪的做法,老师想当个当个好老师,拿到学校的好评就应该认真讲课,努力备课,做好自己的工作,别到了上公开课才装那么虚伪,要是老师努力教课了,学生听进去了,自己学校不会亏待老师,我觉得老师没必要那样。还有就是尤其小学教师,老师说是要上公开课了,前几天就开始排练,小学的学生心理素质极差,老师让这个读课文,那个又不让读了,这样会很伤学生的心,让学生感到自卑!


这个算是事实,但只是以前,现在讲课是突袭式,直接教育局临时通知,时间地点讲课内容学生这些都是未知的,说回来预演,预演几遍以免讲的时候出现突发状况,毕竟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老师无法知道他抛出问题时学生的反应,又担心自己的灵活应对不够,会备课后讲几遍然后让同事提建议,可以看出老师的态度比较认真,但这样的课堂太规矩太形式,学生不能有创新课堂气氛不够,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这样,有些老师备课充分,不喜欢预演,这样的课堂学生问题比较多样,学生积极性高,精不精彩就看老师的经验对课堂的操控,对问题的问法,对学生思考的引导,而这些就要有时间的积累,


众所周知,现在的公开课都是预演几遍甚至是十几遍的,这种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假,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纯粹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情况,一个固定的模式绝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生。建议教育部门的领导别再做这些无聊的事,让教育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最近,在和上公开课的同事交流时发现,不少学校老师对公开课的开展略有微词,普遍认为这种公开课与实际教学出入很大,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

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校制定的公开课评价标准非常繁杂,对教学干扰很大

比如,学校要求在公开课上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渗透德育思想,注重课堂气氛,体现学生主体性,不能延堂等。教师必须将这些条条框框都考虑进去,否则就会失去相应赋分。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约束和限制,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束手束脚,不能大胆创新。

其二,不健全的评价机制给公开课披上了功利外衣

有些学校和部门将公开课作为评价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作为选拔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以及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给基层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只能硬着头皮去完成。

第三,公开课已经沦为一种完成任务式的教学,意义不大

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公开课,大家都是“演员”,在台上“作秀表演”。为了迎合听课人员和评委,讲公开课的老师要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比如精心设计导学案、制作课件,甚至进行“预演彩排”:提前在班级演示教学过程,圈定回答问题的学生。上完公开课后,大家会拍照留下影像资料应对上级检查,而很少去谈听课感受,一方面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直接讨论,另一方面又觉得谈了也不会改变什么。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如何平衡,肯定还有不同的声音。

以上仅供参考。


我每次上公开课,都想按照自己的教法,按最真实的来,领导不干,说这是不道德,不负责任的,不重视公开课,要我们整个科组的人一起磨课,大家要帮忙出谋划策,一节合格的课必须凝结整个科组的智慧


学校的作秀,作做的课堂教学全世界都排第一,一节课让学生听十几遍,教研员听指导,校长听指导,主任听瞎指导,甚至不教课领导也得瞎说说等等,学生这节课都听逆了,这就是向45分钟要效率,为了作秀老师,学生都要牺牲一个月时间,新课讲不完怎么办?校长鼓励到课外补习机构把没讲到的知识点补上,家里困难的农村孩子就倒数了,没办法,家有钱的孩子考前面去了。


在重庆的时候,全国一等奖教师告诉我,她上这节课准备了半年,包括每一个字怎么读。声调是什么?表情怎么样?学生会有什么反应,如何应对等等都要有对应之策。佩服啊,老师真不容易,奥斯卡获奖的演员怕都没这样啊?


不是预演,是磨课,会在不同的班级讲,也可能会跨校借班上,有老师来听并给出修改意见。这是教师成长的好方法,孩子也会更有收获。不是说的上假课,平时的课堂讲究一课一得,但公开课注意到的面会多一些。不要一说老师就开怼,去真的听老师讲一堂。我是比较怀疑说老师上课不讲重点的应该差生居多,自己成绩不好总要找个背锅的,家长更倾向孩子的说辞,于是就有了老师上课不讲重点的谣言。教师待遇好不好大家心知肚明,为了点补课费就丢掉教师的职业操守,那干啥不比当老师挣钱多。有喷老师的时间不如多看看自己的孩子。


哈哈,不是为了评职称根本就没人上公开课,预演十几遍的都有,上课要提问的问题、提问的学生都事先设计好的!到上课时老师只需要表演就行了!最后拿个公开课证书,评职称用就行了!可见职称评定假到什么地步了!特别是同样内容学生听了十几遍,啧啧,太浪费学生时间了,更可怕是谎言从儿童抓起!祖国啊,祖国!


多余的作秀,浪费时间和精力,现代科学如此发达,到处布满录像和程控,老师课堂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视屏中非常明显,了如指掌,领导,学生.愿意听谁授课,谁就在其中。个人愚见,供参考。


本人上过多次公开课!来听课外人不少,点评各异,不怕,因为我真实。同一新课时,不会在同一拨人上重复上。新授就是新授。不作假,效果不重要,但人品,人格,尊严超越虚荣!不知后生怎么认识理解上公开课的?


