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斯诺克职业选手的姿势不尽相同?

个人习惯动作不同,就像咱们玩台球一样,每人人姿势也不完全一样


不要是职业的,就最基本都要知道一个正常常理,每个人高度,手长,肩膀宽度,难度都一样?


和赛车的规定有关。


斯诺克不同于九球,十六彩因为台面范围大,球小,带口紧。所以要求技术动作必须规范。所以只有长期固定规范动作才能保证击打每杆球的质量。所以斯诺克选手基本上都是标准动作。所以看起来差不多都是一个东西。


跟体格有关、跟身体柔韧性有关、跟主副眼有关、跟处的年代技术特征有关、跟自身对这项运动认识程度有关、跟体能有关、跟器材进步有关……斯诺克不再是单纯的绅士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目前最先进、最有杀伤力的是特朗普,合理的攻字步下盘支撑、上肢及胸的锁杆技术、手架后手的压杆出杆技术、身体体格力量的强化、始终如一的节奏,加上无可比拟的专注力,这些都是他强势占居世界第一的原因吧!


合理的击球姿势,是可以提高斯诺克球员的稳定性的,而斯诺克球员最需要的也是稳定性。


姿势虽然不一样,但是出杆都是一样的,平拉平出!就像枪械一样,各种奇葩样子的枪都有,但是打出去的子弹,都是直线


万变不离其宗


斯诺克选手的姿势大同小异,只要保证三个条件就是适合自己的姿势。

一,视线和球杆的方向重合,你能打出的中杆没有旋转就是很好的判断标准。

二,发力击球时姿势足够的发力空间,不会因为发力而导致姿势变形,从而失去准度和稳定性。

三,自然,舒适,舒展。


有关体育运动的基本功规范性的提问,是很普遍的,不仅仅是斯诺克。

简而言之:虽然规范的姿势不一定百分百造就巨星,但是高水平的斯诺克选手,姿势大多是规范且标准的。

这就和问“篮球的投篮姿势是否一定要标准”,是一个道理。那就是:虽然投篮姿势标准不一定百分百命中,但是投篮准的球员大多是姿势标准的。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常识:

规范的基本功固然重要,但因人制宜,适当做出调整也是没有问题的。

斯诺克球手中,有很多姿势标准、基本功扎实的例子,比如丁俊晖。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人的姿势都是很规范的。

但有些超级巨星,动作是有个人特色的。比如“墨尔本机器”罗伯逊,球杆就摆在下巴偏右(从球员视线看)的位置。这是因为,罗伯逊的主视眼是右眼。这就是因人制宜调整的表现。

最让人觉得诧异的是“的哥”加里威尔逊,他的脑袋奇特地朝着手架手一侧偏移,这种姿势和习惯,除了主视眼的问题,还可能与球员自小的习惯有关。

但上面提到的即位选手,竞技水平都属于一流行列。位列“80五虎”的罗伯逊注定斯诺克青史留名,而加里威尔逊近年来也保有前十六的水平。

另外,有一些斯诺克选手的站姿也不尽规范。规范的姿势,要求两腿一直一弯,而有些球手则习惯于双腿弯曲。比较有名的是“魔王”艾伯顿和“囧哥”凯伦威尔逊。

还有大名鼎鼎的火老师和赛大师,都存在出杆不直的问题。火老师喜欢带着肩膀用力,上下晃动;赛大师有点左右晃动。但由于这是他们的习惯,而且他们能在出杆的一刹那调整好,所以也就顺其自然了。而这两位在斯诺克界的地位,那是绝对的毋庸置疑。

所以你看,最重要的是找准适合自己的姿势。但刚入门的人,是不能学巨星们的“不标准”姿势的,还是需要从基本功练起。在锻炼基本功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点下,慢慢去调整。


斯诺克职业选手的姿势不尽相同,主要是受三个原因导致的。

一、训练方式。斯诺克的姿势以及很多技术要领的训练,一般分为传统训练和现代训练。而分水岭大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段时期,斯诺克的很多技战术、姿势调整等都开始向现代化转变,以求更加科学和标准的训练。

1、传统姿势。一般来讲传统姿势没有现代姿势这么美观,而且没有特别严格的训练要求,个人风格很浓,职业选手的姿势应用也很随意,对于姿势要领的步骤也不在乎。对于传统姿势和风格表现最典型的就是飓风阿历克斯.希金斯,站姿随意,瞄准迅速而且不下腰不压头,摆臂节奏混乱,出杆急迫,发力短促等等,都算是传统姿势和打法的一些弊病。

飓风击球姿势。

2、现代训练姿势要求则要标准许多,要求也更加严格。比如不论多简单的球,都要站稳瞄准,从观察--站定脚步--弓步下腰瞄准腿分步--头手球一体一线--调整运杆摆臂--击球等,一个流程尽可能规范严格标准,这样才能时刻保持专注和击球成功率。现代姿势中一般的八零后球员就已经很标准了,而把现代化训练运用到极致的则是零零后球员,尤其是国内斯诺克学院出来的小球员们,打球节奏平稳,姿势调整规范,看上去赏心悦目。

现代训练中从姿势来看塞尔比的站姿最为标准,但塞尔比的运杆极不标准,上身喜欢随着运杆的节奏而不停的摇晃。而运杆出杆最为标准的是墨菲。

塞尔比站姿。

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姿势,腿部姿势看起来不那么标准,比较秀气的站姿,有点象我们平时说的外八字撇撇腿。年龄稍大的球员比较喜欢。比如宾汉姆和希金斯。

宾汉姆姿势

二、身材要求。球员的姿势标准与否,其身材比列高矮胖瘦是很重要的原因。太高影响腿部姿势,太胖则影响腰部和头部姿势,太低则爬姿瞄准比较吃力。

1、太胖的球员第一是姿势难看,而且也很难做到标准。比如已经被禁赛12年的杆法狂人斯蒂芬.李。

这姿势真是一言难尽。

2、太高。现代姿势训练的腿部姿势一般要求站定腿伸直站立,瞄准腿分开后呈半弓步站立,脚尖与运杆臂、杆头、母球和目标球呈四体一线,下巴轻微压杆然后侧头瞄准,太高的球员这些动作几乎一个都做不到。现职业球手沃顿就是身高太高,而且还是个色盲,能打出今天的成绩也算非常不易了。

沃顿姿势,身体几乎缩成了一团。

3、太低的球员则容易下腰不够,提臀也提不起来,爬姿不标准。比如小钢炮马克.艾伦。

艾伦姿势,差点爬不上球桌。

4、身材最标准的球员是前台球皇帝亨得利,身材适中的典型是我国神童丁俊晖。

亨得利姿势

丁俊晖姿势

三、个人习惯不同。其实以上所说的姿势标不标准,也只是对于新手训练的要求,一但成为了有经验的选手之后,姿势和技术都会随着临场局面而随时调整,并非一成不变。而且多年的实战以后,每个人都会养成自己的风格,在自己的风格之中才会最大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实力。比如飓风阿历克斯,就是要风风火火,你让他像塞尔比一样沉稳,那他就不会玩了。塞尔比也一样,瞄准的时候就是要左摇右晃,你给他按住不动,他反而瞄不准了。

1、现役球员中,球风稳健,姿势标准,绅士风范最好的当属我国名将傅家俊,虽然看起来没什么风格,但就是舒服。不过傅家俊击球不运杆,也算是独一份了。

2、现役球员中比较个性的必须是火箭奥沙利文,赛场上你想的到的想不到的,他都干过。

瞧瞧这姿势,虽说需要抬腿保持平衡,但你也不用抬这么高吧。


原始地址:/changshi/3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