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亲人去世了,哭不出来是不是就是不孝?

虽然哭是表达内心难过的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但是我们是无法控制住自己情感的,即使是演员在演戏时的哭也是假象.我们也不应该去控制自己的感情,高兴笑,悲伤哭,人之常情.难过也不一定就要哭泣,也许是还没有达到让你哭泣的底线,不哭不是说不难过,哭的人也不一定就比你对死者的感情深,所以哭与不哭不能说明什么.不要为这种事而烦恼.


我妈妈91年得胰腺癌发现时候已经是3✘3✘6那么大肿块,陪着妈妈在北京肿瘤医院,看着妈妈几乎天天抹眼泪,不敢当着她面苦,那时候妈妈半年吃不了饭了,只是喝点奶粉之类或稀粥,啥也不能吃,每次疼的就含药止痛。看着妈妈我很痛苦,妈妈停止呼吸那天我痛苦说妈妈没有死,你们为什么拔了妈妈氧气。第二在看见妈妈时候,我已经没有了眼泪了!我被吓到了,看见妈妈时候已经不像妈妈了……可能在冷冻柜呆了一夜,和医院做的简单处理,所以在看变样了!


个人认为如果就是因为哭与否来衡量是否不孝,有这样思想的人想法太狭义了!

就像我一样,我妈妈在5年前因为癌症去世了,虽然很难过,但是我真没怎么哭,因为我知道对于我妈妈来说她是解脱了,她是开心的,因为病痛折磨了她太久了,久到她自己都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时候我只想祝福她早登极乐世界免去人间苦难,就因为我是抱着这种想法,所以我真没有痛哭和太过悲伤。

逝者已矣,生者也不能再为他们做什么,所以我们做的就是要在他们生前好好孝顺。死后的孝顺都是做给人看的,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在我看来哭与不哭不能是界定孝与不孝的根本原因!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欢迎有不同观点的朋友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谢谢。


个人认为哭是因为亲人的离去感到伤心难过,哭同样是给活人看的,因为过世的人根本听不到也看不到。不哭,一个是没有感情所以不会感到悲伤。在一个就是亲人在世的时候已经对他做出了足够的孝心,内心不会有愧疚感和亏欠感。为什么要哭,为什么要给别人看,那样是做作虚伪。


亲人去世哭不出来。不一定就是不孝。哭的很悲伤的。在我看来。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老人突然间去世。心里接受不了。第二。老人在世的时候。虐待老人。没尽孝心。在我看来,就这两种情况。


我不这么认为。孝与不孝,不能与哭与不哭来界定。亲人逝去,悲痛万分,呼天喊地的痛哭,是亲情自然的流露。有人,亲人在世时,对老人漠不关心,死后哭给活人看,这不叫孝。我母亲九十岁去世,我没哭,并不是不悲痛。而是九十巳属高龄,自然衰老而走,早已有心理准备。理智平静地接受现实。哭的最高境界,应是欲哭无泪吧。我妈一辈子,养育了四儿一女。从未享到儿女的福。(一个儿,小时得小儿麻痺后遗症,六十岁了,全残,生活不能自理。全靠母亲日夜照料。另三个儿,企业改制都下岗。儿子过得不好,老人操碎了心。)母亲走了,对她是一种解脱。临终前,我陪着她,心里默默地流泪。愿她一路好走,天堂不再有痛苦。总而言之,一般来说,文化层次高点的,亲人走后,会压抑自已,守灵时,静悄悄的。不会以哭,来宣泄心中的悲痛。不哭,能说明他们不孝吗?哭与不哭,只是个人对亲人去世后,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不同而巳,并不能说明孝与不孝。


原始地址:/changshi/2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