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幼儿喂养的最大误区是什么?

新生婴儿不必非得母乳喂养

很多年轻新妈妈出于身材的考虑,不愿意母乳喂养孩子,而周围的一些声音,诸如「婴幼儿配方奶粉成分接近母乳,营养更均衡」「6个月之后的母乳没有什么营养」等,也给不愿意母乳喂养的妈妈提供了一个放弃母乳喂养的理由。

事实是,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母乳喂养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再好的配方奶粉,无论成分多么接近母乳,也不如母乳。

婴儿配方奶粉是「无奈之选」而非「首选」

婴儿配方奶是以婴儿营养需要和母乳成分研究资料为指导,用牛奶或羊奶、大豆蛋白为基础原料,经过一定的配方设计和工艺生产的,用于喂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健康婴儿。

婴儿配方奶粉可作为不能母乳喂养者的备选,是无奈之下的一种选择。虽然婴儿配方奶粉都是经过精心研究的配方设计和工艺加工而成,优质奶粉的营养成分比例非常接近母乳,但无论多好的奶粉,都无法模拟母乳中完美独特的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体系。贴近母亲吃母乳跟抱着奶瓶喝奶,对婴儿来说也是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


结合孩子喂养方面的知识和自己带孩子的过程,发觉自主进食中的食物的形态,比如食物是泥状还是块状,是软一点还是硬一点,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最容易产生误区的地方。

灯宝六个月以后,我就严格安装当前很普遍的喂养方式来喂养,首先是把蔬菜都打成泥,其次是买了各式各样的勺子让他学习拿,还有他不好好吃了我就尽量多喂一点。不知不觉泥状食物持续到了快一岁,一次吃饭他“反常”的找我不小心没打成泥的食物颗粒,我才发现原来他的需求变了。

接着我把蔬菜又保留颗粒感做饭,等到快一岁半了他又自己专挑大的吃,比如胡萝卜片、豆芽、平菇条等,都是一些我认为他消化不了的食物。我又警醒似的意识到他其实更喜欢大点的食物。

关于他吃饭的需求和偏好,比如食物大小粗细软硬,其实和我想的真的不一样。我单方面以为他嚼不碎、消化不了,肠胃脆弱接受不了,所以所有食物都一个标准,就是够软够碎。但是换位思考一下,我所有的吃食都是软软糯糯,有什么意思呢?孩子虽然小,不代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我们确实也应该尊重他的个性。

关于自主进食,很多视频里能看到家长做的很好,宝宝们乖乖坐在餐椅上,大口地自己喂自己吃饭,这确实是喂养方面的一大进步。但我更提倡新手妈妈从孩子吃辅食那一阶段就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坐在饭桌前,不区分大人小孩的食物(有孩子的话还是应该考虑孩子的口味,大人的口味又健康到哪里呢),让孩子自己决定吃片状还是吃块状食物,或者干脆吃不吃都没有关系,由他自己感受体会食物抓在手里的感觉,最重要让他自己决定吃什么和吃多少。

尤其是在使用勺子方面,要避免大人喂饭的习惯。因为这样不仅是大人替代了孩子吃饭的动作和过程,也会直接影响孩子咽下食物的神经反射。使用勺子时,食物是被直接放到了嘴巴后部,没有经过从嘴巴前部运送到后部的过程。时间长了,孩子会拒绝吃辅食,还会对语言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玩是孩子学习新事物和发展新技巧的重要途径,所以把玩食物的机会还给孩子吧,别再像我一样除了泥状就是糊状,让孩子自己发现和感受吃饭的乐趣吧!


