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只有佛教和犹太教典籍中首先领悟到虚无?如何理解佛教八识?

佛其实都是人通过努力修己修德修来的结果,佛在樊语称为教授,只要我们明白了道理,照道理去走,时间一到,火候一到,终将成佛,而且谁都可以成佛。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虚?不虚?


不管各种教派,都是教育劝善人们,上帝也好,光世英也罢,要坚持维护丛林法则,不得独霸其身


我是一个学净土的,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对于佛法,了解的不多。

您说的虚和无,我的理解可能和心经的空色类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事物没有一定的形象。没有所谓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看见的都是像,究其本质,都是空,说空,其实也有。不知能否说明白。

至于您说佛教能理解虚无的概念,因为佛法是圆满法,究竟事物的真相。任何生命,只要具有圆满究竟的智慧,就会领悟这些。而领悟的这些生命,圆满究竟的梵语叫佛,翻译成汉语叫大彻大悟的觉者,智慧还差一点的叫菩萨,再差一点的叫阿罗汉。我们见到的这些名词,就是不同语言的名词。

犹太教不了解。

八识也不太了解,抱歉。


犹太教我不熟悉,但是佛教诞生于高热的印度,受到了古印度吠陀文化和欧洲雅利安文化的双重影响!就具有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属性!而物质世界就是起源于无,所以佛教思想有了探索高深物理世界的影子!


世界确实是虚无的。然而虚无主义并不等于道德虚无主义,并不等于放纵甚至鼓励世人作恶。

佛教典籍《金刚经》里有这样的观点:“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彻底的唯心主义,带有极其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佛教虽然是虚无主义,却非常强调道德。所谓“一切皆虚,唯因果不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都在强调因果报应的存在。

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

一切眾生,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

不论是学佛还是做事,要条分缕析,不能稀里糊涂。经典中记载,佛陀住世时,要求弟子们对佛理做智慧的判断,如果不加思考就盲目信受,那就与迷信没有差别了。


犹太教的虚无怕是指造世前宇宙是虚无的吧?造物主使宇宙变得真实起来?佛教的八识没听人说过,不知道。我一辈都没去过寺庙也没别人说过。只听说些戒律啥的也搞不清楚。失望了。


哪有你说的虚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得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空不是虚无。老子道德经说道无以名之,无以名之也是空,但也不是虚无。


伏羲氏的先天八卦图里已经有虚无的表现了。那时候文字都还没有。


这个话题要开悟的人才能回答,开悟的人不好找,关键是你无法识别与鉴定。要识别鉴定开悟与否首先你自己要开悟。所以你这个问题很难得到答案。


中国道教,古儒教之前是巫神教,除了实用性强的普世性功用学问外,基本上不外传,仅仅师徒相传,不留文字。

具有普世性功用的学问,比如文字、太极阴阳、河图洛书、八卦中的三爻论等等,早已外传并发展了。

内修之道与境界描述,多见于神话,少有外传。

待文字记载的文明被纸张传播的时候,中国已经独尊儒术了。

怀疑楚霸王项羽的一把火,烧掉了绝大部分的文明传承。

后来的打击淫寺,可能把民间遗留的部分也给灭了。

所以,许多事情难说。


我没有专心学佛教和犹太教,但关于虚无我是这么理解的,世界本是虚无缥缈的,主要还是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心态决定一切,心态决定你的幸福程度和幸福指数。关于八识呢我浅显知道六识,我也没去看,从个人感觉,就是这个世界,你用眼睛观看世界,耳朵去听声音,鼻子去闻味道,舌头去品尝酸甜苦辣咸,身体去感知痛疼和是否舒服,思想意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我没读佛经,不知道佛教全理,只知道南无阿米托佛,見人矮一坎,与世无爭,和道相通。


佛教与犹太教在所有宗教中最先领悟到虚无,是因为这二教都重视个人自省自悟和内修。

一切宗教都是发源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折射和反映,是那个时代人们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认识。大到茫茫宇宙,小到人的内心。人们一直在探索。从最早的图腾崇拜到万物有灵,从生命神话到出现阶级国家,每个人在造神敬神的过程中,在营造个人心灵家园的同时,疆域拓展到哪,教化跟进到哪?目的只有一个,稳人心,稳社会,安天下。

但宗教又会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统治者利用,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马克思讲,一切宗教都是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精神鸦片。历史上因宗教冲突引发的战争也不少。现在中东地区的冲突也有宗教冲突的因素。

佛倡虚无皆空,犹太教其实是基督教一脉,倡忏悔反思。而教都有戒律、都有反省、都有虚无的省悟。

犹太教重个人内心信仰,佛教重去妄向无内悟。这皆是个人的主观内心世界,八识是连通内心与现实通道。心里皆空,世事皆空。

认知各不同,谁也无法生活在真空中。欲想世界好,心善勤劳动。人民最伟大,劳动最光荣。


原始地址:/zhishi/11317.html