既然有公开课,就有私家课了。私家课比公开课更真实,更接近学生的需求,不过公开课也不是一无是处,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多讲几遍是有好处的。


某地赶新课程改革的时髦,请外地名家来上课。名家先一天到班级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和水平,哪知一问,名家吓了一跳,学生根本没有经受过合作学习的训练。名家无奈,与学校商量,能否由他先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训练,争得学校同意后,名家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分组,并对小组组员进行分工,又是记录员、发言人员、噪声控制人员……,并当场用一个事例对学生进行了训练。第二天,名家的课开得很成功,事后,有老师说,总以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前后左右的学生转转身子,商量几句,哪知还有这样的学问?想一想名家如果没有第一天的精心准备,还会这么精彩么?名家来的成效是否要打很多折扣?


不上公开课永远都是自己闭门造车,难道非要等到学生出了大问题再反思自己的课堂吗?反正我看到的教学能力强的老师都是经常上公开课的。我不反对公开课,但是反对作秀式公开课,反对教师演的好,学生无所得的公开课。


对啊,我们就是这样,甚至是现在上了大学还是这样,前段时间马克思老师说学校会听马克思的公开课,到时候不准玩手机搞小动作,很多老师领导都会来,然后就开始让我们记问题记答案,抄在课本上。

其实说白了公开课就是一个面子工程,根本就体现不出教师的真实水平,按照排好的来一遍,有时候该谁举手都会有安排,但是公开课的作用是有时候会评职称什么的啊,要按平常不提问不互动,就自己一个人讲那不是很尴尬。所以有时候老师也很无奈,但奈何整个行业都是这样,从小学到大学,我都遇到过,老师的无奈其实是被逼无奈。


最能反映教师能力的方法,先给学生一份试卷,由学生统计各题得分情况,教师在没有批改试卷的情况下,当堂讲解学生失分多的题。好的教师,能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通过具体的题,分析出题者要考查的知识点,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构建知识架构,授于分析方法,解题思路,让学生体会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过程.不过,这样上课,教师容易挂在黑板上哈……

又:不过,这样做,部分听课的新老师,不懂行的领导,就可能会一脸茫然,无法提些千篇一律、放三四海而皆准的“高见”了,呵呵……

亦真亦假,这种事别以偏概全,有演课的,也有磨课的两者别混了。

演课:提前安排好学生回答问题,板书,回答问题,学生在此之前早上了好几遍了,更有甚者把好几个班的前十名凑起一个班讲。目的,只为拿到公开课证书!

磨课:有专业老师们听课,然后评课,修改,完善,再讲,再改,目的是真正研究这节课最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上一节样板课,以便推广。

所以出发点不同,课的质量就不同,这两种情况都存在,前者比例偏大,所以不能以偏概全!


我觉得大家对预演这个词理解有点问题。前几天刚开了一节公开课,备课确实花了很长时间,我本身带两个班级,前一天在其中一个班级上了一次,回去后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稍作修改,第二天在另外一个班级上的公开课,那你说这算是一种表演吗?

现在一般都会在不同的班级试上,很少说在同一个班先上一遍的。所以要说表演不太准确,毕竟学生不同,老师每节课都会有所变化的。

如果真的是那种一个班事先对好所有的答案那真的没意思了。


我曾经有一位老师上的语文课非常激情昂扬,我们都很喜欢她,很多同学都被圈了粉。成年之后见到她,她分享心得道,你们看到的只是我在台上的样子,但是课下,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来准备,磨炼,每一次上课都是我精心准备的。看到一个老教师到现在还在为每一节课好好的准备。因此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几点看法:

一、首先要明确公开课的各项标准,标准的定义是一种方向标,是我们理解大方向的一种标尺,让我们能够知道,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教育学生。一味的抱怨,觉得自己难以适应是没有用的。好好研究要求,认真备课,勇于挑战各种教学方式,这才是一位优秀老师的真正的态度。

二、其次,说说题者“公开课之间的预演”,说预演,其实是不专业的说法,应该叫磨课,就是整个教研组老师一起备课、分享、交流,重点打造某一位老师的课堂,让他(她)在与外校的交流课堂上能够表现优异。这是一个老师不可多得的机会,应该好好把握这样的契机,让自己多吸取养分。

三、曾听一个教师说,她出去交流的时候,有一位中年老师为了上好公开课,要大量阅读书籍,难道这是浪费时间么?她说那位老师讲得非常好,格局、素养、人文、思维,都是别的老师不能及的,得到大家公认的好评。好的课堂需要打磨、交流,闭门造船是不行得。

因此,不仅是公开课,应该从每一堂课开始,都好好精心的准备,多接受新的理念,作为老师应该调正心态,摒弃嘈杂的声音,多专注于每一堂课的打造,做一个学生因为你,才爱上这门学科的领路人。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图文不符,如有问题,请联系作业删除)


我前天才讲个微课,之前啥也不说,光报一下你教的几年级,去讲课的当天前十分钟抽签,抽到哪课讲哪课,然后给你七八分钟时间,啥也不能带,光有一本课本,备了课后就去讲,十分钟的微课。最后评委再向你提两个问题,有关教学方面的,大家认为这样有好处吗?


原始地址:/chaoliu/1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