我觉得应该是好多家长以为咀嚼过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吧,其实这是不对的而且很不卫生,婴幼儿肠胃道功能弱,最好是吃纽萃特营养米粉这类的辅食,它不仅易消化吸收,而且还有营养,这样喂养也更科学。


对婴幼儿喂养的误区有多个方面,但本人认为,对婴幼儿喂养最大的误区至少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不能给婴幼儿建立正常的生活规律。

前几个月的婴儿,主要是做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吃奶,吃奶用的时间并不长,第二件事情就是睡眠,而且,主要的时间是用作睡眠。

孩子饿了自然会醒,会要奶吃,饿了就想找食吃是一切动物的天性。吃饱了之后还会接着睡觉。

有的时候婴儿是因为排便。或者是其他刺激醒了,但并不是饿了,并没有想吃奶的意思。这个时候家长只要把对婴儿的刺激排除就可以了,可是有些家长,一个劲儿的喂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个时候婴儿需要的是继续睡觉而不需要吃奶。

还有在很多的情况下,孩子是不应该抱在妈妈的怀里,可是却都抱在了妈妈怀里了。

很多婴幼儿正常生活的规律就是这样被打乱的。

第二点,由于不懂行的爱,不能给婴幼儿应有的自主的空间。

一般的情况下,婴儿从出生开始,基本上是二抬、三翻、五爬、六坐、周会走。

也就是说两个月的时候能抬头,三个月的时候能翻身,五个月的时候会爬,六个月的时候能坐起来、一周岁的时候就应该会走了。

但是,大部分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什么都不让孩子去做,在诸多的方面儿,本来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或者是应该启发、培养与锻炼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家长都在替代孩子做。在这一点上,很多家长可以持续替孩子做到上高中以上的年龄。(简直是在坑害孩子)

总而言之,婴幼儿(甚至是包括青少年)在很多方面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做好上面这两条,而派生出来的问题。


关于婴幼儿喂养的误区,我不能说是最大的误区,只能说是很多身边的朋友最常遇到的误区。就是关于钙的补充的问题。

某天接到电话,朋友A:“你家宝宝出生之后吃的什么牌子的钙?我也给我家宝宝补补”

我:“你的宝宝不是还没出生吗?”

朋友A:“我这不是提前准备吗,反正早晚都要吃”

类似于这种情况有很多,认为出生后不补充钙不行!宝宝哭闹,估计缺钙了!宝宝醒了就哭,估计缺钙了!宝宝怎么长这么慢,估计缺钙了!钙:“……”

钙固然重要,钙营养的补充也很重要。但是建议从日常饮食中摄入钙,而不是额外补充。实际上对于0~6个月的婴儿来说,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因为母乳中的钙最适合宝宝,非常容易消化吸收,配方奶粉也会模仿母乳,添加足量的钙,所以只要喂养得当,并不需要额外补充。

需要补充什么?

需要补充的是维生素d,我们知道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有限,造成缺钙。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规定,婴幼儿推荐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每天400IU。

但是母乳中的VD含量很低,需要额外给婴幼儿补充VD。一般来说建议出生后两周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

对孩子的爱可以理解,但是过犹不及,你给孩子补钙了吗?


我是二胎妈妈10年亲测和观察来击碎下面的误区:

1.不是母乳不够要补奶粉,而是因补了奶粉导致母乳不足。

母乳是按需供给,添加奶粉会减少孩子摄入量,进而降低产出。

孩子满月,百天和半岁前后三个猛涨期会有吃奶时间明显加长的情况,就是母乳供给量调整的原因。

我俩孩子都是纯母乳到4个月,因为上班增加其他的,俩孩子出生体重都在7-8斤

2.孩子睡觉轻,不能有声响,否则影响睡眠

亲测,我女儿满月时,深度睡眠连鞭炮都吵不醒。俩孩子也都是正常声音的生活,没有刻意保持安静,现在5岁和8岁,睡眠一直很好,在外面玩累了也能睡。而身边早教和朋友圈中刻意安静的孩子,其实睡眠过轻,很容易醒。

3.孩子不能早站,否则容易罗圈腿

孩子的发展有早有晚,这个遗传有关,但更多和科学早教有关,当孩子能力达到时,不用刻意延迟。女儿10个月自己从趴着起来开始了行走,11个月模仿打篮球的哥哥开始双脚跳,现在人称大长腿,笔直漂亮。

⚠️注意:学步车和学步带是拔苗助长,会引发腿型不好看。

4.孩子不开口说话就是语言发育迟缓

孩子的语言发展分为积累和输出。能听懂指令但不会说的孩子,可能只是没摸索到发音规律,理解力未必比会说简单词语的孩子差。当找到发音感觉时,很可能直接爆逻辑整句,而跳过了蹦词语阶段。


婴幼儿喂养是大多数宝妈们重点关注的一点,对于喂养误区在网上有很多权威人士或者营养学者都有介绍,但对于婴幼儿是否需要额外加水却很少有人提及。那对于婴幼儿喂养是否需要额外加水呢?

如果是新生儿,通过母乳喂养或者配方奶,它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水分,已经达到新生儿的生理需求,可以不需要额外加水。配方奶里是按它的配方,一勺奶粉加30ml水,也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所以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是不需要额外加水的。


孩子脾肺常虚,这是孩子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但是并不是脾虚就得多吃,肺虚得多捂,这是非常大的误区。孩子脾虚容易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者便秘,个别孩子还有身高体重,增长不良的情况,这些脾虚的症状多数都是与积食有关。明明是个小皮卡,非要当成油罐车。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临床上经常在各种节日后接诊不吃饭,口臭的孩子,我们临床医生也会戏称为‘’节后综合症‘’。所以越是脾虚的孩子,饮食上要软,少,淡。孩子肺虚主要表现在容易反复感冒。三天一小病,七天一大病,谁家都会有那么一两个‘’瓷娃娃‘’。不出汗就捂着,捂多了怕闪着,不出门儿不见人儿,就这样,还时不时流个鼻涕吓唬吓唬你。其实我们要正视孩子感冒这个问题。感冒是正邪交争的一个过程,因为孩子肺虚,又受外邪,本虚标实才会生病。如果赶上流感季,身边有手足口,或其他传染病的孩子,当然要避免接触,这是防止外邪侵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抗病能力。所以孩子不能捂的太多,注意加强锻炼,避免积食。中医有句育儿名言:“若欲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关于婴幼儿喂养的最大误区是什么?

很多新手宝妈第一次喂养都比较紧张,不是过度喂同一种食物,就是忙东忙西忘记时间喂养,其实不必烦恼,科学喂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切勿大人用嘴咀嚼后喂养

很多爷爷奶奶辈的长辈们还遵循老一辈的“嘴对嘴”喂养方式,首先不卫生,大人唾液里有很多病菌和有害细菌,口腔疾病和其他消化道传染病和隐性肝炎都会对婴幼儿造成无抵抗力的感染,大人的口腔内治病微生物一旦进入婴幼儿体内,会引发小儿腹泻,呕吐和肺炎高烧。要及时制止。

2、切勿推迟喂养辅食

一般婴幼儿在第4-6个月大就应该及时补充辅食,有些孕妈妈认为自身的母乳充足就没必要添加其他类食物,其实这是错误的自我判断,科学依据证明,随着婴幼儿的身体生长速度在增快,婴儿的胃口在增加,如果只是喝奶,乳汁中的蛋白质单一性无法满足其他维生素的营养,假设婴儿体重8KG,则为每天需要喝足2400ML的蛋白质,母乳也会供不应求,这时候就需要添加辅食,补充其他类易消化的营养物质。

3、切勿用鸡蛋代替主食

婴幼儿普遍不超过1周岁,都是喂奶居多,如果每餐都喂婴儿吃蛋类食物,肠胃尚未发育完全,消化酶不足就会引发婴儿肠胃负担,引发消化类腹泻,鸡蛋每天进食不超过1个。

4、切勿用硬状食物代替泥状食物

尽量在6个月大的婴幼儿喂养辅食,用泥状食物训练幼儿的咀嚼肌肉的锻炼,激发乳牙生长。

不能用自制果汁喂给婴幼儿,首先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就被破坏掉了,喂养打成泥状的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可以刺激婴幼儿牙床和锻炼脸部咬嚼肌肉,是有很多好处的。

看了这么多喂养小知识,相信很多新手爸妈们学到了很多。希望各位小宝贝们和爸妈们一边学习一边快乐成长。

看J妈学堂主页的微,加入J妈粉丝圈,更多科学育儿知识在那里等你哦!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妈,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每一个文章都是我的原创,如需转载,必须取得授权。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见谅。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始地址:/zhishi/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